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没丢手机也没丢银行卡,没扫二维码也没点短信链接,一觉醒来银行卡里的钱竟然没了。前段时间我们就报道过嫌疑人利用“嗅探”技术隔空盗刷银行卡的案例。然而,最近安徽警方通报,滁州的几位市民又遭遇了这样的新型网络诈骗。
今年7月初的一个清晨,安徽滁州市民杨骁被自己的手机震动惊醒。短短几分钟的时间,他收到十几条银行卡消费扣款的短信通知,短信内容显示,他的银行卡消费了五万多元。
受害人 杨骁:第一笔是刷了999元,后边又刷了十几笔,全部是4999元,显示的时间是从凌晨一直到早上五点多。
而当时,杨骁的手机就在他身边,银行卡也没丢。
受害人 杨骁:第一反应是不是平常手机点什么链接中病毒了, 手机放在旁边,卡也在身上,这种盗刷从来没有遇到过。
在确认银行卡里的钱确实被刷走后,杨骁赶紧到公安局报案。报案后他才知道已经有多名受害人和他一样,银行卡被深夜盗刷。
滁州市公安局经开分局刑侦大队侦查员 严博:基本上是夜里两三点到凌晨六七点之前的时间段,被害人都是熟睡,手机也是静音和震动状态。
滁州警方随即成立专案组,经过多轮研判、追踪信号来源和资金流向,最终,警方锁定了已经转移到合肥的嫌疑人宋某,并在7月对其实施抓捕。据宋某供述,受害人的钱是被他和同伙利用嗅探技术盗刷的。而在抓捕的当天,他仍在使用嗅探设备,准备继续作案。
随后,警方根据宋某的供述,将涉案的其他嫌疑人全部抓获。至此,一个利用“嗅探”技术盗刷他人银行卡的犯罪团伙被连根拔起。
据警方介绍,犯罪嫌疑人之所以能隔空盗刷银行卡,其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他们利用嗅探设备,能够拦截别人的手机短信。那这个嗅探设备,究竟是如何操作的呢?
嫌疑人 宋某:这个U盘是起一个移动拦截系统的作用,那些手机设备就是作为窃听的设备,因为2G没有加密,我们等于做一个窃听者,因为没有加密所以能在中间进行监听拦截。
眼前这些看起来十分简陋的设备,就是嫌疑人用来拦截周围居民手机短信的嗅探设备。据宋某交代,只要启动这个设备,后台就能自动扫描周围大约一公里范围内居民的手机号。一旦这些手机号处在2G的网络状态下,居民手机上收到的短信,就很可能会同步显示在嫌疑人的电脑上。利用嗅探设备,他们一天能拦截几百条、甚至上千条短信。在抓捕现场,宋某也进行了演示。这台嗅探设备启动约十分钟后,他们的电脑上就收到了十几条短信,包括手机号码、短信内容等。
嫌疑人 宋某:拦截手机2G短信,或者没有开移动数据的情况,都有百分之八十的概率能拦截到。
利用“嗅探”设备,拦截他人短信,只是实施犯罪的第一步,要想成功盗刷银行卡,嫌疑人还要获取受害人更多的个人信息。
嫌疑人之所以选择在深夜作案,就是因为此时受害人大多都已经睡着了,即便手机上出现异常信息,他们也很难及时发现。警方介绍,因为嫌疑人可以拦截手机短信,他们就利用手机号+验证码的方式登录一些第三方软件,来查找受害人的其他个人信息。而部分网站、APP等还存在一定的技术漏洞,嫌疑人只要通过一些简单的黑客手段,就能轻易获取受害人的姓名、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再加上实时拦截的手机验证码,就可以直接盗刷受害人银行卡里的钱。
正是利用这样的手段,宋某等人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就在全国多省成功作案60多起。目前,犯罪嫌疑人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处理中。
保护个人信息 防止手机被嗅探
利用“嗅探”设备,隔空盗刷银行卡,听起来有些可怕,但这并不代表不法分子可以为所欲为。那我们到底该如何防范呢?
警方介绍,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大家发现自己的手机信号突然降为2G,并收到来源不明的短信验证码,那么很可能就是被犯罪分子利用嗅探设备扫描到了。
滁州市公安局经开分局刑侦大队侦查员 严博:可以暂时关闭手机或者开启飞行模式 这样我们手机暂时就收不到短信息了,也就让嗅探设备没办法实时截获短信。
此外,嫌疑人在拦截短信之后,还需要从第三方软件来获取受害人的个人信息才能盗刷银行卡。因此,大家要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特别是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敏感信息,不要轻易对外泄露,给不法分子留下可乘之机。
责编: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