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海底捞正在为上市做最后的冲刺时,有媒体曝出,创始人张勇夫妇在新加坡花费了1.3亿元购入豪宅疑似为移民做准备。
“张勇跑路”的消息甚嚣尘上,一贯低调的张勇对此也并没有回应。
一年后,海底捞正式登陆港股,一切尘埃落定,股东名单上,张勇的国籍一栏上写着“新加坡”,这位中国火锅一哥,果然跑了。
今年疫情爆发后,全国海底捞门店全面歇业,据媒体估计,其一天的损失在8000万元左右。
而海底捞在新加坡的12家门店依旧门庭若市,给海底捞带来了急需的现金流。
张勇曾对媒体透露:新加坡人对海底捞接受度特别高,即使开了12家门店,依旧存在排队现象。
新加坡的“第二春”给了张勇底气,让他能在餐饮业哀鸿遍野之际,风轻云淡地只说了一句:“终于可以好好放假了。”
张勇从未说明当年移民新加坡的目的,但在海底捞的股权结构中,我们能找到一些蛛丝马迹。
海底捞是中国餐饮界的一个异类,说它是异类,并不单指服务。
在海底捞的言传身教下,国内餐饮业的服务水平显著提高,服务是可以学的。海底捞真正的“异”是指在资本市场上的能力。
2018年,海底捞登陆港股市场。由于香港金融开放程度高,很多在大陆难以上市的企业往往选择去香港发展。
数量一大,自然鱼龙混杂,大多数都是上市即巅峰——很快破发,一落千丈。大陆股票在港股中,几毛几分的比比皆是。
海底捞则是少数异类,上市后股价一飞冲天,一个连锁火锅店市值可达2000亿。
凡事怕对比,以A股的餐饮大佬全聚德为例,全聚德2019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
亏损面持续扩大达1.18亿,这家百年老店的市值仅为30亿,相当于海底捞的60分之一。
另一家2017年上市的广州酒家,虽保持盈利,但主营业务早已从餐饮转战到了食品加工,才勉强保持增长,市值停留在115亿,依旧只有海底捞的18分之一。
可以说,餐饮业绝对是资本市场的黑洞。资本不看好餐饮业的理由很简单:投入大回报低、供应链不稳定、无法实现标准化。
今日资本的创始人徐新在一次内部会议上对主管餐饮投资的负责人说:“你还不死心吗?还在等下一个海底捞?”言下之意,要负责人放弃手上的餐饮项目。
反观海底捞的成功,离不开创始人张勇的个人能力,这位只有中专文化的“野小子”硬是在餐饮资本沙漠上建起了一座大厦。
这座大厦旁边只有一些矮小的“棚户”,在棚户的衬托下,海底捞的金字招牌显得格外耀眼。
与其他成功人士不同,张勇算是底层逆袭的典范。
年轻时代的张勇要钱没钱,要学历没学历,从小野惯了的他,不喜欢读书。
但他们那一辈70年代出生的人,想读书也没有机会,大学的门槛极高,大多数人选择沿袭父辈的老路——进工厂,当名光荣的产业工人。
张勇的父母看儿子不是读书的料,便把他送进了技校,好歹学门手艺。
结果,张勇在技校也没学到啥真本事,每天逃课,出去玩儿,对象谈了好几个。
幸亏他在技校认识了后来创业的伙伴施永宏,张勇的作业和考试,都交给了这位好哥们,在施永宏的帮助下,他才得以顺利毕业。
多年以后,有记者问施永宏,如果再选一次,自己是否会跟着张勇创业?施永宏斩钉截铁地回答说:“不会。”
两人的矛盾来自于海底捞股权上。
上世纪90年代,中国掀起了下海潮,张勇从小能折腾,毕业后进了拖拉机厂,没上几年班,就不安分起来,想做点小买卖,苦于没有启动资金,便找到了好哥们施永宏。
据张勇后来回忆说,创业之初,他和施永宏各拿4000元开火锅店,股份各占50%,非常公平。
但施永宏对此提出了不同意见,他表示,8000元都是自己拿的,张勇没出钱,只出力。
不管哪一种说法是真的,1994年,成都街头多了一家名为“海底捞”的火锅店。
起初,这家小小的火锅店没有显示出什么特别之处,如同成都街头无数夫妻店一样,有生意时做生意,没生意时,施永宏和他老婆便带着员工在店里打麻将。
开店后的张勇一心扑在经营上,整天琢磨怎么做好这家店,毕竟这是他张罗起来的店面,一家老小的生计都要从店中的营业额里出。
张勇眼见施永宏在店里打麻将心里着急,但又不好明说,这家店两人的股权是一样的,这种最糟糕的股权结构差点断送了海底捞的前途。
终于有一天,施永宏带着员工打麻将时,张勇爆发了,掀翻了麻将桌,表示要开会解决问题。
会上,张勇突然提出:“正规的公司都有经理负责经营,现在,我决定,我来当海底捞的经理。”施永宏没有提出异议,默认了。
张勇自封经理的举动,没有引起施永宏的注意,他回忆说:“他性格就那样,霸道惯了。”
张勇也在上市后接受采访时表示:“我在公司开会,可能因为我是老板,一般我说的话没人反对。反对的也干不长。”
当上张经理后,张勇为海底捞制定了一套服务规则,成为改变这家小店命运的法宝。
海底捞的竞争核心不在味道,而是服务。刚成立时,张勇亲自为客人拎包、带小孩、为客人擦皮鞋。
出色的服务让海底捞异军突起,很快打响了品牌,走出了成都,变成了一家全国性企业。
成都的老百姓对海底捞火锅并不满意,甚至说它做得很难吃,因为他的火锅与正宗川味火锅相差甚远。
这种差距就好比意大利人对星巴克嗤之以鼻一样。意大利人说:“星巴克那种速溶咖啡根本不能叫咖啡。”
在意大利,咖啡的做法超过两千种,味道的确远胜星巴克。
但为什么意大利没有诞生一家世界性咖啡企业呢?
因为他们没有标准化,意大利2000多种咖啡做法散落在民间,属于家传,没有稳定的味道,无法大规模连锁复制。
星巴克CEO舒尔茨说:“有人批评说星巴克难喝,但能把全世界1万多家门店做得一样难喝,只有星巴克能做到。”
星巴克每杯咖啡用多少咖啡豆,添加多少牛奶,精确到毫克,这就是资本市场想看到的规模化、标准化的能力。
海底捞火锅在味道上的确无法与有的民间小店相比,但张勇摸准了资本的心思。
海底捞和星巴克一样,门店的装潢、服务标准、菜品供应链,一应俱全。
有了这些东西,才能大规模开店,光靠一两个老师傅坐店,可以开一家有名的饭店,但走进不了资本市场。
现在海底捞离上市还有最后一步:彻底改变糟糕的股权结构。
海底捞的股权说起来很简单,张家、施家各占一半,两家人平起平坐,等于说从资本角度没有一个领导,多中心等于没中心。
这些年,张勇对海底捞的发展贡献有目共睹,施永宏更多扮演的是“寓公”角色,象征性的参加些公司会议,拍板的工作均是张勇在负责。
所以海底捞上上下下全是张勇的得力干将,施永宏毫无发言权。
性格霸道的张勇决定用最简单的方式处理施永宏的股权问题。
他强势地提出以“原始价”购买施永宏18%的股权,这样自己就成了海底捞唯一大股东,从此谁也无法从他手里拿走这家公司。
这个方案几乎没有商量的余地。至于“原始价”是多少,引起了外界的猜测,有人说是当年8000元的18%,折合人民币1440元。
记者问时,施永宏模棱两可地回答:“象征性给了点儿。”
换而言之,张勇几乎没有付出任何代价就拿走了施永宏18%的股权,彻底把海底捞变成了他的个人产业。
5年后,施永宏被夺走的18%股份价值360亿人民币。
随后,张勇仍不放心,通过增发等手段,不断稀释施永宏股份,直到把他的股份降低到16%,毫无威胁后才安心上市。
接下来,张勇又开始策划移民新加坡。不要小看张勇的移民,他的移民不是简单的资本出逃,而是一套令人眼花缭乱的资本游戏。
张勇先在避税天堂维京群岛注册了一家家族企业,再用家族企业控股开曼群岛的一家股份公司,这两家公司都是张家100%控股。
开曼群岛的股份公司再去控股香港上市的海底捞餐饮集团,香港公司再去控制大陆的所有门店。
张勇为海底捞构建了三道防火墙:
维京群岛的公司买了家族信托,保证张家对海底捞世世代代的控制权;
开曼群岛的股份公司保证资金可以自由流动,不用接受审批;
香港上市公司保证海底捞可以在大陆和香港同时圈钱(去美国上市也没有人会买它的股票)。
最后,作为新加坡公民的张勇不用为他在海外赚得钱纳税!
从此,张勇的公司受英国保护(英属维金、开曼群岛),个人享受新加坡福利,并赚着全球最大市场中国人的钱。
不得不说,张勇是个天生的操盘手,从商人角度来说,他每一步都走得漂亮至极。
远走他乡后,他又给中国留下了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