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日什么是庚日,就是以60花甲子记日,逢庚的日子叫庚日。如庚子日、庚寅日、庚辰日,庚午日、庚申日、庚戍日。古人就是用60花甲子来记年月日时的。要想知道算法,就需先知道60花甲子的由来。60花甲子,是由10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2地支: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西、戍、亥组成。由天干的第1位“甲"、和地支的第1位“子"组成“甲子",以此类推到天干的最后1位“癸"、地支的最后1位“亥",组合成“癸亥",正好是60数,所以叫60花甲子。在1个60花甲子里,10天干分别出现6次,12地支分别出现5次,或者说10天干转6圈,12地支转5圈,因此每个天干都是逢10出现1次;而每个地支逢12出现1次。这里单说天干,以庚为例:1990年庚午年,2000年庚辰年,2010年庚寅年,2020年庚子年等等。这些也都可以笼统的称为庚年或6庚年。以60花甲子记月、记日、记时也是如此。
夏至三庚数头伏,字面意思就是夏至节气到了,然后数到第三个“庚日”就入伏了,初伏。
夏至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之一,随着时令的进展,天气逐渐变得炎热,每天的光照时间也逐渐延长,这就是预示着夏天很快就要来了。
今年的夏至日时间是6月21号的11点18分,正是迎来夏至节气,说实话怎么算的,我也不是很清楚,感觉很玄化很深奥的样子。
至于“三庚”,古代人民使用天干地支计算时间,10个天干和12个地支,顺序组合形成每日,比如有甲子日、庚子日,(注意没有乙子日,因为是阴阳相配)。凡是有庚的日子,都属于庚日,“三庚”就是出现第三个带庚的日子,这一天就进入伏天第一天。7月11号是第三个庚日,为庚申日,那天入伏。
几千年了,气候变迁,最热的那一天也不太准确,各地也不一样的,说三伏天热,可还有个“秋老虎”,就是热,熬着就是了。中秋节就凉快了。
今年立秋日8月8日,也就是明天。
今年的伏天是从月12日到8月20日,共计40天,末伏是从8月10日至8月20日。
字面上的意思秋后加一伏这是很明显的就可以看出来的。也就是这个秋后一伏对农业生产也起着很大的作用。因为好多庄稼也等着这一伏的阳光照射加速果实的成熟。
收麦以后种植的红薯,玉米,谷子等,都还要通过阳光照射产生光合产物。
24节气按公历的时间,每年立秋都是在8月7日或者是8月8日,老话常说的秋后一伏热死老牛,就证明每年的立秋后都有一个末伏,这个末伏也是很重要的10天时间。
北京时间8月8日3时13分大家将迎来立秋节气,这时太阳达到黄经135度,为立秋,立秋就意味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凉爽的秋天即将来临。人们根据对大自然的观察,把立秋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今年的三伏还在三伏内的中伏和末伏时段,,暑热一时还难以消除,还会出现短暂的气温回升的但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开始凉爽了。
早晚有凉意,小孩子要注意衣服的添加,忌食生冷,防止产生秋季腹泻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