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原来是银行界的潜规则,建行被撞上了,有点倒霉为什么管理公司不能有亲属。既然被监管发现了,于是不得不出台了这种规定,亡羊补牢。
现在外面工作不好找,而银行工作相对还算稳定,所以很多银行工作人员都有这种想法:就是想办法让自己的孩子进入自家银行工作。他们会疏通关系,让银行念在自己“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份上,搞些个”萝卜招聘“,为自己的孩子进入银行工作做铺垫。当然,通常这些操作比较隐秘,不会在同一个网点发生,也就是说,进入自家银行工作的孩子,一般不会和父母在同一网点工作,而是去另外一个网点。这样,监管部门是很少能发现其中猫腻的。久而久之,在银行内部就形成了许多盘根错节”宗族势力“,某些大家庭的七大姑八大姨全部在银行工作,宗族掌握了在银行内部的话语权。——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现象。
建行这次的规定,就是针对上述情况。员工亲属一旦进入总行工作,获得了某些权力,势必会为亲属所在单位创造一些便利,形成内部人小团体,从而对内影响到银行内部晋升得公平竞争,对外影响到银行的某些决策,这对银行发展是很不利的。
其实不光是建行,几乎所有垄断行业都有这样的情况存在。只是建行被抓了现行。未来,建行出台的制度我想可能会在所有银行执行,某些人的奶酪估计会被拿掉。
我是空谷财谭,与您分享我的观点。
回答:
从家族企业8大管理矛盾说起。
第一.亲情管理与现代管理
家族企业是由一批拥有直系血亲、姻亲、旁系血亲关系的人组合在一起的盈利组织。初创时,大多是“夫妻店”“父子档”,老公负责全盘,老婆管财务,小舅子跑业务,老丈人仓管兼保安,丈母娘打扫卫生,如此这般。慢慢地发展到今天,老弱病残基本上已经淘汰了,但很多关键岗位、核心股东都是亲人把守,且好多都到了企业传承、该交接力棒的时候了。
家企要做大做强、永续顺利发展下去,亲情管理与现代管理体制的强烈冲突与撕裂是在所难免的了。
第二.唯亲是举与任人唯贤
企业的发展关键取决于人,而人才培养机制,则制约着现代企业的发展。家企是唯亲是举还是任人唯贤,抑或举贤不避亲,如何有机统一在一起,是不得不正视的严峻话题。
第三.格格不入与彼此融合
家族企业里的血缘关系,是区隔一切干扰与异端的一道屏障。没有血缘关系、即便再有能力也很难进来,即便进来了也无法进入核心权力中枢,彻底禁锢了组织对外部优秀分子的吸纳,制约着家族企业的良性循环。
既要保持家族企业的血缘纯正性忠诚性,又要尽可能网罗外来优秀人才,“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成为组织的源头活水,确实是值得家企好好研究。
第四.能上不能下与优胜劣汰
物竞天择、优胜劣汰,是大千世界、万事万物的发展之道。能上能下,价值导向,是企业的发展之道。而家族企业则不同,对所有的人员治理,都必须附着在“亲情”这条一以贯之的藤蔓下,上阵父子兵,打断骨头连着筋,血浓于水,决定着这里的用人原则是典型的人治,亲情血缘说话。
一个职位一个岗位,一旦进去了,不管能不能胜任,估计没有特殊情况,就霸上了,占着茅坑不拉屎,正所谓“请神容易送神难”!
第五.共苦不同甘与荣辱与共
有人对家族企业的发展过程做了一个概括:第一阶段,同心同德;第二阶段,同床异梦;第三阶段,同室操戈;最后结果是,同归于尽。尽人皆知的餐饮知名品牌“真功夫”创始人蔡达标,被判刑14年锒铛入狱一案,就是祸起萧墙,由自己和家人亲自一手酿成的一幕“同苦不能同甘”的大戏。如何做到心手相连,荣辱与共,是家族企业面临的巨大挑战。
第六.家族传承与民主推选
家族企业发展与传承是家天下的“嫡长子”,还是现代企业的民主推选,是摆在当今众多家族企业议事日程相当迫切的事务了。大多第一代创始人倾向于传承子女,譬如哇哈哈的宗庆后交班女儿宗馥莉,希望集团刘永好交棒女儿刘畅。
当然,也有的富二代无心接班,也没有能力担起这个重担,就只好从非血缘关系中另选高人了。如上千亿身家的美的老板何享健,并没有将接力棒传给独子何健峰,而是把“皇位”传给了“八杆子也打不着”的素人方洪波,引起了社会一阵热议。“扶上马,送一程”,是家族企业传承交接较为妥当的培养方式。
第七.机构臃肿与精兵简政
家族企业由于血缘关系高于一切,所以使得这样的组织架构,往往人浮于事,机构庞大,但凡与老板有一丁点亲戚关系的人,都想尽办法混进来,要分一杯羹。而企业是要盈利的,是不养懒人的,必须保持组织的高效性与先进性,才能维持公司的高速运转。这样一来,精兵简政,就很有必要了。可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这举起的“大刀”是很难砍下去的。这里的人哪一个不是七大姑八大姨,与老板有相当来头的,打狗也要看主人呢?
第八.老板文化与企业文化
常言道,一流的老板文化留人,二流的老板人情留人,三流老板金钱留人,不入流的老板不留人。家族企业的老板,经营企业毕竟不同于家庭,必须有一些企业文化存在。
于是,通过其他途径或是通过培训学习,搞出一系列多不胜数自视相当高明先进的企业文化,比如墙面文化、车间文化、职场文化、感恩文化,等等,不一而足。
可现实是老板在场的时候,应付应付,激情高扬,可等到老板不在的时候,“山还是那道山,梁还是那道梁”,依然故我。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其实,很简单,因为老板并没有真正意识到,企业文化并不是舶来品,他自己的文化,就是企业的文化。而从外面克隆过来的东西不一定适合他的企业,很可能水土不服,搞得再多,有可能适得其反。还不如从自身的角度开始改变,小步快跑,身教大于言教,润物细无声,效果可能要好很多。老板的高度决定企业的高度。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所有一切改变,还是从老板自己开始吧。
这样说来,你就知道家族企业的管理工作怎样不好开展了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