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狮活动,在我国源长流远,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期时汉人流行“假面戏”,把人扮成兽,模拟野兽的形状作表演,其中狮子舞是最有代表性的一项活动。唐代,舞狮是一种宫廷的娱乐活动,唐人称舞狮为“五方狮子舞”。
狮子是“百兽之王”,古代人认为狮子能驱魔降邪,属祥瑞之物,蕴含着“消灾除害”、“预报吉祥”的含义。他们把这吉祥瑞兽拟人化,赋予舞蹈动作,并由简单的跳跃,手舞足蹈,逐步改进,变换动作而演绎成为民间艺术和传统民俗文化。
揭阳舞狮源于何时,稽查史书,没有明确的记载。19世纪初福建泉州少林传人陈南枝前来揭阳传授武功,曾传授揭阳徒弟们学习舞狮的技巧、动作。 揭阳舞狮,属于南狮表演艺术。而传统的南狮舞蹈,又分红狮、黄狮、黑狮三种颜色。这三种颜色的狮子,又分别代表三国时代刘、关、张三位著名历史人物。即:黄色狮子代表刘备风度;红色狮子代表关云长风范;黑色狮子代表张飞风格。在我国历史上,刘、关、张他们的忠、义、仁、勇精神,侠义豪放的性格,英勇善战的气魄,历来备受武林人士所敬仰和崇拜。南狮表演神态的技艺非常精彩,七情表达的动态、静态发挥得惟妙惟肖,淋漓尽致:见猎时喜,失望时哀,闯阵时怒,获猎时乐。既表现出刚勇威武,也表达了细腻的情感变化。
过去,舞狮之后便是武术表演,表演者表演各家武术套路。表演模式是:先由一个人登场,徒手打一套拳路,接着,各人以刀、槌、长矛、三股叉等,各表演一套枪法;最后,是对打,即徒手对刀,刀对槌,槌对长矛,双锏对长矛,长矛对三股叉。有的对打是四人对打,也有八人对打的。有时还有带杂技性质的表演,如镖刀圈,钻火圈等。
近年来,揭阳许多舞狮队致力于提高舞狮艺术技巧,训练和表演了许多高难度动作。包括踩桩、高低桩跳跃、爬竿、攀梯、摘绣球、挂贺联等技艺。
做为一种民俗活动,每逢春节、元宵、国庆等传统节日,新楼落成,公路、桥梁建成通车庆典,主办单位或个人都要请舞狮队到来表演助兴,既能增加节日气氛,又能烘托出吉祥之意,相沿成习,舞狮活动遂成为揭阳民间节日庆典的主要文娱活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