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夏雨
科幻从来不是胡思乱想,科幻作者的脑洞如何大开?
上月,湖北少儿科幻作家彭绪洛斩获第三届少儿科幻星云奖“年度少年类科幻作品专项金奖”“年度评论银奖”“年度影响力作家银奖”三项大奖,不久前获评第十届“中国当代徐霞客”称号,颁奖词提到他创作的100余部作品为青少年打开认识、探索未知世界的窗口。
借彭绪洛的科幻作品,我们早在2000年已提前“看到了”14年后正式通航的神农架机场;于2010年,便“搭乘”想象中2200年的虫洞飞船,利用空间扭曲技术瞬移至遥远的其他星球……
手捧彭绪洛著作的读者会好奇,这位“80后”作家的脑袋里究竟在想些什么?又是怎么拥有这些奇思异想的?
近日,载誉而归的彭绪洛在武汉家中接受了极目新闻记者专访,分享关于科幻小说创作的想法。
彭绪洛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探险协会理事、世界华人科幻协会会员,中国科学探险小说领军人物。科幻代表作有《重返地球》《宇宙冒险王》《野人寨》等。
初尝科幻小说创作
这些预言全部变成了现实
记者: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科幻小说创作?会有一个难忘的经历或者一本书激发了您的科幻创作之路吗?
彭绪洛:我是2000年左右喜欢上科幻,并尝试科幻作品创作。说实话,我写第一篇科幻小说之前,并没有接触太多的科幻作品,纯粹缘起于一篇约稿。因当时在《佛山文艺》杂志发表了很多作品,和编辑老师熟悉,就接受了《佛山文艺》杂志的姊妹刊《打工族》的“痴人说梦”栏目约稿,写了一篇短篇科幻小说《百年居士》,并于2001年发表。
我在作品中设置了许多创意,比如网银、网购、无人机投递、卫星网络传输、陪聊机器人、机器人在线付费升级、神农架机场等等,在当初看来都是天方夜谭,更是“痴人说梦”,今天看来,这些预言全部变成了现实。
我曾经认为,科幻就是预言。或者是一种向往的未知世界的生存方式。现在觉得,科幻可能更是一种预警,比如科幻灾难片。
在我现在的创作中,侧重点不是硬科幻,而是以关注环保、生态、大自然为主的软科幻,这次获得“少年类科幻作品专项金奖”的长篇少儿科幻小说《野人寨》,便是想以此来引导大家爱护环境,维护我们的生态平衡,共同珍惜当下的美好家园,一起保护好地球。
灵感随时随地迸发
在行走中或在野外梦里
记者:科幻作品总会让人感受到作者的“脑洞大开”。这些超出无数人意料之外的灵感,您是怎么获得的呢?
彭绪洛:灵感之一来源于行走中的想象力。比如《野人寨》讲述的故事发生在神农架原始森林深处,一片与世隔绝的神秘区域。我曾多次前往神农架,在那样的地理环境下行走时,很自然地会将眼前所见联想到这处适合“建”一个野人寨,那处适合“建”一个大峡谷,更远的地方适合“建”一个秘密禁地,等等。走出去延伸想象力这点很关键。
我现在还喜欢做的一个事情是去特定的自然环境下睡觉,书中惊险的、传奇的情节大多源自我的梦境。
几年前,我曾和同伴去乌孙古道探险,我们每天走一二十公里路,在野外露营。一夜我在天堂湖边做了一个梦,梦见醒来同伴都消失了。后来我将这个梦展开,著成《地球上的外星人》系列中的《平行空间》。这部作品讲述的便是主人公在乌孙古道探险途中,独自在天堂湖边醒来,伙伴们莫名消失。他想尽一切办法却无法走出乌孙古道,后来被一个古怪的牧民收留,一连串奇怪事件接踵而来。
当然,灵感的涌现与长期阅读也分不开。平时的阅读在我们的脑袋中无形积攒了很多信息,这些信息会在瞬间迸发出来,或能刺激出奇思妙想。
科幻小说并非“张口就来”
是用科学思维去想象
记者:您的科幻探险小说《宇宙冒险王》目前在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推出了10部,我看到您在其中写到了“宇宙大爆炸”、“虫洞”,“超光速”,“生物能量”,“空间翘曲原理”,“雷达反射与电磁波”等一系列的科普知识,在书后所附的“科学风暴”环节,还会给读者们介绍各种前沿的科学知识。“敢于做梦”的科幻小说从来都不是胡思乱想,“张口就来”。
彭绪洛:科普型的科幻,其中设计的细节原理通过科普知识其实都能解释。我们熟知的科幻作品中,不乏涵盖有大量天文学、物理学、化学、地球科学和生物学等知识的。
比如张之路老师的《霹雳贝贝》中,讲到人体带电和导电,塑料手套绝缘等,这些知识都属于物理学科知识。儒勒·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那艘结构奇妙怪异的潜艇,特制的金属舰身,利用海水发电,所用的海底航海技术,这也都是天文学以及物理学科知识。同类作品知名的还有叶永烈的《小灵通漫游未来》、安迪·威尔的《火星救援》、刘慈欣的《流浪地球》等。 再比如迈克尔·克莱顿《侏罗纪公园》,从一只吸了恐龙血后变成树脂化石的蚊子身上,提取到了恐龙的DNA,然后复活了恐龙,组建了一个侏罗纪公园,之后发生了一系列不可思议的故事。皮埃尔·布尔的《人猿星球》,讲的是猿人进化成高智商动物,反过来控制了人类,主宰了人类世界,发生了一系列匪夷所思的故事。这些作品,都是以基因遗传、DNA、物种变异、生物进化等生物、化学科学知识为科学幻想的依据,来展开的故事。
少儿科幻小说,我一直以来理解为“写给孩子们的,用科学思维去想象的作品”。
去打开敢于想象的心门
和播下探索未知的种子
记者:不久前,《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版话儿》邀请了近40家品牌出版社为孩子们精心推荐了暑假阅读书单,其中就有您的作品。您认为阅读科幻小说对孩子们有怎样的意义?
彭绪洛:少儿科幻小说有助于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培养孩子的多元思维、科学精神和探索欲望,保护孩子的想象力,以及让孩子拥有批判性思维和看待世界的新视角。
我小时候正是因为对外面世界的好奇,才有了我最初用心读书,想走出大山的动力。
生长在宜昌长阳大山里的我,儿时常望着大山发呆,我想山的外面是什么,有没有书上说的大海,大海离我家究竟有多远?我想不出问题的答案,就问我的母亲。母亲告诉我:“你想知道这些答案,用心读书,走出大山,你去外面看看。”
其实,当时的母亲也没出过县城,但是她鼓励我出去看看。后来我考到县城读书,然后再到更远的地方。
我想说,童年的好奇心很重要。其实我们每个人的童年都有好奇心,我们需要的是把这种好奇心,这种探索未知的欲望保持下去,这样生活会更加丰满,更加有质量,也永远不会放弃希望。
我想,通过少儿科幻小说,可以打开他们敢于天马行空的想象的心门,或者是播下一颗勇于探索未知的种子。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