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余年前,一部《铁齿铜牙纪晓岚》可谓是火遍了大江南北。乾隆皇帝、和珅、纪晓岚这三位清朝的历史人物,给人们带来了无数的欢乐。在张铁林、王刚、张国立这三位老戏骨的演绎下,历史也焕发出了新的魅力。在剧中,和珅和纪晓岚总是围绕着乾隆皇帝较劲,以至于观众都以为乾隆皇帝更加偏心和珅。然而在真正的历史上,和珅比乾隆皇帝和纪晓岚二人小了二三十岁,并且和珅最大的靠山也并非乾隆皇帝。
在帝制时代,有一句话叫做“伴君如伴虎”,把自己的身价性命栓在皇帝身上看似忠诚无比,实则愚不可及。因为皇帝一念之间,可能就会献祭掉某个臣子获取更大的利益。和珅能够从一个侍卫爬上高位、变成乾隆的第一宠臣,足以可见他的聪明之处。这样聪明的一个人,显然也懂得“伴君如伴虎”的道理。所以他不可能把乾隆皇帝当成自己最大的靠山,和珅能够青云直上最大的后台其实另有其人,此人名叫和琳。
和珅和琳兄弟二人自由父母双亡,兄弟二人在长期的相依为命中培养了深厚的感情。和珅这个当哥哥的也只有和琳这一个弟弟,所以也格外疼他。和琳也比较懂事,念着哥哥对他的好,事事都顺着哥哥的吩咐。兄弟二人还在读书时就对未来做好了规划,和珅从文、和琳习武。和珅入仕之后,便一直在留意为弟弟铺路。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和琳以文生员补吏部笔帖式。和珅凭借自己吏部侍郎的职务便利,将弟弟调到了工部,又助他升到了工部郎中。
但和珅明白,兄弟二人都留在朝中,死后难免发展受限。于是和珅带着和琳攀上了名将阿桂,正赶上阿桂处理了两件大案,在其中立下了功劳的和琳自然也跟着青云直上了。但和琳真正的舞台还是在战场上,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廓尔喀兴兵侵略西藏,大将军福康安挂帅出征。经过和珅的周旋,和琳也被塞进了出征的队伍。和琳与福康安配合默契,很快便取得了战果,他也因此受到了乾隆皇帝和福康安的信赖,没多久直接升到了工部尚书的位置。
至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时,年仅40岁的和琳已经是封疆大吏四川总督了。而与此同时,和珅不仅是内阁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还兼着吏、户、刑等多部的尚书,真正做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此时的兄弟俩一文一武,一个入朝拜相、一个封疆为将,风光无限。诗人袁枚赞誉道:“擎天兼捧日,兄弟各平分。”没多久和琳又在镇压苗民起义中立下了大功,又恰逢大将军福康安在军中病逝,再加上和珅的运作,和琳毫无悬念的成为了大将军。
此时的兄弟二人,即便是乾隆皇帝想动,也得忌惮三分,更别提后来的嘉庆帝了。但是和珅的好日子并没能长久,嘉庆元年(1796年)的农历八月,和琳率军在围攻平陇的战役中,因瘴气而染病身亡,年仅42岁。和琳的暴毙打乱了和珅的所有部署,也让刚刚登基、还未掌实权的嘉庆帝看到了扳倒和珅的希望。对于和琳的英年早逝,太上皇乾隆也很伤心,不仅赠他一等公爵、准许后代世袭,还准许和琳家建专祠祭奠,牌位则安放在太庙和贤良祠由国家按时祭祀。
但太上皇乾隆对和琳身后之事的看中无法改变和珅失去左膀右臂的既定事实,失去了和琳这个在外领兵的靠山,在朝的和珅只能寄希望于命不久矣的老乾隆。嘉庆四年(1799年),乾隆帝刚刚咽气,嘉庆帝就开始对和珅下手了。和珅的倒台也连累了和琳,嘉庆帝以和琳牵制福康安打仗无功为由,将乾隆帝赐予的殊荣全部剥夺。试问,如果和琳不那么早死,嘉庆帝又怎敢动和珅一根手指头呢?以兄弟二人的亲密无间,嘉庆帝若真将和珅逼急了,结局如何还真不一定。大家认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