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刻机太重要了90后周昊欣一天2篇Nature。如果真的上天有灵可以让我们选择发展成功一个自主研发产品,那么肯定是光刻机,芯片是未来万物互联社会的根本,光刻机就是芯片的命脉之一。看看荷兰EUV光刻机对我国的态度,就可以明白一个大概
不过,悲剧的是,即使我们国家用百亿投资研发光刻机,短期都不可能研发成功,这个是所有芯片企业心中的痛。
芯片可以说是未来科技兴国的立国之本,电子对撞机太虚无缥缈,我认为不算是必选项,美国自己也没有建设这种大型的对撞机,超大型的对撞机对基础物理学无疑是有用的,但是面对中国的现状有没有必要,这就很难说了。
对于电子对撞机,杨振宁先生是极力反对的,杨振宁先生是世界物理学界的泰斗,百年最伟大的物理学家可以排名前20,而且是唯一一个还健在的伟大科学家。杨振宁先生一直致力于推动我国基础物理学科的研究
建造大型的对撞机至少要花费360亿元以上,甚至会超过千亿,美国就是认为代价太大所以放弃了建设。杨老认为我国当务之急并不是花费千亿玩科技投资比赛,这很容易成为下一个“星球大战”计划,事实证明欧美早期建设的对撞机的成果也仅仅是有限的验证,我国当务之急是提升基础科技实力,而不是投入巨资在高能物理上弯道超车。
作为科学家本应该是对科学疯狂的,但是杨老的意见很理智的说明了一个现状,我们国家需要什么?是需要脚踏实地的解决影响未来科技发展的主要矛盾,还是要在基础物理学争上游?
其实答案很明确,花巨资建立对撞机,不会为我们国家未来带来什么好的发展,该被卡脖子一样被卡,但是如果能缩短光刻机的差距,我们国家的未来将不会再有太大的掣肘。
⭐高校专业那些事⭐为你分析,分享解惑
研究生毕业都要发论文,一般最低要求是公开发论文,要求高一点的是核心期刊,而博士一般毕业都要求发表SCI,这个SCI可是一把利器,今天咱就来讲讲sci的问题。很多人不知道啥是sci。为啥现在sci地位这么高。sci可以说是一个比四大发明还要厉害的发明。
什么是sciSCI并不是一份学术杂志,也不是期刊,而是一个目录,相当于咱大学排行榜一样,SCI全名叫Scientific Citation Index,翻译成咱中国话就是《科学引文索引》),这个录取收录的论文就被成为SCI论文,有些期刊比较高级,是全文收录,就是你发表到这个期刊上,是百分百都收录的,这类叫sci全文源刊,一些水平不咋样的只能部分收录,因为现在国家上通用语言是英语,因此想被收录,最好是发表到英文刊物上,中文刊物基本没人看,所以中文论文被收录的概率接近于0。
每年这个sci都有变化,有的全文源刊会被取消资格,一些质量好的学术期刊会被添加进来,颇有点咱双一流高校,搞这个末尾淘汰制度国外很多sci源刊里面文章全是中国人发的。
南京大学最早引进了sci国内最早玩sci的不是清华大学,也不是北京大学,而是南京大学,南京大学的国际眼光很高,在80年代就开始要求博士、教授发表sci期刊,当全国人民都不知道这个名词的时候,南京大学的sci已经是全国第一,而且一个高校的sci数量相当于后面所有高校数量的总和。
所以在90年代的大学排行榜上,南京大学曾经当过第一。因为sci,南京大学在国际上学术声誉很高。
要知道当时南京大学因为历史的原因在国内是不被重视的,在国家第一批6所中国重点大学,第二批16所重点大学都没有入选,直到1960年64所全国重点大学,南京大学和浙江大学才入选。
这个sci大法宝一放出来,南京大学一跃成为国内顶级院校,其他大学纷纷跟进。要知道90年代,很多毕业的博士都没听说这高科技,很多院士都没发过sci。等中国高校都意识到这个法宝后,纷纷要求博士毕业都得发sci。
基本上可以说现在只要是985顶级博士,发论文水平都超过了七八十年代的院士了。不发表个十篇八篇sci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优秀博士。
sci把中国科研推向世界,也偏离了正常科研以前中国高校很多都是工科高校,注重的研发设备,并不注重发论文,只有理科才发表论文,但是现在不论理工科都一律要求sci,因为很多工科教授工程技术一窍不通,发论文却很擅长,搞化工的的挂着化学的名字在搞化学,搞医学的本质是在刷生物论文,至于搞材料的专业几乎涵盖了所有学科。
比如本行干材料的专业原来几个材料学院,比如钢铁学院,建材学院等,当年中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sci论文都是国内前十名。
搞材料的专业更多:
材料系的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学
物理系的材料物理与化学,凝聚态物理
化工系的高分子材料
电子系的电子材料,后来国内搞微电子的95%都是搞材料
化学系的功能材料,化学材料,
电气学院的,钙钛矿,太阳能
机械,计算机系等等
为啥大家都一窝蜂的搞材料啊,就一个原因就是好发论文,能发sci论文,发高质量sci论文。其实写的sci材料论文可以说和工业界的材料基本上毫无关系,纯粹为了论文而论文,一方面是中国材料工业非常落后,一方面是中国的材料方面的论文(包括高端论文)全世界第一,比欧美日所有国家加起来的总和都多几倍。
俗话,搞材料好发论文,换个参数烧一次,打磨一下,电镜一照就是一篇sci。其实施一公的结构生物,也是这个套路,照一次一篇nature/science/cell。其实这些东西对中国工业帮助都是0。曾经有个高校一篇sci奖励一万,有一个材料高手,几年刷了一百多篇。
nsc怪相南京大学后,各个大学都开始了疯狂的sci之路,后来大家看着sci还不行,开始搞一区,二区,三区,反正最高端的就是nature/science/cell,现在评中科院院士,你要是没有这个nsc,你都不好意思当候选人。要知道中国大多数985目前都在这三大期刊上没有以第一单位身份发过论文,更别提211院校了,基本能发一篇正刊,奖励超过百万。清华大学刚(20197月底)发布一篇计算机领域nature正刊论文,还上了封面。
但是期刊架不住人多,发表到这个正刊难度太大了,没有后台关系几乎发不了,这三大期刊一看钱赚的爽,就搞一个子刊,每个领域都一大群子刊,现在发子刊难度也非常的大,能发子刊凭个教授还是没问题。咱复旦女博士就是那个子刊,任何一个高校能发一个子刊,就得赶紧宣传一下,如果是正刊,那就更不得了。
sci排行说了半天,sci难不难?其实我告诉你,难也不难,如果你是搞计算机,电气哪就很难,如果你是搞材料,生物,化学,那就很容易。所以各个高校大力发展这个材料化学生物,因为这个是论文重地。
中科院因为基本以理学为主,博士生近2万人,所以称为sci灌水大户,每年灌水两万篇排名第一,上海交通大学和浙江大学借着重金奖励,排名第二和第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屈居第四名和第五名的位置。
国内其他的巨无霸高校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都是sci发表论文的大户,可惜引进sci的始作俑者南京大学,跌出了十名以外,论文水平再高也架不住别人家的博士生多。
比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sci虽然不是最多的,但是高质量论文却是国内第一第二,当然招生博士最多的高校就是清华北大。
最后说,5篇sci难不难,挺难的,就是烧材料发5篇也很不容易。当然也有业内人士说那个女博士的几篇论文,基本和烧材料差不多,参数一改就是一篇,实际价值都是0。
老铁们,看到这里,点个关注,点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