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安十二时辰》的第二十一集,张小敬根据曹破延临死前供述的“十字莲花”,找到义宁坊的景教寺庙,但是当张小敬与檀棋赶到景教寺庙的时候,发现突厥最高指挥“右杀”已经被人刺死。
檀棋设置骗局,假装右杀没死,使得张小敬抓住刺杀右杀的刺客,经过一番来自地狱般的审讯,最终确认该刺客为守捉郎。
在剧中,守捉郎被形容为一种严密的雇佣暗杀组织,根据马伯庸老师在原著中的介绍,“守捉”本是大唐边境的屯兵小城,因为城市规模较小,采取的是自治自保的政策,因此守捉城里面鱼龙混杂,最终演变为唐律之外的法外之地。
从根本上来说,守捉是唐朝地区驻兵机构,从开元年间开始,大唐府兵日渐废弛,折冲府几无上番之兵。
守捉郎就成为一种暗杀组织,替人卖命专门为各地官府、节度使以及豪商提供雇佣兵服务。它的成员成分十分复杂,有逃亡的罪犯、退役的老戍兵、流徙边地的农夫子女,还有大量来历不明的西域胡人。这些成员只有一个共同点,皆出身于各地的守捉城。
能够作为杀手,必然是有一定的武艺,在随后很长的一段“长安跑酷”中,张小敬与伊思最终没有抓到守捉郎,也说明他们的专业性较高。
在马伯庸的笔下,守捉郎的兵员精悍,办事利落,十几年光景,便成为大唐疆域内一股举足轻重的势力,行事低调谨慎。
在张小敬从守捉郎口中找到守捉郎的联系地点时,联系人“火师”遇刺身亡,守捉郎开始对张小敬来了一次大屠杀。
他们有着严格的组织纪律,比如守捉郎口中经常念叨的:“守捉郎,守捉郎,恩必报,债必偿。”
因为这些守捉郎在出任务的时候都将一家老小安置在守捉城里,若是身死,组织会照顾抚恤;若是背叛,家中亲人可就不知什么下场了,刺杀右杀的两种刺客,一名当场服毒而死,而另一名在张小敬审判时也想咬舌自尽,可见其组织的严密性。
影视剧中为了突出长安反恐二十四小时,增加了诸如“长安地下城”等较为隐蔽的古代文化,从而将守捉郎打造为一个雇佣暗杀组织,仿佛更能吸引观众的眼球。
其实,历史上应该是没有“守捉郎”这个词的,而有“守捉”一词。
“守捉”是唐初出现的边防军事机构,也是唐朝特有的军事机构,《新唐书·兵志》“唐方镇节度使之兵,其原皆起于边将之屯防者。唐初,兵之戍边者,大曰军,小曰守捉,曰城,曰镇,而总之曰道,自武德至天宝以前,边防之制,其军、城、镇、守捉皆有使”。
唐代中前期,唐政府为了有效控制边疆,在边疆地区设置了大量中小型驻防军事单位,其中包括包括镇戍、堡栅、关塞等驻防设施。守捉就是其中的一种,规模也不是特别小,而是节度使之下,比军镇小一点的军政合一的防御城堡。
一个守捉城,人数并不固定,最小的三百人,多的则有七千人。
这些人的由来一部分是正规军,大多是从陇右道和山东等地征调来的青壮年;还有一部分是内地犯人,古代犯罪流放,就是发配到边塞之地;
除此之外,也有一些随军家属,这也是剧中守捉郎组织严密的原因,毕竟组织是能够把持你的家属的。
守捉驻地通常称为“守捉城”,同其他军镇一样在边疆发挥着军事控制、稳定秩序等重要作用。
守捉城的最高长官就是守捉使,守捉使是军事长官,并不是亲自参加到刺杀行动中的守捉郎,大概马伯庸老师将守捉城里面的军民称为守捉郎了,一些在守捉城中混不下去的老百姓,干一些拿人钱财替人消灾的杀人买卖倒是也能行得通。
然而职业杀手并不好当,尤其是在古代,各种社会制度环环相扣,想要随意杀人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中国古代的边患一直在北部,唐朝也不例外,唐王朝不断对外扩张,与当时的游牧民族不断发生激战,然而唐朝时期政权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往往是谁占据了,地盘就是谁的。
唐朝时期实行的是府兵制,也利于唐朝的对外扩张,府兵制的特点就是兵农合一,《新唐书·兵志》所称的:“府兵之道,居无事则耕于野;其番上者,宿卫京师而已。若四方有事,则命将以出,事解辄罢。兵散于府,将归于朝,故士不失业而将帅无握兵之重,所以防微杜渐,绝祸乱之萌也。”
守捉这种军事机构,应该是府兵制的具体表现,其目的也是为了防止北部边患。
据相关资料显示,唐代时期大部分的守捉城都在北部或者西北边疆。
其所在地,大多在今天的甘肃、内蒙、新疆、河北、辽宁之地。西北之地,大家可以理解,但是在河北和辽宁,大家肯定无法理解,这点可以从幽州节度使和平卢节度使防区中来看。
以幽州节度使防区为例,内有七个镇,五个守捉城,根据《新唐书·地理志》载:“幽州城内有经略军。又有纳降军,本纳降守捉城,故丁零川也。”“檀州燕乐县东北百八十五里有东军、北口二守捉。北口,长城口也。”东军和北口都是长城口,地址在现在北京市周边。“蓟州东北九十里有洪水守捉城,又东北三十里有盐城守捉城。”洪水守捉城和盐城守捉城故址位于今河北境内。
《新唐书·地理志》记载,在平卢节度使防区内:“营州东有镇安军,本燕郡守捉城,贞元二年为军城。西四百八十里有渝关守捉城;又有汝罗、怀远、巫闾、襄平四守捉城。”巫闾守捉城其故址位于今辽宁省锦州市北镇市东北,靠近医巫闾山。
唐朝前期,以府兵制为基础,采取兵民合一的策略在北方边疆设置节度使,以及众多的镇、城、戍、守捉、栅、关、塞等驻防机构,形成多层级严密的军事驻防体系。有效的守护着唐朝边疆安全。
很多人有一个误解,将守捉使当做是唐朝后期的团练守捉使,比如有人就说李克用曾经做过云州守捉使,《新五代史》中记载:“国昌子克用,尤善骑射,能仰中双凫,为云州守捉使。国昌已拒命,克用乃杀大同军防御使段文楚,据云州,自称留后。”
并且认为这个守捉使是唐初的守捉使,其实这是错误的。
李克用当时的这个守捉使应该是团练守捉使。
方积六先生在《关于唐代团结兵的探讨》一文中解释:“团练使是唐朝的使职差遣官,全称为团练守捉使”。
《中国历代官称辞典中》对团练使的解释为:“官名,团练守捉使之简称。唐后期,于不设节度使之地区置都团练使,团练使,掌本区各州军事,军训壮丁,担当乡土防御”。
在前面我大致分析了,守捉机构是府兵制中的一种,然而府兵制度在开元年间就已经逐渐瓦解,代之而起的是募兵制,那么以前的守捉机构应该是逐渐瓦解的,所以才有了《长安十二时辰》中成为一个雇佣的杀手组织。
安史之乱后,军事形势非常紧急,唐政府为抵御叛军开始设置团练使,在《新唐书·百官四下》中记载:“及安禄山反,诸郡当贼冲者,皆置防御守捉使。乾元元年,置团练守捉使、都团练守捉使,大者领州十余,小者二三州。”
团练守捉使就是负责在当地组建训练士兵同时镇守地方,虽然在名称上引用了唐初时候的守捉二字,但是从性质上已经是天差地别了,更不能等同而语。
团练守捉使之间简称为团练使,李克用已经是晚唐时期的人了,其云州守捉使按照现在的解读应该是云州团练使。
从守捉使到团练守捉使,其实是唐代兵制的一种变化,也是唐代中央对地方军权的逐渐丧失,最终引发藩镇割据的局面,甚至引发五代十国之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