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蓝色行动
1942年7月的一个夜晚,斯大林紧急召见苏联能源部长巴依巴科夫,神色严峻地下达了一个让后者直冒冷汗的命令:“如果你不能阻止德国人夺走我们的石油,你就得被枪毙;如果我军收复了油田却不能恢复石油生产,你也得被枪毙。”
斯大林的焦急是有来由的,进攻莫斯科失利后,希特勒制定了一个代号“蓝色行动”的军事计划,命南方集团军拿下苏联高加索地区,他的目标,是夺取高加索的油田。
二战中,纳粹德国的装甲战车在闪电战战术下横扫欧洲,从西海岸一直打到莫斯科城下,铸就了德军早期不可战胜的神话。但德军也不是没有后顾之忧,无论是坦克、装甲车,还是飞机、军舰,这些装备都需要源源不断的油料供给,否则也只能趴窝变成一堆废铁。
而德国,跟中国有点像,煤矿挺多石油太少,属于“贫油国”,大部分石油都靠从罗马尼亚、委内瑞拉等国进口,甚至开战前还一直从苏联进口石油。德国人很清楚,一旦战端开启,这些石油供应途径可没一个能保障。
放眼欧陆,距离德国最近的石油区,便是苏联高加索地区的油田,尤其是南高加索的巴库油田,一年的石油产量能达到2400万吨,供应了苏联70%的石油。可以说,高加索最终落入谁手,直接关系到这场战争的天平倾向哪方。志在必得的希特勒,甚至专门组建了一支15000人的技术旅,派往高加索地区搞石油生产。
巴库油田
然而德军在付出惨重代价占领北高加索后,眼前看到的却是一片废墟:油井被堵死,输油管线和炼油厂全被炸毁,甚至连一样完整的工具都没有留下。
这正是巴依巴科夫的“杰作”,接到斯大林的命令后,火烧眉毛的他立即飞往高加索。在那里,他组建了一支特勤部队,在德军到来前夕,往每口油井内灌注了20米的水泥砂浆,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还没有什么设备能够钻开这20米深的水泥柱。
希特勒专门组建的技术旅,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企图恢复生产,结果从这些油田所得到的原油,每天还不到70桶,这对庞大的苏德战争来说就是杯水车薪。
到了8月中旬,当德军企图继续向南,拿下南高加索的巴库油田时,这支机械化部队由于得不到油料供应,最终没能越过高加索山口,“蓝色行动”以失败而告终。
另一边,保住了脑袋的巴依巴科夫同志,带领巴库油田的工人,甚至老人、妇女、孩子,没日没夜地拼命生产石油。即使在苏军伤亡最惨重的时候,斯大林也不准许这一地区的任何一人参军,全部投入到了石油生产中。
回顾二战史,围绕石油的资源争夺战,一直是决定胜负命运的隐秘战线。
德国与苏联在高加索打的不可开交时,日本也在珍珠港事件后,第一时间进攻东南亚苏门答腊地区,拿下了那里的巨港油田。日本人运气比较好,油田完好复产顺利,在之后的两年里产量基本满足了日军的需要。
不过美国人也没闲着,美军潜艇对日军的海上运输线展开了无限制的破坏战,又在日本周边海域投下上万枚水雷,日本辛苦开采出来的石油,即使躲过美军潜艇,最终还是避免不了在家门口触雷沉没。1945年,日本所谓最强战列舰“大和号”,出发前甚至都无法装满油料。
回顾人类近代史,对能源的利用和掌控,不仅直接关系到一场战争的胜负,更影响了一个个国家的命运起伏,围绕能源展开的战争、阴谋、危机、崛起与衰落、暴富与贫穷,成为人类文明史最精彩的缩影。
贰 拓荒时代
1859年,当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打到北京城下时,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西部一片荒芜农地上,一个叫艾德温•德雷克的商人,正和一群脏兮兮的工人在钻井设备前忙前忙后。
不久前,耶鲁大学地质学教授西利曼发明了从石油中提炼煤油的方法,可以用作室内照明的燃料,替代过去昂贵的鲸油。受这一商业前景鼓舞,德雷克和合伙人买下了这片地的特许权,还购买了用于开采盐矿的蒸汽钻机,他坚信只要钻出石油,一定能够大赚一笔。
然而一年多的时间里,他们花光了2500美元的预算却一无所获,合伙人人都纷纷打退堂鼓退出,只有德雷克不愿放弃,借了500美元继续坚持。就这样又苦撑了几个月,就在山穷水尽时,他的运气终于来了,1859年8月27日这天,黑色的石油从岩石裂缝中涌出。
艾德温•德雷克
世界上第一口商业油井就这样诞生了,世界石油工业的历史,也就此缓缓拉开了序幕。德雷克拿当时用来装威士忌的木桶,存放开采出的石油,这种酒桶规格后来成为石油最重要的计量单位:桶(barrel),一直沿用至今。
油虽然挖到了,德雷克的暴富梦却没能实现,原因很简单,当时石油除了被用作燃料照明外,用处不大。那还是个依靠煤炭驱动的世界,大洋上奔驰的是烧煤的巨轮,冒起的黑烟数十公里外都能看见。伦敦大街上跑的还都是马车,世界第一辆汽车六年后才会诞生,距离大规模普及更是还有半个世纪之久。
不过德雷克肯定也想不到,他费尽千辛万苦开采出来的这滩黑色、粘稠的液体,会在一个世纪后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战略资源。
十九世纪的世界石油工业史,是由美国人书写的。
德雷克开采出石油的消息传出后,大批年轻人加入到这股“淘金热”,其中有个叫约翰·洛克菲勒的26岁小伙儿,年纪轻轻却精明强干,很快开始崭露头角。他用凌厉的经营手腕整合了美国东北部石油行业,成立了大名鼎鼎的“标准石油公司”。
洛克菲勒一开始只是专注于炼油业,随着发展壮大,又开始染指上游的石油开采。等到了十九世纪末,他一手打造的石油帝国,已经掌控了世界上80%的原油开采和90%的炼油市场,成了一手遮天的石油托拉斯。
直到后来美国政府都看不下去了,在1911年将标准石油拆分成了34家公司,由此衍生出来的子子孙孙,至今仍在全球石油市场呼风唤雨。
标准石油拆分出的分公司
跟煤炭相比,石油的燃烧效率高的多,而且运输还方便,它的重要性慢慢开始凸显出来。尤其是内燃机的发明和化工行业的发展,极大地拓宽了石油的用途,这时大家才发现,原来这玩意儿这么重要。
看到美国这个资本主义的后进生,居然不声不响地垄断了世界石油供应,欧洲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自然很不爽。它们不像美国领土广袤,于是派出大批地质学家和石油勘探队,前往各家遍布五大洲的殖民地,到处寻找新的石油。
叁 “七姐妹”
约翰·费希尔是19世纪末英国海军大臣,当时的大英帝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舰队,皇家海军是支撑日不落帝国的重要支柱。费希尔是个有想法的改革派,他极力鼓吹帝国舰队抛弃煤炭,转向燃烧效率更高的下一代燃料——石油。
他这一构想后来又传递给了下一任海军大臣丘吉尔,这家伙同样看到了石油对帝国海军的重要性。但问题是,英国本土没什么石油资源,要确保大英帝国的能源供给,只能把目光投向海外。
第一个进入他们视野范围的,是伊朗。
金庸在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中写过这样一段情节:明教开始起源于波斯,又名拜火教,圣火长久不熄。小说当然是虚构的,但关于圣火的描述倒不全是杜撰。小说中的波斯,就是今天的伊朗。
伊朗北部里海沿岸区域,正是世界油气储备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前面提到的希特勒念念不忘的巴库油田,也正是在这里。由于天然气从地下泄漏,火焰常年不熄,成了拜火教眼中的圣火。19世纪初这里被俄罗斯吞并时,俄国人发现这里居然有不少几百年历史的手挖油井。
由地下天然气泄漏而形成的“圣火”
1901年,伊朗国王穆扎法尔·阿尔丁召见了一个叫达西的英裔工程师,请他帮助伊朗建设铁路,发展工业。为了获取资金,国王授予达西一项特许权:60年内,他可以不受限制地在伊朗勘探石油,所有发现的与石油有关的财产,都归他所有。
而达西支付的代价,只是区区两万英镑,以及承诺将石油销售额的16%分给国王。有了这份价值连城的合同和开采权,在英国政府的支持下,达西成立了英国-伊朗石油公司,也就是今天著名的BP石油公司的前身。
1908年5月26日,英国勘探队在伊朗和伊拉克交界处,打出了第一口油井。从这一天起,整个中东的历史轨迹被改变。更多的西方勘探队蜂拥而至,相继在伊拉克、沙特、巴林、科威特等国发现了油田。
其他几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也开始了四处跑马圈地,瓜分石油资源的竞赛:荷兰在东南亚苏门答腊岛的油田上,建立了壳牌石油;法国在非洲油田基础上建立了法国石油公司,也就是今天道达尔能源的前身……
美国石油公司也不甘落后。1933年,从洛克菲勒麾下分出的加州标准石油公司,从沙特王室手中获取了石油开采权,并成立了加州阿拉伯标准石油公司,也就是今天沙特阿美的前身。在那里,他们发现了世界上最大最丰富的石油区。
至此,全世界的石油权力,已被美、英、法、荷四个国家的石油巨头牢牢掌握。在他们之外,只有苏联这个庞然大物,凭借高加索地区的油田,在世界石油市场占据着一席之地。
像德国、日本等后发工业国家,就没能赶上这趟列车,在能源上始终处于仰人鼻息的窘境。希特勒拼了老命地夺取苏联高加索油田,日本不顾死活也要发动太平洋战争,拿下东南亚的石油,但最后它们都因缺少足够的燃料,战车轰然倒下。
二战结束时,美、英、法、荷四国仍牢牢地抓取着石油的话语权,当时控制着世界85%的石油储备的几大巨头公司,是大名鼎鼎的“石油七姐妹”。这个垄断联盟手里攥着的,可是沙特、伊朗、伊拉克等几乎所有海湾国家的石油开采权,在石油的世界呼风唤雨,为所欲为。
七姐妹中有5家都是美国公司
对此中东国家当然是相当不满的,像伊朗、沙特这样的冤大头,眼睁睁看着欧美石油公司从自家地下挖出石油,赚取海量的财富,自己只能跟着喝口汤,收点税费手续费补充财政。
有人或许会问了:这些中东国家怎么就这么怂,任凭“七姐妹”骑在头上?就不能把采油权抢回来,自己生产自己卖吗?别说,还真不能。
近代以前,中东基本上陆陆续续被奥斯曼帝国统治着,一战后随着帝国解体,英、法成为这儿的主要托管国家,很多地方其实都还没有自己的独立政府;而且,这些产油国没钱、没技术、没市场,自己倒腾的话,既挖不出来,也卖不出去,只好把开采权拱手让人。
最重要的是,“七姐妹”背后站着的,可是欧美各国的政府,谁要是敢乍刺,铁定要被收拾,比如第一个冒头的,伊朗。
1951年,摩萨台就任伊朗新总理,向全世界宣布石油开采国有化, 结果这边话音未落,英国政府直接把军舰开到了伊朗港口。接着,英国军情六处与美国中央情报局联手策动了一场政变,推翻摩萨台,重新扶植了亲欧美的伊朗政府。摩萨台被捕入狱,之后被软禁家中直至去世。
伊朗的遭遇也吓住了中东其他国家,一时没人敢站出来和西方叫板。但正如《国际歌》里那句歌词:“哪里有压迫,哪里就会有反抗。”二战后世界各地民族独立的浪潮席卷而来,欧美一手打造的石油帝国,也不可避免面临瓦解。
肆 OPEC崛起
时间来到1960年,忍气吞声已久的中东国家终于决定,联起手来干点什么。
这一年9月14日,沙特、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和委内瑞拉几个产油国坐在一起,决定成立一个组织, 大家枪口一致对外,联手反对欧美石油巨头的剥削控制。这个组织,就是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
不过组织虽然有了,但一开始的十多年里,OPEC基本上没什么作为。像沙特,当时三分之二的国土都被美国掌控的阿美公司租赁下来, 沙特的石油产业,从开采、炼油到出售,整条产业链全不在自己手里,被拿捏得死死的。
OPEC第一次走上世界舞台,向西方挥舞起拳头,是因为一场战争。
1973年10月6日,埃及为夺回之前被占领的土地,向以色列发起突然进攻,史称第四次中东战争。猝不及防的以色列本是败局已定,阿拉伯国家胜利在望,没想到这时候,美国再次出手援助以色列,将局面扳了回来。
阿拉伯国家功败垂成,最后不得不在外部施压下,与以色列达成停火协议。打是打不过了,恼火的阿拉伯国家第一次拿起了另一种武器:OPEC宣布,停止向支持以色列的西方国家出口石油。
历史上第一次石油危机就此爆发。
国际市场上的原油价格,很快从3美元/桶飙升至12美元/桶,即使1974年3月禁运行动结束后,油价的上涨依然没有停止。美国不得不实行石油配给制度,并限制高速公路上的车速;英国则采取了每周三天工作制,减少能源消耗;德国则干脆禁止了周日的交通出行。
最严重的是石油短缺给西方经济带来的暴击。1974年,联邦德国在石油进口上花费了230亿德国马克,比前一年上涨了153%。德国经济遭到重创,汽车销售崩溃,产量暴跌18%,各大汽车制造商纷纷大量裁员,失业人口首次超过100万,而1973年只有27.3万。
OPEC第一次站上了世界石油权力的巅峰。
海湾国家猛然发现,原来石油武器这么好使,把石油开采权彻底收归国有的想法,自然跟着提上日程。1976年,沙特国有化了沙特阿美公司,同一年,委内瑞拉也收购了外资石油公司持有的股份。1979年,伊朗爆发伊斯兰革命,干脆直接强制没收了外国石油公司的财产。
中东国家的“七姐妹”时代,就此终结,OPEC时代随之而来,但和平并没有就此降临这片血与火之地。
石油给中东带来无尽的财富,也带来了无穷的战争与杀戮。法国著名导演让雅克·阿诺拍过一部叫《黑金》的电影,酋长们在感谢“真主恩赐”之余,在西方的挑唆下,为争夺“黑金”彼此厮杀,这种乱局一直持续至今。
石油危机后的一段时间里,石油议价权由OPEC国家主导,中东国家总算扬眉吐气了一把。但如此重要的资源上被人卡脖子,欧美对此自然耿耿于怀,不肯善罢甘休,他们很快找到了OPEC中最软弱的一环——沙特阿拉伯。
197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美元与黄金脱钩,美国必须找到黄金的替代品,将其与美元挂钩,如此方能继续主导国际货币体系。找什么好呢?石油作为现代工业的血液,由于其高度稀缺性,一下进入美国政府的视野。
沙特最大的软肋,在安全。美国表示,愿意出售武器,甚至直接出兵保护沙特油田,但美国人也有条件:保证只以美元进行石油交易,并且保证将大量石油美元收入用以购买美国国债。
阿拉伯人此时还没有意识到,这项合作,意味着石油议价权的拱手让人。美元与石油绑定,意味着美元的波动,同样会影响石油价格。也就是说,美国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能够通过美元传导到石油价格身上。
基辛格有一句经典名言:“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住了所有国家。”正是因为有这一超级利器,美国可以通过印钱的方式弥补赤字,经济危机时将祸水转移到其他国家——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美元霸权。
但对当时的另一个超级大国苏联来说,命运就完全不同了。拥有丰富无比的石油资源,原本是苏联手中的超级王牌,最后却硬是被苏联领导层玩成了致命死穴。
伍 上天馈赠,还是致命陷阱?
每当面临粮食和物资短缺时,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都会把石油和天然气部门负责人找来,告诉对方:“面包的问题很糟糕,给我划出300万吨石油来。”
那是美苏冷战正酣的70年代,苏联经济逐渐陷入增长困境,在与美国的竞争中日益乏力,粮食和物资短缺开始出现。正束手无策的苏联领导层没想到,这时候运气忽然来了:石油危机带来的油价暴涨,给苏联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国运”。
二战后,苏联开始在自家广袤的土地上四处勘探,先后探测到多个油田,尤其是1953年在秋明州的一个小村庄,勘测队发现了后来苏联最大的油田,秋明油田。苏联石油产量第一次超过美国,一跃成世界第一大产油国和出口国。
1973年石油危机,苏联趁机大力增加对西方国家的石油出口,1974年出口量不到4000万吨,到1979年就增加到了6920万吨,在油价暴涨的大背景下,大大地发了一笔横财。1973─1982年这十年里,苏联能源出口收入增长了14倍。
手里有了大笔的石油外汇,苏联挥金如土,不再需要实施经济改革,也不热心科技创新,无论西方先进技术、设备,还是国内缺少了粮食、日用品,统统拿钱买。苏联领导层也有了四面出击的底气,发动阿富汗战争,支持越南与中国反目,冷战一时呈现苏攻美守的态势。
这一时期的苏联政府,只能用败家来形容。
美国总统尼克松曾让人统计过,苏联1980年对外提供的经济和军事援助,每天就有3500万美元,全年累计高达128亿美元!其中援助越南35亿美元,古巴49亿美元,埃塞俄比亚30亿美元。要知道,1981年中国的外汇储备才只有区区27亿美元。
1982年,里根当选美国总统,他很快注意到,石油是苏联手中的头号王牌,但也是苏联隐藏的致命死穴,为此他让人制定了一系列针对苏联石油的行动:全力打压油价,严格限制向苏联出口石油相关的技术设备,阻挠破坏苏联与西欧的天然气管道合作项目。
里根甚至瞒着参众两院,秘密派CIA局长凯西访问沙特,与法赫德国王达成绝密协议,大幅增加石油产量。这招合纵连横,对苏联石油的打击可谓精准而致命。从1985年开始,沙特石油日产量由200万桶猛增到1000万桶,导致国际油价从35美元/桶一路狂跌到10美元/桶。
要知道,沙特的油田开采成本低廉,又有西方技术加持,就算油价每桶跌破8美元,也能赚钱;而苏联的油田大都在西伯利亚冻土严寒区,开采成本高昂,苏联石油工业很快入不敷出。
苏联的外贸账户开始出现巨额亏空,经济决策层目瞪口呆,束手无策。没了石油换食品,物资短缺也随之而来。80年代后期的苏联,人们排几个小时队买面包,成为大街上最常见的景象。
1990年,苏联商店空空如也的货架
苏联解体的原因错综复杂,不是简单的单一因素导致,但石油经济的崩溃无疑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苏联解体十年后,原俄罗斯第一副总理叶戈尔•盖达尔,在一家美国智库演讲时,首次洞若观火地指出: “前苏联解体的时间,可以追溯到1985年9月13日。” 那一天,沙特与美国达成秘密协议,宣布停止保护油价,大幅度增产石油,推倒了苏联解体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
苏联在石油问题上走的弯路,俄罗斯精英阶层一清二楚,但很长时间里,这个国家又始终摆脱不了对石油的依赖,油价高则国家兴,油价跌则陷入困境。
1999年,圣彼得堡矿业学院的院刊发表了一篇关于“矿物自然资源”的论文,文中提到,俄罗斯的油气资源是俄罗斯恢复经济,以及成为“一个伟大经济强国”的关键,因此必须由国家直接控制。论文的观点不算新鲜,关键是写作这篇论文的作者,他叫普京。
克格勃出身的普京当时丢了工作,不得已跑去读了个博士,不过这篇论文发表时,他已经人在莫斯科,这一次他仕途顺利,一路扶摇直上。1999年的最后一天,叶利钦突然辞职,三年前还没工作的普京,一夜间登上了俄罗斯总统的宝座。
面对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读博士时对自然资源颇有研究的普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拿俄罗斯的石油寡头动刀。
苏联解体后,原来庞大的国有石油工业四分五裂,被几个趁乱崛起的寡头把持。这些寡头相当嚣张,比如俄罗斯首富、尤科斯石油的掌门人霍多尔科夫斯基,在普京与工商界代表的见面会上,直接向普京出言不逊,开喷俄罗斯政府的腐败。
对这种攫取了大量国家资源还敢大言炎炎的人,普京自然是不会客气的。霍多尔科夫斯基成了普京第一个收拾的对象,2003年,这位石油大亨被逮捕,做了十年牢才被特赦,逃亡西欧,他手下的尤科斯石油公司早被拆解,成为俄罗斯国有石油公司的一部分。
21世纪的前十年,凭借一路高涨的油价,俄罗斯经济一度呈现复苏迹象,普京的能源牌打的相当顺手。但掀开石油这层遮羞布,俄罗斯经济仍然被过去的结构性问题困扰,资源诅咒依然笼罩在头顶。
俄罗斯GDP增长,与油价高低息息相关
就在大帝沉迷于依靠石油实现帝国复兴的旧梦时,大洋彼岸的老对手,又已掀起新一轮能源革命,给俄罗斯再次重击。
陆 一个“傻子”创造的奇迹
在石油行业,很少见到乔治·米歇尔这样顽固而执拗的人。
他的父亲原本是希腊的一个牧羊人,漂洋过海来到美国得克萨斯州,在美国干过各种营生,勉强养家糊口。好在他这个儿子很争气,后来读了大学,学的是地质和石油工程。二战后,米歇尔决定自己创业,经过二十年的奋斗,拥有了一家规模不小的石油天然气公司,米歇尔能源(Mitchell Energy)。
这位老兄对天然气情有独钟,在他看来,这是一种更清洁的能源,但问题是,去哪找这么多天然气呢?1981年,热爱学习的米歇尔读到一篇论文,里面提到可以从一种叫页岩的岩石中,提取石油和天然气,这篇论文让他眼前一亮,觉得是个路子。
他在得克萨斯州找了片叫巴内特的实验区,试着用当时还不成熟的水力压裂法开采天然气。当时的业界共识是,页岩开采成本高的吓人,压根儿不靠谱,但凡有点实力的石油公司,连尝试都不会尝试,当这些同行听说了米歇尔的计划后,大都嘲讽他“傻子”“浪费钱”。
事实好像也的确如此。在此后长达16年时间里,米歇尔先后花了25亿美元在这块岩层上,却始终没什么进展。不过米歇尔仍没有放弃,每当他手下的工程师和地质专家告诉“你在浪费钱”时,他总是坚定地回答:“这就是我们要做的事”。
就在这种年复一年的失败中,米歇尔和团队不断地尝试和改进技术,终于在1997年取得丰收,他钻下的其中一个水力压裂井,涌出了源源不断的天然气。遗憾的是,此时的米歇尔已经负债累累,不得不挥泪卖掉公司。不过他的成功引起了行业关注,这条路已是后继有人,米歇尔被广誉为“水力压裂之父”。
乔治·米歇尔
到2013年米歇尔去世的时候,页岩气和页岩油的开采成本已经降到了可接受的水平。无论中东的产油大国还是俄罗斯,此时都想不到,一轮能源界的超级风暴,已然近在眼前。
短短数年时间里,因为“页岩革命”,世界能源格局被改变。
美国石油产量翻了一番,遥遥领先沙特、俄罗斯,居然从石油进口国成为了净出口国,其中2/3的石油产量由页岩油贡献。时隔100年,美国再次站上了石油的巅峰,石油危机以来,美国政府一直梦寐以求的能源独立,在一个“傻子”的坚持下得以实现。
2021年各国石油产量占比
手里有了能源自给这张底牌,美国在制裁伊朗的同时,依然能够确保油价保持在120美元/桶以下,顺便打压俄罗斯经济,给老对手普京一击。
美国人用技术打破了石油国家的天赋异禀,但在呼啸而来的新能源时代,另一个战场也已打响,其中的一场隐秘争夺,发生在遥远的非洲。
柒 输不起的竞赛
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扔下两颗原子弹,这两颗毁天灭地的大杀器,彻底击碎了日本人原本叫嚣“一亿玉碎”的狂热,结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不过很少有人知道,美国制造的第一颗原子弹,其中用到的关键元素铀,来自遥远的非洲国家,刚果(金)。
美国在非洲经营多年,60年代冷战时期,为防止苏联掌握染指那里的铀矿,中央情报局在刚果展开行动,秘密资助成立了一支小型军队,帮助镇压苏联支持的叛军。1970年8月,尼克松还曾亲自站在白宫外,迎接刚果总统蒙博托的来访。
蒙博托与尼克松
在之后多年里,美国的采矿企业控制了刚果最重要的矿产开采。然而时间到了2016年,美国国务部门突然收到一封来自非洲的“警示信”。
信息是时任美国驻非洲首席外交官佩里略发来的:美国麦克莫兰自由港公司由于决策失误,亏损严重,被迫抛售位于刚果的全球最大铜钴矿腾科-丰谷鲁美(TFM),而买家,是来自中国的洛阳钼业。
在呼啸而来的新能源时代,锂、镍、钴三种金属是三元锂电池的核心材料,钴又是里面最贵的一个。一部智能手机电池会用到5-10克钴,而一辆特斯拉电动汽车则至少需要包含4.5公斤的钴。
世界最大的石油产区在中东,但最大的钴矿是在非洲。刚果这个极不发达的中非国家,绝大多数人可能在地图上都找不到它的位置,却集中了全世界三分之二的钴矿,因而成为大国能源博弈的角斗场。
当美国驻非洲大使的警示信息传到时,当政的正好是特朗普,一心想着振兴美国传统制造业的懂王,对新能源毫无兴趣,这封警示信息自然也石沉大海。
TFM矿石资源量达3.65亿吨,其中含钴金属量约310万吨。中企洛阳钼业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机会火速出击,以26.5亿美元达成交易,用美国人的话说:“他们的行动比任何人都要敏捷、迅速。”
这几年,中资企业在刚果的总投资额已逾百亿美元,控制的资源量已超越许多在此扎根多年的外资企业。
不必说,美国人对此是相当不爽的。2021年11月21日,《纽约时报》煞有介事地刊载了一篇《美国如何在清洁能源竞赛中输给中国》的文章,对全球最大钴矿所有权落入中国痛心疾首。
《纽约时报》的报道
与石油基本可以自给自足不同,美国的锂、镍、钴资源非常贫乏,只能依靠澳大利亚、加拿大、菲律宾这些家里有矿的盟友们帮助,相比之下,中国就未雨绸缪多了,目前全世界最大的锂辉石矿山、锂盐湖、钴矿、红土镍矿,都有中国的投资。
《纽约时报》的文章发表两个月之后,拜登派了一个代表团去和刚果总统会面,讨论美国如何获得这种稀有金属,美国副国家安全顾问辛格,话里话外地批评中国和刚果签订的采矿合同"不透明",并暗示对方对合同重新审查。
本质而言,支撑起美国全球霸权的两根柱子,一根是石油美元,一根是强大的科技、军事实力,但随着新能源时代的到来,格局开始被重塑。这对美国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和威胁,但对中国来说,却是一个必须迈过的关卡。
比亚迪老总王传福,在演讲中提到过3个70%:中国70%的石油靠进口,进口的石油70%要经过南海运输,所有石油中70%用在汽车上。要摆脱受制于人的能源困境,发展新能源汽车赛道,是中国必须走的路。
草蛇灰线,伏脉千里。过去20年,中国在新能源领域多条战线发力,光伏、特高压输电、新能源汽车等都已占具一定先机。
这场新能源的战争,将比百年石油争夺更加复杂。上游的矿藏还只是冰山一角,实际上,这条战线将拉的非常长:战场会在南美的锂矿、非洲的钴矿,会在研发新材料的顶级实验室,会在新能源汽车的流水线,会在日益精密而昂贵的半导体晶圆厂。
这将是一场,输不起的竞赛。
捌 尾声
15世纪末开始,西班牙人驾驶着三角帆船,穿越好望角,万里迢迢地将南美的白银、印度的香料和中国的瓷器拉回欧洲,他们凭借的,只能是海洋上的季风。
17世纪大英帝国制霸海上,成就日不落神话,依靠的是蒸汽机的强大动力。不仅引发了工业革命,也帮助英国人凭借铁甲战舰,打开了古老东方帝国的大门。
20世纪伴随美国崛起的,是内燃机革命,是福特公司汽车流水线上的滚滚车流,以及将美元与石油捆绑在一起的美元霸权。
从帆船、蒸汽机到内燃机,动力革命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动力的背后,是能源。
对能源话语权的争夺,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命运。如今,一场从“碳能源”转向下一代能源的革命,又已缓缓拉开序幕。所幸,这一次中国没有再次落下。
<全文完> 本文原创,首发于个人公众号: 郭大路的小酒馆,提供深度、有价值的财经分析与评论,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