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在外面吃顿饭得多少钱,上世纪七十年代,在国营饭店吃一顿饭需要多少钱会有哪些饭食
2022-02-04 06:50:28 来源:天空软件网 我要评论()
用手机看
这个我知道70年代在外面吃顿饭得多少钱。
七十年代,城乡饭店很少,在饭店里吃饭的人也很少。那时候,商业、服务业被严格限制。每一个公社只有一家国营饭店(地方国营),商店也只有一家,就是供销社。
饭店的名字也好记,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通称为“大众饭店”,很少有别的名字。那时的饭店跟现在的星级饭店简直没法比。
在当时,到饭店里吃饭是要交粮票的,没有粮票饭店是不卖给你饭的。所以,平常是不会随便去饭店吃饭的,请客也大都是到家里去。
我们公社的大众饭店,坐落在集市西侧,面积只有三间房子大小。一隔为二,里面是面、菜案和锅灶;外面是集体餐厅(没有包间),摆放着四、五张方桌,也不用塑料布覆盖。地面是砖铺的,房顶露着屋笆。墙壁抹的是粗面白灰,没有粉刷,由于长时期的污染,已经不是白色了。
饭店的工作人员只有三个人,两女一男。没有年轻女孩,也不设服务员。饭菜需自己从窗口里取。炊事员们围着不太清洁的围裙,也不戴卫生帽,更不需要查体。
再说饭菜的花色品种吧。菜的品种很少,有四五道青菜(大锅菜),还有油炸的萝卜丸子和萝卜条子、豆腐、猪下水等等,至于什么海鲜、鱼翅、燕窝啦,做梦也梦不到。
面食有:馒头(馍馍)、烧饼、煎饼。早上还有油条、馓子、包子什么的,但这些属于高档食品了,很少有人舍得花钱去吃。
说实在话,那时候的饭菜价格非常便宜。说出来,现在的年轻人都不会相信。
先说面食吧。最贵的油条才五分钱一根,馓子一毛五一把,大包子五分钱一个,馒头二毛五一斤,烧饼、煎饼一斤三毛。
再看菜。普通清炒蔬菜五分至一毛钱一盘,大锅菜五分钱一碗,清炖丸子、萝卜条二毛一碗,炒豆腐二毛五一份,炒猪下水五角一盘,等等。
若是一个人只为吃饱的话,一碗炖丸子或炸萝卜条,外加两个馒头,连汤加菜,吃得热热乎乎的,三毛钱搞定。讲究点的,也就五毛钱。要是三四个一起吃饭的话,加上一瓶酒,也花不了五块钱。
当年,我因常去公社开会学习,没少去大众饭店吃饭,每次烧饼两个,清炖油炸萝卜条一碗,共三毛大钱。不过,也很想吃炒猪下水,可是囊中羞涩呀!
值得一提的是,七十年代,公社大院里没有机关食堂。从领导到普通人员,午餐有的回家吃,有的带饭在办公室吃。绝对没有公款吃喝那一说。
70年代,一个人在国营饭店大吃一顿,需要多少钱?
题主太年轻,没有经过那一阶段,根本不知道里面的一些细节,我告诉你,70年代,手里光有钱是吃不上饭的,必须还要有粮票才行。
另外一个,70年代是计划经济时代,饮食服务行业,不允许个体经营,所有的饭馆,招待所,都是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
一个人民公社的供销合作社,只有一个食堂。
一个县级,只有商业局下属的一个饮食服务公司,才有几个饭店。另外有一个招待所。
在这些食堂就餐,想大吃一顿是不可能的,吃饱吃好是可以滴,有钱人可以多掏几毛钱买一个有肉和肉多一些的菜,没钱人可以用一毛钱或五分钱买一个素烩菜。
馒头一般二两粮票二分钱一个,烧饼也是一样,包子,面条等都需要粮票才可以买到。
当时的人们没有大吃大喝这个概念,只是吃饱肚子。一些农村人要外出,但没有粮票,吃不上饭怎么办?
一,以物换票,就是拿一些家里的口粮,到人民公社的粮食经营管理所,兑换一些粮票。
再就是农村人用自己家的布票和吃商品粮的城市人兑换粮票,一市尺布票可兑换一市斤粮票。
二,在市场(黑市)用人民币买一些粮票,一般两毛至三毛钱一斤。
这样农村人外出办事就不至于挨饿受饥。
当时的所有饮食经营场所,根本就没有餐桌浪费这种现象和理念,所有人都是吃多少买多少,绝对不会剩下扔掉。
因为那时候的人们秉承的是一种“节约光荣,浪费可耻“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
毫不夸张的说,现在一年的浪费的粮食,足够当时一年全国人民食用的粮食(食品),现在的浪费是惊人的,有些浪费真是触目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