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声明:本文为笔者原创图文,欢迎关注@九州铮史 带给你别的平台所没有的历史哲思。
相信很多朋友在看历史题材类影视剧时,都有这样一个印象:似乎皇帝的圣旨基本都是由太监宣读,不论是秦汉魏晋、隋唐五代,还是宋元明清,一张口,几乎清一色都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难不成中国两千年帝制时代,皇帝颁布的圣旨一直是统一的格式?着实令人疑惑。
据网络报道,2007年,在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油竹街道麻宅村,出土了3道“宋朝圣旨”,发现者和文物专家原本如获至宝,只是当看到圣旨的开头8个字赫然写着:“奉天承运皇帝制曰”时,文物鉴定专家们纷纷失望摇头...
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这3道圣旨的落款处写着“宣和”年间,而“宣和”恰是北宋的第八位皇帝宋徽宗的最后一个年号。也就是说,如果这3道圣旨是真的,那就是非常罕见珍贵的宋代圣旨文物了。当地发现圣旨的村民本以为这圣旨是价值连城的古董文物无疑,便想待价而沽找来文物专家现场鉴定。结果,当专家们到达并展开圣旨后,却看到了开头“奉天承运”的字样,再一看落款处的“宣和”这一时间点,当即给出了一个令村民无比失望的结论:“这3道圣旨都是假的!”
这是为什么呢?
问题其实就出在了“奉天承运皇帝制曰”这八个字上,因为在明清以前,皇帝颁布的诏令圣旨是不可能出现“奉天承运”的起首语的。熟悉历史的朋友应该知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八字起首语是明太祖朱元璋发明的,一直沿用至清朝末年。
九州从这3道伪造的宋代圣旨引发了对一系列问题的思考:
在中国帝王时代,帝令并非一直以来都被称为“圣旨”。
据《中国圣旨大观》载,春秋战国时期,帝王之令分别称作 “命”、“令”、“政”;秦汉时期,帝王之令称为“制”、“诏”,其中“命”为“制”,“令”为“诏”;据东汉蔡邕所著《独断》载:“其命令一曰策书,二曰制书,三曰诏书,四曰戒书。”说明东汉时期,帝令又有了一些变化,分为“策”、“制”、“诏”和“戒敕”四类;魏晋时期,诏令形式大体与汉代相仿,变化不大;到了隋唐时期,尤其是唐代,帝令的种类又增加了一些,分为册书、制书、慰劳制书、发日敕、敕旨、论事敕书、敕牒等七种形式;直到宋代,帝令才开始统称为“圣旨”,其后元明清基本延续这一称法。
帝王的官方文书,无论是制、敕、诏、戒、旨等,虽各自意义、对象和流程不同,但从广义上说,但凡皇帝所下命令或公告,皆可称之圣旨;若从狭义来说,圣旨一般是指皇帝以书面正式形式所下之命令,且要加盖玉玺的。
说我古代圣旨的发展与衍化,我们来思考一个问题:历朝历代的皇帝圣旨是不是都像影视剧中一样,都是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作为起首语呢?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秦始皇横扫宇内、一统天下之后,自认为德兼三皇、功盖五帝,开始有“皇帝”之名号。并自称为“朕”,命为制,令为诏,在其玉玺之上镌刻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大字,以彰显其帝位之合法性。不过,因目前尚无直接的文物或者史料可以参考,彼时发布的圣旨起首语会怎么说便不得而知了,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必定会有“制”、“诏”或“诰”三字。
秦朝忽灭后,汉承秦制,在原有基础上逐步建立起一套相对完备的皇帝礼制。关于诏旨的写作格式和规范,在范晔所著《后汉书.光武帝记第一》中的注引有较为明确记载:“帝之下书有四:一曰策书,二曰制书,三曰诏书,四曰诫敕。 策书者,编简也,其制长二尺,短者半之,篆书,起年月日,称皇帝,以命诸侯王。三公以罪免亦赐策,而以隶书,用尺一木,两行,唯此为异也。制书者,帝者制度之命,其文曰制诏三公,皆玺封,尚书令印重封,露布州郡也。诏书者,诏,告也,其文曰告某官云,如故事。诫敕者,谓敕刺史、太守,其文曰有诏敕某官。它皆仿此。”
从中我们可以推测得知,策书是用来命令诸侯王或三公免罪的,开头一般是“某年某月某日,某某皇帝命谁谁谁”;制书是用来制度的,开头是“制诏三公”;诏书是用来告知百官的,开头是“告谁谁谁云”;而诫敕是刺史、太守的,其开头是“诏敕谁谁谁”......
魏晋南北朝时期,皇帝发布诏令大体延续汉代风格,不过从现存史料记载来看,这一时期的皇帝即位诏书中开头一般都会有“应天顺时,受兹明命”这八个字。如《晋书.帝纪三》晋武帝即位诏以及《晋书.帝纪六》东晋元帝即位诏中均有这句话。个中原因大体是因为,这一时期的王朝和帝位更迭极为频繁,开篇明义八个字就是为了阐明其天子之位的正统性和合法性,强调自己的统治乃天命所归,他人休得觊觎。
到了唐朝,无论是册书、制书,还是敕旨、敕书,帝命一般由中书省起草,经门下省审核颁布,故而圣旨的起首语多为“门下”两字,例如史料记载的圣旨——《肃宗命皇太子监国制》,其开头一句便是“门下,天下之本……”
五代纷扰结束,赵匡胤建立宋朝,将原来唐朝琳琅满目的各类帝令统称为圣旨,不过起首语依然沿用唐朝的“门下”二字。不过,也有个别标新立异的皇帝例如文艺皇帝宋徽宗喜欢用“朕绍膺骏命”或“朕膺昊天之眷命”作为圣旨的起首,着实能搞。
蒙古人建立元朝后,虽然以蒙古语为国语,但面对庞大的汉人群体,实际上还是双语运作的。其中用蒙古文颁布的帝命称为“圣旨”,起首语一般是“长生天气力里,大福荫护助里,皇帝圣旨”;而汉文下达的帝命则称为诏书,其开头一般是“上天眷命皇帝圣旨”。当然也有个别例外情况,比如成吉思汗的圣旨开头便用过“宣差都元帅贾昌传奉,成吉思皇帝圣旨”。
朱元璋起于草根,终而推翻蒙古人的暴虐统治、结束内部割据,建立了大明朝。他自认为是顺应天道的,因此他非常喜欢使用“应天”、“奉天”等字眼,例如定都南京后改名为“应天府”,金銮殿取名为“奉天殿”,甚至还自称为“奉天法祖”,真是对“奉天”两字着了迷。
称帝后头十年,朱元璋的圣旨开头多用“参酌唐宋”四字,此后才将圣旨的起首语改为“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或“奉天承运皇帝制曰”或“奉天承运皇帝敕曰”。这里有必要强调的是,这八个字的断句读法,并非电视剧中那样读作“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而应该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因为朱元璋自认为是“奉天承运皇帝”,用现代的话说,就是那个“天选之子”(The chosen one)。
满清入关后,清朝皇帝还是非常崇尚汉文化的,基本沿用了明王朝的礼制和制度,圣旨自然也不例外,起首语依然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只不过这八个字在满文中写作“abkai hesei forgon be aliha hvwangdi i hese”,直译为“接受了上天谕命的汗的御旨”。
在大家印象中,古代皇帝们的圣旨用语应该都非常高大上,极具威严的,至少用词极为严谨,极少出现口语化的词汇。不过也有例外,下面就为大家列举一二让人啼笑皆非的圣旨用语。
相传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与道士丘处机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他曾经给丘处机下过一道圣旨,圣旨中说:
“宣差都元帅贾昌传奉成吉思皇帝圣旨:丘神仙,你春月行程别来至夏曰,路上炎热艰难来,沿路好底铺马得骑来么?路里饮食广多不少来么?你到宣德州等处,官员好觑你来么?下头百姓得来么?我这里常思量着神仙你,我不曾忘了你,你休忘了我者。癸未年十一月十五曰。”
很难想象像铁木真一样的硬汉,居然会有如此的“柔情”,这满屏的柔情细语,看完让人一身鸡皮疙瘩。
明太祖朱元璋和汉高祖刘邦一样,都是出身草根的皇帝,前者身上有着更加浓厚的泥土气息。朱元璋在位早期,曾经下过很多非常接地气的白话诏书,最有代表性的一道圣旨是发给登州官府的。洪武年间,沿海一带屡屡遭倭寇掠扰,山东登州地方官府上报朝廷,朱元璋于是颁布这么一道圣旨说:
“奉天承运皇帝,昭曰:告诉百姓每(们),准备好刀子,这帮家伙来了,杀了再说。钦此。”
老朱自己文化水平其实也不高,长期以来用白话用惯了,因此随口就来了怎么直白的。不过朱元璋心里估计也在想,大部分老百姓的文化水平较低,直接用这样简洁明了的白话下旨既霸气又接地气,反而易于百姓理解。
如果说成吉思汗和明太祖的圣旨还不能让你惊奇的话,那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在建立大西政权称帝后所下的两道圣旨,绝对可以让你虎躯一震、抱头尖叫。
据计六奇《明季南略》记载,张献忠曾下过两道这样的圣旨,内容如下:
《册皇后诏》:“皇后何必仪注,只要喒老子毬头硬,养得他快活,便是一块皇后矣,钦此。”
《谕刘进忠诏》:“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喒老子呌你不要往汉中去,你强要往汉中去,如今果然折了许多兵马。驴毬子,入你妈的屄,钦此。”
作为陕西人,张献忠这两道圣旨,可谓气势雄浑“天雷滚滚”啊,即便不是陕西人,估计也能强烈地感受到他的“地气”。
综上,作为古代封建时代的标志性最高公文——圣旨,并非全部都是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来开头的,这八个字实际上是明太祖朱元璋正式开始起用的,在更早的时期历朝历代的圣旨虽然大体相似,但起首用于还是有一些区别的。
看完本文,至少让你不会在和别人谈到关于圣旨的基本常识时,闹了笑话。
码字不易,欢迎点赞、转发、留言,你的支持便是我最大的创作动力~
参考资料
1.《中国圣旨大观》
2.《后汉书》
3.《晋书》
声明
1.图片来源于网络,首先感谢图片原作者,其次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本文为个人观点,如有错误之处或观点不一,请留言探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