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服人以德服人,是指以自身良好的德行,使他人信服,是一种隐忍大气,一种做人的境界七擒七纵是什么意思。
可能小时候我们让别人服气,都用拳头,慢慢长大会发现,拳头行不通的,就算能打很多,那天下人更多,何况打服不仅犯法,而且他人心中并不服气,反而结怨,反反复复,祸患无穷。
我们会发现那些让人为之信服的人,他们并没有什么武艺超群,他们只是个普通人,但是他们德行过人,所以人人见之敬之。
至于他们德行如何过人,那就是他们做到了我们做不到的事情——可以让自己不做一些事情,也就是隐忍大气。
我们都可以去做一些事情,就算很难,也会慢慢做到,但不做一些事情就不容易了,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做到,需要的就是德,那是一种人生的境界。
就是因为这种不做、这种隐忍大气、这种德,才使我们发自内心的佩服、敬重。
当年诸葛亮南征,对孟获“七擒七纵”,这在《三国演义》中有非常细腻的描写,虽然有些夸张,但不失有史实根据。
孟获是当地少数民族的一个大头目,他多次聚集手下骚扰蜀民。诸葛亮知道孟获很得人心,于是用计活捉了他。就这样抓了又放,放了又抓,直到第七次抓到孟获,才使孟获心服口服,再也不反了。
尽管孟获都这样了,但还得到诸葛亮的信赖和封官,他心里很是感激诸葛亮。所以以后,孟获每年都会按时缴纳当地的特产给蜀国,诸葛亮在世时,孟获这些人再也不曾闹过事。
中国古书《左传》中说:“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也。”的确,在大部分的情况下,放虎归山可能后患无穷。但这个故事的经历说明:人世间的道理不是绝对的,有时抓了不放,反而抓不住。诸葛亮对孟获“七擒七纵”,就是为了彻底收服对方,诸葛亮最后做到了。
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在《三国演义》第八十七回至第九十回有详细描述。诸葛亮要北伐中原匡复汉室仅有巴蜀之地是不够的,还需要稳定的后方。川南广大地域少数民族部落不服管辖,经常犯上作乱,后方的不安定是诸葛亮北伐战略的心头大患。
诸葛亮成功对少数民族部落首领孟获七擒七纵,绝非儿戏。体现了诸葛亮争取少数民族的高超策略。对孟获的擒与放,思想上做了充分的准备。
擒了孟获又放走,大家並不理解:“孟获乃南蛮渠魁,今幸被擒,南方便定,丞相何故放之?”孔明笑曰:“吾擒此人,如囊中取物耳。直须降伏其心,自然平矣。”三擒孟获而又放,诸葛亮又对大家说:“吾三番擒之而不杀,诚欲服其心,不欲灭其类也。”
诸葛亮並未采用杀一警百的恐吓策略,而采用了擒而故纵的怀柔政策,通过对孟获的七擒七纵,孟获的降服也带动了南方各部落的归顺,蛮方皆感孔明恩德,皆呼之为“慈父”,誓不再反,从此南方平定。
诸葛亮七擒孟获,并非为了炫耀自己,而就是为了收复南中的人心。本篇咱们主要按历史来说。
“七擒孟获”发生在南中地区,也就是蜀汉益州的南部的几个郡,包括牂柯郡、越巂郡、永昌郡、建宁郡等,大致在现在的云南、贵州、川西南一带。那里自然环境复杂,天高皇帝远,又有羌人、夷人等少数民族聚居,成都对这边的控制力一直不强。吴蜀交恶后,孙权对南中各郡煽风点火,导致南中地区掀起大规模叛乱,连成都派去的太守都被杀的杀抓的抓,局面完全失控。
南中地区的叛乱头子,主要有三个,一是当地豪强大户雍闿,一是夷人的王高定,还有一个叛将朱褒。至于孟获,并不是《演义》中说的“南蛮王”,而是南中一位德高望重的群众领袖,他是被雍闿蛊惑出来当偶像的。
诸葛亮执政后,面对这种险恶的局势,先对南中地区不采取强硬措施,只是守住边境,同时派遣使者去安抚叛乱的郡县。等到对内发展生产、积蓄粮食、训练军队达到一定成效,对外与东吴恢复同盟关系之后,这才于225年亲率大军,平定南中。
参军马谡送诸葛亮出成都城时,给诸葛亮提了一个建议:“南中地区主要距离远,地势险要,所以一贯对朝廷不服从。就算今天去打败了他们,明天又造反了。而且您的大战略是要举全国兵力北伐曹魏,那就必然造成国内空虚,一旦被南中的人知道,他们更要造反。那么能不能把造反的人全部杀光以绝后患呢?也不行,一来这样太残忍了,不是仁义之人的作为;二来,短时间内也不可能做到。”
接着,马谡给出了他的结论:
“兵法上说,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希望您收复南中那些人的心。”
诸葛亮认可了马谡的这个思路。
《三国演义》中,平定南中占了整整4回篇幅,双方各自出动了数十万大军。其中平定高定、雍闿、朱褒三个叛将只占半回,七擒孟获用了三回半。
真实的平定南中,从军事规模来说要秀气得多。蜀汉一方的兵力最多不超过三五万的级别,叛乱方人数可能多一点,多数是军民不分的乌合之众,其战斗力无法与蜀汉精兵抗衡。南中平乱,对诸葛亮而言,主要难在地理位置复杂,水土不服,以及需要尽快收服人心。
从军事角度,蜀汉的主要敌手不是孟获,而是夷王高定、大户雍闿、叛将朱褒。诸葛亮四路兵马齐头并进,很快把这几路叛军都打垮,南中诸郡都收复了。
不过,事情到这里并没有结束。雍闿、高定、朱褒虽然都死了,南方的群众领袖孟获纠合了雍闿的余部,再加上高定、朱褒等的残兵败将,继续和诸葛亮作战,颇有点“野火吹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时候,叛军的实力已经大大削弱,从军事上对诸葛亮的蜀汉南征军大基本构不成威胁了。但,诸葛亮追求的并不是把叛军摁下去。他要的是南中长治久安。打败孟获很容易,甚至杀了他也不难,难的是利用孟获,让南中地区不再造反。
单纯杀掉孟获,对蜀汉后方稳定没什么好处。相反,在我方优势下,应该对现有资源展开尽量多的利用。
于是诸葛亮实践马谡的“攻心为上”。七擒孟获开始。
初战,孟获很快被诸葛亮打败活捉了。他做好了血洒故土的准备。可是出乎意料,诸葛亮没有杀他,反而摆出酒肉招待他,并且带着他参观自己的营寨和阵地。然后放了他,让他重振兵马来战。
孟获被释放之后,再来交锋,又一次兵败被擒。而诸葛亮并未逼迫孟获投降,反而再次放了他。
双方就这样上演类似的一幕幕活剧。孟获越打越没信心,越打输得越干脆,而诸葛亮每次都和颜悦色地优待俘虏,吃饱喝足,再释放他。
人都是有脸皮的,有良心的,孟获第七次被擒后,诸葛亮依然要释放他,孟获终于感动了。他流着泪对诸葛亮说:“丞相天威,我们南中人再也不造反了!”
有史学家认为“七擒孟获”是虚构的,理由是诸葛亮在南中打仗一共只有几个月,如此短时间内应该来不及七擒七纵;尤其诸葛亮深入南中,应该速战速决,哪有功夫慢慢玩这种把戏?不过如前面所说,历史上的七擒孟获并非《演义》中那样百万大军跨越万水千山的征战杀伐,很可能就是在云南省几个县范围内进行的“追剿残匪”行动。诸葛亮已经击溃了叛军主力,这种擒纵只是费点事,不会有太大的伤亡代价,时间也有限。
诸葛亮的两个战略目的,第一个是直接消灭眼前的叛乱,这个已经达到了;第二个是尽可能安抚南中人心,而七擒孟获正是达成这个目的的重要手段。以现在云南地区各部族依然广泛流传的诸葛亮崇拜而言,汉丞相一千八百年前在此地留下的威名绝非虚言。
消灭三个匪首,是从军事上摧毁叛军。七擒七纵孟获,是从人心上安定南中。此外,诸葛亮还在政治上进行改革,有效把南中从蜀汉政权的“盲肠炎”,打造成为一台造血机,为诸葛亮的宏大战略提供着有力的支持。
按照《资治通鉴》的记载,说“七擒孟获”之后,直到诸葛亮去世,南中的夷人都没有造反,这并不确切的。实际上诸葛亮班师之后不久,南中就又发生了夷人叛乱,杀害当地守将,被李恢迅速剿灭。公元233年,南中夷人首领刘胄又起兵造反,后来被马忠带领张嶷、张翼等将领平定。
然而这些并不说明诸葛亮失败。毕竟南中形势太复杂,指望靠孟获个人的效忠,就一劳永逸根绝叛乱,这是不可能的。但诸葛亮的雷霆一击加上釜底抽薪的政治手段,确实让南中地区相对安定。这以后发生的叛乱都是小打小闹,像之前那种数郡一起叛乱动摇国家根基的事情再也不会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