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频道:为您提供一个绿色下载空间! 首页| 软件下载| 文章教程| 应用提交| 最新更新
当前位置:首页 > 手机资讯 > 攻略 > 《帝王三国》双线744区9月8日开服公告,帝王三国双线700开服活动

《帝王三国》双线744区9月8日开服公告,帝王三国双线700开服活动

来源:天空软件网 更新:2023-09-26

用手机看

扫描二维码随时看1.在手机上浏览
2.分享给你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李白的金陵

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上元县崇礼乡有一土山,为谢安隐居之所。


开元十四年(726),唐朝最璀璨的星子李白也踏上了这片山林,此时六朝已成陈迹,李白隔着数百年的月色,望见了谢安的衣袂。而李白与金陵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李白一生去过很多次金陵,或许他沉迷于金陵温柔的烟水,又或许他在隔着百年的光阴窥探着六朝的吉光片羽。无论何种原因,他都在开元十四年的那个春日,踏进了这座写满金粉气的城池。



入金陵的开始,他登上西楼,眺望城池明月。遥想昔年吴越国已成泡影,就连六朝的人事都只能活在笔墨之中。他想起的第一位旧人,是写下那“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的谢朓: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
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同样的夜晚登楼,同样的亘古月光,时空在这一刻将六朝与盛唐重合,让这位凭栏望月的醉客,依稀感觉到风雅的残存。

然而言六朝,必然谈王谢。除了对谢朓的赞颂,李白还用了不少笔墨去追忆兰亭雅集中名噪一时的琅琊王氏。就在同年,李白写下《题金陵王处士水亭》,重新讲述琅琊王氏父子的魏晋风度:


王子耽玄言,贤豪多在门。
好鹅寻道士,爱竹啸名园。


东晋时期,山阴县玉皇观有位老道士,想要一本王羲之手书的《黄庭经》。但王羲之的书法名满天下,贸然求字恐怕无功而返。后老道士打听到王羲之爱鹅,遂自己精心养殖了一批白鹅,每日都在王羲之郊游处放养。终于有一日,王羲之碰见了这批白鹅,想要买下来。老道士趁机求取《黄庭经》,王羲之也欣然书就,换得了心爱的白鹅。


王羲之爱鹅,而他的五儿子王徽之却是名副其实的竹痴。裴启《语林》中载,王徽之曾暂寄旁人的空宅小住,而住下的第一日便命人栽种竹子。旁人都不解他只是小住,何故如此麻烦?王徽之便道:“何可一日无此君?”不仅住处需要有竹,连路过竹林时,王徽之也要留下欣赏一番。他曾经过吴中,听闻一士大夫家有一片好竹,便自去竹中,吟唱良久。主人知晓王徽之到来,特意洒扫庭院想要与他一叙,谁料王徽之吟唱罢后,也不与主人打招呼,径直便准备离去。主人大怒,命人关闭大门,这才留住了王徽之与之一叙。王徽之也因此留下了“爱竹啸名园”的佳话。



若说谢朓和王家父子是李白对魏晋风度追慕的具象反映,那谢安则是李白一生敬仰的政治偶像。在李白第一次踏入金陵城时,他便以浓重的笔墨来赞颂这位传奇的名士:


携妓东土山,怅然悲谢安。

我妓今朝如花月,他妓古坟荒草寒。

白鸡梦后三百岁,洒酒浇君同所欢。
酣来自作青海舞,秋风吹落紫绮冠。

彼亦一时,此亦一时,

浩浩洪流之咏何必奇。

——《东山吟》


他效仿谢安携妓东山,却并非只是追慕他身上超然的风度,而是渴望能够和谢安一般,“高卧东山四十年,一堂丝竹败苻坚”。李白并非出世之人,相反,他比旁人更加渴望能够进入朝堂,施展自身的抱负。因此,他沿着谢安的轨迹隐居,为自己造势,最终走向朝堂。

李白是商人家庭,无法走传统科举之路,因此只能另辟蹊径,借隐居来为自己提高声名。而隐居的这段时间,他为迎合统治者的喜好,跟随道士元丹丘研究道教,最终靠元丹丘与出家为道士的玉真公主而在唐玄宗面前挂上了名。


天宝初年,李白抵达长安,入翰林院做了几年翰林学士。这一时期的翰林学士并不像之后那般整肃,更多时候,他们是作为陪皇帝玩乐的玩伴出现在大大小小的宴席当中。李白则是因自己的诗名而被玄宗所用。


这一时期,李白的人生大起大落,他从开始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到后来的“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他自由散漫的性格,魏晋名士的气质,注定使他不能为朝堂所容。因而天宝三载(744),李白被赐金放还。



离开旖旎的长安城,李白继续漫游。此时,他又想起了金陵,又想起那位高卧东山的谢安:


不向东山久,蔷薇几度花。

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

我今携谢妓,长啸绝人群。

欲报东山客,开关扫白云。

——《忆东山二首》


他再度回到金陵,然心境早已和开元年间大不相同。经历过朝堂的起落后,他并未被这段不成功的入仕消磨信心,反而更加明确地写下了自己的未来规划:


君思颍水绿,忽复归嵩岑。

归时莫洗耳,为我洗其心。
洗心得真情,洗耳徒买名。

谢公终一起,相与济苍生。

——《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


他不再以隐居为借口,而是直言希望如谢安一般为苍生而奋起。他开始努力为自己寻找机遇,而这一机遇于至德元年(756)终于到来。


至德元年(756)对李白来说是改变人生的一年。这一年,安史之乱已爆发许久,唐玄宗躲在西南,命自己的太子李亨北上,派自己的二十五子永王李璘东巡金陵一带。永王李璘在接到诏书后迅速整装,并派人请这位诗坛名家李白来为自己写诗。


李白犯了自己人生中最大的错误。他为永王李璘写下十一首《永王东巡歌》,而这些诗歌,都将成为未来取他性命的利刃。



然而李白此时毫无察觉,甚至在经过金陵城西北的谢安墩时,他还豪气云天的写下一首《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来畅想自己未来的功绩:


晋室昔横溃,永嘉遂南奔。

沙尘何茫茫,龙虎斗朝昏。
胡马风汉草,天骄蹙中原。

哲匠感颓运,云鹏忽飞翻。
组练照楚国,旌旗连海门。

西秦百万众,戈甲如云屯。
投鞭可填江,一扫不足论。

皇运有返正,丑虏无遗魂。
谈笑遏横流,苍生望斯存。

冶城访古迹,犹有谢安墩。
凭览周地险,高标绝人喧。

想像东山姿,缅怀右军言。
梧桐识嘉树,蕙草留芳根。

白鹭映春洲,青龙见朝暾。

地古云物在,台倾禾黍繁。

我来酌清波,于此树名园。
功成拂衣去,归入武陵源。


这是李白认为自己离谢安最近的一刻,他幻想着永王李璘能够成为下一个东晋开国之君司马睿,幻想着自己能够成为下一个谢安,平定安史之乱。然而这场梦开始得快,结束得也快。至德二年(757),在北方登基的唐肃宗李亨便以谋反之名处死了永王李璘。


李白随之下狱,差点命丧狱中。多亏昔年的旧友搭救,这才免去一死。然终因自己于永王阵营创作的那些诗歌,而落得个流放夜郎的结局。


上苍仍是怜悯李白的,他在流放途中遇到大赦,因此才有了那首“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名篇。可经历这些后的李白,也到了自己人生的暮年。



之后,他还曾回过金陵,还曾缅怀过谢安。上元二年(761),他为友人送行,还曾写下“暂就东山赊月色,酣歌一夜送泉明”的清丽小句来追忆数百年前那位名动天下的士人谢安。然而一切终似一场大梦,李白只是做了一个与金陵有关的,漫长的梦。


他身上带着六朝士人风雅的气质,也艳羡着六朝名臣挥斥方遒的成就,他甚至写下过“白本家金陵”的句子,虽然郭沫若认为这里的金陵指的是李暠在西凉所设的建康郡。但无法否认,在李白的一生里,金陵始终作为一个特别的存在游走在他的诗篇里,而李白最终,也带着金陵名士的气质,与世界告别。

文:霜见

猜你感兴趣

玩家评论

[!--temp.www_96kaifa_com_cy--]
Copy 2018 www.sky-x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藏ICP备20000196号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