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统计局公布,2022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87026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0%,比上半年加快0.5个百分点,国民经济顶住压力,恢复向好。
截至11月2日,全国31省份陆续公布了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在多个省份遭遇突发疫情等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的背景下,各省如何发力稳增长?经济格局呈现出怎样的变化?
南都记者梳理发现,从经济总量上来看,前三季度有12省份GDP超3万亿元。粤苏鲁稳居前三,广东是唯一GDP超9万亿元的省份,江苏以3千亿之差紧随其后,山东(4%)则是前三强中增速超过全国增速的。福建继续以微弱优势领先湖北,排名第七,也是前十强中增速唯一超5%的经济大省,增速排名全国第二
前三季度共有18省份增速跑赢全国。能源大省维持较快增长,山西以5.3%的增速排名第一、内蒙古和江西5%并列第三。中西部省份增速表现继续亮眼,湖北、湖南、陕西、宁夏均在4.7%及以上,甘肃也在4%增速的梯队。夏季遭受疫情和极端高温天气等影响的西南地区,如四川、重庆、贵州增速较上半年有所放缓,西藏降幅明显,热门旅游目的地新疆、甘肃、宁夏,以及海南也有一定下降。
此前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吉林、上海、海南为负增长,但降幅较二季度缩窄。“经济第一市”上海在三季度反超北京,并超越河北,重返第十一,也是前三季度GDP唯一超3万亿元的城市。
建设中的深圳湾文化广场,预计将于2025年建成启用。 新华社发
广东是前三季度GDP唯一超9万亿的省份
今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举措稳住经济大盘,这其中,经济大省多次在中央会议中被提及:广东、江苏、浙江、山东、河南和四川这6个经济大省经济总量占全国的45%,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顶梁柱”。经济大省要勇挑大梁,发挥稳经济关键支撑作用。6省里4个沿海省在地方对中央财政净上缴中贡献超过6成,要完成财政上缴任务。
如何挑大梁、稳大盘?可以从各省统计局发布的数据及其分析得到一些答案。据广东省统计局数据,前三季度广东GDP达91723.22亿元,是唯一超过9万亿的省份,同比增长2.3%,经济运行企稳回升,工业生产增速回升。支柱产业中,汽车产业持续回暖,汽车制造业增长26.5%;锂电和光伏等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4.5%。此外,三季度全省疫情防控形势相对较好,接触性服务业加快恢复。
紧随其后的江苏为8.86万亿元(88652.7亿元),同比增长2.3%,与广东仅差3000亿元。江苏省统计局指出,江苏工业生产加速恢复,装备制造业贡献突出。前十大行业中,有9个行业当月增加值实现同比增长,5个行业增速达两位数,汽车制造业增长27.5%,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21.1%,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9.1%,医药制造业增长13.1%,金属制品业增长12.7%。
总量排名第三的山东是6.44万亿元,同比增长4.0%,增速高于全国的3.0%,并以超3000亿元的增量排名全国第一。山东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加速推进。前三季度,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1%,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9.8个百分点。新经济投资加速布局。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34.1%。“继续为全国稳经济大盘贡献工业大省担当。”本地媒体这样评论。
福清兴化湾海上风电场一角。 福建加快推进海上风电绿色发展。 新华社发
福建前三季度GDP增速领跑东部经济大省
其余经济总量前十的省份中,浙江前三季度GDP为5.57万亿元,中部第一的河南为4.7万亿元,西南第一的四川达到4万亿元。
在复杂严峻的宏观环境外,四川还面临省内频发疫情、高温干旱、缺电保供、地震灾情等多重冲击,前三季度GDP增速降为1.5%,“短期干扰冲击明显,克难前行彰显韧性”。四川省统计局解读指出,“政策对冲成效明显”,配套出台扎实稳经济增长30条措施,积极对接争取国家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9月工业明显提速。
总量排名第七的福建则保持了今年以来的较高增速,为5.2%,也是东部经济大省中唯一超过5%的,增速位居全国第二。前三季度GDP逾3.77万亿元。湖北3.72万亿元、湖南3.53万亿元紧随其后。安徽以3.37万亿元保持第十的位次。
“疫情防得住,经济才能稳得住。”据福建日报报道,11月1日召开的十一届福建省委财经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强调为全国大局作出福建贡献。“福州等受疫情影响较重的地区要在集中精力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尽可能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争取早一天实现动态清零,早一天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省内其他地区要抓住第四季度施工黄金期和年末消费旺季,确保交通物流保通保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重点企业生产经营平稳。”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从内到外装饰一新,迎接进博会开幕。 新华社发
上海经济恢复向好,电子和汽车等行业起拉动作用
上海则是前三季度GDP唯一超3万亿元的城市(30956.65亿元),并反超河北省和北京市,北京距离3万亿元仅一步之遥。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北京曾一度以3亿元的微弱优势反超“经济第一市”上海。
前三季度,北京GDP增速为0.8%。这其中,疫苗生产等医药制造业的影响比较大。北京统计局指出,工业生产受高基数影响仍呈降势,高端领域较快增长。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下降17.5%,剔除新冠肺炎疫苗生产因素,则同比增长3.8%。支柱行业中,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8.3%,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7.3%,汽车制造业下降4.9%,医药制造业下降57.9%。部分高端领域产品生产保持较快增长,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机组产量分别增长1.9倍和83.5%。
上海前三季度GDP增速为-1.4%(负增长的还有吉林和海南),但降幅较上半年在收窄,经济恢复向好,主要指标连续数月实现增长,其中工业生产加快恢复。统计数据显示,主要行业中,电子和汽车等行业生产形势较好,对全市工业持续回升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前三季度,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总产值比去年同期增长10.8%,增速比上半年提高5.8个百分点;汽车制造业总产值增长10.2%,增速提高9.8个百分点。
宝武山西太钢不锈钢精密带钢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角。新华社发
中西部和能源大省表现亮眼,山西增速全国第一
前三季度跑赢全国GDP增速的18个省份,大部分位于中、西部,尤其是其中的能源资源大省。山西以5.3%的增速,排名全国第一;内蒙古增速5%,陕西为4.8%;一季度增速第一的新疆在旅游旺季遭遇突发疫情,GDP增速为3.9%,“增速稳居全国第一方阵”。上半年增速第一的宁夏,前三季度GDP增速为4.9%,另一西北省份甘肃也录得4.1%的增速。江西增速为5%,增速并列全国第三,中部的湖南为4.8%,湖北为4.7%。
受俄乌冲突和欧洲能源危机等因素影响,当前国际能源价格大涨。在国内,山西、陕西、内蒙古、新疆等省份承担起了增产保供的任务。以“坚决扛好综合能源大省政治责任”的山西为例,前三季度全社会原煤产量97791.0万吨,增产9301.0万吨,增长10.5%。非常规天然气产量82.4亿立方米,增长13.8%。规上发电量3062.5亿千瓦时,增长7.6%;其中外送电量1053.5亿千瓦时,增长14.6%。
相对应的,这些省份的财政收入也在快速增长。财政专家对南都记者表示,能源大省的主要财政收入并不依靠增值税,重点是资源税收入。统计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山西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704.4亿元,增长26.1%,快于全国(-4.9%)31个百分点。从税收增收项目看,企业所得税增长99.9%,资源税增长68.6%。陕西前三季度的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11.92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同口径增长26.3%。值得注意的是,陕西的非税收入也在增长,增速19.5%,达518.90亿元。
2021年以来,依靠“煤炭周期”获得较快增长的同时,山西等能源大省也在加快转型发展。据山西发布,10月25日召开的市长例会暨前三季度全省经济形势分析会议,提出超前谋划明年和未来五年工作,围绕转型发展,加快布局建设新项目,发展先进制造业,培育壮大新动能,走好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这条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今年以来增速较快的江西,则在消费上发力。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837.1亿元,同比增长6.0%,连续七个月增速位居全国第一。据江西日报,10月31日召开的全省前三季度经济运行分析会暨“决战四季度、夺取全年胜”动员会,除了强调要全力稳住项目建设“主战场”,还要深耕扩大商贸消费“主阵地”,扎实推进商贸消费提质扩容三年行动,持续稳住大宗消费,大力优化消费场景,办好消费促进活动,综合施策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加快恢复。
采写:南都记者 陈秋圆 发自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