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将这份博士学位论文送到你的面前。二十二载求学路,一路风雨泥泞,许多不容易。如梦一场,仿佛昨天一家人才团聚过。”
这是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一篇博士论文致谢部分的开头。作者黄国平在博士论文致谢里回顾了自己如何走出小山坳,与命运抗争的故事。
致谢并不长,却因为情感真挚在网上走红,引发热议。
短短两页纸,已然写尽了半生拼搏,淬满了血与泪,志与坚,看得人感慨万千。
黄国平称自己为乡下娃,但在贫穷之外,命运更是残酷地夺走了所有温情。他在文中写道:
“出生在一个小山坳里,母亲在我十二岁时离家。父亲在家的日子不多,即便在我病得不能自己去医院的时候,也仅是留下勉强够治病的钱后又走了。我十七岁时,他因交通事故离世后,我哭得稀里糊涂,因为再得重病时没有谁来管我了。同年,和我住在一起的婆婆病故,真的无能为力。她照顾我十七年,下葬时却仅是一副薄薄的棺材。另一个家庭成员是老狗小花,为父亲和婆婆守过坟,后因我进城上高中而命不知何时何处所终。”
但命运对他实在太残忍,痛失所有亲人后,连后来遇到的恩师和师母都没能亲眼看到他实现大学梦:
“如兄长般的计算机启蒙老师邱浩没能看到我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对我照顾有加的师母也在不惑之前匆匆离开人世。每次回去看他们,这一座座坟茔都提示着生命的每一分钟都弥足珍贵。”
孑然一身地活下去,并非易事。
“人情冷暖,生离死别,固然让人痛苦与无奈,而贫穷则可能让人失去希望。”
回忆起儿时的贫苦日子,黄国平的笔触质朴生动,看得人眼泪涟涟:
“家徒四壁,在煤油灯下写作业或者读书都是晚上最开心的事。”
“如果下雨,保留节目就是用竹笋壳塞瓦缝防漏雨。高中之前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夜里抓黄鳝、周末钓鱼、养小猪崽和出租水牛。那些年里,方圆十公里的水田和小河都被我用脚测量过无数次。被狗和蛇追,半夜落水,因蓄电瓶进水而摸黑逃回家中;学费没交,黄鳝却被父亲偷卖了,然后买了肉和酒,都是难以避免的事。”
文章过半,看得人最痛心的还是这句:“人后的苦尚且还能克服,人前的尊严却无比脆弱。”
“上课的时候,因拖欠学费而经常被老师叫出教室约谈。雨天湿漉着上课,屁股后面说不定还是泥。夏天光着脚走在滚烫的路上。冬天穿着破旧衣服打着寒颤穿过那条长长的过道领作业本。这些都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如果不是考试后常能从主席台领奖金,顺便能贴一墙奖状满足最后的虚荣心,我可能早已放弃。”
出生在得坐两个小时大巴才能到县城的大山中的黄国平,深知自己“身处命运的漩涡,耗尽心力去争取那些可能本就是稀松平常的东西。”他在每次人生转折中身不由己,艰辛求学路上无数次因为现实的压力而觉得自己快要扛不下去。但这一路,他的信念很简单:
“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不枉活一世。”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看完这篇《致谢》,每个人都会想起很多人、很多事。
有人想起了自己同样贫穷的求学时光,感恩所有向自己伸出过援手的好心人。
有人想起了身边那些挣脱命运的泥潭,并为这个世界送去光亮的人。
而我,也想起了很多在互联网上转瞬即逝的普通人们。
想起了那个“冰花男孩”王福满,从家里到学校有4.5公里远 ,冬天上学要在冰天雪地里走上一个多小时。走进教室的他,小脸被冻得通红,顶着满头雪白的冰花。
他说:“上学冷,但不辛苦。”
他说长大后要当警察,抓坏人。最想去的地方是北京,“想去看看那里的学生是怎么读书的”。
他只有8岁,一双小手满是冻疮和裂口。但这双手下,是一张99分的试卷。
我想起来曾经那位残疾高考考生魏祥,一出生就瘫痪,大小便不能自理,多次手术也未能好转。下岗多年的爸爸又身患不治之症,留下年幼残疾的他和母亲艰难相依为命。
身虽残,志愈坚。他以648的高分考入清华大学,并写了一封请求信,请求清华在接纳他的同时也能接纳他的母亲,为他们提供一间单间宿舍,以便于母亲能够继续照顾他。信中写到:
“钢铁般坚强的妈妈,擦干了眼泪,一如既往,风雨无阻背我上学。从小学中学到高中,12年如一日,妈妈的背影穿梭于小学中学到高中的大街小巷、校门、教室,好像她从来不知疲倦;12年的妈妈不仅仅是一名医院上班的护士,更是一位残疾少年求学路上的陪读者,守护神;12年的我竭尽全力,克服身体残障,刻苦求学,完成了中小学阶段的基础教育,今日以648的高考成绩,给了我深爱的妈妈一份殷殷的报恩之礼。”
清华大学也给他写了一封回信,承诺为他提供一切尽可能的资助。回信中写到:
“不幸的人生,各有各的悲苦。但万幸的是,你在经历疾病和丧亲之痛后,依然选择了坚强和努力,活成了让我们都尊敬和崇拜的样子。”
“对于你来说,来路或许不易,命运或许不公,人生或许悲苦,但是请你足够相信。”
我还想起了那位考上北大的北大保安张俊成。初中毕业后的他因家贫而辍学,经历了在家劳动、在汽修厂打工等艰辛历程后,成为了北京大学的保安。
有志之人,从不看轻自己。张俊成虽然只是个小保安,却利用业余时间跑去北大图书馆潜心读书,也开始自学英语。1995年秋天,他参加了成人高考,被北京大学法律系(专科)录取。
后来,走出小山村的张俊成回到了家乡创办了一所职业学校,主要面向农村孩子。
他说,“北大给我播下了种子,我要把这颗种子带给更多人。”
我还想起了很多人,他们曾短暂地在新闻中出现过。比如那个在城务工十七年的农民工,在归乡之际感谢东莞图书馆能让自己看书十二年,他在留言中写到:
“想起这些年的生活,最好的地方就是图书馆。虽万般不舍,余生永不忘你。”
每一次面对这些出身贫寒的普通人,本想要感慨生活很苦,命运不公,回头却发现他们从未自哀自怨,反倒是从知识中寻求到了力量,从苦难中变得更强大。
若是有人要问他们一生的意义是什么,我想用那句《平凡的世界》里的那句话来回答:
”我不啼哭,不哀叹,不悔恨,金黄的落叶堆满心间,我已不再是青春少年。但可以慰藉的是,我总不枉在这世界上活了一场。”
如今的互联网上,充斥着“25岁年入百万”的毒鸡汤和“给孩子报辅导班一暑假花了十万”的鸡娃焦虑。人们艳羡着好出身,崇拜着成功者,仿佛人人都必须得从起跑线上赢起才算不丢脸,人人都要过上精致的中产生活才算合格。
但别忘了,我们身处的世界仍有很多如黄国平一样的人,他们循着知识的光,拼尽了一生的力气,才过上了平凡人的生活。
向他们致敬。
博士论文致谢走红以后,黄国平在今天写了一封信,回复了网友们的关注。
现在的他,在腾讯AI Lab工作,继续做自己博士期间确定的研究课题,有自己热爱的事业,也在“持续向目标靠近”。
他在回信中写道:“也祝愿大家努力终有所成。”
就像《致谢》的结尾写的那样,历遍苦痛的他不仅没有抱怨命运不公,也从来没有想过放弃,反而是对这人间满怀善意:
“理想不伟大,只愿年过半百,归来仍是少年,希望还有机会重新认识这个世界,不辜负这一生吃过的苦。最后如果还能做出点让别人生活更美好的事,那这辈子就赚了。”
滚烫的人生才刚刚开始,祝福他,也祝福所有有理想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