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永远是个忙碌的地方去澳大利亚打工需要什么手续,没人会给你时间把牡蛎解冻,把冰冻的牡蛎放到油锅里就像燃放烟花一样,不但可以看见形状各异的油点子乱飞,还能听到“噼啪”声。飞溅的滚烫油点子,经常顺便帮油锅手免费“文身”……这是赴澳大利亚留学生的故事,下面是他的一些看法。
什么人不能去打工
刚来澳洲留学不久,我就接触到了“打工”这个概念。留学生打工司空见惯,路过唐人街的餐厅,可以看见很多学生样貌的服务生。我的目光被这些身穿制服的帅哥靓妹吸引了,于是在心里说:我要打工!
让人沮丧的消息很快传来:申请打工的澳洲留学留学生必须年满16周岁,对上课出勤率及学习成绩也有严格的要求。
我显然太年轻了,年方“二八”不到。情绪低落的我回到教室,脑子里残存着怀揣工钱去挥霍的画面。
在中国老板和澳大利亚老板开的店里打工,工钱是有很大区别的。当地的福利待遇那是相当好,而社会福利的来源是税收,交税自然成为一些商人最讨厌的事情之一。
大部分中国餐厅的老板在招聘员工时都不签劳动合同,发工资时也就不需要交税。
不签署合同助长了“打黑工”。黑工可能潜藏在任何一家店内,只是鉴于需要“隐蔽”的特殊“工作性质”,餐厅的后厨成了黑工们的首选工种。
虽然都在后厨,工作的内容却有很大差别。
最辛苦的是洗碗工,工作职责是将盘子和碗刷干净,放入巨型洗碗机,最后再将滚烫的餐具放好,工资大约每小时6澳大利亚元(约合36元人民币)。洗碗工最悲哀之处莫过于待清洗的餐具数目庞大,堆积如山。此外,打破一个盘子罚款10澳大利亚元(约合60元人民币),烧伤烫伤自己负责。
洗碗工如果工作出色,可以晋级为“油锅”。油锅手是专门油炸食物的伙计,工作内容很简单,风险却高出很多,要随时准备应对扑面而来的油点子。油锅手最大的挑战也许就是炸牡蛎了,厨房永远是个忙碌的地方,没人会给你时间把牡蛎解冻,把冰冻的牡蛎放到油锅里就像燃放烟花一样,不但可以看见形状各异的油点子乱飞,还能听到“噼啪”声。
飞溅的滚烫油点子,经常顺便帮油锅手免费“文身”。
接下来的晋级就困难多了,毕竟属于餐厅“上流社会”的角逐,比如切菜手和配菜手。虽然只比油锅手高一个级别,切菜手的收入却可达每小时12至14澳大利亚元(约合72至83元人民币),而有的配菜手的收入可达每小时18澳大利亚元(约合107元人民币)!
对于想晋级的员工来说,雇主的要求是非常苛刻的,比如在餐厅工作半年以上,无不良记录(如旷工、损坏餐具等),才可获得“竞选”资格。
合理打工有序生活
餐厅不同工种的工作时间大同小异,必须从营业开始直到关门。唐人街的大部分餐厅会在上午10点至下午两点间提供早茶,在下午5点至夜里12点间提供正餐。也许有人会说:“吃点儿苦就可以赚到不少钱,何乐而不为呢?”对,大部分刚开始打工的留学生都是这样想的。
那些因为打黑工或者超时打工而被遣返回国的留学生,明明吃苦了,为什么却以失败告终?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计算,来认识合理打工的重要性。假设一名留学生持有打工签证,并且不需要全天上课。为了遵守澳大利亚的法律,该同学每星期打工不超过20个小时,每小时的收入平均为10澳大利亚元,一周可以收获200澳元(约合1192元人民币),刚好可以开销一周的伙食费和住宿费,何况大多数餐厅还会负担打工者的伙食。
可惜,我身边的“反面教材”比较多。我对这些同学的印象其实很模糊,除了偶尔出现在学校里疲惫不堪的身影外,更多的是教室里的一个空位。根据澳大利亚教育部门的规定,每学期出勤率不足80%的留学生将面临签证被取消的危险。
当然,勤工俭学不应该被否定,毕竟不是每个留学生都能衣食无忧。
有些学生在辛苦打工的同时不忘刻苦学习,并取得优异成绩,我在澳大利亚的高中同学戴维就是一个典型。戴维从高中时开始打工,出勤率保持在95%以上,完全不需要家里提供任何费用,包括高昂的学费。戴维说,最重要的是安排好自己的生活,打工毕竟不是短期行为,如果今天累了就多睡两个小时,时间就被透支了,过不了几天生活就会乱套。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绥芬河市铁路线港口班列投运提升900列
- 国内首部8K生态人文纪录片《万物之生》来了
- 全运会最新金牌榜:江苏11金登顶,山东被反超,辽宁0金,香港破荒,全运会江苏队排名稳居第三,还有机会逆袭金牌榜和奖牌榜第一吗?
- 美国为何屡屡充当破坏者,美国为什么总在世界各地挑事,闹事?
- 海南省将数字货币“挖币”活动内容列入取代类产业链 推行区别电费
- 刺猬效应是什么意思,刺猬法则是什么情侣之间分分合合,是不是一种刺猬法则的体现
- 我国财政部长参加世界银行第一04届发展趋势联合会政府首脑大会
- 第十三届亚欧地区东亚峰会揭幕 探讨推动一同提高
- 红色文化旅游城镇取得成功“爆红” 群众吃上“度假旅游饭”
- 自然流量怎么出单,抖音小店如何自然出单,如何获取更多自然流量出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