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是在比较中产生的新型穷人是什么意思!
“穷人”没有固定标准。
按联合国的标准,在世界上,每人每天生活支出低于1.9美元就是贫困人口,按现在每月对人民汇率,1:6.36计算。1.9×6.36=12.084元,12.1×365=4416.5元。也就是每年生活支出大概低于4416元为贫困人口。
美国年收入低于1.4万美元为贫困线人口。
法国年收入低于729欧元为贫困线人口。印度每月生活支出低于4.5美元为贫困线人口;
印度穷人标准是按每天消耗的热值“大卡”来核算的,即每天消耗2500大卡,消耗2000大卡就可以保持不会瘦。
越南月收入17.6美元为贫困线的。
由于各国物价指数不同,也很难做出等同比较。
很多国家所谓“穷人”,可以申请国家救济。或者免费得到一些食品劵,按当地政府规定的食品存储期限,超期食品按时、按期发放给穷人。这些食品是按规定,即每天加工的食品,当天晚上必须处理掉(一些熟食)。
很多国家所谓的“穷人”,有房有车。
与国情、物价、失业期限等诸多因素有关。
我国最低生活保障金,各地标准不一样。
低保户各地标准不一样。
所以,“穷人”的标准只能按当地的情况而定。没有统一标准。
穷富之分的结果是对于物质资源支配能力的体现,但是人能力上的差别又导致了贫富悬殊的状态。有的人懒,有的人勤劳,有的人家世好,有的人出生就落魄。有的人遇到了贵人,找准了方向,有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而改变了贫穷的面貌。总之穷富现状的结果都是有一定道理的,把握机遇是关键。
富人之所以富,格局啊思维啊,那些高大上的问题都不是一般人有资格去讨论的,我只能简单的说,富人与穷人的圈子隔着一道天然的鸿沟,这里横亘的是思想与气魄。富人圈子在考虑着如何利用资源如何成就,穷人考虑的是我明天会不会失业,穷人最大的短板就是见不得别人好,“乞丐不会妒忌比他富有的人,而是会嫉妒比他更富有的乞丐”。富贵险中求,财富的得来必然与凶险并存,富人不甘平庸,敢于冒险,有一种勇于牺牲的精神,他们也会在乎生命的长度,但更注重生命的质量。因为一夜暴富的心理,穷人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买彩票,投资小收益大,结果买了n多年,一直都在做贡献。穷人说得最多的话是:顺其自然,健康长寿,平安是福。结果除了安稳和没有质量的长寿,却一事无成。
现如今的社会是个金钱至上的时代,没有哪一个时代的像今天的社会这样对于金钱如此的渴求与追逐。比如房子和车子,一个是用来住的,一个是用来代步的工具。中国人真的缺住房吗?不是,而是攀比,你有我比你更有,你多我比你更多。当物质满足达到了一定的程度,人就开始膨胀。于是乎,便产生了大量的房奴和车奴,甚至诸多的社会乱象。人们所追求的物质最大化,实际上是在制造巨大潜在的风险,有些看上去的富,实际上就是空中楼阁。当时代想要抛弃你的时候,连招呼都不会打一声。
人穷不要紧,怕的是又穷又爱虚荣。法国作家莫泊桑写过一篇小说《项链》,故事中的女主因为虚荣,为了一场宴会而付出了一生的代价。
势利,是人性的使然,当你无视这种感觉的时候,就会坦然的去面对了。终归来说人们一直都在寻求一种安全感,这种感觉首先来自于看得见的物质。
当人由穷变富以后,反过来瞧不起穷人,暂且不要去给他们定义为势利,不在其位,不知其苦。穷人被别人经营,富人经营别人。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常人哪里知道穷人逆袭的过程中经历过什么,而你眼中所谓的势利是否含有嫉妒与自卑的成分?不过乍富起来的人多少会有那么一点缺乏淡定的成分,难掩得意,他们不想再靠近穷人,是因为穷人那里 没有他们需要的资源,他们过够了穷困的日子,害怕穷人给自己带来贫困生活的回忆。一跃进入了社会的另一个阶层,那种感觉自然就会不一样——欣慰、心酸……,或许还会有一种浴火重生脱胎换骨的感觉。
不要去嫉妒富人,也不要等着去看富人的笑话,当富人的日子不好过的时候,穷人的日子更不好过。
由于社会资源的有限,加之各人的能力,不可能所有的人都生活在一条平行线上,富人的生活虽然令人向往,但无法企及,作为大部分普通的人,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过好平淡的日子,同样不失为幸福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