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镜像娱乐,作者丨栗子酒,编辑丨李芊雪
赶在十一国庆节之前,献礼剧《功勋》播出了。
该剧由周迅、黄晓明、黄志忠、雷佳音等主演,聚焦袁隆平、屠呦呦、申纪兰、黄旭华等八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的真实故事,尝试透过不同领域取得卓越成就的功勋人物,折射历史发展的时代轨迹。截至目前,《功勋》的全网热度持续走高,豆瓣评分更是达到9分的高度。
值得注意的是,《功勋》采取单元剧的模式,每个人物都独立成片。在这样的模式限定下,该剧集结了郑晓龙、沈严、林楠、杨文军、毛卫宁、康洪雷、阎建钢、杨阳8位业界头部导演,且各位导演都带着自己的制作班底和创作团队。
因此,从创作模式上看,这是典型的“拼盘导演”作品。在此之前,从电影市场“我和我的”系列票房高起,到剧集市场《在一起》《理想照耀中国》等拿下豆瓣超8分的口碑,再到如今,正上映的《长津湖》《我和我的父辈》两部影片领跑国庆档,截至目前,票房分别达到24亿、8亿,豆瓣评分也都在7分以上。显然,业内的“拼盘导演”热潮正愈演愈烈。
“拼盘导演”形成热潮之势,是从电影市场开始的。
2019年国庆档,由陈凯歌、张一白、管虎、薛晓璐、徐峥、宁浩、文牧野7位导演“拼盘”执导的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上映,票房一路飙升到31亿以上,位列年度票房榜第4位。商业价值爆发让市场看到更多可能性,相似的影片布局也进入爆发期。
2020年,虽然受到疫情影响,但同样由7位导演“拼盘”执导的《我和我的家乡》上映后,再度斩获28亿票房。后来,在《我和我的家乡》余热过后,《金刚川》接档上映,该片集结管虎、郭帆、路阳、田羽生4位导演,票房最终突破11亿。需要了解的是,整个2020年,只有4部影片票房破10亿,而“拼盘导演”的影片就占到一半。
如今,除了《我和我的父辈》《长津湖》仍是“拼盘”导演作品之外,进入创作期的还有《勇敢的你》《世间有她》《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七人乐队》等,“拼盘导演”的创作模式正变得越来越普遍。
渐渐地,这股风潮也开始在剧集市场蔓延开来。除了《功勋》以“拼盘导演”的模式面世之外,此前播出的献礼片《理想照耀中国》,背后的导演达到16位之多。而在去年疫情爆发之后,引发热议的抗疫剧《在一起》,也邀请到张黎、沈严、滕华涛、曹盾等14位导演“拼盘”执导。此外,《我们的新时代》《石头开花》《约定》《最美逆行者》等剧,都在“拼盘导演”模式下迅速走向市场。
在这股风潮背后,无论电影还是剧集,“拼盘导演”作品最直接的优势在于,实现导演知名度和相关演员热度叠加,即提升掀起市场热潮的概率。且对于目前尝试更多的单元式“拼盘”来说,只要其中一两个单元口碑爆发,就能带动整部影视作品的口碑上扬,实现某种程度的“瑕疵掩盖”。
更重要的,对剧集市场来说,“拼盘导演”作品目前更多的是短片合集的形式。而在当下,短视频重塑市场观剧习惯,短剧渐渐成为新发展趋势,“短片合集”实际上更契合市场需求。而在“拼盘导演”形成热潮之前,单元剧、短剧在各大视频平台也都有尝试,这样的土壤可能会使得“拼盘导演”模式在剧集市场迎来更集中的爆发。
事实上,“拼盘导演”的模式并不是在近几年才出现。
早在1962年,菲利普·德·布罗卡、雅克·德米、罗杰·瓦迪姆等9位法国导演,合拍了一部电影《七宗罪》,可以视为“拼盘导演”模式的早期尝试。
但是,这一模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有大范围铺开,也很难去验证“拼盘导演”的商业回报究竟如何。背后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集结多位导演不仅成本高,分工协调、风格统一等都是难题,“拼盘导演”作品大多都是“偶发性事件”。
就一些内地导演来说,如张艺谋参与执导的《卢米埃尔与四十大导》、陈凯歌的《十分钟年华老去》、姜文的《纽约,我爱你》等,都是国际“拼盘导演”作品,但是,这些作品比电影本身更具吸引力的,是背后所承载的对导演国际地位的肯定,因此从创作层面而言难以持续。
相比之下,对当下发展趋势影响更大的或许是港台地区的早期尝试。上世纪八十年代,台湾地区一部《光阴的故事》引发不小的反响,该片由张毅、柯一正、杨德昌、陶德辰4位导演“拼盘”执导,尝试透过4个人物成长,折射台湾30年的社会形态变迁。
而在2003年,香港聚焦“非典”事件拍摄《1:99电影行动》,该片邀请到15位导演,周星驰、徐克、林超贤、陈可辛等大导均在其列。
某种程度上,从《光阴的故事》到《1:99电影行动》,这两部电影的内容指向,与当下内地的“拼盘导演”电影非常相似,即着重于“主旋律”和抗疫这样的重大历史事件或社会事件。但在当时,由于这两类题材的受众土壤还没有完全培育好,受“大环境”的影响,“拼盘导演”作品在内地走了一段“弯路”。
2005年至2016年,因爱情片持续涌现高票房作品,“拼盘导演”模式也开始尝试这一方向。但据镜像娱乐统计,这一期间,相关影片甚至没有一部票房过亿。尤其是在2016年,集结张一白、管虎、张猛、滕华涛、高群书5位导演打造的《奔爱》,票房止步于5000万以下,市场对此信心大减。
但与此同时,《智取威虎山》《湄公河行动》《战狼2》等主旋律影片逐渐找到新时代的叙事方式。90后、00后逐渐成为电影主力消费人群,民族自信、文化自信的大潮需要更多立足点。而最终引爆这一模式的,则是献礼的整体氛围和突如其来的疫情。
首先,这两个主题都非常大,抛开资本驱动,单从社会价值层面考虑就足以调动国内头部大导迅速集结。其次,在行业进入极端困境期,又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拿出可靠的作品,“拼盘导演”几乎是无二的选择。“我和我的”系列、《金刚川》《长津湖》等相关作品从筹备到上映,都普遍低于行业两年的平均创作周期。而到后来,这些作品的商业价值显现出来,也加速了更多入局者参与其中。
但是,也是在这样的发展环境下,当下“拼盘导演”的题材、模式非常集中,且对献礼、疫情的大环境相对依赖。因此,在行业创作跳出这种局限之前,还不能被认为“拼盘导演”是一种可持续推进、持续创新的发展模式。
从资本层面来说,电影行业目前的整体发展态势是,单片票房上限不断被刷新。截至目前,国内已经诞生3部票房超50亿的作品,而这也将在无形中抬高投资方的市场预期。一般而言,在合理的市场承载力评估下,资本方对一部影片的投入,与其票房预期直接挂钩。这意味着,未来资方投资将进一步上涨,相应承担的风险也就越大。
也是因此,头部影片背后的资本方越来越多,本质上即是为了风险均摊、收益共享,而影视寒冬和疫情加速了这一进程,“拼盘导演”则承接着这一趋势。
例如,《我和我的祖国》背后,出品公司多达51家,宁浩的坏猴子、徐峥的真乐道也在联合出品方之中,而他们也参与了影片执导。而到了《我和我的家乡》,参与出品的公司也达到45家。其中,除了上述两家公司之外,阎非、彭大魔的西虹市影视,邓超、俞白眉背后的橙子映象等主创公司,则一同出现在主出品方名单中。
背后折射的趋势在于,一方面,导演们正透过资本层面,进一步掌握对影片创作的控制权;另一方面,资本集中入场,向导演押注,也反映出以导演群体为代表的创作层,正成为资本市场在评估内容品质中更重要的维度。
在此之前,主旋律内容一度着力于“拼盘明星”的模式,中影布局的“建国三部曲”即是其中的代表作品,后来这一模式也向其他类型延伸,但并未产生持续的影响力。而今,“拼盘导演”作品不断涌现,无论是电影还是剧集,都出现了兼具口碑和商业价值的作品,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明星中心制”的整体导向,正逐步向“导演中心制”迁移,这对影视行业良性发展而言,无疑是一个利好现象。
当然,每一个风潮出现,都会在跟风创作中涌现泡沫。当下,“拼盘导演”模式虽然越来越常见,但仍处在尚不成熟的摸索期。去年上映的《金刚川》已经在导演融合上遭到质疑,同系列的《长津湖》便不再“分段”、“分视角”地处理导演分工,而是尝试各取所长、通力合作,导演陈凯歌把握整体基调,两位香港导演徐克和林超贤则分别负责大场面和动作戏。
可以看出,当下的“拼盘导演”作品仍在与市场碰撞中探索前路,未来能否被持续验证还有待观察,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条路仍然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