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舞是广泛流传于我国民间的一种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艺术形式,历史上,凉州曾是最早流行狮子舞的地区之一。
据《中国风土趣话》说,狮子舞在隋朝由西域传至千里河西走廊,先名噪于凉州一带,随之又盛行于凉州以东地区,至隋末唐初沿丝绸之路东传至国都长安之后风行于大江南北,并且不断发展、充实和提高。
狮子舞后来发展成为西凉乐伎中的一种特色舞蹈形式,一度名声大噪。唐诗人元藕写诗称赞道:“前头百戏竞缭乱,丸剑跳掷霜雪浮。狮子摇光毛彩竖,胡腾醉舞筋骨柔。”
白居易的《西凉伎》更是将狮子舞描写得活灵活现:
西凉伎,西凉伎,
假面胡人假狮子。
刻木为头丝作尾,
金镀眼睛银贴齿。
奋迅毛衣摆双耳,
如从流沙来万里。
紫鬓深目两胡儿,
鼓舞跳梁前致辞。
段安节《乐府杂录·龟兹部》有详细记载:“戏有五方狮子,高丈余,各衣五色,每一狮子有十二人,戴红抹额,衣画衣,执红拂子,谓之狮子郎,舞太平乐曲。”其演出盛况由此而不难窥测一二。
安史之乱后,吐蕃侵占河西,凉州陷落,许多人流离他乡,于是民间出现一种以胡人与狮舞相融的剧情,表现一种悠悠的思乡情愫。据湖北《薪州志》记载,至明清,当地狮子舞“出场之前,先有童子面西跪拜而唱‘我家在西凉,思乡泪汪汪’之辞”。
两宋时期,凉州虽属西夏统治,但街头村舍依然是“总会相唱,戏豹舞黑,白虎鼓瑟,苍龙吹簇”,盛行“假面之戏”(王国维《宋元戏曲史》)。清明以降,狮熊舞累,花样翻新,时至今日,民间仍广为流传有“麻狮子”和“凉州土狮土熊”之说。
当今,凉州民间的“麻狮舞”(俗称“耍麻狮”)仍然流行不辍。特别是一年一度的春节社火,麻狮舞尤为受人欢迎。麻狮的制作是一项专门手艺,根据狮身大小,一般先要用黄胶泥雕塑成表情各异的狮头模型,再裱糊以层层粗麻纸,表面敷贴上金铂锡纸等,再以麻布、帆布作底,用大麻皮或胡麻皮根据粗细长短汉染疏理,缀栽成疏密有致的鬓毛皮色。凉州著名的制狮艺人有下双寨的赵生凯、赵定基,城南古城镇的叶子成等。
传统的凉州麻狮舞通常有大、小二狮。大狮俗称太狮,由二人合扮;由一人所扮的小狮俗称少狮。另一至二人扮武士,武士通身着装非黑即红,颠有背日“胡人”之相。他翻腾跌扑,手拿桥球诱引狮子起舞。狮子则随响器的轻重缓急,忽而超首仰观,振暴奔突,忽而俯首知伏,也斜回目,忽面摇头摆尾,张牙舞爪,憨态尽现,妙趣横生,俗称“大要”,此外狮子还要表演
许多细腻入微的动作,如舔毛舐足,搔头挠耳等,惟妙惟肖,十分逼真,俗称“小着儿”。还有一种特别的耍法“产狮娃”。往往是金毛、绿毛双色狮相互抚慰挑逗,时而直立、翻滚,时而眉挑目动,媚态毕现。一会儿,便见绿毛雌狮忽然俯卧于地瑟瑟发抖,仿佛临产状态,颤巍巍站起,撩腿翘尾间,一只只小狮娃从胯下纷纷跳出,顿时响器大作,群狮逐嬉,欢闹不休,高潮迭起,令人忍俊不禁。
凉州麻狮舞还有许多独特的耍法,如高台跨斗、滚木推磨、戏龙取水、燃爆喷火等等,难度颇高,近于杂技。另据个别者老回忆,很早还流行有一种叫“硬狮子”的耍法,主要特点是狮头全由硬木雕刻而成,重达30公斤,需要一位大力士摆弄方可,可惜这样的绝技今天已非常罕见了。
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