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离宅女的性格及特点心理!小离就是宅女。
很开心回答您的问题。明明你是个宅女,为什么有的人会觉得你是一个很会玩的人?
小离用自己的经历和体验告诉大家。所谓宅女,这个“宅”,指的是休闲的时候不喜欢出门这种行为。可是宅在家里照样能过得很开心。
一个人待在自己的小屋里享受着不被别人打扰的安静!浇浇自己亲手种的小花花,养了很久的花是会有感情的,看着小花花一天天茁壮成长,会有一种成就感!
还有小离喜欢喝茶,读书,茶一杯,书一本,在暖暖的午后,坐在阳台上有阳光的地方,当每一口香茗经过唇齿的瞬间,你会有一种莫名的幸福感!然后捧起心爱的书本,读几页。喜欢的句子可以摘录下来。
小离还喜欢朗诵和唱歌!偶尔再给自己煮个银耳羹!整点小水果!2020年,小离又有了一个开心的事,就是看头条,做头条,每天记录自己的衣食住行。
所以,这个宅女跟会不会玩并不冲突!朋友们觉得小离很会玩,其实就是小离的生活过得非常充实,宅在家里照样会过得很快乐!
这是小离的生活体验,希望能帮到您!感谢大家的阅读!小离爱生活![微笑][微笑]
谁说没有宅女?我就是宅女,我当姑娘时老坐在家里,放学就在家,邻居就说过:“XX在家象不在家一样”。
下放时除出工外,收工我就侧卧在床上看小说,不出去在贫下中农家串门,我是被他们认为瞧不起他们的人,同学聚会都说我不爱玩。
现在更不用说了,无事根本不下楼,整天宅在家里,自己认为很好,很愜意,很舒适,不想玩乐,不乱花钱,也不化妆,衣服也随便穿!
从我对先生的性格和心态看,他很喜欢我宅在家里,真正的三放心老婆!女儿曾说过:“老爸把老妈宠成了公主,老爸把你保护得太好,不懂世事,性格还天真“。是的,我真的什么都不管,每天就用手机,电视打发时间!
这种人只适合呆在家里,没有应变能力,也算是不惹事生非,有一点不好,没有朋友,遇事没人帮忙,想和人交朋友也很难,朋友是需要陪伴和一起玩乐聚会的,所以即便你再善良再宽容,你也只是人们眼中的空气,顶多见面点个头,擦肩而过。远离了城市的喧嚣,冷清的度过每一天!
“缺爱”带来的心理问题,往往来自于我们的童年时期。我们来看一看对于孩子来说,缺少家庭中来自抚养者的爱,会如何影响孩子的心理成长。
对于孩子来说,家庭中的爱的缺失主要表现在:家长(父亲或母亲)角色的缺失,和对孩子的情感忽视。在我们现在的生活中,更常出现的是来自父亲的情感上的缺失。这里我们重点聊一聊,父亲角色的缺失所带来的“缺爱”,会如何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
(图自Chinh Le Duc)
父母角色的缺失,如何影响孩子的心理?父母角色的缺失,意味着一方或双方没有参与到孩子的生活中。
在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现象是父亲角色的缺失,如父亲是积极的物质与经济提供者,而母亲是孩子生活主要的参与者。因此,我们着重谈一谈父亲角色的重要意义。
对于孩子来说,父母对家庭的参与不仅仅是“养家挣钱”,而体现在这三点:
1. 直接互动:比如语言交流、做游戏,等等;
2. 可及程度:当孩子需要父亲/母亲时,父母是否总能积极的回应?
3. 提供资源:父亲/母亲是否满足了孩子成长所需的资源,比如有形的食物、或无形的教育投入,等等。
调查显示,在父母双方都工作的家庭中,父亲和孩子的直接互动时间通常只有母亲的三分之一,可及程度也不如母亲。
在这种“父爱不足”的环境下成长,会如何影响孩子的心理发育呢?
l 性格上:
父亲,通过与孩子打闹类的游戏,会“激活”孩子:提高孩子的竞争力、更勇于面对挑战和压力。这部分的缺失,可能会导致孩子在陌生坏境中缺乏安全感,缺乏超越极限的勇气,和抗打击的能力 (Paquette, D. 2004)。
l 认知和行为功能上:
研究发现,得到父亲较大程度的参与,会让孩子有更高的智商、更好的学业成绩和更少的行为问题。父亲在成长总参与程度不够的孩子,在社会适应、友情、行为上都更有可能出现问题 (Pougnet, 2011)。
l 精神健康上:
在抑郁症的发病率上,与父母都有正常的参与度相比,成长在父母双全的家庭中、但父亲参与度较低的孩子,患抑郁症的可能性是正常水平的两倍,这一数值也高于单亲妈妈抚养的孩子 (Wilcox, 2013)。
此外,父亲参与度低的孩子,也更可能有物质成瘾(比如酒精、毒品等)、破坏性行为、冲动和品行障碍方面的问题 (Lamb, 2004)。
l 成年后的亲密关系上:
父母是孩子生命中的第一个男性与女性形象,我们会从他们身上学习去爱一个人的方式。
研究发现,如果父亲在家中与母亲分担家务,女孩长大后,会更自信、更相信自己值得被爱、对自己有更高的发展期望(Croft, 2014)。
而如果父亲总以粗暴的方式对待女性,不论是冷暴力还是行为暴力,也会让孩子潜意识中认为这些行为这是亲密关系中可以存在的部分,在未来他们遭遇、接受家庭暴力的可能性就更大。
除了父母的参与度外,他们对孩子的情感是否有足够的关注,也是决定孩子是否缺爱的重要因素。
父母对孩子的情感忽视,如何影响孩子的心理?很多时候,父母会注意到孩子物质方面的需求,比如饥饿、生病,但却忽视了孩子的情感需求。比如:
当孩子和父母谈论自己的情绪时,父母回避、批评或否认孩子的情感需求:“你太敏感了,别老想这么多”、“怎么老哭鼻子,太脆弱了”、“我都供你吃、供你穿了,你还想怎样?”
这种情感忽视,会对孩子的情商发展产生严重的影响:
1. 难以识别自己的情绪:
在成长过程中,一个会照料孩子情感需求的家长,会帮助孩子辨识自己的情感,比如在孩子因为被小朋友欺骗而哭泣时,对孩子说:“你现在是不是很失望?”,于是孩子明白了自己的情绪状态是“失望”,不是简单的“不舒服”。
而情感忽视的家长,可能会无视孩子的眼泪,或者讥讽孩子的软弱。久而久之,孩子可能不清楚,为什么自己有如此强烈的情绪波动,对自己的情绪感很陌生。
2. 不懂得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
因为在成长过程中,父母没有教他们如何调节自己的负面情绪,在长大后,他们就会很难正视自己情绪上的需求,在情绪不佳时,也常常用不健康的方式去应对。
3. 不向他人提自己的情感需求:
因为从父母那里得不到情感上的关怀,在长大后,他们会认为别人也无法在情感上支持他们,因此不向他人表露自己的情感需求。这种不信任他人的行为行为,会进一步让他人远离自己。
4. 忽视他人的情感需要
在情感忽视中长大的孩子,由于长期不关注自己的情绪,因此也不会注意到他人的情感需求,或是即便能注意到,也不知道该如何帮助他人调节情绪。
因此,作为父母,仅仅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是不够的,如果可以的话,尽量多陪伴在孩子身边,参与他们的生活,与他们游戏;在孩子表达情感需求时,给出足够的关注和鼓励,帮助他们认识和调节自己的情感。
希望每个孩子,都能成长在充满爱和安全感的环境中。
以上。
欢迎点赞并关注头条号KnowYourself,最犀利的人性与心理分析、人际交往与恋爱技巧都在这里。
关注KnowYourself微信公众号,可预约国内最专业心理咨询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