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的农村,很多地方都还在集体,吃着大锅饭,在那个年代电都没有,晚上都是点着个煤油灯,家里有个手电筒,可能在家里算是最值钱的家用电器,至于说电视和风扇,很多人见都没有见过七十年代没风扇夏天怎么过。
七十年,正直走集体经济、社会主义道路的鼎盛时期,出集体,得工分,这是农村人白天必须要干的事。
那个时候的农村,有手艺的人出去干活,(也都叫搞付工),回来都是要交产钱,吃着大锅饭,挣着集体的工分,农民口袋里一年到头都没几个钱。出工不分男女,但是在工分上还分等级。
很多人都经历过那个年代,都特别的清楚,风扇、电视在那时,是很多家庭都是走的共同体,吃的是大锅,手上积蓄家底的人,也都不敢拿出来,也拿出来,关键是没有,想都不敢想的事。
那个时候的农村,别说是风扇、电视,很多地方连电都没有。晚上都是点的煤油灯,出行都是拿的马灯,条件稍微好点的,就是拿得手电筒。
村里要是放场电影,能够比现在赶集还热闹,哪怕是几十里路,那怕是走路,也都跑过去看。
农村电影,早就成为过去,对于现在的人来说,就是谁也不会跑个几十里路,去看一场露天电影,想看的在手机上一搜,想怎么看就怎么看。
可就在那个时候,白天干活,晚上确实枯燥乏味,夏天晚上年轻人没事,捉黄鳝泥鳅,用茶枯药鱼,这些很多都成为农村人晚上娱乐的一部分。
那个时候,只要是听到哪个村里要放电影。那些人就会把具体的放映时间,地点打听得清清楚楚,都会早早的赶到放映地点守候,等到电影放映时,才能够有个好的看位。
七十年代,农村里通电的地方不多,哪怕是通了电,都会隔三差五停电。那个时候还没有分田到户,吃喝都是在集体,到晚安收工回来,还要给小孩洗澡,洗衣服,收拾家务。
现在农村里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比比皆是。现在的人做事说这也困难,那也困难,和过去相比较,根本没有可比性。都说那个时候的肉价只有几毛钱一斤,可是那个时候天天能够吃上肉的人家,屈指可数。
70年代的农村,确实没有电视、没有风扇,就算有,那也是摆设,还是竹床、蒲扇、再用稻草浇水打湿(或者在稻草上割上一把鲜辣廖),就成了乘凉、驱蚊最好的去处。那个时候的全都是瓦房,气温要比现在低,到了后半夜,身上还要盖点东西才行。
那个时候虽说没有电视、风扇,但是晚上走动聊天,关系特别亲密,比起现在的人际关系,没有那么多的花花肠子,要简单得多。
六七十年代,没有风扇空调,在农村,夏天天气热的时候,小孩子就到河边去玩,那时候河水没有污染,清澈见底。我们村附近有两条河,其中一条我们叫游蜒河,地图上又叫新河,男孩子们集中在一起,个个脱个光屁股,跳到河里游泳,又没有游泳教练,先是在浅水区乱刨,脚乱蹬,喝上几回水,游泳差不多就学会了,学会的那种游泳泳姿叫狗刨。学会游泳沉不下去了,就到水里打水仗;有的先坐在岸边,看谁不顺眼了就猛扑过去按到水里,水下的在水里挣扎着又游走了,就这样反复的游玩打闹,好不热闹开心。上小学、上初中的那些年夏天,几乎每天中午都在新河里度过,尽管老师批评家长骂。现在已经老了的我们,碰到原来一起玩的小伙伴,还愉快的回忆在新河里玩闹的快乐时光,是新河陪伴我们长大。
记得那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那时的农村没有电,更不要说电扇空调了,当时还是一个孩子,在三伏天里好像也没有感觉到特别的热,只记得一到傍晚,村里的男女老幼会去村子后面的大河里游泳洗澡,那时的河水特别的清澈,有时还能碰到鱼,河里有一个大坝,男的在坝的这边,女的在那边,互不干涉,河水经过太阳一天的烘烤,温温的并不凉,大家在河水里一起有说有笑的玩耍,不知不觉就到了十来点,赶紧跟着大人回家睡觉,回到家已经困的睁不开眼了,一觉睡到天亮,整个伏天的夜晚几乎天天去河里玩耍,所以那时在农村的夜晚,并没有感觉到热。
相对于夜晚,白天显得比较难熬,吃过午饭后,已是满头大汗,这时骄阳似火,家里的大人会带着孩子去村东头的小树林乘凉,拿着一个小凉席,一把蒲扇,躺在凉席上,听着蝉鸣,不知不觉就睡着了,直到听到大人叫回家了,迷迷糊糊的才醒来,感到有凉凉的风吹来,原来是大人们为了让孩子熟睡不停的给孩子在摇着蒲扇。
在三伏天里,没有电没有电扇空调,更没有自来水,冷饮,唯一可以解暑降温的就是村口的深井里的井水,热的难受的大人孩子有时会在井边,把刚刚打上来的井水一饮而尽,喝个透心凉,偶尔的肚子疼,吃点大蒜就没事了,凉凉的井水成了那时的最爱,用井水可以做凉凉的面,加上大蒜,咸菜,食醋,虽然没有菜,却是三伏天的一道美食。还有的把自产的西瓜从上午就用凉凉的井水泡上,下午吃的时候比现在冰箱冷藏的西瓜还要清凉可口,不得不感叹过去劳动人民的智慧,过去虽然科技落后,没电没风扇空调,人们依然能安然度过那么热的三伏天,还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这也许就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