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说那个年代钓鱼为何会被看不起,60年代、70年代,田里、河里、小溪里的鱼多的是,似乎是取之不尽,这件事的确还是真的。
在70年代未的时候,我应该是在上小学了,那时候是没有公交甚至没有自行车的,靠的都是双腿走路。
从家里到小学,大概有三、四公里的路要走,走的都是田埂,或者沿着小溪、小河边走,里面的小鱼、小虾真的是随处可见。
那时候,周六下午才不上学,一到周六下午或周日,我们一边放牛,一边在小溪边去捞鱼虾,随随便便地就总能捞个一两斤回家。
这小鱼、小虾都是野生的,味道真的是好极了的。可是,那时候最大的问题是家里太穷,缺油缺盐,尤其是缺油,这是普遍现象。
这没有油、盐做出来的鱼虾几乎是没法吃的,腥得要命,根本就进不了口。所以,就算水里鱼虾很多,也不会随便去捞,只有等家里有油有盐了,才会去捞鱼。而且,很快就可以捞回家。
到后来,家家户户的日子慢慢好起来,慢慢地不再缺油缺盐。于是,我们开始经常去捞鱼,自己家吃不完,还可以拿到集市上去卖。
再后来,出现了用电瓶去电鱼的情况了,这实在是太糟糕了。之后,河里面的鱼虾很快就被电死关,鱼虾自然也就越来越少了。
最近几年,很多地方都已经禁止电鱼了,电鱼是犯法的、是会被抓起来处罚的。所以,河里的鱼虾慢慢地又开始出现并渐渐地多起来了。
题主所说的“经常在一个水域钓鱼,后来鱼不吃钩了”的这种情况常见于无人看管的野外水域,如挖沙坑、废弃坑塘,水泡子等。
这些野外水域中生活有各类野生鱼,其中属鲫鱼、白条鱼、鲶鱼最为常见也最易钓获。如果说在一个经常作钓的水域鱼不吃钩了,那么就不是天气、饵料的因素影响了,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此水域被电鱼者“扫荡”了。
图:野钓水泡子
我就遇到过此类情况:经常野钓河边一处水泡子,每每去从不空手而归,都能钓获不少小鲫鱼和白条鱼。在此钓了好几年玩的不亦乐乎,谁知后来再去就极难钓到鱼,很多时候钓一天也就只能钓到两三条小鱼,最后向放羊路过的村民一打听才知道原来近期来了几拨电鱼的人天天划着船在水泡子里电鱼,电过之后水面上一层白花花的小鱼……
图:野外水域电鱼者
正常情况下,天气、气温、气压、钓位以及饵料是影响鱼咬钩的五大因素。但是并不会出现鱼不咬钩了的现象,除非是钓点无鱼或者是鱼儿受到了严重的惊扰而无心觅食。经常作钓上鱼的野钓水域突然连着几天鱼都不吃钩,极大的可能性就是此水域被电鱼者频繁地“扫荡”,被频繁伤害而幸存下来的鱼则躲进深水区域保命,保持着很高的警惕性,短期内是不会到近岸活动和觅食的。因此,钓者作钓时就有了鱼不吃钩的情况。
图:野外水域电鱼者
题主遇到的鱼不吃钩的情况,如果排除了天气、气温、气压、钓位以及饵料这五大影响鱼觅食的因素后,那么此水域十有八九是近期被电鱼者频繁“扫荡”了,遭受电流之苦的鱼儿还没缓过来又怎能四处觅食呢!
作为一个长期在河边野钓的钓友,我来回答这个问题钓友们大多看着冷漠,但是你试着跟他沟通交流以后,会无比的热情,比我们平常社会上的人更好接触,更加真诚,但是有个别不好的例外,大多数钓友都是不错的。 因为我们沟通交流的都是我们钓鱼中的遇到的一些情况。例如问一下这里口怎么样啊?今天用什么饵料啊?闹不闹小鱼呀!等等一些关于钓鱼上的问题。2.初次寒暄后,再交流就无所不谈了。因为都有同样的兴趣爱好,谈论问题大多都是关于钓鱼的技巧,不会涉及到个人恩怨各种纠纷,所以还是比较好相处的。我作为一个职业的自媒体钓鱼领域创作者,经常在河边钓鱼,所接触的钓友们都很好说话,一来二去都成了朋友,这样其实也有一个很好的好处,就是每次去钓鱼鱼的时候问一下那里出鱼情况,自己好做好准备,不用到了那里手忙脚乱。
3.不要小看十八九的小钓友,由于他们接触的面比较广,接受新的钓技钓法比较快,勇于尝试,所以他们的钓技不会太差,可能经验上有所欠缺。这一点可以和老钓友多交流交流,他们还是愿意沟通的。
最后总结:天下钓友一家亲,不要有什么顾虑,大家多多沟通,多多交流,传递正能量,为和谐社会增砖添瓦。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微芒成炬——关心浙江上虞战“疫”一线的“青春正能量”
- 汕头市当选国家级别创新型城市基本建设名册
- 辽宁大连“11·03”肺炎疫情追责:拘捕多的人、追究责任40余名
- 澳大利亚首要毒贩被捕:派出五百人,22架直升飞机抓捕
- 上海浦东新区:把“人”做为大城市创新能力营造之中最重要的要素
- 天津港集团进行全体人员Dna筛选 顺利完成Dna样版取样10800余份
- 黑木耳怎么做又香又爽口,木耳可以做哪些汤汁浓厚下菜下饭的菜?
- 习主席向军队公布2022年开训动员令:推动高新科技练习 煅造精兵劲旅
- 31省区总计汇报疫苗接种新冠病毒预苗233072.6万剂次
- 北京冬奥检测赛常规抗体检测发觉呈阳性工作人员 已按程序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