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晚间,爱奇艺、当代明诚旗下公司北京新英体育传媒有限公司(下称新英体育)共同宣布,双方将成立北京新爱体育传媒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新爱体育),并统一运营合并后的爱奇艺体育平台。8月7日,新爱体育宣布获得5亿元人民币的战略投资,投资方为IDG资本及汇盈博润。
随着近年来国家政府对体育市场释放出积极明确的鼓励信号,尤其是制定“2025年中国体育产业要达到5万亿”战略规划之后,体育已不仅仅只是一项单纯的运动竞技,更与娱乐、游戏、影视等结合在一起,释放出巨大的潜在商业价值,而体育版权就成为创造这一切的先决条件。
业内人士认为,此次爱奇艺与新英体育“合体”,意味着体育版权赛道又添劲敌。据了解,双方将原有付费会员与原爱奇艺体育会员打通形成新平台会员体系,球迷们将在新的爱奇艺体育上,观看包括英超、欧洲国家联赛、WTA、澳网、高尔夫PGA锦标赛、高尔夫英国公开赛等比赛。
联手新英体育,爱奇艺强势进入体育赛道
工商资料显示,新爱体育于7月26日注册成立,注册资本为1亿元,法定代表人为前新英体育总裁喻凌霄,新英体育持股42.5%,爱奇艺持股38.25%,新英汇智持股15%,喻凌霄本人持股4.25%。
据了解,新英体育在体育界已耕耘多年。2010年,新英体育入场接盘英超联赛在中国的独家转播权,随后在2012年又续约英超转播权六年,直到2018/2019赛季,续约费用为10亿元人民币,平均每年达1.67亿人民币(约2450万美元)。虽然转播费用高昂,但新英体育也因此声名鹊起,成为体育界不可忽视的重要玩家。
除了英超联赛外,新英体育还握有一些资源,包括2018-2022年欧足联国家队系列赛事(包括2020欧洲杯及2022年世界杯欧预选赛等)的新媒体独家版权及全球赞助市场开发权;亚足联10年赛事独家版权及赞助运营权,权益覆盖了包括亚洲杯、世界杯亚洲区资格赛、亚冠联赛等亚足联赛旗下2021-2028年全部赛事。
当前,新英体育业务主要有三个业务板块,第一个为版权分销,包括互联网版权分销、传统电视版权分销、IPTV、互联网电视等;第二为产品订阅,主要包括有线电订阅业务及视频网站订阅业务;三是广告业务,新英体育获取的广告收入中占比较高的是电视广告,其广告资源主要通过和地方电视台“以版权换广告”、“节目换广告”等合作模式取得。
数据显示,新英体育通过版权分销获得了丰厚的收益,2015年至2017年5月底,新英体育营收合计15.55亿元人民币,英超版权相关收入为15.07亿元人民币,占比高达96.94%,利润占比则高达144.86%。
虽然利润相当丰厚,但是这一切自苏宁体育2016年11月豪掷7.21亿美元(7亿直播版权+2100万点播权,折合约49.67亿元人民币)从新英体育手中夺过2019-2023年英超版权之后,市场就彻底变天了。失去支撑盈利的核心资源,新英体育的未来也变得岌岌可危。
2018年过半,只剩“半条命”的新英体育终于找到了“伯乐”,爱奇艺平台数亿用户存在着大量的体育视频直播潜在用户,能为新英体育带来新的盈利点。同时,爱奇艺此时入局也正合心意。据了解,随着剧集、综艺等版权内容投入不断增高,爱奇艺资金压力也不断增大。据近期爱奇艺财报显示,今年一季度,其内容采购和制作成本高达39亿元,同比增长54%,在总成本中占比81%;今年二季度其内容采购和制作成本达到47亿元,同比增长47%,在总成本中占比77%。
动辄几十亿的成本,倘若没有很好的资本回报,就只能给资本市场唱一首“凉凉”听了。而体育版权拥有多方面的变现能力,如版权收入、广告赞助等,为爱奇艺指明了一条变现之路。就这样,双方在利弊权衡之下,顺利达成合作。
通过此次合作,爱奇艺的体育资源,从网球、高尔夫、搏击、橄榄球突破到足球领域,2018-2019赛季的英超联赛以及10年的亚足联赛事版权成为爱奇艺在体育牌桌上的新筹码。
体育“三国杀”时代正式开启
最初,包括直播奥运会、世界杯、NBA在内的顶级赛事资源,都由央视体育所垄断。随着门户网站的崛起,新浪、腾讯、搜狐纷纷投入重金与央视争夺体育赛事版权,而央视体育因为赛事转播费过高而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据了解,搜狐相继获得2008年北京奥运会互联网内容赞助商、2006世界杯独家门户视频、2006年中超、CBA视频门户独家播放权,并与阿迪达斯结成战略合作伙伴;新浪体育2010年以每年700万美元签下NBA三年协议,2013年又以每年2000万美元的价格和NBA续签了“2+1”合同。
2015年,腾讯以5年5亿美元拿下NBA网络独家直播权,成为腾讯体育布局体育生态的开端。第二年,又与国际篮联达成2017-2025年为期9年的全面合作伙伴协议。此后,腾讯体育一路高歌猛进吞下大量优质体育版权。官方资料显示,截至目前,腾讯体育已拥有英超、欧冠、德甲、意甲、法甲、国际排联男女排系列赛事、法网、温网、美网、NFL、NHL、NCAA等二十余项赛事版权,在体育界树立了绝对领先地位。
自从腾讯从新浪手中夺走NBA赛事版权后,新浪体育开始日落西山,再也不复当年风光。而彼时,体育市场正崛起一股新势力,对市场玩家造成不小冲击。据了解,2014年成立的乐视体育,在短短两年时间便汇集了中超、亚冠、12强赛、欧冠、英超、德甲、意甲、法甲、ATP、CBA等头部版权以及高尔夫、搏击、赛车等小众赛事,成长为行业巨头。不过,随着乐视体育B轮80亿融资被挪用,导致大量版权丢失,乐视体育耗费巨资构筑起来的体育大厦,也在一片惋惜声中轰然倒塌。
随后接盘的苏宁体育,依托上述优质赛事资源,开始强势崛起。在2017-18赛季,苏宁体育旗下的PP体育集齐了中超、亚冠、英超、西甲、意甲、德甲、法甲等七大核心足球赛事版权,在体育界声名日隆。虽然江湖地位飙升,但苏宁体育“心有隐痛”。据苏宁体育财务数据显示,2017年其体育媒体成本高达20.55亿元人民币,收入为1.48亿元人民币,智能硬件收支基本平衡,电商零售及培训收入超过400万元人民币,全年亏损达到19.2亿元人民币。
将手中握有的版权变现,是苏宁体育亟待解决的头等大事,而阿里巴巴早已对体育产业虎视眈眈,到了2018年商业动作陡然加快。4月,阿里体育完成超12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其两大业务板块为电子竞技和包含马拉松、校园体育的大众体育及其所带动的体育新零售;7月19日,阿里巴巴战略投资苏宁体育A轮融资,阿里通过旗下视频平台优酷强势进入体育赛道。
据了解,PP体育所有的体育版权资源,都将开放给优酷体育。双方将从付费会员、广告等收入中按比例分成。此外,阿里还将与苏宁体育一起,合力打造优酷和苏宁体育联运平台。通过上述布局,苏宁体育找到了一条相对靠谱的变现道路,而阿里巴巴也由此进入体育产业“核心权利圈”。
至此,BAT身后的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全线入局体育版权市场,体育“三国杀”时代正式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