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频道:为您提供一个绿色下载空间! 首页| 软件下载| 文章教程| 应用提交| 最新更新
当前位置:首页 > 手机资讯 > 攻略 > 《warframe》阿耶精华掉落几率 怎么提高阿耶精华的获取率,

《warframe》阿耶精华掉落几率 怎么提高阿耶精华的获取率,

来源:天空软件网 更新:2023-09-15

用手机看

扫描二维码随时看1.在手机上浏览
2.分享给你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加拿大 桂时雨 胡令毅:《歌代啸》英译本序(四)

演杂剧图片——采自网络

八、变革传承(2) :南北韵之变

本节论南北韵之变。

《歌代啸》为北剧, 用韵亦北韵。剧前有【凡例】七条,其之五云:

  出惟一韵,俱从 《中原》,其入派三声者,自宜另有读法,甚有有其声无其 字者, 亦须相像其近者读之。 若从休文韵,则棘喉多矣。

  《中原》 指 《中原音韵》, 休文韵则指《广韵》音系之韵书,包括《礼部音略》、 《平水韵》、《洪武正韵》等。《中原》 系黄娥所撰,代表北音音系,而《广韵》 则涵盖南北,折中调和,故实为 “中原”音系。《广韵》之始祖沈约,字休文, 南 齐湖州人,其所著《四声谱》, 今已佚不存,而精华却保存于《切韵》之中,后经 宋人扩充,为《广韵》,《广韵》以南音为基础,兼容并畜,故四声有入声, 至明 初之《洪武正韵》仍未有大变。而基于北京话之北音,则无入声,“入派三声”即 指 《中原》 将入声字分别归于平、上、去三声,可见其所依据者为北京话,与今之 普通话无甚区别。 以 《中原》为旗号反对休文韵,表明当时有南、北韵之争,而渭 从娥,故曰“俱从 《中原》”, 昭告读者《歌》剧用北韵,不用南韵。

  其实原无南北韵之分,华夷音虽不同而同宗平、上、去、入四声,自轩辕制 律一十七宫调, 至娥作《中原》所传者一十有二,有乐府共三十八章,包括黄钟二 十四章、正宫二十五章、大石调二十一章、小石调五章、仙吕调四十二章、中吕调 三十二章、南吕二十一章、双调一百章、越调三十五章、商调十六章、商角调六 章、般涉调八章、名同音律不同者一十六章、字句不拘可以增损者一十四章,皆以 《广韵》音系为准,无有不同。(见 《中原》作词起例, 页 58-63)

  《辍耕录》“乐曲”条载达达 (即鞑靼,指蒙古人)所弹之曲,与汉人曲调 不同:

哈八儿图 口温 也葛倘兀 畏兀儿 闵古里 起土古里 跋四土鲁海

舍舍弼 摇落四 蒙古摇落四 闪弹摇落四 阿耶儿虎 桑哥儿苦不丁 (江 南谓之孔雀,双手弹) 答刺 (谓之白翎雀,双手弹) 阿厮阑扯弼 (回盏 曲,双手弹) 古只把失 (吕弦)

然无曲词记录,不知为北韵否。另据 《中原》,又有女真【风流体】等乐章,皆以 女真人音声歌之, 虽字有舛讹,不伤音律。(页64) 惜乎曲词亦未见转载。

  今所传北剧最古者为《拜月亭》,出金人手笔, 用韵有依据 “中都”音者 (即北京话), 亦同时遵从《平水韵》。《平水韵》即《平水新刊韵略》, 系金朝 山西官员王文郁著,与《礼部音略》几无不同,而《礼部音略》则是《广韵》之改 进版, 故《平水韵》于《广韵》音系一脉相承,有入声。然《拜月亭》却不用入 声,例见于第一折之【赚尾】曲:

  然是兄弟心,殷勤意,本酒量窄推迟少吃,乐意开怀,虽您地,也省可里不 记东西。 阿我自思忆,想我那从你的行为,被这地乱天翻教我做不的耿俐。

  假装些厮收厮拾,伴做个一家一计,且着这脱身术漫过这打家贼。 其韵字是:

意 吃 地 西 忆 为 俐 拾 计 贼

咸为“齐”韵,除“贼”字外,《平水韵》归于入声“职”部,不合韵,然若据北 音,则发 tsei音,属“齐”韵,平阳声(见 《中原》, 页 21),可通押,可见作 者以中都方言作通融也。然押韵总体以《平水韵》为主,第三折有一突出之例, 见 于【叨叨令】曲,其韵字为:

遮 拽 热 哥 哥 说(按: “说”当时发 siue音,故亦韵。)

《平水韵》之平声韵目为:

一先 二萧 三肴 四豪 五歌 六麻 七阳 八庚 九青 十蒸 十一尤

十二侵 十三覃 十四盐 十五咸

  故知其用韵属“五歌”韵,若据当时北京音,“歌”“车”不同韵,故 《中原》有 “十二歌戈”韵和 “十四车遮”韵二类,表明彼此不能相混。【叨叨令】中之 “哥”字,若以北音发之, 应属 “歌”韵,其余韵字则应属“车”韵,然《平水 韵》则不分,“歌”“车”同在“五歌”韵,故通押。

  北人作曲尚依《广韵》, 南人用南方方言者则更屡见不鲜矣。南戏《张协状 元》之作者为杨慎,信手翻览,其用南言者几触目皆是, <93>如第十二出丑用吴白打 诨:

93 王世贞谓《陶情乐府》脍炙人口,颇不为当家所许,盖升庵本蜀人, 多川调, 不 甚谐南北调。 见《曲藻》。此评亦可用于其《张协状元》。

个Y头到官司,直是会供状,我便是着响个。(《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校 注》, 页 68)

“个Y头”即“这Y头”,“直”即“真”,“着响个”即“识相个”,也就是 “识相的人”。 用韵亦然,多有不合北音而合于南音者, 如第五出【犯樱桃花】之 第四曲:

早请去离,又要寻宿处。肮脏打脊,罔两当直。着得随它去, 路上偷饭吃。

这梦说得破,查裹与琴书,雨具牢收记。

其韵字为:

离 处 脊 去 吃 书 记

其中“处”、“去”、“书”, 吴语分别发音为:“伺”、“气”、“四”, 故可 与“齐”韵字通押。又该出【犯樱桃花】之第五曲:

哥哥去也, 妹妹来辞你。京都有甚, 土宜则剧, 买些归家里。妹妹须待归,

哥哥狗胆梳儿,花朵鞋面头须,休要闲理会。

韵字为:

你 剧 里 归 儿 须 会

其中“剧”发音“机”,“儿”发音 “子”,“须”发音 “西”, 亦皆吴语发音。 故作者于第二出自嘲为杜工部后代:

(末) 见甚底? (净)老鼠拖个驮 (大) 猫儿。(末) 只见猫儿拖老鼠。 (净)老鼠拖猫儿。(三合)(末净)(净笑) 韵脚难押,胡乱便了。 (末) 杜工部后代。(同上,页 14)

  上引净末对话为韵文,不以正宗音,而以吴音押韵,互相打趣。发“儿”音为 “子”音,“鼠”音为“伺”音,岂非 “胡乱”为之耶?故自我打趣说是“杜工部 后代”。 钱南扬却误注为“杜撰”之意,即说话不合实际 (同上,页 21) ,实其 意则指如杜工部写诗,不宗正韵,用方言押韵也。

  另一戏曲大家陈束,为浙江鄞人,撰《错立身》、《小孙屠》等戏文作品, 所见以吴语押韵者,更不可胜数, 亦举二例。《错立身》第五出【乐安神】曲:

一从当日,心中指望燕莺期。功名不恋待何如? 弃却和伊抛故里。不图身富 贵,不去苦攻书,但只教两眉舒。(《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校注》, 页 232)

韵字“如”发“慈”音,“书”发“四”音,“舒”发“司”音,皆吴音也。又该 折【锁南枝】曲, 韵字为:

理 艺 器 底 里 去

最末之“去”字不韵,而照吴语念为“气”字,亦韵矣。

  明代北韵之先驱者, 无疑当推黄娥。其之前固已有《诈妮子调风月》等北 剧, 韵则夹杂南音。如第二折【中吕粉蝶儿】曲, 韵字为:会、拾、地、迟、壻, “壻”即“婿”,《广韵》标其音为苏计切,音 “西”, 今吴人仍念此音。再如第 四折【雁儿落】曲,“做”与“处”押,“做”即“作”之俗字,《洪武正韵》不 收,然有“作” 字,收于去声“暮”部,读 zu4,亦与吴语发音无异。而娥撰《西 厢》,曲词无一不以京师音为准,朗朗上口,一如今之发音然。 第今所见之《西 厢》,撰于何时,不能确定,而能确定为娥最早之北剧作品者,又后未经改动,则 是《诸宫调风月紫云庭》, 写作时间在十六世纪之二十年代,曲子全用北韵,优美 流畅而无“拗折嗓子”之弊,不亚 《西厢》, 兹引一曲以资欣赏:

【仙侣赏花时】客舍青青杨柳新, 驿路萋萋芳茵。朝雨浥轻尘,一杯酒尽, 歌罢渭城春。(见《元曲选外编》, 第二册,页 345)

  娥不但以身作则,自五十年代居杭之后,又助在杭操吴语之戏曲同道纠正发 音,练唱北曲。 如所周知,《元曲选》每剧后皆附“音释”,实皆娥之所为,目的 在于为吴人正音。请观以下“音释”数例:

《汉宫秋》第二折音释

閼音烟 氏音支 侦音称 阄音鸠 伽音茄 熟裳由切 鼐音奈 攧与跌同

妲音达 遘音垢 僝锄山切 僽音骤 拗音要 镬音和 岫音袖 饯音贱

行音杭 迤音移 逗音豆 臕音标 肉柔去声 酪音涝 粥音肘 宿羞上声

《鸳鸯被》 第四折音释

贼则平声 塌音塔 跡将洗切 室伤以切 俗词疽切 蓆星西切 惑音回

吃音耻 逼病迷切 答昌知切 詈音利 日人智切 赫音黑 唬音夏

《鲁斋郎》楔子音释

䥷音茶 押养架切 法方雅切 压羊架切 踏当架切 诧疮诈切

其目的固在于助吴人发北音,细又可分为三焉:

(1) 助吴人以北音发入声, 如日、肉、法、压,均常用字,无有不识,然 吴人读为入声, 北音则化入声于平、上、去三声之中,颇不相同。

(2) 助吴人以北音发易错读之字,如宿、伽、拗,宿不读 su4,读 xiu3,伽 不读 jia1,读 qie2,拗不读 ao4,读 yao4。

(3) 助吴人正确发二读之字,如氏、閼、行,均有二音,氏不读 shi4,

读 zhi1,閼不读 yu1,读 yan1,行不读 xing2,读 hang2。此颇同于 《中原音韵》作词起例之释字条,聊举数例, 以窥二者之相似:

閼氏 (音烟支)

可汗 (音克寒)

嫪毐 (音涝蔼)

角里先生(角音鹿)

无射 (下音益)

龟兹 (音丘慈,国名)(《中原校本》, 页 56)

  另有一剧, 亦见有娥之音释及演唱提示。此剧即《宋公明闹元宵杂剧》, 收 于《二刻拍案惊奇》中,为最末篇,标题下有作者署名:

《贵耳集》、《瓮天脞语》 即空观

纪事

填词

《贵耳集》为南宋张端义撰, 因未见其书,不知为托名否;《瓮天脞语》, 据《少 室山房笔丛》,为慎撰,而即空观,笔者已有考证, 亦为慎,是可知该剧为慎之作 品矣。娥为之作眉批,一是关于音读,一是关于曲调演唱,列举如下:

1. 音读

第二折 【紫苏丸】曲之第一句: “穷秀才学问不中使,” 上有眉批云:

“不中二字俱乐作平。”

第五折【尾声】曲末句: “怎知俺小旋风爷爷亲身来看过了你,” 上有眉批云:

“旋去声。”

第六折【川撥棹】曲之第一句: “辞卿面,记得平时相燕婉,” 上有眉批云:

“婉音苑。”

2. 曲调

第二折【二犯江儿水】上有眉批云:

此本南调也, 今皆以北调唱之,则须增叠句。

第九折北双调【新水令】上有眉批云:

此曲以鼓为节,原无传板。今唱者皆相沿有板,故从时点之。前正宫曲亦 然。

然有视改四声为三声颇不为然者, 杨慎即一典型之代表。尽管娥竭力为三声

  辩解,曰: “入声派入平上去三声者, 以广其韵,为作词而设耳,然呼吸言语间还 有入声之别,”又曰: “入声作三声者, 广其押韵,为作词而设耳,毋以此为比, 当以呼吸言语还有入声之别而辨之可也,”重复但“广其押韵”,又承认“呼吸言 语间有入声之别”, 慎却仍加挞伐,见于其所著之《南词叙录》(其之非为渭著, 请见另考,乞恕)。 兹抄引慎之批评如下:

  南之不如北有宫调, 固也,然南有高处,四声是也。 北虽合律,而止于三 声, 非复中原先代之正,周德清区区详订,不过为胡人传谱,乃曰 “中原音 韵”, 夏虫、井蛙之见耳。(引自网络版)

  二人一曰北音为“中原音韵”,一曰南音为“中原先代之正”, 各执一词, 各有其 理。昔曾有多文研究阐述沈、汤之争, 殊不知其肇因实出慎、娥之南北音分歧也。 娥之所以撰《中原》者, 旨在驳慎等之谬,为“胡音”正名, 故籍“通人”之言, 力证南音之非:

余尝于天下都会之所, 闻人间通济之言: “世之泥古非今,不达时变者众。 呼吸之间, 动引《广韵》为证, 宁甘受鴂舌之诮而不悔。亦不思混一 日久, 四海同音,上自缙绅讲论治道及国语翻译,国学教授言语,下至讼庭理民, 莫非中原之音。不尔,止依《广韵》呼吸,上、去、入声姑置未暇殚述,略 举平声, 如‘靴’ (许戈切) 在戈韵,‘车、斜、遮’却在‘麻’韵,

  ‘靴’不协‘车’,‘车’却协‘麻’;‘元、暄、鸳、言、 褰、焉’俱不 协‘先’,却与‘魂’、‘痕’同押;‘烦翻’不协‘寒山’亦与‘魂痕’ 同押。(中略) 如此呼吸,非鴂舌而何?不独中原,尽使天下之人俱乐为闽 浙之音,可乎?窃闻 《大学》、《中庸》, 乃《礼记》中语,程子取为二 经,定其厥疑, 如‘在亲民’之‘亲’字,当作‘新’字之类是也。 圣经尚 然, 况于韵乎? ”(页 47-8)

却又深知身为女流,难以一己之力与主流相抗衡,遂不免感慨之叹:

若非诸贤公论如此,区区独力,何以争之! (页48)

而渭, 娥之景仰崇拜者, 正是力挺北韵之“诸贤公”之一,不仅在 《歌》剧

【凡例】中公然宣称 “出为一韵,俱从 《中原》”,而且在每出前, 特以 《中原》 之韵目, 标注其所用之韵:

第一出

第二出

第三出

第四出

用皆来韵

用江阳韵

用齐微韵

用家麻韵

之前之韵书,如《平水韵》、《洪武正韵》等,韵目皆单字,请观《洪武正韵》平 声韵目:

一东 二支 三齐 四鱼 五模 六皆 七灰 八真 九寒 十删 十一先

十二萧 十三肴 十四歌 十五麻 十六遮 十七阳 十八庚 十九尤

二十侵 二十一覃 二十二盐

《平水韵》亦如此,惟 《中原》 用双字:

一东钟 二江阳 三支思 四齐微 五鱼模 六皆来 七真文 八寒山

九桓欢 十先天 十一萧豪 十二歌戈 十三家麻 十四车遮 十五庚青

十六尤侯 十七侵寻 十八监咸 十九廉纤

  而且渭“从 《中原》”,不止在韵目之形式,实际押韵的确无不一一与之契 合。入声韵乃最关键,亦最引人注目, 下举四例为证。

1.第一出 【村里迂鼓】曲:

若论起当日田园,可也十分气概,连阡整陌,谁承望一丝不在。也只因暴殄 特多,才生事故,合当颓败。一味的酷爱摴蒲,太贪杯斝,死恋裙钗。光头 皮,那见他风流骨格。

  其韵字是:概、在、败、钗、格,俱用“皆来”韵,除最末之“格”字。“格”为 入声字,《平水韵》和《洪武正韵》均收于入声“陌”韵,不韵,而《中原》则归 于“皆来”韵之上声,发kiai音,故可通押。

2.第一折【后庭花】曲:

你快先将那酱碟儿揩,疾便把沟葱採,叶儿要全全的洗,就是那须儿还宜细 细去择。过几日担将去, 到长街,籴换些米和柴。我与你门谨闭,酒频筛, 只吃的醉醺醺帽儿歪。

  韵字是:揩、採、择、柴、歪,亦是“皆来”韵,然“择”为入声字,《平水韵》 和《洪武正韵》收于入声“陌”韵,不韵,而《中原》则归入“皆来”韵之上声, 遂亦合韵矣。

3.第三折【么篇】曲:

我姓李,休提误矣,票无名谁敢罗织?你信他一面虚脾,眼见的全没把臂。

韵字是:李、矣、织、脾、臂,皆用“齐微”韵,除“织”字外。“织”为入声 字,《平水韵》收于入声“职”韵,《洪武正韵》收于入声“陌”韵,皆不韵,而 《中原》则归于“齐微”韵之上声,发 tsi音,故可通押。

4.第三折【络丝娘】曲:

  不争他为张捉李,恰像个有天没日。老爷啊,你清水白面般广驰名誉,也索 要推详细。

韵字是:李、 日、细,亦是“齐微”韵,然“日”为入声字,《平水韵》和《洪武 正韵》收于入声“质”韵,不韵,《中原》归入“齐微”韵之去声,遂亦合韵矣。

  然当时响应黄娥以 《中原》作曲者, 除渭外,实亦寥寥。杨慎曩者坚决反 对,已见于前述,后态度固有所软化,并为《中州音韵》作序, 却仍坚持用入声 韵。此有《宋公明》一剧可以为证。 该剧为慎晚年之作,甚佳,且一如 《歌代 啸》, 每折前亦标明《中原》之韵目, 如第二折: “用支思韵”, 第三折: “用江 阳韵”, 第五折: “用齐微韵”,即是,然第七折破例:

用齐微入声韵

  《中原》 无入声韵,入声韵皆化入平、上、去三声, 慎却独创“齐微入声韵”, 既 坚持其“中原之正”之初衷,又有所调和折衷。须知南人奉慎为正宗而踵武其后 者,代不乏人。 如《镜花缘》,作者为唐顺之女儿,与汤显祖同时而稍前, 书中描 写音韵之学之详细,可为空前绝后,而有一例, 正触及其父唐顺之(即唐敖) 关于 入声之立场:

唐敖道: “据小弟看来,即如五声 ‘通、同、 桶、痛、秃’之类,只要略明

大义,其余皆可类推。”(见第三十一回,页 217)

何谓“五声”?稍后婉如有如下解释:

婉如道: “虽是‘方’字,内中含‘方、房、仿、放、佛’,阴、阳、上、 去、入五声(下略)。”(见第三十一回,页 218。)

可见“五声”即是将四声之平声分为阴、阳二声, 如今之普通话,再加入声, 故为 五声。 平分阴、阳,唐认可, 却不认可取消入声韵。

再如《红楼梦》,撰于明末, 亦见有一例涉及诗韵:

  迎春掩了诗,又向一个小Y头道: “你随口说个字来。”那Y头正倚门站 着,便说了个“门”字。迎春笑道: “就是‘门’字韵,‘十三元’了。起 头一个韵定要‘门’字。”说着又要了韵牌匣子过来, 抽出“十三元”一 屉,又命那Y头随手拿四块。那Y头便拿了“盆”、“魂”、“痕”、 “昏”四块来。(第三十七回,页 448。)

笔者所用之本为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有脚注解释 “十三元”曰: “《佩文诗韵》 ‘元’字韵次序列在上平声第十三,所以称为‘十三元’。”《佩文诗韵》出版于

十八世纪初,远在《红楼梦》后, 故所谓“十三元”, 非指该书之韵次序列,而是 指《平水韵》之上平声韵次序列:

一东 二冬 三江 四支 五微 六鱼 七虞 八齐 九佳 十灰 十一真

十二文。十三元 十四寒。十五删

  彼时《中原》早已问世, 用《平水韵》而不用 《中原音韵》, 似可一窥明末 江浙文人仕女对于入声韵之态度矣。直至二十世纪二十年代, 北京音方最终取代 《广韵》音系,成为全中国之国语正音。回首四、五百年前其之发轫于 《中原音 韵》,有有识之士如徐渭者起而推动鼓吹,其倡导之力,于今观之, 厥功至伟乎!

  以上所述,于音韵学专家, 殆无异于虚构故事。《中原音韵》为元代之周德 清著,早已成定论。张世碌云:

  从《广韵》到近代的诗韵,它们对于陆法言《切韵》一系的韵书,只可说是 渐变的, 虽然在编制的形式和面目上有些更动,而于实际的读音系统,并没 有剧烈的变化。到了元代的周德清,辑成 《中原音韵》一书,遂创立“北 音”一系的韵书,和《切韵》、《广韵》一系适相对立。(《中国音韵学 史》下册,第七章,第三节,页 208。)

  张之观点颇具代表性。《中原音韵》究竟为谁氏所撰,又究竟撰于元代抑明代,不 徒于音韵学史有关,且直接影响今人对“元曲”发展变化之理解,故为极其关键重 要,必须加以辩正之。 兹分两部分论述于下。

(一) 德清之真实身份

新镌绣像西厢琵琶合刻.书内版画插图.安雅堂藏板.明崇祯时期刻本 插图

  德清非男性,而是女性,为杨慎之妻,有其《中原音韵》自撰之后序为证。 《中原》有前序共五篇,分别是:

虞集序

欧阳玄序

周德清序

罗宗信序

琐非复初序

又有后序二篇:

中原音韵后序

书中原音韵后

序所用之名皆假名:虞集序为杨慎作, 欧阳玄序为高拱作, 周德清序为黄娥作, 罗 宗信序为胡宗宪作, 琐非复初序为徐渭作;后序前篇尾署周德清,亦为娥作,后篇 尾署讷庵,系归有光之号,故知为有光作。 各序咸有相关之证, 却以德清所撰之后 序信息最富,史实最多。先抄后序如下,再作分析。

  泰定甲子秋,余既作《中原音韵》并起例以遗青原萧存存。未几,访西域友 人琐非复初,读书是邦。同志罗宗信见饷,携东山之妓,开北海之樽,于时 英才若云,文笔如槊。复初举杯,讴者歌乐府《四块玉》, 至“彩扇歌, 青 楼饮”, 宗信止其音而谓余曰:“‘彩’字对‘青’字,而歌‘青’为

  ‘晴’,吾揣其音,此字合用平声, 必欲扬其音,而‘青’字乃抑之, 非 也。 畴昔尝闻萧存存言, 君所著 《中原音韵》乃正语作词之法,以别阴阳字 义,其斯之谓欤?细详其调, 非歌者之责也。”予因大笑,越其席,捋其须 而言曰:“信哉! 吉之多士,而君又士之俊者也!尝游江海,歌台舞榭,观 其称豪杰者, 非富即贵耳,然能正其语之差,顾其曲之误,而以才动之者, 鲜矣哉! ”

语未迄,复初前驱红袖而白同调歌曰:“‘买笑金, 缠头锦’, 则是矣。” 乃复叹曰:“予作乐府三十年, 未有如今日之遇宗信知某曲之 非,复初知某曲之是也。”举手四顾,螺山之色,鹭渚之波,为之改容。遂 捧巨觞于二公之前, 口占《折桂令》一阕,烦皓齿歌以送之, 以报其能赏音 也。明当尽携《音韵》的本并诸起例以归知音。调曰:“宰金头黑脚天鹅, 客有钟期,座有韩娥,吟既能吟,听还能听,歌也能歌。 和《白雪》新来较 可, 放行云飞去如何?醉睹银河,灿灿蟾孤,点点星多。”歌既毕,客醉, 余亦醉,笔亦大醉,莫知其所云也。 挺斋周德清书。

新镌绣像西厢琵琶合刻.书内版画插图.安雅堂藏板.明崇祯时期刻本 插图

  1.【青原萧存存】“青原”,《中原音韵校本》谓江西吉安,而吉安则与序 中人物无关,故解为泛指较妥。萧存存即《金瓶梅》中之韩爱姐,黄娥之女,为歌 妓,曩者歌妓名多用两字相同者, 如关盼盼、陈圆圆等。因生长于南方,不谙 “中 原”语音语调,遂有“问作词之法于予”(见德清 《中原》前序)。

  2.【西域友人】指徐渭。 因渭曾托名为元代之酸斋贯云石,而贯为西域人, 故有此戏称。

  3.【同志罗宗信】“宗信”与“宗宪”, 吴语发音极近似, 称其为“同 志”,胡亦属戏曲中人明矣,第才华不及德清。故宗信序末云: “余因觇其著作, 悉能心会,但无其笔力耳。”

  4.【携东山之妓】“东山”各地多有,为泛指。所需注意者为宗信携同之人 之妓女身份,可见其“宴饷”时,有歌妓陪席。

  5.【于时英才若云,文笔如槊】此句道出十六世纪中叶之胡丞相府,文人云 集,佳作层出不穷,有如建安时期之曹丞相府。胡丞相之称,非乃余之夸张其词, 时人如娥、如渭者早有此称法,如 《三言》之王安石篇,以王安石指胡,《四声 猿》之狂鼓史剧, 以曹丞相指胡, 均是。

  6.【讴者歌乐府《四块玉》】“讴者”即歌妓,《四块玉》似用曲名隐指席 间共主客四人。

  7.【 “彩扇歌, 青楼饮”】即《四块玉》之歌词,而“青楼”指妓馆,点出 宴饷之地点。胡于落职后,开妓馆,娥为色长,事见《续金瓶梅》。

  8.【予因大笑,越其席,捋其须而言曰】宗信有须,为男性,德清与之颇亲 昵,竟越席“捋其须而言”, 此柔情动作,可推德清很可能为女性。

  9.【吉之多士】不详其意。宗信序亦有“吉”字句: “矧吾吉素称文郡。” 《中原音韵校本》谓“吉”指“吉安”,然吉安系江西一小县城,未曾见以文著称 于华夏。或“吉”乃“缉”之谐音字,指被胡缉押之文士? 而照“缉”字解,二句 皆可读通:“吉之多士”即“所缉文士多人”,“矧吾吉素称文郡”即“况且吾所 缉押者素称文群”,“郡”为“群”之曲写。此句亦可复证前句所云胡府有“英才 若云”之文人群。

  10.【能正其语之差,顾其曲之误,而以才动之者, 鲜矣哉】 “其”与 “之” 皆指“非富即贵”之“豪杰”,即宗信也。 德清为之改语病, 正曲调之误, 其文艺才华又极为宗信所欣赏、所敬佩,不正反映娥与胡之真实关系?娥以其技艺 受胡独宠,一人而已, 他者不堪比肩,故曰“鲜矣哉”。

  11.【复初前驱红袖而白同调歌曰】红袖指歌妓,同调歌即前云之“乐府 《四块玉》”,“白同调歌曰”即以说话方式道出该曲之曲词。

  12.【 “买笑金, 缠头锦,”则是矣】引号内为曲词,“买笑金”应为“卖 笑金”, 指歌妓卖唱献笑所得之钱,“缠头锦”指歌妓演毕,客以罗锦为赠,置之 头上。其皆影妓女固属无疑,然“则是矣”指何人哉?即谁是妓女耶? 回观之前 “鲜矣哉”句,亦隐约其辞,主语不明,然合此上下二句同看,则知为宗信“正其 语之差,顾其曲之误”,而又能得其青睐者, 正是一妓女也。

德清不愿自曝其丑, 而籍歌妓之唱词, 道出真实身份。至此,已真相大明, 德清为女性,又是妓女,其 操歌舞生涯,不欲人尽知,不用真名而代之以假名“德清”,即德操清白之意,岂 不得已而为之者乎?另据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之参考书目,明冲和居士编 有《怡春锦》六卷,有明刊本,又有《缠头白练二集》,为续编 (页993), 虽皆 未之见,然冲和居士即徐渭,已见前述,而“缠头白练”即“缠头锦”之一种,集 内或有“缠头锦”与娥相关之证,可作余说之翼,不无可能也。

  13.【予作乐府三十年】不云作歌曲, 亦不云作演唱,而强调写词撰剧(剧 亦为乐府)长达三十年之久。此何人耶?非娥能有他者乎?所谓“周德清”者,有 材料能证其撰曲“长达三十年之久”乎?

  14.【宗信知某曲之非,复初知某曲之是】宗信能欣赏,而真正之知音惟复 初耳。此句应与后句“客有钟期”同看。

15.【遂捧巨觞于二公前】二公指宗信及复初,即胡宗宪和徐渭。

  16.【以报能赏其音】此句及前句道出真正力挺 《中原音韵》者, 除渭外, 尚有胡宗宪。渭为知音,而胡氏则为巨富,出资赞助刻印 《中原》 。宗信序云: “「余」争寿诸梓以广其传,与知音者共之, 未必无补于将来。”复初序亦云: “德清不欲秒名于世, 青原友人罗宗信能以具眼识之, 求锓诸梓。”可见出资刻印 者为胡宗宪,后却因其遽逝而未能及时问世(详后之论出版时间)。

  17.【《音韵》的本】的本即真本、 善本,相对于《音韵》之非善本 - 即 未经修订之初稿本而言。 初稿本原名《中州乐府音韵类编》,署“燕山卓从之 述”,而娥曾自比卓氏女,有其所著杂剧《卓氏女》为证,且又生长于燕京皇宫, 故知“燕山卓氏”实亦娥也。 今人多有谓《中原音韵》剽窃 《中州音韵》者,其为 无稽之谈,岂不辩自明欤?而据“虞集”序中之“是书既行”四字,似初稿本稍前 已经刊行,而娥之《中州》自序亦有言可证之:“此燕山卓氏韵编所以作也,是用 录刊予《乐府》前, 庶使作者、歌者皆有所本。”

  18.【并诸起例】修订本不同于初稿本有二: 一为平声,一为起例。 平声原 一分为三:阴、阳、阴阳,修订本改三为二,删去阴阳声。又增添作词起例。 此部 份为《中州》本所无,惟 《中原》本有, 故用 “并”字,强调新本所赠之内容。

  19.【尽归知音】 “尽”即所有誊抄之“的本”,“知音”指徐、胡等同 志。渭能在 《中原》 刊行前即用其韵作曲, 以此故也。

20.【调曰】“调”即折桂令。

  21.【宰金头黑脚天鹅】宰即宗信,为大官,位比宰相, 故头戴金梁冠。而 复初序亦云: “余勋业相门,” 以 “相”指胡, 正与“宰”同。“黑脚天鹅”则指 娥。“娥”“鹅”同音,“黑脚”指其脚上所穿之鞋,为黑色,而《金瓶梅》六十 一回写王六二脚上穿 “老鸭青光素段子高低鞋子”,“老鸭青”几近黑色,岂非可 为德清即娥之一证耶?此句为双关语,“头”“脚”亦可解作主位与宾位,即宗信 坐主位,是头,娥居宾位,为脚,二人相对而坐,故德清须“越其席”而“捋其 须”, 以此故也。

  22.【客有钟期,座有韩娥】钟期指复初,即渭,《三言》之《俞伯牙摔琴 谢知音》即借俞伯牙和钟期,描述慎 (包括娥)与渭为知音之故事。“韩娥”即韩 道国与黄娥二人,而韩道国即慎在 《金瓶》中之化身,以此可见德清其时已阅 《金》 稿,故仿 《金瓶》以韩代杨也。 据此句,宴席共四人, 主人为宗信,客有复 初及韩娥。宗信与娥对坐,慎、渭打横。

  23.【吟既能吟,听还能听,歌也能歌】吟者为复初,听者为韩,歌者为 娥。慎其时已年老聋聩,《镜花缘》写黑齿国女墊之师,耄耋但能辨声耳,亦为 慎,二者之聋聩相同。 此句复证席间有四人。

  24.【和《白雪》新来较可】《白雪》即德清前序所谓之《阳春白雪集》, 该集为杨朝英(即杨慎)所编,全名是《乐府新编阳春白雪》,作序者为酸斋贯云 石,即渭也。渭序云:

澹斋杨朝英选词百家,谓阳春白雪,徵仆为之一引。 吁,阳春白雪久亡音 响,评中数士之词, 岂非阳春白雪也耶?

“和”即和作。 宗信序云: “毋使如《阳春白雪》徒称寡和,而有不传之叹也。” 为使其满足,娥于《阳春白雪集》梓行后,遂又新编续集以为应和,而此应和之作 即《吴骚初集》也,有序, 尾署“清懒居士书于尚白斋中”,实为娥作也, 兹抄引 如下:

  夫世间一切色相, 俦有能离情者乎?顾情一耳,正用之为忠愤、为激烈、为 幽宛,而抑之为忧思、为不平、为枯槁憔悴,至于纚纚一腔,难以自已。遂 畅之为诗歌,为骚赋,而《风》、《雅》与三闾诸篇并重于世。 昔史迁之传 三闾也, 悲其值而大其志,谓足以兼 《国风》、《小雅》,而班氏亦美之 曰:“宏博丽雅,为词赋宗。” 此皆窥见平情而深乎其味者。然情宁独平 哉?佳人幽客,好事多磨,缱绻萦怀,抚时触景,联床同调,雨地吊天, 我 辈钟情,岂同槁木?故窍发于灵而响呈其籁,代不乏矣。汉以歌, 唐以诗, 宋以词, 迨胜国而宣于曲, 迄今盛焉。总之, 以《风》、《雅》为宗,而愤

激幽情、锦心慧口相伯仲也。 南国讴吟,不减江皋讽咏,三吴丰韵,类延晋 代风流。词本于骚而地别于楚,, 故因弁其骚曰吴。嗟嗟,今乐府滥觞极 矣。自有兹帙也, 洛阳纸贵,收尽阳春冰玉蛟螭,刻成天巧。岂非造物之 情,至此而一畅耶? 世不乏有情人而知吴骚之足尚也。

谓《吴骚初集》“收尽阳春冰玉蛟螭”, 亦用“阳春”指集中所收之词曲,其之为 和作,不亦明矣乎?故可见 “新来较可”句,乃故作误字以遮掩真相。 正确应写 作: “新来校可,”即新近刚校毕《吴骚初集》,可付梓矣。

  25.【放行云飞去如何】借“行云”自喻,婉辞求宗信释放德清,实即求胡 放娥离杭,自由行动。娥为女囚 (仇英), 既已尊嘱编出和集,提此放行之请求, 相当合情合理。难道真有所谓周德清者, 亦一囚犯,出行须得主子之许可耶?

  总括以上诸点,可归纳一句曰:德清乃假名,其真实身份为海内人所周知之 大才女、杨慎之第二任妻黄娥也。

(二)《中原》之完稿、刻印及出版时间

  既知德清为黄娥,而《歌》剧撰于 1565-66 年间已用其韵,遂可轻易断其完 稿日期为嘉靖甲子秋 (1564),而非“泰定甲子秋”(1324) 矣。德清固于前后序 中均提到“泰定甲子”, 以为遮盖之幌子,然“甲子”为真实纪年,则不必怀疑 也。 尔时胡尚在世, 故有携妓“见饷”之艳事, 却随即于翌年(1565) 收监,瘐死 狱中。 受此牵连,虽书已刻成,不得已只能被束之高阁,后直至 1571 年方有新刻 本最终面世。

  据张玉来所撰《中原音韵校本》前言,《中原》之早期刻本有二: 一为瞿氏 藏本,一为讷庵本,而 1571 年所刊之本即讷庵本。 张袭前人之旧说,谓江西人讷 庵本刻于明正统辛酉六年(1441),而不知其为故意之杜撰。

讷庵本实际刊行于辛 未年(1571),而非“辛酉”年, 刊行者为归有光。有光口吃,《金瓶梅》中十兄 弟之一孙天化,即有光,绰号“孙寡嘴”,“讷”即孔子所谓“讷于言”之 “讷”,为“寡嘴”之雅称,因以为号。而其所撰《书中原音韵后》,有句云: “予不能作词,”又云“故于暇中, 稍为正其传写之伪”, 亦可作讷庵即有光之辅 证。归不擅词曲,时人皆知,今所传之《震川文集》,不收一词一曲,可见其真实 性,非虚作谦词也。又归死于 1571 年, 正值繁忙工作期间, 故云“于暇中”为 《中原》 校订,亦与其生平契合。以此可知所谓“辛酉年冬十二月”云云,显属曲 笔,《书中原音韵后》实撰于辛未年归遽逝之前也。

  瞿氏刻本虽出在后,实系原刻本也, 刻于 1565 年胡氏离世之前。其之为 “原”刻本,而非“元”刻本, 张先生所举理由相当可信,引录如下:

  该本(即瞿本) 各序与正文文字相异,非一人之笔法,尤其欧阳玄的序, 全 用古隶,当是各序据序者之字体刻入, 或为元刻之旧。该本与讷庵本相比, 歧误相当,难分优劣,不能说明讷庵本一定早出。

  除“元刻之旧”等语,基本无误。可见赵万里审定瞿本是明刻本, 刻于弘治、正德 间, 较之“元本”说, 庶几近之矣。兹将 《中原》之完稿、刻印及出版时间表示如 下:

修订稿完稿 (1564 年)

胡氏原刻本(1565 年, 未行世)

归氏新刻本(1571年,出版)

惟不知胡氏原刻本究于何时才公开面世, 俟见原本, 再作考证。

九、明人评介

  明代有三大才子,徐渭即其中之一,另二位分别是解缙和杨慎。慎著述宏 富,为大明之冠,当之无愧,解缙奚能匹之耶?故余疑“解” (音谢)即黄娥也。 娥喜穿斜襟之服,而“解缙”、“斜襟”吴语正发音相同, 或因取以为别号?慎、 娥二人,一为状元郎,一为皇家之掌上明珠,均生前即享大名, 惟渭出身清寒,仕 途坎坷,凭一己之力而名不能出乡党, 幸死后遇桓谭袁中郎,目为“有明一人”, 方名驰华夏、誉满海内, 至今不衰。本节选录明人评其人其文,有识者,有不识 者, 赞美之极,盖可一窥其为当时文坛之翘楚云尔。评录分为二类,一人, 二文, 却时人中有文,而文中亦有人也, 故亦不可视为绝然之泾渭分明。

(一) 人

先录杨慎评渭之语,第慎、渭俱用假名,人所不知耳。

1. 辍耕录(为慎撰, 假托于陶宗仪) :

  大名王和卿,滑稽挑达,传播四方。中统初,燕市有一蝴蝶,其大异常。王 赋《醉中天》小令云: “挣破庄周梦,两翅驾东风。三百处名园,一采一个 空。难道风流种,唬杀寻芳蜜蜂。轻轻的飞动,买花人扇过桥东。” 由是其 名益著。时有关汉卿者, 亦高才风流人也, 王常以讥谑加之, 关虽极意还 答,终不能胜任。王忽坐逝,而鼻垂双涕尺余,人皆叹骇。关来吊唁,询其 由。或对曰:“此释迦所谓坐化也。”复问鼻悬何物。又对云: “此玉箸 也。”关云: “我道你不识,不是玉箸,是嗓。” 咸发一笑。或戏关云: “你被王和卿轻侮半世,死后方才还得一筹。”凡六畜伤,则鼻中常流脓 水,谓之嗓病。又爱讦人之短者, 亦谓之嗓,故云耳。(见上书“嗓”条)

此段可注意者有三: (1) 关汉卿即慎,才不及王,故终不能胜他,王即渭也;

  (2) 关受王轻侮半世,可见于渭撰《金瓶梅》 屡用嘲讽揶揄之笔于韩道国; (3) 王死后(可解为渭系狱待死) 关方得其酬报。“筹”之文意不可通,盖为“酬”之 曲写无疑。

再录后人之评。

2. 徐文长传(陶望龄撰) :

  文长负才, 性不能谨饰节目,然蹟其初衷,盖有处士之气,其诗与文亦然, 虽未免瑕颣,咸以成其为文长者而已。中被诟辱,老而病废,名不出于乡 党,,然其才力所诣,质诸古人,传于来

,有必不可废者。 秋潦缩,原泉 见,彼虺喧泛溢者须臾耳,安能与文长道修短哉! 文长殁数载,有楚人袁宏 道中郎者来会稽,于望龄斋中见所刻初集,称为奇绝,谓有明一人, 闻者骇 之。(见 《徐渭集》第四册附录)

首次提到 “有明一人”,即明朝第一人。

3.徐文长传(袁宏道撰) :

  石篑曰:晚岁诗文益奇,无刻本, 集藏于家, 予所见者,《徐文长集》、 《阕编》二种而已。然文长竟以不得志閼时, 抱愤而卒。石公曰:先生数奇 不已,遂为狂疾,狂疾不已,遂为囹圄, 古今文人牢骚困苦,未有若先生者 也。 虽然,胡公间世豪杰,永陵英主,幕中礼数异等,是胡公知有先生矣。 表上人主悦,是人主知有先生矣,独身为贵耳。先生诗文崛起,一扫近代芜 秽之习,百世而下,自有定论,胡为不遇哉?梅客生尝寄予书曰: “文长吾 老友,病奇于人,人奇于诗,诗奇于字,字奇于文,文奇于画。”予谓文长 无之而不奇者也, 无之而不奇,斯无之而不奇也哉,悲夫! (见 《徐渭集》 第四册附录)

奇人、 奇病、 奇文、 奇字、奇画, 无不奇!而其晚岁之文集藏于家无刻本者, 至今 亦多有未刊者。

(二) 文。

细又可分总论、《金瓶梅》、《四声猿》、《歌代啸》 等几类。

1. 总论

张岱评:

  自石公传文长先生,而后天下始知有文长之书。此陶文史所以叹石公为先生 桓谭也。然予大父实先生真桓谭。未束发时,即已北面受弟子业。先生落 笔, 惊风雨, 泣鬼神,然不甚爱惜,才脱稿辄弃去,而予大父时时为手辑 之,即如所谓《一枝堂》,视全集不得三之一,然而吉光片羽,丹穴一毛, 收辑之力,盖已勤矣。不谓先生一生寥落如是, 乃独有两桓谭,一知之殁 后,一事之生前。 殁后者犹能传其人以传,而况生事之者哉! 则予今日 《一 枝堂》之不敢私也, 庶几其成桓谭之志也。 倘今天下复有一人知先生者,予

  知先生之书其决于酱瓮之上矣。(见 《一枝堂稿序》, 附于 《徐渭集》第四 册)

“予大父”即张汝霖,观此评而知渭实有桓谭者三:一袁中郎,二张汝霖,三予, 即张岱也。

王骥德评:

  客问今日词人之冠。余曰:“于北词得一人, 曰高邮王西楼 (即黄娥), 俊 艳工炼,字字精琢,惜不见长篇。于南词得二人, 曰吾师山阴徐天池先生, 瑰玮浓郁, 超迈绝尘,《木兰》、《崇嘏》二剧, 刳肠呕心,可泣神鬼。惜 不多作。 曰临川汤若士,婉丽妖冶,语动刺骨,独字句平仄,多逸三尺,然 其妙处往往非词人工力所及。惜不见散套耳。”(见 《曲律》 )

王亦为山阴人,与渭有师生之谊,谓南、北剧之冠有三人:娥、渭、 若水 (亦为托

名, 此不详论)。

祁彪佳评:

迩来词人依傍元曲, 便夸胜场。文长一笔扫尽, 直自我作祖,便觉元曲反落 蹊径。(见《远山堂剧品》)

赞渭之原创,胜于“元曲”。

2. 金瓶梅

黄娥评

信稗官之上乘,炉锤之妙手。其不及《水浒传》者, 以其猥琐淫媒,无关名 理,而或以为过之者, 彼犹机轴相放 (仿),而此之面目各别, 聚有自来, 散有自去, 读者意想不到,唯恐易尽。(见 《金瓶梅跋》)

  因为慎妻, 故不得已有贬 《金》而褒《水浒》之语,而“或以为过之者”乃真心 话,道出《金》之艺术性,实高于《水浒》也。

陈经济评:

此写生手也, 较原本迳庭矣,读者详之。(见 《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 第 四回,页 57)

  陈经济即《金瓶》中之人物,原名赵慎思, 赵文华之子,胡宗宪、杨慎之婿,陈亦 为《金瓶》 初稿本之评者之一。评中“原本”指《水浒》,“迳庭”之意即“ 《金 瓶》 远胜于《水浒》”。相比娥之婉辞,陈贬《水浒》则颇为直截了当,或其时慎 已下世耶?

杨慎评:

平城冷生, 少最钝,年二十余, 未能通一经。忽有狐来,与之燕处。每闻其 终夜语,即兄弟诘之, 亦不肯洩。如是多日,忽得狂易病, 每得题为文,则 闭门枯坐,少时, 哗然大笑,窥之,则手不停草,而一艺成矣,脱稿又文思 精妙。是年入泮,明年食廪。每逢场作笑,响彻堂壁,由此“笑生”之名大 噪。幸学使退休,不闻。后值某学使规矩严肃,终日危坐堂上,忽闻笑声, 怒执之, 将以加责。执事官代白其颠。学使怒稍息,释之而黜其名。 从此佯 狂诗酒,著有颠草四卷,超拔可诵。异史氏曰:闭门一笑,与佛家顿悟时何 殊间哉! 大笑成文, 亦一快事, 何至以此褫革?如此主司,宁非悠悠! (见 《聊斋志异》卷六之《冷生》 篇)

  《聊斋》作者为慎,容另文再考。慎与渭互相认识,因渭擅冷嘲,名其为“冷 生”, 以此故耶?此篇可注意者有六焉: (1)年二十余, 未能通一经,于渭之生 平事实不符,贬甚; (2)渭患狂易病,即《畸谱》所云之“病易”,与冷生同; (3) 冷生每逢场作文则大笑,遂四传而成“笑生”之名, 此或可作“笑笑生”其 名由来之脚注耶? (4) 冷生字颠狂, 亦与渭同, 故曰“颠草”,而《金瓶》中亦 错字连篇,以“颠草”不易辨识之故也; (5)“颠草四卷”指 《金瓶梅》,而非 书法作品,苟为书法,观之即可, 何须“诵”之于口? (6) 冷生生员资格遭褫 革, 亦与渭同,而此为渭一生之所痛者也, 故其年谱亦含糊其辞,不欲明言之。

3. 四声猿

王骥德评:

徐天池先生《四声猿》, 故是天地间一种奇绝文字。《木兰》之北与《黄崇 嘏》之南,尤奇中之奇。先生居与余仅隔一垣,作时每了一剧, 辄呼过斋 头,朗歌一过,津津意得。余占所警绝以复,则举大白以釂,赏为知音。中 《月明度柳翠》一剧, 系先生早年之笔,《木兰》、《祢衡》得之新创,而 《女状元》则命余更觅一事, 以足“四声”之数。余举杨用修所称《黄崇嘏 春桃记》为对,先生遂以春桃名嘏。今好事者以《女状元》并余久所谱《陈 子高》,传称为《男皇后》,并刻以传, 亦一的对。 特余不敢与先生匹耳。 先生好谈词曲, 每右本色,于 《西厢》、《琵琶》皆有口授心解。独不喜 《玉玦》,目为板汉。先生逝矣,邈成千古,以方古人, 盖真曲子中缚不住 者,则苏长公其流哉。(见 《曲律》)

据此评可知: (1) 王与渭居相隔一垣,关系密切; (2)《四声猿》四剧之前后次 序, 以《玉禅师》为最早; (3) 王注《北西厢》, 乃传承其师之“口授心解”;

(4)渭才之高, 堪比苏轼。 张汝霖评:

徐文长牢骚肮脏士,当其喜怒窘穷, 怨恨思慕,酣醉无聊,有动于衷,一一 于诗文发之。 第文规诗律,终不可逸辔旁出, 于是调谑亵慢之词,入乐府而 始尽。所为《四声猿》:《渔阳》鼓快吻于九泉,《翠乡》 淫毒愤于再世, 木兰、春桃以一女子而铭绝塞,标金闺,皆人生至奇至快之事、 使世界骇诧

  震动者也。文长终老逢掖,蹈死狱, 负奇穷不可遏灭之气,得此四剧而少 舒。所谓峡猿啼夜、声寒神泣。嬉笑怒骂也,歌舞战斗也, 僚之丸,旭之书 也, 腐史之列传、 放臣之《离骚》也。 顾其词风流则脱巾啸傲,感慨则登楼 怅望, 幽幻则冢土荒魂,刻画则地狱变相, 较之汉卿实甫作喁喁儿女语者, 何啻千里!袁中郎先生未识文长名, 见四剧惊叹以为异人, 海内始知有文 长, 此《太玄》之于桓谭也。(见《四声猿引》, 附于 《徐渭集》第四册)

  《四声猿引》署“钱塘钟人杰瑞先撰”,实钟即张之化名也,为《红楼梦》作者之 大父,其侄女迎春下嫁徐氏后裔名“孙绍祖”者 (见《红楼梦》) ,受虐待而死, 心中有怨气,能不口出詈言?故开篇即骂文长为“牢骚肮脏士”,有以也。然终不 掩其褒词也。 尤其可注意者为“较之汉卿实甫作喁喁儿女语者, 何啻千里”句,贬 《西厢》而赞渭剧之甚, 绝无仅有!

天放道人评:

  夫文长, 旷世逸才也。其所著《四声猿》, 若 《狂鼓史》之恢豪,《玉禅 师》之幻玄,《黄崇嘏》、《花木兰》之雄才、 侠节,畴不异其笔传而墨肖 者。 嗟嗟,《渔阳》意气,泉路难灰,世人假慈悲学大菩萨,而勤王断国之 徒,多在涂脂调粉之辈。此文长所为额蹙心痛者乎?是以淋漓腐纸间, 如长 吉囊中, 邺侯架上,古而瓦棺篆鼎,奇而海市闼婆,勇而风樯阵马,贵而赤 球碧璜,感而寒烟荒树,幽而深岩曲涧,清素而落梅飞雪,悲戚而啸鬼啼 神,恨怨而颓垣陊殿,梗莽邱陇,怪诞而龙光蛇化,鲸呿鳌掷,盖诚得乎君 臣父子夫妇之正大块言之,而《玉通》一剧, 尤其宗风之衍矣。宗子相曰: “朝廷可使无文章之士,则凤鸟不必鸣岐山,而麒麟为梼杌。” 想徐氏以文 章持世,甚赫矣,而传奇虽海错一脔,安在非圣世鼓吹名教云。(见《四声 猿序》, 附于 《徐渭集》第四册)

  天放道人即《红楼梦》中之贾珍,张汝霖长兄之子,为张岱所传“五异人”之一。 陶家、 张家为姻亲,《徐文长三集》及《四声猿》之出版, 分别得力于二家之赞 助,由此可见矣。

西陵澂道人评:

袁石公令钱塘,于蠹简中得天池生文集二种,诧为奇珍。因目本朝诗文,文 长第一。文长名从此大著。余谓文长之视七子, 犹于越诸峰非不幽折森秀, 以较云端庐阜,天半峨眉,尚觉瞠乎其后。 至于《四声猿》之作, 俄而鬼 判,俄而僧妓,俄而雌丈夫,俄而女文士,借彼异蹟,吐我奇气,豪俊处, 沈雄处,幽丽处,险奥处,激宕处,青莲杜陵之古体耶? 长吉庭筠之新声 耶? 腐迁之史耶? 三闾大夫之骚耶? 蒙庄之《南华》、金仙氏之《楞严》 耶? 宁特与实父汉卿争雄长,为明曲第一,即以为有明绝奇文字之第一, 亦 无不可。(见《四声猿引》, 附于 《徐渭集》第四册)

  西陵澂道人即顾大典 (1540-1596), 戏曲家, 诗人, 书画家, 曾任会稽教谕,官 至福建提学副使。其与汝霖为好友,读过 《歌代啸》 及 《金瓶梅》。 顾亦认为渭高 于实父、 <94>汉卿 (即娥、慎),所撰之曲为明代第一,且其才不限于曲, 若总论明 代之文, 包括小说在内, 亦为第一也。

澂道人之伯姊评:

才子祢衡,鹦鹉雄词, 锦绣心肠。恨老瞒开宴,视同鼓史, 掺挝骂座,声变 《渔阳》。 豪杰名高, 奸雄胆裂,地府重翻姓字香。玉禅老, 叹失身歌妓, 何足联芳?木兰代父沙场,更崇嘏名登天子堂。真武堪陷阵,雌英雄将,文 堪华国, 女状元郎。豹贼成擒,霜裘新赋,谁识闺中窈窕娘?须眉汉,就石 榴裙底,俯伏何妨? (同上)

女性公开赞美渭剧, 此为仅见。

吕天成评:

徐山人玩世诗仙,惊群酒侠。所著《四声猿》, 佳境足自擅场,妙词每令击 节。(见 《曲品》)

4.歌代啸

袁宏道评:

袁石公曰:“唐诗外即宋词、 元曲绝古今,而双文一剧, 尤推胜国冠军。要 其妙只在流丽晓畅,使观之目与听之耳,,歌若诵之口,俱作欢喜缘。此便 出人多多许。耳食者数亿骈缛相求,如 《艺苑》所称举已尽,而淡黄嫩绿等 业久载诗余, 何如影郎画龙之为风流本色也? 《歌代嘨》不知谁作,大率描 景十七, 摛词十三,而呼照曲折,字无虚设,又一一本地风光,似欲直问王 关之鼎。说者谓出自文长。 昔梅禹金谱《昆仑奴》, 称典丽矣,徐犹谓其白 为未窥元人藩篱,谓其用南曲《浣纱》体也。 据此前说亦近似。而按以《四 声猿》, 尚觉彼如王丞相谈玄,未免时作吴语。此岂身富者后出愈奇,抑讽 时者之偶有所托耶? ”石篑云: “姑另刻单行之, 无深求。” 亟如议, 俟知 音者。

新镌绣像西厢琵琶合刻.书内版画插图.安雅堂藏板.明崇祯时期刻本 插图

注: (1)“影郎画龙,”“影郎”指写生手,“画龙”指画龙点睛之本领,进一 步强调渭写实本领之超强; (2)“直问王关之鼎,”《西厢》为王作关续,王即 黄娥,关即杨慎,故全句意为《歌代啸》 堪比北剧之巅峰之作《西厢记》 也。

张岱评:

94 请注意顾将 “实甫”写作“实父”,可见亦知娥之真实身份也。

文长先生溟渤文场,嵩华艺苑,田水月自会稽架见赏于公安,《歌代啸》 从 帐中藏流行于山史。老婆心切,唤醒三千大千,正法眼藏,照透恒河弱水。 其殆以嬉笑身得度,即现嬉笑身而说法矣。(见于 《歌代啸题辞》, 附于 《徐渭集》第四卷)

“溟”即庄子所谓“北溟有鱼”之溟,形容海之大,“嵩华”指嵩山、华山,形容 山之高, 以“溟渤”、“嵩华”比文长及其《歌代啸》,评价之高,一如中郎之 “有明一人”、 澂道人之“明曲第一”也。

  杨慎亦有评渭剧之语,见于 《录鬼簿》。《录鬼簿》向归于元代钟嗣成著, 实为慎撰也, 详考请俟异日。既云 “录鬼”, 除 “前辈名公乐章传于世者”有实名 之外,俱假名也, 类似西方所谓“ghost writer”- 即隐姓埋名之幕后操刀手。 细 审书中“前辈才人有所编传奇于世者五十六人”名单,渭托名于“张寿卿”亦赫然 在列。本节以慎评始,兹引其《录鬼簿》“张寿卿”条,以作收结:

张寿卿 东都人, 浙江省掾。

浙江省掾祖东平,蕴籍风流张寿卿。《红梨花》,一段文笔盛。花三婆,独 自胜。论才情,压倒群英。 敲金句,击玉声,振动神京。

《红梨》诗酒红梨花。

有三点须略作注解: (1)“省掾”指渭为浙江省胡府之幕僚; (2)《红梨花》收 于《元曲选》, 托名于“张寿卿”之幕后“鬼作家”乃渭也; (3)“敲金句,击 玉声,振动神京”指渭作《得驺虞》剧,呈嘉靖帝受到赞赏事。 慎谓“其才情,压 倒群英”,可谓至论,《红梨花》如此,《得驺虞》如此,《歌代啸》更是如此!

总观明人之评, 远高于今人, 盖今人仍未能走出郑氏之阴影耶?

十、 译余赘言

  《歌代啸》杂剧久已译毕,困于诸多疑点未全厘清,序却迟迟不敢下笔,一 搁竟十载矣。虽少日轻心,然受制于研究条件,不克博稽旧典,又请益无门,终觉 仍有未澈处。第光阴过隙,河清难俟,未老而多忘,诚不堪藏拙于久。爱据平日零 碎疏记,先粗分条理,草创一文, 以就正于同好。臆见远未周详,领会亦欠深入, 惟所论析,乃大抵创获自心得,与昔贤之说,不尽相同, 故此不揣简陋,概述其略 如上,聊胜于无耳。若蒙方家补益匡正,曷胜感激!

十一、 征引文献

刘知远诸宫调

伍伦全备记

成化说唱词话

三国志平话

元刊杂剧三十种

脉望馆抄古今杂剧

诚斋杂剧

元曲选

元曲选外编

董解元西厢记

西厢记蝶恋花鼓子词

西厢记金圣叹批本

西厢记王季思校注本

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校注

阳春白雪集

吴骚初集

徐渭集

东京梦华录

录鬼簿

南词叙录

辍耕录

艺苑卮言

客座赘语

曲律

曲品

远山堂剧品

震川文集

袁宏道集校笺

宋元戏曲史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

元杂剧研究 (郑清茂译)

戏文概论

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

唐代敦煌变文集

水浒传

水浒后传

醒世姻缘传

清平山堂话本

金瓶梅

续金瓶梅

隔帘花影

三言

石点头

二刻拍案惊奇

绿野仙踪

杨家将演义

镜花缘

儒林外史

痴婆子传

情史颣略

禅真逸史

红楼梦

虞初新志

广韵

礼部音略

平水韵

洪武正韵

中原音韵

太和正韵谱

中国音韵学史

中原音韵研究

洪武正韵研究

明史

石匮书

孙真人海上方

论文


胡令毅:

论温秀才 - 兼论常时节

论沈明臣和应伯爵

也论别头巾文

读陈元之序 - 西游记作者新考

论真假笑笑生

论得驺虞

西门庆年龄考

谈假名问题及其与金瓶梅之关系

金瓶梅女性作者考略

黎国韬:

元杂剧“坐演”形式渊源考

小松谦:

试论元刊杂剧三十种的版本性质,黄仕忠译

杨绪容:

碧筠斋本:今知最早的西厢记批点本

杂剧图片 采自网络

(全文完)

猜你感兴趣

玩家评论

[!--temp.www_96kaifa_com_cy--]
Copy 2018 www.sky-x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藏ICP备20000196号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