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古代皇帝吃饭,有专门名词,有好几种叫法,或叫“传膳”,或叫“进膳”,或叫“用膳”,每到进餐时间,皇帝便命宫内大小太监开始传菜,陆陆续续,摆满桌面,我们拿乾隆十二年十月初一日进晚膳菜品举例,膳单内容是:“万岁爷重华宫正谊明东暖阁进晚膳,用洋漆花膳桌摆。燕窝鸡丝香蕈丝火熏丝白菜丝镶平安果一品,红潮水碗。续八鲜一品,燕窝鸭子火熏片(月官)子白菜鸡翅肚子香蕈,合此二品,张安官做。肥鸡白菜一品,此二品五福大珐琅碗。肫吊子一品,苏脍一品,饭房托汤,鸭子一品,野鸡丝酸菜一品,此四品铜珐琅碗。后送芽韭抄鹿脯丝,四号黄碗,鹿脯丝太庙供献。烧狍肉锅塌鸡丝晾羊肉攒盘一品,祭祀猪羊肉一品,此二品银盘。糗饵粉一品,象眼棋饼小馒首一品,黄盘。折叠奶皮一品,银碗。烤祭神糕一品,银盘。足足几十道菜品,皇帝为什么一个菜只吃一口呢古代宫廷吃食有多奢华?
问题来了,这么多的美味佳肴,为什么每个菜皇帝只吃一口呢?原来个中还是有缘由的。
第一:每个菜只吃三口,就是不让身边嫔妃太监宫女摸出自己的喜好
皇帝每个菜只吃三口其实是有原因的,这样一来,身边亲近的人就不知道皇帝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那么一些喜欢奉承拍马的人也就没有空子可专,因为皇帝的一举一动直接的关系到江山社稷,一旦被有坏心的人摸准了皇帝的喜好,也就是说,皇帝的饮食偏好属于宫廷机密,越少人知道越好。
第二,虽然皇帝的膳食经过重重把关,但是菜式只吃三口还是有效的避免了被人下毒的风险。
历朝历代,很少有帝王是由于进餐时被人下毒致使的,因为刺杀帝王的办法千种万种,但是依靠膳食毒杀的绝对是一个笨办法,且不说这些膳食经过重重的工序,重重的“安检”,即便是送到桌面上,还有专门的试毒太监试毒,即便是没有试毒太监,皇帝每菜三口,几十道菜品,你不可能每道都下毒吧,因此,依靠膳食下毒来刺杀皇帝的,还不如直接杀进皇宫刺杀来的干脆。引用清朝祖上的一项规定:“吃菜不过三匙”,也就是说,即便一道菜皇帝再喜欢,也无法一直吃。这一点是为了防止有人猜测皇帝的喜好,趁机对皇帝不利。
第三,几十道菜品,轮着吃下来每菜三口,到最后食欲全无
大家可以想象,从膳品从御膳房烧制出来,经过重重关卡,最后上了桌面,再经过太监试毒,菜品早就冷了,皇帝再每道菜三口,几十道菜又是一圈时间,因此,皇帝都不愿意多吃,最后食欲全无。末代皇帝溥仪在他的自传《我的前半生》中也曾提到,在自己当皇帝的那些年里,就没有吃过两口热乎乎的汤菜。
现在明白为什么皇帝这么多菜每菜只吃三口的原因了吧,害怕下毒,被人摸准吃菜习惯是一个重要原因,这些菜品食之无味也是原因之一,难怪有些皇帝宁可宫中御膳不吃却偏爱民间小吃呢!
关于皇帝吃一顿饭需要多长时间,我想,等读完这一篇回答,你一定可以从皇帝吃饭复杂的流程里面估计得到。
先简要说一下吧。
皇帝吃一顿饭,除了试毒环节之外,其他环节基本上跟我们现在吃饭基本一样,皇帝吃饭所需的时间,应该跟我们今天在外面点个菜差不多。
当然,皇帝一个人的菜品是非常多的,不过不用担心,他的厨师也多呀,另外还有早已经做好的温饭,所以根本不用担心他的上菜速度,肯定不存在太监跑过来说什么“菜马上好了”。
现在让我们仔细先看看皇帝吃饭的复杂流程。
首先要知道,皇帝的饭不叫饭,而叫“膳”,按照一般程序,皇帝吃饭,首先是皇帝吩咐一声“传膳”,然后身边的太监便一个传一个地喊“传膳”。传到御膳房,御膳房专门负责上菜的服务员太监,便排成一个长队拿菜到皇帝的餐厅门口,然后由皇帝另外贴身的专门太监,整整齐齐地把菜摆放到皇帝吃饭的桌子上。
当然,摆放这些菜品之前,还有一道最重要的流程,那就是“尝膳”,也就是“试毒”。我们知道,古代皇帝为了保护自己不被毒死,会用银针试毒,同时,还需要太监进行“人工试毒”。试毒之后,皇帝才正式开吃。
皇家的排场给谁看由于皇帝吃饭不定时,谁也不知道皇帝啥时候会吩咐一声“传膳”,所以为了能够迅速上菜,为了能够在一声传膳之下,迅速把菜肴摆在桌子上,一般御膳房会提前半天或一天以前就把饭菜做好,煨在火上等候着。
据溥仪说,他们当皇帝,并不靠御膳房这种早就做好了的温饭充饥,他们每餐实际吃的是后宫送的菜品,至于御膳房做的那些,都远远摆在一边,不过做个样子而已。太后或太妃们各自的膳房,那才是集中了髙级厨师的地方。
溥仪说,隆裕太后每餐的菜肴有百样左右,要用六张膳桌陈放,这是她从慈禧继承下来的排场,溥仪说他的菜品要少一点,但是也有三十种上下。这些菜肴经过种种复杂的手续摆上来,除了表示排场之外,并无任何用处。
我想,皇帝吃饭都是“吃独食”,身边没有观众,没有摄像机直播,也没有纪录片导演拍摄,真不知道这帮皇家贵族,摆这个排场给谁看。据说有时候会赏光让某些大臣一起用膳,可能是给大臣看的吧。好在这些吃不完的菜,据说会赏赐给身边的人或者臣子们,不会太浪费。
皇帝进膳讲究“吃一看二眼观三”,这和穷苦人家“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不同,更多的是为了体现一种排场。吃饭时的规矩也极严,须遵守“吃菜不许过三匙”的家法,有说是为了防止下毒,害怕居心叵测的人知道皇帝喜欢吃哪个菜,进而下毒。
皇家菜谱《宋会要辑稿·方域》记载宋朝皇帝每天只有这两顿正餐。但是在正餐之外,他们随时可以加餐,这叫“泛索”。因此,之所以只有两顿正餐,纯粹就是演戏,是为了给天下人一种朴素节约的形象。
大宋宫廷服务员中,有一位在侍候皇帝喝酒的时候,偷偷抄下了一份布菜清单。后来这份清单被命名为《玉食批》,从宋朝一直流传到今天。
据记载,宋朝皇帝吃饭的这些菜,并不是一下全端上来,而是每喝一杯酒就上两道菜,每上一道新菜就把前两道菜撤下去。
《玉食批》记载:
喝第一杯时,上花炊鹌子和荔枝白腰子。
喝第二杯时,换奶房签和三脆羹。
喝第三杯时,换羊舌签和肚签。
…………………
这些看起来花里胡哨的菜名,实际上跟我们现代的菜品差不多,许多名字只不过是唬人的,用来诱人点菜,比如上来一道“雪山盖顶” ,一看,只不过是白糖西红柿。
《东京梦华录》记载了北宋皇帝的寿宴,皇亲国戚、文武百官和外国使节全部到场,正殿和偏殿都坐满了人,场面很宏大,仪式很庄严,教坊司的艺人吹拉弹唱并表演杂技,既隆重又热闹。可是,给大家吃的那些饭菜,我们今天看起来,也并不稀奇。
大致列举如下:索粉、水饭、干饭、肚羹、缕肉羹、爆肉、肉咸豉、群仙炙、炙金肠、炙子骨头、天花饼、白肉胡饼、莲花肉饼、排炊羊胡饼(独下(馅儿))、馒头(双下(馅儿))、驼峰角子、太平。
这些名字虽然稀奇古怪,但是菜也是一般菜,这种起名方法,跟我们现代人一毛一样,都是名头唬人,实际都是普通菜。不得不说,在食品宣传创新方面,我们并没有太超过古人多少,在这一点上,我们还有很多要学习古人前辈的地方。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权威专家:应战奥密克戎 这一仗我国必定要打
- 爱尼可有机奶粉怎么样,有机奶粉都有什么牌子怎么给孩子选有机奶粉
- 吴秀波坠马身体情况,霍尊与家人已报警。上海警方已立案。霍尊能胜诉吗
- 新疆自治区人大常委有关对英国签定说白了“维吾尔逼迫工作防止修正案”的严正声明
- 香港电影为什么拍的好,为什么有人说一些香港武侠剧比大陆拍的好
- 婺源篁岭秋收蚂蚁新村 篁岭人的秋收习俗是什么12.23答案
- 虫口夺粮 18亿亩田地上的攻坚战
- 山航紧急降落送病者去济南救治,湖北武汉疫情如此严重,为何不用飞机把患者转移到其他城市救治
- iPhone13打电话噪音太大 但一直没解决
- 世界杯预选赛12强赛中国男足1:1再胜阿曼 小组出线期待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