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文章前,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不要不好意思回答。
“你有读错过别人的名字吗?”
在跟骑士们闲聊的时候,团长发现,在我们的日常配送中,最尴尬莫过于有客户指出你念错了他的名字。
说实话,念错对方名字有时候并不全是因为我们闪送骑士粗心大意,而是一些姓氏实在太过冷门,又太有迷惑性。
举个例子,骑士们如果发现要服务的客户叫“逄先生”,是不是第一反应都会念成“逢féng先生”。
仔细一看,才发现原来不是“夆”,而是“夅”。
当然,就算发现了差别也不见得认识,因为这个字念:páng。
再举个例子,“啜”字相信大家都认识,形容小声哭泣时,就会用到“啜泣”这个词。
然而,“啜”字作为姓氏,知道该怎么读吗?
念:chuài。
而且,不要说普通人了,当明星拥有一个不常见的姓氏时,也同样会遭遇到尴尬的事情。
比如,娱乐圈老干部靳东。
不少网友到现在都分不清,他到底是叫【jin】东,还是【ji】东。
所以,为了让大家在配送中避免遇到同样的尴尬,团长整理出一份冷僻姓氏秘籍。
熟读这份宝典,让你从此再也不会读错客户的名字。
1,多音字:读音相异
一般情况下,遇到不认识的字,我们都会含含糊糊地一笔带过,真正让我们出大糗的,常常是因为遇到了多音字。
明明是常用字,但用在姓氏里,则成了其他读音。
比如:
1.仇,读【qiú】,不读chóu。如明代著名画家仇英。
2.单,读【shàn】,不读dān。如《说唐》中的单雄信。
3.解,读【xiè】,不读jiě。如明代才子解缙。
4.区,读【ōu】,不读qū。如柳宗元《童区寄传》中的区寄。
5.查,读【zhā】,不读chá。如作家金庸原名查良镛。
6.都,读【dū】,不读dōu。如明代进士都穆。
7.瞿,读【qú】,不读jù。如演员瞿颖。
8.阚,读【kàn】,不读gǎn。如三国时吴国学者阚泽。
2,多音字:声调相异
还有一些多音字,声调不同,用于姓氏时也容易读错。
比如:
1.要,读【yāo】,不读yào。如春秋时著名刺客要离。
2.过,读【guō】,不读guò。如明末著名围棋国手过百龄。
3.华,读【huà】,不读huá。如明星华晨宇。
4.任,读【rén】,不读rèn。如《笑傲江湖》女主角任盈盈。
5.哈,读【hǎ】,不读hā。如央视春晚总导演哈文。
6.应,读【yīng】,不读yìng。如香港艺人应采儿。
7.谌,读【shèn】,不读chén。如运动员谌龙。
8.訾,读【zī】,不读zǐ。如元代有名孝子訾汝道。
3,复姓
复姓是读错字的“重灾区”之一,就连影视剧中也常常出错。
比如:
1.令狐,读【líng hú】,不读lìng hú。如令狐冲;令单独作姓时读lìng。
2.宰父,读【zǎi fǔ】,不读zǎi fù。如孔子弟子宰父黑。
3.尉迟,读【yù chí】,不读wèi chí。如唐初大将尉迟恭;尉单独作姓时读wèi,如战国时著名军事理论家尉缭。
4.澹台,读【tán tái】,不读dàn tái。如孔子弟子澹台灭明。
5.皇甫,读【huáng fǔ】,不读huáng pǔ。如晚唐诗人皇甫松。
6.长孙,读【zhǎng sūn】,不读cháng sūn。如唐初名臣长孙无忌。
7.毌丘,读【guàn qiū】,不要读作 wú qiū 或 mǔqiū,也不要写作“毋丘”或“母丘”。
4,其他冷僻姓氏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冷僻姓氏需要注意。
比如:
1.蒯,读【kuǎi】。如汉初谋士蒯通。
2.殳,读【shū】。如篮球评论员殳海。
3.厍,读【shè】。如北周大臣厍狄峙。
4.郄,读【qiè】。如晋大夫郄献子。
5.昝,读【zǎn】。如清代书画家昝茹颖。
6.逯,读【lù】。如汉代大臣逯普。
7.麹,读【qū】。如隋代高昌国国王麴伯稚。
8.郏,读【jiá】。如清代著名画家郏伦逵。
看完这份秘籍,是不是觉得自己快不认识字了?
虽然我们配送中遇到冷僻姓氏的机会并不多,但知晓汉字的正确读音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一方面可以让我们了解到汉字之美,另一方面也让正确的汉字文化得以传承。
更重要的是,正确读出客户的姓氏,又显得自己有文化,又能提升服务质量,迅速拉近与客户的距离。
何乐而不为呢?
团长想问大家:你们都遇到过哪些有趣的姓氏,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