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这一现象可以表现出几种情况弃猫效应的行为有哪些,有些敏感的词语会让另一半感到在搞暧昧,往往他这种暧昧就是对异性所表达出来的,这样在一起会经常被另一半猜疑,这种生活会让自己很难受;另外一种就是压根自己发的东西就是不想让另一半看到,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私,毕竟每个人都有一个私人空间,这个要看女方怎么去认知它了,如果你是一个管事的,那这种生活你后期会越来越压抑,如果你不喜欢管事,那就当作没发生,毕竟他肯定有他的异性圈子,只要不出问题就够了,彼此两个人还是互相包容互相理解的。呼吁一下两个人在一起还是公开最好,什么事情都是在于交流沟通。
虐猫,我们从客观角度来看,欺负弱小并以此求得片刻精神上的征服感和愉悦感,这不仅仅存在于人类当中,其他动物也都有此类现象,更多更普遍地存在于心理或者说精神不成熟的人和其他动物身上,例如,猫在吃老鼠之前也会将其玩弄一番。
但是作为万物之灵和地球主人的我们人类,在受到后天的教化后,绝大多数不会做出这类残忍的事情,换言之,能做出虐待动物或者儿童的事情的人,是心理不成熟或者存在障碍的。
最后,题主既然能问出这个问题,说明你已经意识到曾经的错误,也相信你已经心理成熟了,自然不是心理疾病,也希望更多有爱心的人看到周围虐待动物或者儿童的事情,请及时制止,挽救一条生命也能救赎一个心理不成熟的人
我们先来看一个小故事:
有一天,小明的爸爸在公司,被主管狠狠地骂了一顿,小明的爸爸很生气,但是又不能骂回去,只好忍气吞声的回家了。一回到家,看到了小明的妈妈还没做晚餐,想到在公司被骂,现在又饿肚子,于是狠狠的骂了妈妈一顿。妈妈当然觉得很莫名,看到小明回家不做作业,在那边看电视,于是又把小明狠狠地骂了一顿。小明满腹委屈,没地方发泄,看到他家养的虎斑猫在睡觉,就狠狠地踢了他一脚。
这就是踢猫效应。
孔子曾经赞美颜回不迁怒的美德,但是,正因为不迁怒很难,所以它才会是一种美德。为什么我们会迁怒,会踢猫呢?其实最早解释这个现象的,是我们所熟知的心理学大师──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
踢猫效应,其实是佛洛依德的自我防卫机制(Self-defense Mechanism)当中的置换作用(displacement)──将能量从不可触犯的客体,转移到其他可以触犯的客体之上;简单来说,就是把脾气发泄到对自己比较没有威胁的人身上。
弗洛伊德会提出心理防卫机制,其实谈的是关于人们如何处理焦虑的议题。
(・ิϖ・ิ)っ前方知识来袭O(∩_∩)O
在谈焦虑之前,先简单介绍一下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分为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三个部分。
本我指的是生物性的我,食色性也属之,遵守享乐原则(pleasure principle)──满足自我需求才是第一要素。
超我指的是“我们内化的社会规范”,这个社会规范不一定是合理的,例如有一个女生小时候,爸妈一直跟她说,在外面随便和男生聊天打屁是很不检点的行为,那么她就有可能把这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因而不敢和男生有太多的接触。
自我指的是现实的我,受到现实原则(reality principle)所支配,也就是现实世界人格的执行者,它协调了本我与超我的运作。
弗洛伊德把焦虑分为三种──现实焦虑(reality anxiety)、神经质焦虑(neurotic anxiety)、道德焦虑(moral anxiety)。
所谓的现实焦虑,就是指外界危险所引发的焦虑,例如考试引起的焦虑、亲密关系争执引起的焦虑、比赛引起的焦虑等等。
神经质焦虑指的是,害怕本我会失去控制,而导致自己做出不当行为所引起的焦虑。例如有一个人,因为一时冲动,讲出了一句伤人的话,失去了一个朋友,从此以后他讲话都变得很焦虑,很害怕会去伤害到别人。
道德焦虑指的是,害怕良心受到的谴责,所引起的焦虑,而这个良心谴责,其实可以说是超我和本我冲突的一种展现,而就如同前面提到的,这里的超我有可能是非理性、不合理的道德价值。
面对我们无法应付的焦虑时,我们会采取自我防卫机制来化解压力。自我防卫机制本身不是绝对好或绝对坏的,因为它的出现,是为了让我们能够适应焦虑,所以才在演化上被保留下来。但是,如果一个人每次遇到类似的事情时,都采取自我防卫机制来躲开它,那么,他就没办法真正的去面对、处理问题。
逃避性防卫机制:压抑(repression)、否认(denial)、退化(regression)。
自骗性防卫机制:反向(reaction formation)、合理化(rationalization)、仪式与抵消(ritual and undoing)、理想化(idealization)。
攻击性防卫机制:置换(displacement)、投射(projection)。
代替性防卫机制:补偿(compensation)、内摄(introjection)。
建设性防卫机制:认同(identification)、升华(sublimation)。
心理防卫机制并没有绝对的好坏,只有在你每次都不愿意面对问题,长期下来都用心理防卫机制来处理问题时,那它才会成为一个问题。读完之后,你可以试着觉察看看,自己在什么时候,会采取怎么样的防卫机制。然后,如果可以的话,试着想想看,如果不采用防卫机制,又该怎么样去面对、处理问题。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山东有所袖珍小学:6个老师守着9个娃,今年只有一名新生,在职教师给其他学校的学生有偿补课,有违师德吗?
- iOS系统设备怎么装两个微信,苹果手机怎么安装两个微信
- 伊朗外长:英国须为阿富汗20年以来遭到的痛苦承担
- 内蒙古自治区增加本地诊断病案56例 均在呼和浩特满洲里市
- 蒸包子除了酵母还能放什么,大包子做什么肉馅比较好吃
- 马尔代夫地理位置,马尔代夫是一个国家的名字吗,在什么地方?
- 新东方将停止义务教育学科类培训 11月底前生效
- 北京市将提升物资种类构造 建京津冀一体化协作保障体系
- 四川甘孜水电厂透水事故最新消息:有关责任者已被采用限制性交谈对策
- 俄紧急情况部长遇难,拒绝有偿救援,男子野外探险死亡,责任在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