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一份《金陵晚报》。”王阿姨接过一元硬币,从一沓报纸中,熟练找到顾客需要的那份,递了过去。
“我在这待了33年,每天早上7点半准时开门,风雨无阻。”今年77岁的王阿姨在江苏南京市玄武区进香河路上开了一家报刊亭,据她说,这条路上原本还有好几家报刊亭,这几年来陆续关门停业,如今只剩下她一家。
“开报刊亭不挣钱。”王阿姨说,光靠卖报纸杂志基本上入不敷出,即使卖点饮料、零食,也是靠天吃饭。说着,王阿姨打开手机,向记者展示最近的收支明细,其中一个月,报刊亭净收入仅有400多元。“我现在还愿意做这个,是因为有些老顾客还经常来买报纸杂志,尤其是老年人,用不惯智能手机,还是习惯读书看报。”王阿姨说。
记者走访了南京市多家报刊亭,发现如今的报刊亭早已成了小型杂货店,除了报纸杂志,还有零食、饮料、玩具、雨花石等,逼仄的空间摆满了各色小商品。不过,大多数经营报刊亭的业主表示,增加商品的品种数量并未带来预想的收入提升,报刊亭经营依旧比较吃力。南京市成贤街一个报刊亭的经营者就表示,报刊亭的主要收入来源已不是报纸杂志,而是彩票业务。
一边是报刊亭惨淡经营、难以为继,一边是社会公众阅读习惯改变,报纸杂志销售量不断下降,于是一些地方开始减少报刊亭的数量,不再批准新增报刊亭。但与此同时,也有不少群众表示希望能保留城市报刊亭。江苏如皋市读者王学增认为,规范经营的报刊亭是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环节,“相比公共图书馆、文化活动中心,报刊亭更加灵活、便利,如果善加利用,就能够成为延伸文化服务的良好平台”。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胡小武则认为:“虽然如今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日渐多元,但报刊亭这种高效的注意力经济网点仍然十分宝贵。当务之急是要通过加强扶持、引入社会力量等方式,帮助城市报刊亭升级转型,以适应信息社会的特点和需求。比如以文化阵地为根本,从文化推广、城市景观、安全治理、旅游服务等方面对城市报刊亭进行多维赋能。”
有读者表示,报刊亭的经营者多是没有一技之长的低收入群体,保留城市报刊亭其实也是为他们解决了就业渠道,“而且报刊亭就在群众身边且联系紧密,可以改造成为服务群众的基层站点”。对此,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黄河认为,提升报刊亭的核心竞争力需要从提升社会服务和塑造品牌形象两个路径上寻求突破,“比如通过信息化智能终端设备的接入,让其具备信息发布、在线购物、生活缴费等功能,成为贴近群众生活的数字化驿站。此外,报刊亭的服务也可以考虑从单纯的零售模式升级为线上数字模式,让报刊亭为‘智慧生活’服务”。
浙江海宁市读者汪成荣表示:“通过适当改造,把报刊亭打造成一座城市的文化地标。比如结合场景营销、快闪活动、线下展演、地标景观塑造等方式,发挥更加丰富多样的功能——既是零售杂货铺,也是城市故事收纳仓;既是可驻足、可记忆、可分享的城市景观,也是支持慢阅读的沉浸体验空间”。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来信调查工作室】,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