“围困猛攻的数周,亚速钢铁厂背后,俄乌之间有着怎样的博弈?”
亚速钢铁厂,乌克兰军队在马里乌波尔死守的最后据点。5月16日,俄军当天与亚速钢铁厂的乌军代表进行谈判,实行“静默模式”并开辟人道主义走廊,53名乌军重伤员被送往顿涅茨克地区新亚速斯克镇的医疗机构接受救治,另有211人被运送至奥列尼诺夫卡。为了拿下亚速钢铁厂,俄罗斯军队围困猛攻了近两个月,为何激烈战事难以终结?地面设施几乎被夷为废墟,是怎样坚固复杂的地下工事,硬是让乌克兰军队多撑了数十天?这里还一度吸引了众多的国际斡旋,多国及联合国高官为何频频奔走?
能否攻占亚速钢铁厂是马里乌波尔战事俄乌冲突的焦点。
马里乌波尔濒临亚速海,是乌克兰重要的港口和重工业城市。对俄罗斯而言,拿下马里乌波尔,既可以控制乌克兰80%以上的黑海海岸线,又可以在顿巴斯与克里米亚之间打通一条新的陆地“军事生命线”。
楼房被炸毁,厂区片片废墟,亚速钢铁厂是马里乌波尔最后一道坚固的防线。在双方的战争期间,它的功能已经从一座钢铁厂变为了守卫马里乌波尔最后的军事堡垒。
亚速钢铁厂对于乌克兰而言,已不单单是军事据点,守护亚速钢铁厂也不仅仅是为了守住马里乌波尔最后的阵地。
【1】
2月24日,俄乌冲突爆发的第一天,马里乌波尔这座拥有40万人口的乌克兰城市陷入战火。
2月25日上午,俄军从位于乌克兰东部的顿涅茨克向马里乌波尔推进,双方在这里投入了数万的精锐部队,进行着激烈地对决。
4月上旬开始,俄罗斯集中地面部队和海军,使用非制导炸弹、火箭弹、钻地弹和各种火炮对钢铁厂发起猛攻。
4月15日,乌克兰国防部发言人莫图兹亚尼克表示,俄军使用了重磅钻地弹对钢铁厂陆续投掷进行轰炸。
4月16日,俄罗斯国防部发言人科纳申科夫称,俄军已经控制了马里乌波尔市除亚速钢铁厂之外的所有城区,乌军残余力量被封锁在亚速钢铁厂内。
4月21日,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向总统普京汇报,再有4天就可以完全掌控亚速钢铁厂剩下的武装人员,而普京则提出由强攻转为围困。
4月27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到访基辅,呼吁开通人道主义通道。
5月5日、6日、7日的8时至18时,俄罗斯军队和顿涅茨克武装开启“静默模式”,为安全疏散平民开通人道主义走廊。
5月16日,俄军当天与亚速钢铁厂的乌军代表进行谈判,实行“静默模式”并开辟人道主义走廊,乌军撤出其中包括53名重伤士兵在内的260多名守军。
【2】
亚速钢铁厂究竟为什么在俄军的猛烈炮火轰炸中久攻不下,这座钢铁厂背后又有着怎样的历史呢?
1930年2月,苏联最高经济会议主席团决定在马里乌波尔建造一座钢铁厂,投资预算为2.92亿卢布。之所以选址在这里并非偶然,这个亚速海港口重镇扼守着通往刻赤半岛的海上通道。从1931年11月开始,苏联开始在马里乌波尔为钢铁厂修建配套港口,1933年亚速钢铁厂开始建设,两年后投入生产。
卫国战争期间,亚速钢铁厂在苏联军用钢材生产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这些钢材用于制造装甲车、迫击炮、炸弹等。1941年,德军占领马里乌波尔后,将钢铁厂归为德国企业管理。
1943年9月,苏联收复马里乌波尔,亚速钢铁厂随后恢复生产。
正是鉴于亚速钢铁厂的重要性,冷战时期,苏联方面为了防备美国的核攻击,从而将钢铁厂地下部分重新按照抗击核打击标准进行设计建造。
1944年10月,苏联开始对钢铁厂进行大规模修复,1948年整体生产线全部投入生产。复建后,亚速钢铁厂在规模和技术上在当时创下了多项苏联乃至欧洲的纪录。
1991年苏联解体后,亚速钢铁厂归乌克兰所有。1997年,该厂被列入对乌克兰经济和安全具有战略意义的企业名单。
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后,乌军将亚速钢铁厂预设为马里乌波尔最后的抵抗阵地进行建设。
凤凰卫视记者 卢宇光:
“地下还有很多野战工事,这些工事被乌克兰军队建设了八年多时间。”
根据俄罗斯媒体报道,亚速钢铁厂占地面积达到11平方公里,厂区数量多达41个,同时有80多座高大的建筑,包括地下隧道和通讯通道在内的地下设施共有六层。钢铁厂的地下结构顶部距离地面约25米,为了高载重和防止钻地核弹的打击,顶板使用了8米厚的钢筋混凝土,墙体使用4米厚的钢筋混凝土建造。火车轨道和错综复杂的地下隧道长达24公里,有些通道甚至能直通亚速海沿岸。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外交室副主任 李勇慧:
“每一层都有单独的防御工事和单独的防核爆的几层的门,俨然就是一个地下城堡。”
钢铁厂内部光照条件明暗多变,建筑设计极其坚固,错综复杂,可供藏匿的火力点位众多。此外,厂区内部空间狭小,环境逼仄,易守难攻。这座地下掩体和隧道的防御能力非常强悍,它的一部分区域甚至还可以抵御小型核打击。
亚速钢铁厂厂长 恩维尔·茨基季什维利:
“一共修建了5个非常坚固的防空洞,都能经受一次直接核打击。”
【3】
除了亚速钢铁厂本身的规模和结构,难以攻下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是“亚速营”组织。
“亚速营”,亚速钢铁厂里乌克兰守军力量之一。2014年初,顿巴斯冲突期间,为了扩充军力,乌克兰当局“公开招兵”。“亚速营”就是在这时成立的,最初有400多人。
军事专家 王云飞:
“他们的作风是非常彪悍的。”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亚研究所研究员 姜毅:
“把他们留在街头,变成了社会的破坏力量,纳入到国土防御部队。说你们有爱国热情,也有强烈的民族主义的热情。有部队的这种约束,有纪律的约束。”
作为马里乌波尔抗击俄军的主力,乌海军陆战队36旅在持续作战中消耗殆尽,退守钢铁厂后,亚速营成为守卫钢铁厂与俄军对抗的主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外交室副主任 李勇慧:
“‘亚速营’这些士兵,在乌克兰人心目当中,他们是民族英雄,在俄罗斯人心目当中,他是一个极端的民族主义分子,同时有纳粹分子的行为。
围攻钢铁厂,与“亚速营”对峙的主要力量是车臣总统卡德洛夫指挥的车臣部队,这支作战彪悍的部队在俄军持续的炮火中,围困住了乌军的残余。
军事专家 王云飞:
“即使用上了车臣的这些武装力量,和他们进行血刃战,进行肉搏战,但这种对对方歼灭的人数,那是十分有限的。”
“亚速营”并不示弱,在外国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段视频,将涂满了猪油的子弹装入弹夹中,并配文:“‘亚速营’的战士们将会使用这种涂满了猪油的子弹来对付来自车臣的‘兽人’们。”
军事专家 王云飞:
“俄罗斯消灭‘亚速营’是一个主要的目标,正是由于有压力存在,如果(亚速营)不进行坚决的抵抗作战的话,最后的结果就是被消灭。那么与其被消灭,莫不如顽抗到底。所以大家看到在这次对俄军的作战当中,它要比乌克兰的海军陆战队第36旅更加坚决。”
【4】
被围困了近一个月,俄罗斯方几次在亚速钢铁厂开通人道主义走廊,“亚速营”也没有缴械撤离。
4月23日,乌克兰方面称,包括妇女儿童在内,约1000平民被困在钢铁厂。
亚速钢铁厂厂长 恩维尔·茨基季什维利:
“我们还在城里宣布所有在轰炸和炮击中受伤的人都可以过来,当时只考虑炮击,没想到亚速钢铁厂会发生这样的屠戮和这样不人道的战争,我们认为可以让这些人吃饱。可以保护他们。”
而俄方认为,这些平民是“亚速营”为了防止被俄方强攻而扣押的人质,这让俄军的军事行动有了诸多顾虑和限制。
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 洪源:
“从俄军来说不可能强行地进攻隧道、地道等等。如果要是采取大规模的杀伤措施,那么又违背了人道主义的原则,违背了不伤平民的原则。而且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俄军也会背上很长时间的这种道义上的负担。”
而亚速钢铁厂里的平民则一再表示,希望能尽早离开钢铁厂。
4月25日,俄罗斯国防部发表声明说,俄方自莫斯科时间25日14时起,单方面停止在马里乌波尔亚速钢铁厂的作战行动,部队撤至安全距离,并确保指定类别的公民从他们选择的任何方向撤离。
对此,乌克兰副理伊琳娜回应,单方面宣布的走廊无法提供安全保障。之后的几天并没有平民撤离亚速钢铁厂。
4月27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前往乌克兰首都基辅,此前古特雷斯会见了俄总统普京和外长拉夫罗夫,并呼吁双方尽快停止战争,让马里乌波尔的平民尽快通过人道主义通道撤离。在古特雷斯的斡旋下,俄乌双方同意在亚速钢铁厂区域停火,帮助钢铁厂内平民撤离。
5月5日、6日、7日的8时至18时,俄罗斯军队和顿涅茨克武装开启“静默模式”,为安全疏散平民开通人道主义走廊。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当地时间5月7日晚的视频讲话中表示,在联合国和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协助下,一共有超过300人从亚速钢铁厂中获救。
军事专家 王云飞:
“俄罗斯方面只要这个地方的老百姓全部离开了,就可以展开无差别的作战行动,所以鼓励百姓撤离。”
5月10日,乌克兰副总理伊琳娜·韦列修克说,马里乌波尔亚速钢铁厂内仍有1000多名乌克兰士兵,其中数百人受伤。
在亚速钢铁厂幽暗的地下通道里,拒绝向俄军投降的乌克兰士兵们与一位女战士,用歌声鼓舞着士气。
有媒体认为,乌方急于撤离守军并再次提出谈判,证实了涅茨克武装以及车臣之前关于亚速钢铁厂里有“大鱼”的说法。
对俄罗斯来说,“大鱼”无疑是有利的筹码,在谈判上和舆论上可以掌握主动权。但是直至今日,俄乌双方并未明确有关“大鱼”的确切信息。
5月17日,俄罗斯国防部宣布,困守亚速钢铁厂的部分武装分子已无条件投降。乌克兰国防部副部长马利亚尔16日晚表示,这些“马里乌波尔的捍卫者”为乌克兰赢得了“建立预备军、重组部队和接受伙伴援助的宝贵时间”,同日,乌武装部队总参谋部在社交媒体发表声明称,驻守亚速钢铁厂的士兵“完成了他们的战斗任务”,将俄军约2万兵力吸引在该地区,从而拖延了俄罗斯快速占领乌南部城市扎波罗热的计划。
“亚速营”也发表声明称“尽管困难重重,马里乌波尔的捍卫者还是完成了命令,并在82天内分散了敌人的压倒性力量”,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发表讲话称,乌克兰需要本国的军人活下去,这是乌方所持的原则。战争何日停止,亚速钢铁厂将浴火重生,还是最终成为被遗弃的角落?只有时间能给出答案。
监制:赵微
执行制作人:何冀宁
编导:张萌
编辑:李唯凡
来源:
2022-05-18 23:03·凤凰卫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