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5年到2017年,特斯拉建厂的消息从业界瞩目到如今仿佛成了一个笑话,从广州为何特斯拉最终选址上海、苏州、合肥再到6月23日爆出的特斯拉上海建厂,消息刚出现不久就被双方所否认澄清,这到底是特斯拉为了以后的“中国行”提前造势还是想待价而沽为自己争取更大的利益?
所有谣言的出现都不是空穴来风,面对特斯拉这一头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猛虎,他的一举一动都被业内人士所关注,从一张“特斯拉落户上海签约现场”的照片到“合作伙伴”上海临港控股有限公司的股价涨停,仿佛都在告诉人们特斯拉此次是动真格准备在中国本土化了。
而消息才刚出来不久就马上被上海临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电气集团这两家“相关人士”发布公告,否认和特斯拉有合作事宜。特斯拉官方也表示,正在和上海政府进行探讨工厂建设的可能性,特斯拉仍将继续对潜在工厂的选址进行评估。
新能源巨头特斯拉为何中意中国建厂
对于特斯拉这一新能源巨头,很多人都是耳熟能详的,虽然特斯拉的市值超过了600亿,但是之前却一直处于亏损状态,据特斯拉公布的2017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特斯拉第一季度总营收为26.96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11.47亿美元,同比上涨235%,但第一季度还是净亏损达到了3.3亿美元,与去年同期亏损的2.82亿美元相比甚至超出了17%,另外,据wind数据,特斯拉至2017年第一季度累积亏损达32.79亿美元。
但在中国市场特斯拉却以高出其他市场售价50%的Model S(参数|图片)和ModelX出口了4799辆,是2016年同期的350%,特斯拉在中国的销售额也因此达到了10亿美元,约占特斯拉全球销售额的15%。中国市场页成为了特斯拉想要盈利就不可缺少的市场之一。
据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电动汽车销量大约33万辆,产量比2014年增加了300%,2016年中国电动汽车销量为50.7万辆,同比增涨了51.7%,中国新能源市场潜力巨大,也就成了特斯拉最大的目标用户市场。
随着特斯拉旗下Model 3(参数|图片)的供不应求,当务之急就是提升产量,据此前消息,特斯拉在加州工厂15年产量也不过5万,虽然在2017年初,特斯拉为了Model 3对加州工厂准备进行改造,并预计2018年产量能达到50万。但总观其此前的产量不足,连续几年都没有完成生产目标的情况,此次改建是否能如预期般提升还有待考察。
面对新能源市场未来的持续热销,身为电动车的龙头之一,这个产量对于特斯拉,对于中国市场都是远远不够的,所以特斯拉建厂也必然会提上日程。再考虑那高达25%的进口税,以及中国这个不可缺少的新能源市场,特斯拉选择中国建厂也是必然的结果。
为什么特斯拉中国建厂备受关注
特斯拉中国本土化对于特斯拉而言是有百利而无一害,但是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业内人士和消费者去花费心思关注特斯拉中国建厂?
首先,特斯拉这一硬品牌对于消费者而言就像苹果手机一样,就算把性能放一边,同样的价格,开着特斯拉上路就像拿着苹果手机打电话一样,但其高昂的价格也让很多中意“T”的消费者望而止步。而特斯拉入华却可以极大的减少想买特斯拉汽车的消费者的经济支出,少花了25%进口税的特斯拉就算只是将售价降低20%对于“特粉”而言也是一个值得称赞的消息。
特别是特斯拉推出走亲民路线的Model 3,虽然性能各方面缩水不少,但是35万的价格却让不少白领消费者虽然肉疼却有能力承担了,当特斯拉在中国本土化后,这个价格近乎24万的“大腕”想必会有不少消费者愿意为其掏腰包了。
而对于那些不断推出新车想抢占国内新能源市场的各大车企而言,特斯拉入华无疑是洪水猛兽,本来就已经竞争激烈的新能源市场再迎来这样一个“技术大鳄”,就像苹果手机在国内对于小米、锤子、华为的冲击一样,可能除了少数几个在新能源市场已经抢占了一席之地的比亚迪、吉利等车企以外,其他自主车企只能像罗永浩卖锤子手机一样在新能源市场卖“情怀”了。
面对特斯拉中国建厂问题,各车企又该如何应对
虽然目前为止特斯拉方面还没有正式确认Giga超级电池工厂的建厂位置,但其CEO马斯克也表示,将在2017年年底有一个明确计划,包括中国市场的生产规划和在中国建厂的地点,特斯拉将在中国建厂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特斯拉中国建厂固然可以对国内的新能源市场起到一定的刺激作用,但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国内新能源市场的环境,失去了25%进口税枷锁的特斯拉就像脱缰的猛兽,当下国内的自主车企恐怕在中高档新能源市场很难竞争的过特斯拉,而一个良好的市场需要的是诸子百家的良性竞争而不是一家独大的垄断市场。
面对这一出笼猛虎,众多自主车企只能一边以价格战稳住阵脚一边抓紧研发提升新能源新车的性能,以往的经验无数次告诉了我们,只有技术才是硬道理。
一个企业在品牌优势落后的情况下只能用产品的硬实力以及优秀的宣传策划才可以吸引到消费者对其的认可。
新能源君希望此次特斯拉入华带给新能源市场的紧迫感可以让各大车企从现在的小打小闹变的紧张起来,在良性竞争的情况下可以不断提升新能源汽车的性能,从而达到促进新能源市场发展的目的。新能源君认为,这也才是消费者和国家所希望看到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