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菏泽古称曹州,是伏羲之桑梓,尧舜之故里。“菏泽”原系天然古泽,为济水所汇,年久湮塞,遗址在菏泽市东南15千米处。以水名称县,始于雍正十三年(1735年),曹州升为府,设附郭县,赐名菏泽。自此,“菏泽”作为一个县、市、区的专名一直被沿用。1949年8月,平原省建立,划境内西北部为菏泽专区,治菏泽县。从此,“菏泽”又成为专区或地区级地方名称。菏泽境内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菏泽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处,这些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有堌堆古遗址:安邱堌堆遗址、十里铺北堌堆遗址、梁堌堆遗址,有古墓葬:定陶汉墓(王陵)、金山汉墓群(刘贺废崖墓),古城遗址:昌邑故城遗址,有古建筑:巨野文庙大成殿、单县古牌坊(百狮坊、百寿坊)、巨野永丰塔、郓城唐塔、成武卧化塔。
堌堆古遗址
1.安邱堌堆遗址
批次:第五批
类型:古遗址
地址:菏泽市开发区佃户屯街道曹楼社区东南约100米
安邱堌堆遗址是新石器时代至商的遗址,距今约4500多年。现存堌堆高3米,长宽各500米,四壁较直,断面暴露有文化层。在该遗址发现龙山文化、岳石文化、早商和晚商依次叠压的文化层。该堌堆的发掘,将岳石文化的分布范围扩大到山东省的西南边缘地区。岳石文化在山东的分布从东到西连成一片。故这里的岳石文化命名为“安邱类型”。1977年12月23日被公布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25日被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菏泽市第一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安邱堌堆遗址经过1969、1976年两次试掘和1984年正式发掘,发现了晚商文化、早商文化、岳石文化、龙山文化依次叠压的文化层堆积。重要遗迹是房子,发现有圆形和长方形房基共12座,灰坑4个,灰沟3条,陶窑1座等。发现了灰坑、灰沟、陶窑、墓葬和长方形、圆形和长方形圆角的房址等文化遗迹;出土了打制粗糙的石器,磨制精美的石斧,有明显使用痕迹的蚌镰、蚌刀,尖锐锋利的骨针、骨锥、骨镞,造型规范的陶盆、碗、罐、鬲、瓮、器盖等大批文化遗物。
该遗址文化内涵极为丰富,多次被考古专家注目、涉足。1960年和1976年春,省博物馆和地区文物管理站,曾先后在此进行过两次试掘。1984年,北京大学考古系教授邹衡先生又带领数名考古研究生和本科生,对该遗址进行了正式发掘,找到了商代、岳石、龙山的文化堆积层;发现了灰坑、灰沟、陶窑、墓葬和长方形、圆形、长方形圆角的房子等文化遗迹;出土了打制粗糙的石器,磨制精美的石斧,有明显使用痕迹的蚌镰、蚌刀、尖锐锋利的骨针、骨锥、骨镞,造型规范的盆、碗、罐、鬲、瓮、器盖等大批文化遗物,展现了一幅社会在不断前进的历史画卷。
安邱堌堆遗址历经1969、1976年两次试掘和1984年正式发掘,获得了一批重要的考古资料,特别是岳石文化的发现,在横向方面,填补了岳石文化在鲁西南地区的空白;在纵向方面,填补了鲁、苏、豫、皖地区夏代考古学的空白,对于研究夷夏分界等一系列中国文明起源的重大问题,提供了科学的证据。其重要价值是填补了鲁西南地区考古学文化龙山与商文化之间的缺环。安邱堌堆遗址是证实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象征之一,也是一处布局严格、房址密集最有代表性的聚落遗址。
安邱堌堆遗址是一处新石器时代至商代古文化遗址,因遗址上曾有过一座著名禅院安邱寺而得名。据民国时期重修的《定陶县志》记载,安邱寺在定陶城西北二十二里,旧名楮桃堌堆,有虎踞焉。堌左为曹氏居,农人李姓缚利刃于牛角,纵与虎头毙之,遂于堌上建佛院,并关帝火神庙,因名曰安邱寺。
现在的安邱堌堆遗址上仍然有近年来重建的安邱寺,寺内一块“重修安邱寺创立火神庙”的古碑,刻于清乾隆五十五年庚戌秋八月,即公元1790年8月,由当时菏泽县乙酉科拔贡生候选教谕撰写。根据碑文记载,安邱寺在清乾隆五十五年以前很早就已经存在,始建年代已不可考,古寺规模非常宏大,不但有前殿后殿,还建有关庙、东庑五神祠、西庑达摩祠和僧舍等建筑。
2.十里铺北堌堆遗址
批次:第八批
类型:古遗址
地址:定陶区仿山镇政府东南约500米处
十里铺北堌堆遗址卫图(2019年)
2013年冬天,有关方面计划拓宽菏曹运河河道并建设景观带,没想到在地下1—2米处,发现堌堆文化遗迹。山东省考古所、菏泽市历史文化与考古研究所、定陶县文物局联合派员调查,并对遗址周围进行钻探,确认是一处被“惊醒”的堌堆文化遗址。很久以前,这里曾经高出周围地面,供长达几千年的先民在此聚居、繁衍,只是在后来的历史变迁中,堌堆逐渐被历史的风尘埋于地下罢了。该遗址位于该县仿山镇十里铺村北,因此被定名为十里铺北遗址。十里铺北遗址的发现不但改写了被称为天下之中的千年古县定陶的历史,也改写了菏泽的历史。
2014年7月下旬,为配合菏泽定陶菏曹运河景观工程的建设,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我省首次对堌堆文化进行大规模发掘,并有了重要发现。十里铺北遗址由北部的堌堆遗存及南部、东南部墓地构成,南北长约350米,东西宽约300米,总面积大约9万多平方米,涵盖了从距今6300—4500年的大汶口文化一直到唐代时期的众多遗存,是菏泽迄今为止所发现的堌堆遗址中保存最好、发掘面积最大、获取信息量最多的一处古聚落遗址。堌堆遗址包含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商代、周代文化遗存,大体呈圆丘状,直径约180-190米,总面积约3万平方米,现存约2.7万平方米。遗址曾多次被洪水淹没,上部普遍覆盖0.7-2.1米厚的淤积土,由中部向周缘淤积层渐厚,至边缘处可达3.5-4.5米。文化堆积平均厚达2米,最厚处达3米多,尤以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商代晚期的遗存最丰富。堌堆的边缘存在一周夯土墙,东部及南部遭破坏,其余部分夯土断断续续,经北部探沟解剖,夯土墙可分早、晚两大期,早期可能为岳石文化时期,晚期约到东周时期。在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评选中,定陶十里铺北遗址成功入围,并且是山东省唯一一个入选项目。
考古人员发现大汶口时期的一座灰坑,以及龙山、岳石、商代的灰坑和窖穴遗迹,出土陶器残片若干,以及少数的骨器、石器和蚌器;另有几座龙山和商代时期的小型墓葬。其中一座商代陶窑的发现,是本次考古的一大收获。陶窑现存窑床尚有将近1米厚,直径1米多,从上往下看为圆形,推测原来属于竖穴式窑。
值得一提的是,在一处商代动物坑内,考古人员发现一头鹿的遗骨,从骨骸看,此鹿活着时体形非常健硕,论个头甚至超出小牛犊。该鹿骨保存比较完整,鹿的头部位置残留有鹿角,显示是一头雄鹿。据了解,在山东地区之前的考古发现中,完整出土鹿的骨骸比较少见。
2015年6月,定陶十里铺北遗址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0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十里铺位于邓集东北2公里处,右临菏商公路西侧;明朝初年程氏先祖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因离定陶城十里,古驿道经此,设有店铺,故以铺得村名。
3.梁堌堆遗址
批次:第八批
类型:古遗址
地址:曹县侯集镇梁堌堆村北
梁堌堆,古称景山 ,亦名楚丘、桑台、邳(丕)山。明清时期树木繁茂,“景山夕翠”曹县八景之一。梁堌堆遗址在今山东省曹县城东20公里,侯集回族镇梁堌堆村。
1977年梁堌堆遗址被公布为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0月,梁堌堆遗址被国务院核定并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76年春,菏泽地区文物工作队曾在遗址的西侧试掘,开了一个25平方米的探方,出土了大量的各时期陶器残片。1977年被山东省革命委员会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墓葬
4.定陶王墓地(王陵)
批次:第七批
类型:古墓葬
地址:定陶区 张湾镇王庄村南400米处
早在春秋时期,定陶就有天下之中的美誉,到了汉朝时期,这里又先后五次被封为定陶国。永光三年(前41年)三月,汉元帝刘奭次子刘康被封为济阳王,八年后改封为山阳王。建昭四年(前35年),山阳王刘康再次改封定陶王。十二年之后的阳朔二年(前23年)八月,刘康去世,他的儿子刘欣继承定陶王爵位,此时的刘欣才刚刚两岁。绥和元年(前8年),因汉成帝无子,17岁的定陶王刘欣被立为太子。绥和二年(前7年)三月,汉成帝病逝,刘欣即位,是为汉哀帝,刘欣的母亲、定陶王妃丁姬也由王妃升为太后。然而一年后,丁太后就因病去世,汉哀帝刘欣以太后之礼将丁太后葬于定陶,和其父亲定陶王刘康合葬。
两千多年后的2010年10月,考古人员对位于定陶区张湾镇灵圣湖旁边一处墓葬进行抢救性发掘,后来经过相关专家考证,这座墓葬极有可能就是丁太后的墓葬。后来这座汉墓被命名为定陶王墓地(王陵),曾入选2011年“中国考古六大新发现”和“2012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13年3月,定陶王陵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考古人员在原本空空如也的墓室内地板下发现一竹笥,内盛一件缝有玉璧的汉代丝质长袍。这一埋藏方式为国内首次发现。考古人员初步判断这件丝织品为女性服饰,基本可以判定定陶大墓的主人是西汉哀帝的母亲丁太后。丁后是在儿子即位后去世的,因此是实实在在的“皇太后”,等同于“帝王级”。定陶汉墓木材使用量达2500立方米以上,盖板、黄肠木、棺木分别采用楠木和硬木松、柏木、梓木,完全符合文献记载的“黄肠题凑”葬制,也完全符合礼制。为汉代“天子墓制”提供了实物。除此之外,考古专家在定陶汉墓的南、北、西三面外围,都发现有相当于“门”的设计,分别象征一条墓道。再加上可供人进出的东墓道,此墓其实有4条墓道。专家介绍,“4条墓道”即为古代天子丧葬等级。 这件丝织品的出土,不仅为汉代服饰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也为研究汉代帝王埋葬制度提供了重要资料。
5.金山汉墓群(刘贺废崖墓)
批次:第八批
类型:古墓葬
地址:巨野县独山镇金山店子村北金山上
金山汉墓群位于巨野独山镇金山店子村北1000米的金山南麓半山腰处,北依白马山,东有高平山,南是禹梁山(红土山),西为平原。史料记载,该墓群为西汉第九位皇帝刘贺在做昌邑王时营而未用的废弃墓地。墓地南北长约90米,东西宽70米,面积约6300平方米,由M1、M2两座崖墓构成。金山汉墓群是人工劈山、凿洞而成的,工程浩大,凿制工整,是西汉时期“国王”墓葬的标建,符合诸侯王夫妻异穴合葬的埋葬葬制,填补了鲁西南地区两汉时期诸侯王陵寝考古空白,为研究西汉时期昌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及王侯级丧葬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料。
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内,金山上的这处凿山而成的崖墓都被人叫做“秦王避暑洞”,当地方志中记载说唐代初年秦王李世民曾驻跸此洞,还有民间传说,当年秦始皇前往泰山封禅时路过金山,看到此处山幽水清,风景甚是优美,于是便在山中修建了驻跸行宫,于是就留下了秦王避暑洞的说法。
《巨野县志》,此洞又叫清凉洞。而非传闻中的秦王李世民东征避暑之处。据史家考证:该洞系汉代昌邑王刘贺废墓,在金山南侧半山腰,劈山凿壁而成,且凿制工整,洞内冬暖夏凉,有“三月赏景看日出,六月纳凉在洞天”的赞语。
后来的考古证明“秦王避暑洞”实为讹传,它真正的“身份”则是西汉昌邑国第二代昌邑王刘贺在任昌邑王期间为自己修建的王陵。
刘贺只当了一年昌邑王就阴差阳错被推上了大汉天子的位置,在皇帝位上待了27天后又被废黜,史称汉废帝。被废黜皇帝的刘贺先是被贬为民,后来又被封为海昏侯,就封豫章郡海昏县,死后葬于现在的江西南昌,他为自己营建的王陵随着他离开昌邑国被荒废。
南宋乾道三年,即北国的金大定七年(1167年),金国皇帝金世宗敕建大明禅院,这座皇家寺院的位置正是刘贺的废崖墓。如今的金山崖墓上仍然镌刻着“敕赐大明禅院”几个红色大字,就是八百多年前建造皇家寺院的时候留下的。
在建造大明禅院之前,除了秦王避暑洞的名字,这座废崖墓还有一个名字,叫清凉洞,北宋时期巨野人同时也是著名的农学家邓御夫在崇宁元年(1102年)在墓道的东壁上刻写了一篇《清凉洞记》的文字,详细记述了此洞的由来以及自己曾在此洞中居住的经历,根据这篇摩崖石刻可知,早在以一千多年前这座石洞就很有名气了。
金山崖墓向正南,由明道、侧室、耳室及主室组成。崖墓开凿公正,鬼斧神工。正面和明道两侧石壁上,现存宋朝以来的刻石45块,其中年号清晰的27块。文字以题记、记事居多,亦有散文、歌赋。其内容多为秦始皇避暑传说、礼佛记事、金山四时风景、游览抒怀、乐水乐山等。石刻诗文的书法,虽无历代大家名硕,却大都出于朝野名士和地方名流之手。
金山大洞背风朝阳,香火旺盛时,烟雾如云;雨后乍晴时,晨雾暮霭穿射而入,大洞水气蒸腾,烟雾缭绕,犹如置身云霞缥缈的仙境,巨野古八景之一的“秦洞云霞”便因此得名。
进入崖墓明道,“洞天福地”的门楼忽现眼前。迈过门楼,往里行走,阵阵清凉春风抚面而来,令人心旷神怡。迎面观望,目不暇给。抚摸光滑的高大墓壁,不禁折服古人创造的伟大奇迹。
据记载,崖墓总长89.80米,最宽处28米(含东西侧室),明道长63.3米,道壁最高处15米。东侧室长13.9米,宽3.2米,高2.6米。现存2尊高约90厘米,元泰定四年(1327年)所造的石佛像。雕刻精细,造型美观;西侧室长9.3米,宽3.1米,高2.6米。
大洞正门上方,是金大定三年(1163年)金朝皇帝御赐落款的“敕刻大明禅院”。禅院尽头是石凿的刘贺墓室。道长15.9米,宽2.4米,高1.85米。棺椁主室长10.6米,宽6.7米,高2.35米。在放刘贺遗体的地方,现在造了一个硕大的卧佛,金碧辉煌。在东壁现存有北宋崇宁元年(1102年)邓御夫撰《清凉洞记》石刻一块,此记云:宋元符元年(1098年)九月十六日……允其在此兴建寺庙,诵经修身,传教化民。信教徒众,越来越多,他又清除了洞中的碎石沉积,辟为寺庙的一部分。自此以后,历经金、元、明、清,香火久经不衰。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一场大火把金山的所有建筑焚烧殆尽。
2015年6月,金山崖墓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0月被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古城遗址
6.昌邑故城遗址
批次:第七批
类型:古遗址
地址:巨野县大谢集镇南昌邑村
《忆秦娥·昌邑怀古》中:“烟雨歇,漠漠故城雄关堞。雄关堞,残阳晚照,汉家陵阙。楚汉交兵流碧血,郦商冲锋泣壮烈。泣壮烈,彭王略地,千古英杰。”
汉景帝中元六年(前144年),刘启封梁孝王的次子刘定为山阳王,分梁地置山阳国,国都就在现在的南昌邑村。八年后的汉武帝建元五年(前136年),汉武帝改山阳国为山阳郡。天汉四年(前97年),汉武帝改山阳郡为昌邑国,封其幼子子刘髆为昌邑王,国都仍然在南昌邑村。刘髆在位十一年,死后其子刘贺继位。公元前74年,汉昭帝驾崩,因无子嗣,刘贺被征为帝位,27天后刘贺被废,再次回到故地昌邑,此时的昌邑国被除,降为山阳郡。汉宣帝元康三年(前63年),刘贺被贬为海昏侯,离开从小生活的昌邑到几千里之外的江西南昌就封,此后再也没能回到故地。
千年之后,曾经的昌邑国国都变成了昌邑故城,故城址就在巨野县大谢集镇南昌邑村。1980年、1982年,菏泽地区文物工作队对该城址进行了两次调查勘探,探清古在平面略呈方形,档城墙长1215米,西城墙长1377米,北城墙长1585米,南城墙长1720米。城墙分段板筑,土质为掺有石灰的粘性黑土,夯层9、10、11厘米不等。《山东通志》载:此城“纵横皆六里”,“外城周长三十余里”。
元末明初,黄河几次决口,这座西汉古城被掩埋在厚厚的黄土之下,仅留下城廓残垣隐约可见。据《巨野县志》记载,明清时期,每当阴雨天,人们仍然隐隐约约看到城阙形:城门、城垛、垣墙、宫殿、亭台、楼阁,甚至街上的人来人往、车水马龙,被当地村民称作“潮城”,也就是著名的巨野古八景之一的“昌邑烟雨”。1992年,昌邑故城址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堌堆遗址
有古建筑
7.单县古牌坊(百狮坊、百寿坊)
批次:第七批
类型:古建筑
地址:单县 张牌坊街东端西南方向90米
百狮坊和百寿坊以其雄伟的气势鹤立于牌坊之林,是全国罕见的典型清代石雕建筑。百寿坊,亦称朱家牌坊,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为翰林院孔目赠儒林郎朱叔琪妻孔氏而建,因雕有一百个不同的寿字而得名。坊以青色鱼子状石灰岩构成,通高13米、宽8米,四柱三间三层楼阁式建筑。牌坊的前后坊心边沿浮雕有一百个不同书体的“寿”字,因此这座牌坊也叫百寿坊。牌坊上雕刻的内容除了寿字外还有狮子、龙、凤凰、牡丹还、梅花、菊花等,同样雕刻的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百狮坊,被誉为天下第一坊,在今单县城内牌坊街中段。因其夹柱精雕一百个姿态各异的石狮子而得名,寓有百事(狮)如意,百世(狮)多寿(兽)之意。百狮坊高14米,宽9米,是歇山顶四柱三间五楼式建筑,牌坊上雕刻有狮子、云龙、牡丹、吻兽、象尊等形象,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栩栩如生。狮座左右两面浮雕的圆形、方形蟠螭、鹤凤图案,刀法简洁洗炼,造型古朴优美。狮座夹柱板上浮雕四幅花鸟画,如牡丹舞蝶、牡丹芙蓉梅花喜鹊、梅竹带、桃花春燕、山茶锦鸡、水仙、海棠、秋葵、玉兰等,构图新颖,雕刻精致,花卉争奇斗艳,虫羽生动逼真。牡丹舞蝶寓意“富贵无敌”,牡丹芙蓉寓意“富贵荣华”,梅花喜鹊寓意“喜上眉梢”,梅竹录带寓意“齐眉祝寿”。看来这些能工巧匠是善于以谐意和隐喻的手法表现某种吉庆含意的,这也是中国雕刻、刺绣、剪纸等工艺品的传统习惯。
百寿坊和百狮坊是单县古城内最精美的牌坊之一,1977年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巨野文庙大成殿
批次:第七批
类型:古建筑
地址:巨野县文庙街
巨野县文庙位于菏泽市巨野县城东南隅,永丰塔北约一百米处。文庙前后五进院落及东西跨院,共建有殿、堂、楼阁、斋、庑、亭、坊近百间。菏泽市各县区在历史上也都建有文庙,由于历史原因,很多文庙都被毁或被拆掉,现在保留下来的文庙中,巨野县的文庙大成殿是菏泽现存的最完整、保护最好的一座古建筑,不论是历史价值还是艺术价值,巨野文庙都是菏泽市古建筑中最高的一座。
“德冠生民溯地辟天开咸尊首出,道隆群圣统金声玉振共仰大成”,是雍正皇帝的御笔题写的。
“万世师表”的匾额和两侧对联“觉世牖民诗书易象春秋永垂道法,出类拔萃河海泰山麟凤莫喻圣人”是清朝乾隆皇帝御笔亲书。
1979年,巨野县革委会将文庙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12月7日,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巨野文庙是鲁西南现存最完整的一座明代建筑。主体建筑大成殿在建筑设计与营造上均仿照曲阜孔庙大成殿,集建筑技术与文化艺术于一体,构制巧妙,工艺精致。檐边彩绘富丽堂皇,特别是殿周石柱或深雕虬龙、或浅雕花卉,既有动感又不失稳重。主体建筑大成殿在建筑设计与营造上均仿照曲阜孔庙大成殿,集建筑技术与文化艺术于一体,构制巧妙,工艺精致。檐边彩绘富丽堂皇,特别是殿周石柱或深雕虬龙、或浅雕花卉,既有动感又不失稳重,体现出古代匠人的高超技艺,巨野文庙是儒家思想文化在鲁西南发扬光大的历史见证,有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较深刻的文化内涵。
9.巨野永丰塔
批次:第七批
类型:古建筑
地址:巨野县老城区麟州大酒店西南侧
永丰塔也叫大佛寺塔,耸立于巨野老城区中,是巨野的文化地标建筑。永丰塔系八棱等边四门楼阁式砖塔,现存五层,高31米,下层周长44米,上层周长36米。永丰塔始建于五代时期,迄今已有一千余年的历史。因为最早位于古刹观音寺内,永丰塔也叫梵塔。据清代《巨野县志》记载,巨野县城中的观音寺位于城东南隅,创建于明永乐初年,至宣德年间仅成佛殿。迄正统、景泰以后,灵应大显,因是邑中诸善士同心协力建修殿宇……规模整齐,气象巍峨,一时香火称盛。
永丰塔和郓城唐塔建造风格相似,因此推测应该属于同时期建造的佛塔。每当朝阳初升,金色的阳光照在巍峨耸立的佛塔之上,远远望去,整座佛塔都被金光环绕,于是便形成“梵塔朝晖”的美景。明清时期,梵塔朝晖被文人评选为巨野八景之一,是巨野著名的一处景观。
明清时期的巨野八景中,梵塔朝晖是巨野城内最著名的一处景观,每当朝阳初升,金色的阳光照在巍峨耸立的佛塔之上,远远望去,似乎整座佛塔都被金色的光所环绕,这便是“梵塔朝晖”的景色。
湖水映照下的永丰塔倒影影影绰绰,让这座有着千年历史的佛塔充满了神秘,青砖塔身上不但刻写着岁月的沧桑,也刻写着属于巨野的传奇故事。
10.郓城观音寺塔
批次:第八批
类型:古建筑
地址:郓城县城内唐塔街
巍巍不记何年起,半入云霄半插水。
岫色黑斑映古雪,苍茫莫知其所以。
幽洞恍惚若有物,霎时飞飞来燕子。
振翮环绕蔽塔尖,冷落荒闵相顾喜。
风轧轧互作声,羞向朱门绣户里。
——<明>陈法
观音寺塔又叫荒塔、唐塔,位于郓城老城区内,是郓城的文化地标。观音寺塔始建于五代后唐时期,因古塔周边有过一座观音禅寺而得名观音寺塔。观音寺塔的外形状似古代官员的乌纱帽,所以当地人又称之为幞头塔。据资料记载,观音寺塔始建于五代后唐长兴二年,原高七级,后来由于战火和地震等原因塔顶倒塌,形成了现在我们看到的样子。
据《郓城县志》记载,“观音寺塔”因坐落在观音寺内而得名。原高七级,建于五代·唐长兴二年,故人们称作“唐塔”。由于地震等原因塔顶倒塌,荒废已久,至清朝末年,塔顶残破呈官帽状,所以也有人叫它“荒塔”或“幞头塔”。现存观音寺塔为八棱四门楼阁式砖檐,东西南北四面各设券顶乾坤门,其余四面为砖雕假窗。塔心室和佛龛顶部,由层层砖斗拱环砌成拱顶,斗拱制作精良,层层内收,结构严谨,错落有致,大有鬼斧神工之妙。连塔内迥廊顶部,也由砖斗拱精砌而成。
游人由北门登临,穿过塔心室直达南壁,沿南壁登上第二级,然后通过塔心柱转折上升直达塔顶。残塔高约32米,周长44米,虽历经风雨,剥蚀亦甚,然其巍峨古朴,仍不失为一方胜景。塔四周碧水环绕,夏日晨昏,上千只“云燕”绕塔飞鸣,绿树燕影与巍巍古塔,在碧水中交相辉映,宛如一幅古朴的风景画,甚为壮观,是凝聚了劳动人民智慧和艺术的结晶。观音寺塔周围被湖水环绕,每当晨昏到来时会看到很多燕子绕塔飞鸣,绿树燕影与巍巍古塔交相辉映,这便是历史上的郓城十景之一“荒塔云燕”,又叫“唐塔云燕”。2006年12月7日,观音寺塔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0月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成武卧化塔。
批次:第八批
类型:古建筑
地址:成武县大田集镇田塔村东
卧化塔——鲁西南地区现存最早的地面建筑
往事越千年,卧化塔身坚;
默立乡野中,静看沧桑变。
晨钟暮鼓逝,梵音不再现;
遥想当年处,浮华梦无边。
——@管天管地管空气
卧化塔又叫田塔,位于成武县大田集镇田塔村东,始建于唐开元年间(713年-741年),迄今已有1300年的历史,是菏泽市历史最悠久的一座地面古建筑。现存的古塔地面以上一共五层,全部由青石垒砌,包括基座、塔身和塔刹三部分组成,通高5.4米。地面之下还保留有塔室,在塔室的东西两壁内曾经各发现有一块造像石,塔室的东壁造像石上雕刻有3尊佛像和30余个其他造像,西壁造像石上同样雕刻有3尊造像石刻佛和20余个其他造像。卧化塔内出土的文物如今都陈列在成武县博物馆中。
在成武县大田集镇田塔村东侧,一座石质塔式建筑,东、南、西三面被农作物包围,北邻一条柏油路,塔身矮小,但古朴厚重。这座石质塔式建筑便是大名鼎鼎的卧化塔。鲁西南地区现存最早的地面建筑、第八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两张名片可以充分体现出卧化塔的历史地位和价值。
站在塔下,抬头仰望,卧化塔整体呈正四棱锥形,为一块块青石层层干垒而成,虽经千余年风雨剥蚀、战争创伤及人为破坏,至今仍巍然屹立。“卧化塔始建于唐朝初期。底边南北长5.45米,东西长5.04米,高5.82米,占地面积27.46平方米。”卧化塔全青石结构,楼阁式,平面呈方形,由塔刹、塔身、基座三部分组成,原有七层,塔刹两层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被人为毁掉。地面现存五层,高5.82米。底层有塔室,南向,进深1.5米,东西两壁分别有高90厘米、宽56厘米、厚11厘米的造像石一块。基座为四级如意踏步,该塔塔体多由汉墓石匣垒砌而成,每层塔檐均有三层斗拱,斗拱上设有椽,檐顶呈缓坡状,制作精良,层层内收,结构严谨,错落有致,大有鬼斧神工之妙。
卧化塔又名田塔,始建于唐代初期,此处原有规模宏大的庙宇。据明朝天启《巨野县志》记载,寺庙名兴善寺,二十世纪初毁于战火,塔名一度失佚。据《田氏族谱》记载,田氏于明朝洪武年间从山西迁巨野居住,分支又迁田集东佛塔旁建村,故取村名田塔村,该塔也因此被称作“田塔”。2007年,刻有“卧化塔”字样的青石质柱础出土,该塔由“田塔”、“石塔”正式更名为“卧化塔”。
卧化塔基座为四级如意踏步,塔身一层上窄下宽,收分明显,南侧塔身底部设有塔室,塔室东西两壁分别有石造像一块,两石造像正面均有佛龛,左右两侧均饰有线刻的海水纹。东壁石造像佛龛内浮雕刻有:一层飞天;二层中间为释迦牟尼,左侧依次为阿难和骑狮子的文殊菩萨,右侧依次为迦叶和骑白象的普贤菩萨,座下为二力士,两侧分别有一侍者;三层为11位供养者;四层为15位供养者。佛龛右面竖刻“大唐开元圣神神武皇帝供养”,左面竖刻“大唐开元皇后供养佛时”。
卧化塔虽为青石层层干垒而成,但造型古朴端庄,塔形简洁朴素、浑厚大方,历经千年风雨剥蚀、战争的创伤及人为破坏,至今仍巍然屹立,足见我们的先民当时在选材、施工、设计等方面已经拥有了较高的建筑技术。佛造像采用圆雕、浮雕、线雕相结合的手法,气象万千、法度恢宏,把佛雕的艺术精神与表现形式完美地统合起來,表现生命活力与佛法心要,充分体现了古代人民高超的智慧和创造力。
从建筑归属地上看,卧化塔在唐代曾属金乡县,后又属巨野县,现属于成武县大田集镇,该塔记载着鲁西南地区的历史变迁,是研究该地区政治、经济、社会变化的重要实物资料。成武县博物馆馆长郭立介绍,卧化塔基本保持了唐代建筑风格,文物建筑在形制特征、材料和工艺特点等方面保留了历史原状,石造像雕刻艺术风格突显了唐代佛造像的特点,由石造像题记记载的历史和物质遗存可以相互印证。
1983年3月,卧化塔被成武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有保留价值的古建筑,由成武县文化馆文物组管理。1988年,成武县文物管理所成立,卧化塔由文物管理所管理。1989年6月,卧化塔被成武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并设立文物保护标志碑,划定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1997年,山东省文物局和省美术出版社把该塔编入《古建画集》。2013年10月10号,卧化塔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0月,卧化塔被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卧化塔,一座历经千年仍然屹立不倒的石塔,仿佛一位久经风霜的老人,默默矗立在鲁西南大地上。这座石塔目睹过唐宋的盛世繁华,也经历过明清的风刀霜剑,如今作为菏泽境内最古老的一座建筑,成为众多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的一员。
卧化塔承载了太多的历史信息,是鲁西南历史的活化石。任时光飞逝,朝代更迭,有关这方土地上的一段段故事,卧化塔仍然在无声地向世人讲述着。保护卧化塔,既要保护其外在的“筋骨肉”,也要保护其内在的“精气神”。保护历史遗存,传承文化根脉,从这个意义上说,这座古塔的修缮只是完成了保护工作的第一步,有关它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任重而道远。
本文为整理资料,目的是宣传菏泽历史,特向各位原作者致谢!
整理者 孙智敏 曹县第三中学高级教师,政协曹县十三届常委,政协菏泽市十六届委员,曹县乡土历史爱好者,菏泽市检察院人民监督员,曹县人民政府行政执法社会监督员。头条号:老虎69090,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