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异兽》是由威廉·尤班克导演的科幻惊悚题材电影,2020年上映。
影片讲述了驻扎于海底的6名研究人员,因地震受困于距离海面数十公里的深海研究设施内,唯一的希望是身着装甲般的深潜服,走出工作站,沿海床步行到1公里外的废弃钻井工作站,利用那里的救生舱逃生。而在旅途中的诡异经历让他们逐渐意识到,最致命的,不只是缺氧和黑暗……
影片采用剪报式的片头概述前因后果,并使用暗蓝色调和阴沉险恶的配乐营造气氛:“工人失踪”、“深海物种”、“不明爆炸”等字眼,都在加重影片的神秘感。
剧情方面,节奏较快,开场先展现了海底研究设施内令人压抑的环境:错综安静的走道,令人不安的“隆隆”余震,之后没有过多对白,直接将观众带入第一波险境。
暂时脱险并集结完所有主角后,剧情正式展开。逃生之旅就像所有同类型的影片一样:怪事、事故、死人、真相……然而,他们所面临的凶险只是影片惊悚环节的一部分,重头戏在于“克苏鲁”元素的融入。
影片结尾,身形巨大,样貌骇人的不明生物在忽明忽闪的光线中初露真容,成为全片最惊艳的存在,令那些“克苏鲁文化”的狂热爱好者们兴奋不己。
今天老罗也来跟风扯一扯,“克苏鲁”的那些事儿。
首先,“克苏鲁”一词来源于小说《克苏鲁的呼唤》中的远古邪神克苏鲁,书中亦有“克苏鲁异教”的设定。该小说由十九世纪的美国恐怖奇幻小说家——霍华德·菲利普·洛夫克拉夫特创作。由于风格独树一帜,他的作品被称为“洛氏小说”。
在47年的人生中,洛夫克拉夫特共创作有包括小说、诗歌、散文在内的70余部作品,题材多以猎奇恐怖为主,但这类作品在当时只能在一些三流杂志上发表,直到1937年辞世后,才有读者挖到这块“金矿”,将他与爱伦 ·坡、安布鲁斯 ·布尔斯,并称为美国三大恐怖作家,他的小说也被正式整理出版。
由于多数采用了相似的世界观,且尤以《克苏鲁的呼唤》最为著名,因此洛氏小说被读者归称为“克苏鲁神话”。
事实上,洛夫克拉夫特本人并没有将其作品像“漫威宇宙”那样,归纳成一个完整的神话体系,“克苏鲁神话”体系的确立,则要感谢另一位作家——奥古斯特 ·德雷斯。
作为继任者和推动者,德雷斯为“洛氏宇宙”撰写了起源故事,完善和提出了“克苏鲁神话”体系,并在原来的基础上引入“元素”和“善恶”的设定,将小说中的生物归类、划分为具有“水火土气”属性的“外神”、“古神”、“旧神”等等;神与神之间的阵营相互对抗。他的这一做法在读者中产生了两极分化:支持者认为,德雷斯的设定更加符合市场;反对者则认为,他所构建的体系过于迎合市场,反而削弱了洛氏作品中特有的精气神。由于神话体系过于详尽,使得“克苏鲁神话”更像是一部滥大街的玄幻小说,这就好比“剧情不够,特效来凑”的特效烂片儿,着重于场面而忽视了故事,也就是说,洛夫克拉夫特独有的恐怖气质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
1963年,第一部“克苏鲁神话”题材电影《闹鬼的宫殿》上映,影片改编自洛夫克拉夫特的小说《查尔斯·德克特·沃德案件》,电影片名则取自爱·伦坡《厄舍府之倒塌》中提及的诗歌《闹鬼的宫殿》。
这部电影的出现意味着“克苏鲁神话”已经走出单纯的文学范畴,日后更是发展成为影响更为广深的“克苏鲁文化”。但尽管如此,直接改编自洛氏小说的影视作品并不多,比如改编自《大衮》的《异魔禁区》,同名电影《克苏鲁的呼唤》和《敦威治恐怖事件》。比较知名的则有约翰 · 卡朋特改编自《疯狂山脉》的《怪形》。
为何改编作品寥寥,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洛氏小说的特质。
在洛氏作品中,充满了大量抽象的修辞和描写,某些段落需要读者具备非一般的想象力去还原“不可描述”的场景。他的小说中还充斥着来自主人公精神层面的臆想和幻想,着重于用人物的心理状态来推动剧情,故事本身则缺少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如果搬上银幕,或将显得晦涩,可看性和观赏性会大大降低。
尽管直接由洛氏小说改编的电影为数不多,但与“克苏鲁文化”沾边儿的影视剧倒是不少,像是史蒂芬 ·金的《迷雾》,美剧《怪奇物语》,科幻电影《湮灭》,惊悚电影《极度深寒》、《蒙上你的眼》,小成本电影《高空飞行》,《加勒比海盗2:聚魂棺》中,满脸触须的琼斯船长;反类型电影《林中小屋》;甚至去年上映的《惊奇队长》中的噬元兽也与之带点儿血缘关系。再近一点儿,尼古拉斯 ·凯奇主演的《星之彩》也是此类题材。
不同于以往的丧尸、恶灵、狼人等恐怖形象,“克苏鲁文化”在影视剧中最直观的体现,通常是庞大、扭曲、恶心、附带有触角或触手的超自然生命体。对于最经典的克苏鲁形象,书中是这么描述的:“这是一个隐约像人类的怪物,它那软绵绵,章鱼一样的脑袋上长着触须,怪异庞大的身躯长满鳞片,还有一对发育不全的翅膀。这怪物身躯略显臃肿,浑身透着一股残暴而又令人畏惧的煞气。”
克苏鲁的形象,尤其是“触手”,几乎成了影视作品中的标配:《迷雾》中的外星怪物、《高空飞行》中的大气生物。在电影《怪形》中,被外星生物寄生的人体还会长出章鱼般的触手,宿主的身体也会变得畸形扭曲,张牙舞爪,造成一病态的视觉冲击。
这些作品都或多或少受到了“洛氏美学”的影响。
还值得一提的是,洛夫克拉夫特在自己的作品中始终贯穿一个主题:科学禁区。
在小说《克苏鲁的呼唤》开篇,就有这样的表述:“人类的思维无法将已知的事物相互关联起来。我认为,这是这世上最仁慈的事情了。我们居住在一座名为无知的平静小岛上,而小岛的周围是浩瀚无垠的幽暗海洋,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应当扬帆远航。科学正循着各自的方向发展延伸,迄今尚未伤害到我们;可有朝一日,当这些相互分离的知识被拼凑到一起,展现出真实世界的骇人图景,我们便会在这种启示前陷入疯狂,或者逃出致命的光明,躲进一个平静、安宁的黑暗新世纪。”
洛夫克拉夫特在自己的小说中反复提及人类的自我毁灭,这种毁灭来自于人类对未知领域的无限探索。在电影《黑洞表面》中,飞行冥王星参与营救任务的太空飞船无视失踪船员的警告,闯入禁区,最终导致惨剧轮番上演。
为了向人类给予警示,洛夫克拉夫特在作品中创造了一系列超自然生物和地外文明,这些神秘力量哪怕窥其一眼也能令人陷入癫狂。影片《蒙上你的眼》就完整诠释了这样的设定。
虽然有关“克苏鲁文化”的影视剧作评价都不太高,但无可否认的是,洛夫克拉夫特在恐怖文学领域的地位,除了欧美,日本漫画家伊藤润二也在其作品中对洛氏文学表达过致敬。2020年,由吉尔莫·德尔·托罗执导,詹姆斯·卡梅隆担任制片人的《疯狂山脉》也将上映,品质如何,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