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的级别决定了个人的工资水平、福利待遇、医疗、住房等有关个人待遇的高低公务员什么级别,而公务员的定级不能一概而论,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解。
公务员的级别有讲究按照公务员管理法的规定,公务员的级别划分很有讲究,一般分为两类:职务级别和职级级别。
公务员的职务级别公务员的职务分为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而在领导职务的公务员职务级别代表了公务员本身的领导职务层次,从低到高依次分别是乡科级副职、乡科级正职、县处级副职、县处级正职、厅局级副职、厅局级正职、省部级副职、省部级正职、国家级副职、国家级正职。也就是说,一个公务员本身如果在职务层次上取得了“乡科级副职”及以上的,就意味着进入领导层,成为上级组织部门管辖的领导干部了。
而非领导职务的公务职务层次从低到高依次是办事员、科员、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副调研员、调研员、副巡视员、巡视员。将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的公务员职务层次放在一起对比,被称作“副主任科员”的,职务级别等同于“乡科级副职”,都属于副科级别,职务工资是一样的,只是一个是领导职务,另一个是非领导职务。
这种差异通常会被习惯性的称呼为“实职”(乡科级副职等序列)和“虚职”(副主任科员等序列)。
公务员的职级级别在公务员职位类别中分别有综合管理类(最多也最常见)、专业技术类、行政执法类等划分。
以最常见的综合管理了职位为例,公务员的职级划分从低到高分别是二级科员、一级科员、四级主任科员、三级主任科员、二级主任科员、一级主任科员、四级调研员、三级调研员、二级调研员、一级调研员、二级巡视员、一级巡视员。在这些职级中,以领导职务为例,职级同职务的对应参照关系从低到高分别为:乡科级副职与四季主任科员、乡科级正职与二级主任科员、县处级副职与四级调研员、县处级正职与二级调研员、厅局级副职与二级巡视员、厅局级正职与一级巡视员。需注意的是,这里的对应关系均为最低对应对照关系。
在公务员的工资体系中,有两个重要组成部分: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这两个数据的高低对应的就是公务员的职务和级别两个层面。级别越高,享受到工资水平自然就越高。
公务员定级别的参考条件新入职的公务员在转正之后,定级别的参考条件最重要的有两点。
第一个重要参考条件:工龄。
工龄的长短决定了个人的职级划分高低。而工龄的认定以个人有实际缴纳社保金为准,时间满一年及以上,才能被认定为有工龄。
第二个重要参考条件:原始学历。
原始学历越高,级别档次也就越高。但是在职学历不在参考范围内。
公务员的试用期新入职的公务员无论工龄长短、原始学历高低,都有一年的试用期,而公务员的定级要在试用期满、考核称职(或合格)后。
对于没有工龄的,公务员试用期的职务为“未明确职务”,职级划分参照个人的原始学历。
对于有工龄且工龄超过一年的,公务员试用期内的职务定为“未明确职务”,职级划分依然参照个人的原始学历。但是,如果新入职的公务员是从事业单位调入,则另行考虑。
事业单位调入公务员的定级由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编制属性、人员身份、工资待遇大多低于公务员,很多事业单位的小伙伴会努力考公务员,完成身份的转变。
但是,即便如此,从事业单位考上的公务员,依然有一年的试用期,但是试用期内的定级有两种情况。
第一,在事业单位未完成定级的。
入职事业单位的一样需要定级。
由于很多事业单位不存在最低服务年限,因而很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在入职后随时可以参加公务员考试。而事业单位的试用期多是三个月或者六个月,期满才予以考核、定级。
如果未完成定级即考入公务员队伍,公务员的试用期内职务为“未明确职务”,工资待遇参照实习期的工资标准。
第二,在事业单位完成定级的。
在事业单位已经完成个人定级(一般是九级科员级别)的,公务员试用期内的职务为“未明确职务”,但是职务工资参照科员工资,而职级以事业套改公务员工资系统计入。
因此,题主从事业单位考入公务员,如果已经完成在事业单位定级为“九级科员”,那么入职公务员后的试用期内,职务虽然是“未明确职务”,但是工资执行中的职务工资标准却是科员标准,职级工资总和“工龄”与“原始学历”等条件。
如果没有完成九级科员的定级,入职后职务定级为“未明确职务”,职级参照“工龄”和“原始学历”,工资标准就是实习期的标准。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