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今天来聊一部老片——
《武状元苏乞儿》
之所以要写这部片子,是因为我们看到它的4K修复版本已经在中国电影资料馆上映,这让我突然想重温这部片。
这种重温也有一些私心,就是我总觉得这部电影对比当下的很多喜剧片来说,是一部教科书。
它近乎完美地去将一个悲剧拍得如此具有喜剧色彩,又将一个喜剧拍出了悲剧的底色。
它也是少有的当初我看完后只觉得很开心,现在看完后却更多是怅然若失的电影。
面对着当下嘈杂浮躁的喜剧创作,如今再次回顾这部电影,或许我们可以找到一些新的答案。
正文
围绕着这部电影最重要的说辞就是我们老生常谈的那一句——
喜剧的内核是悲剧。
这句话的本意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一是喜剧是通过表演者和塑造者自我的贬低来形成观众的优越感,这对片中人来说,是一出悲剧;
二是当我们从开怀大笑到笑着笑着理解了片中人时,这一出悲剧就转移到了我们自己身上。
当然这个概念的提出是在2012年,那时候《武状元苏乞儿》已经上映了整整二十年,但周星驰和所有的喜剧大师一样,都把这句话先验性地,应用到了自己身上。
这电影讲了一个广州大将军(吴孟达饰)的儿子苏灿(周星驰饰),因为在武状元的文试中作弊,结果被恶人先告状,导致他和父亲被贬为乞丐、终身行乞的故事。
从剧情看,这是一部典型的反英雄主义的片子,因为它的讲述顺序不同于常规的小人物逆风崛起,而是一个大人物被打入了尘埃。
也因此,它的反差感越重,自身的悲剧性就越强。
但这部电影的特点在于,它去写悲剧,并不是以哭天抢地的方式去写,反而用极端的喜剧形式去包裹它,我举两个细节:
一个是苏灿被抄家时,官兵在家中进进出出,他不仅一瞬间从高高在上的公子变成了身无分文的乞丐,就连父亲从广州府搬来的院墙和荔枝树也被查抄在案,但苏灿只是斜卧在椅子上,闭眼一句一句哼唱南音;
在苏灿父子被赶出家门后,身后是官兵正在关门封箱,万贯家财再不属于自己,身侧是看热闹的百姓指指点点,连最后的尊严也几近失去。但二人嘴里懊悔着忘记私藏一点银票傍身,却依旧仰天大笑走过人群,拍手笑说完蛋了,自己真的是完蛋了。
另一个是苏灿乞讨路上看到父亲因偷吃小孩的馒头被官兵扣押,官兵为了羞辱他这个“状元爷”逼迫他吃狗食,但苏灿父子一边大喊着“好吃”一边用手抓着狼吞虎咽,甚至为找到了一粒肉丝而惊喜。
这两段戏里我们能够看到苏灿的整个成长路径,前面是要为了面子宁愿大笑也不能让人家看笑话,后面则是为了生存主动抛下面子,而这两段悲剧性的情节,都是用了一种方式:笑。
前面用肢体和表情的大笑来掩盖悲伤,后面则用角色的反差来制造喜剧效果,但在这里笑变得不再是一种感受,而是一种形式,我们在这种笑的形式里得到的感受反而是几度酸涩和落泪。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片子是周星驰拍的第一部悲喜剧电影,在此之前他演的都是一些搞怪无厘头的角色,但这部后他开始显现自己的悲剧天分,抄家时的那一段南音吟唱,就是他自己设计的方式。
也是在这部之后,无论是《大话西游》系列还是《少林足球》,我们看到的都不再是一个纯粹搞怪的周星驰,而是看到了更多围绕着小人物的悲剧式的心酸。
但如果我们只是把“喜剧的内核是悲剧”这句话当作对之后产生的一系列香港喜剧的概括,那终究只是一句空话,因为它只是一句总结、一个思路、一种创作方法,而香港电影真正能让我们长久怀念的原因在于——
我们会在成长后的某一时刻,在这种大开大合大吵大闹的悲喜剧里,仿佛也能够看到自己的人生。
如今距我上一次看这部电影已经过去了十余年,曾经的我们看到苏父无条件支持儿子,无论苏灿做的事多么荒唐,他都能把他当作骄傲。但这一遍我才会注意到苏灿即便四肢经脉被废,苏父也会在乞丐堆里将儿子夸成盖世英雄,才会注意到苏灿流下的那一滴泪。
曾经的我们看到被抄家后大笑出门只会觉得好笑,但现在才会知道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想哭的时候不如就大笑。
还有当苏灿乞讨时被如霜姐妹发现,他把头埋进煤灰里,对着曾经的倾慕对象如霜说她认错人了,现在我们才会感受到如霜的那一句“他不是苏灿”对他来说有多么重要。
那时候我们也不会对结尾那一句对皇帝的忠告感兴趣,因为从表面上看这部电影,它就是一部完全无厘头的闹剧,所谓的史实在里面是完全不被在乎的,连武状元大考都被拍成了运动会的模式,人物的行事也大多无序,很难找到现实的逻辑。
但这些香港电影的魅力就在于此,我们可以在看的时候完全忽略掉表层逻辑的真实,最后真正留给我们的,是里面潜藏的感情,是“过火”“癫狂”之下真实又普世的情绪和人物,以及那些没有一定阅历很难写出来演出来的悲剧片段。
回看香港电影的意义也就在这里。
或许只有这种极致的癫狂和无厘头才能将这种大喜大悲、大起大落、爱恨情仇、人情冷暖表现得淋漓尽致。
它仿佛汹涌燃起的一把火,火盛时灼人绚烂,但即便是落幕后的余温也别有一种况味,它可以让我们在不同的时刻体会不同的温度,用不同的人生片段衔上不同的感受。
能让我们有着这种感受的片子又何止《武状元苏乞儿》一部,前些年的两部《大话西游》修复版重映,在大陆一票难求,归根结底,是因为在无厘头的包裹下,我们真正为之流泪的是遗憾、无奈和至尊宝转身离去时的哀伤。
这些人皆有之的情绪,才是我们人生路上永久性的课题。
类似的片单还有很多,想看的电影也有很多,但我们又能有多少机会去大银幕上看到这部片。
最近知道,中国电影资料馆、抖音、火山引擎已经联合发起“经典香港电影修复计划”,将修复100部香港经典影片,这些影片部分在中国电影资料馆放映,8月16日,《武状元苏乞儿》《A计划》《蜀山:新蜀山剑侠》等20余部香港电影作为首批修复影片,完成并在抖音和西瓜视频上线。
对老片的修复,更像是提供另一种选择,因为那种曾经的昏黄模糊和颗粒感已经深入我们的记忆,突然清晰起来总是会觉得不习惯,它更多是在补全一种可能性。
拿《武状元苏乞儿》这部电影来说,对它的修复侧重于配光和调色,这需要考虑到时代的差异逐帧逐帧地去调整,比如在胶片时代“光”是非常重要的,而现在的数字拍摄更多是“影”调色,因此修复时如何把“光”配好就是最重要的前提,配好光了才会保留曾经的胶片感。
并且对于陈导来说,原版的《苏乞儿》对他来说红色有些太多了,尤其结尾那场戏的红,更是显得扎眼,因此在修复时他特地要求将红去掉一部分,这对他的遗憾有了一定的补救。
所以修复对作者来说其实是一次再创作,同时对影迷来说,也是一次再观看。
对老一代的影迷而言,曾经我们只能在录像带里看到的那些老片,而今他们抖落一身历史气息再次站在我们面前,也是另一种体验。
对年轻一代的影迷而言,香港电影是一个即将打开的宝藏,撇开表层的浮灰,内里的鲜活并不输当前。
配图/《武状元苏乞儿》《大话西游之大圣娶亲》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