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丘路旧名“博物院路”(Museum Road),就是以今虎丘路20号的一个全称“英国皇家学会亚洲文会北中国支会上海博物院”的机构而命名的。皇家学会(Royal Society)成立于1660年,是大不列颠最早的科学学会,也是英国最早的得到英国皇家认可和支持的学术团体。之后,该学会随大英帝国对外扩张而影响世界,以洲为单位设立分会。早在上海开埠之初就有一些传教士、学者针对中国的历史、文化、地理、矿产、生物的调查研究设立了一些松散的学术团体,不定期地举办小型的报告会,还举办一些个人收藏的展览。1857年10月16日,这些分散的团体正式组成一个叫“上海文理学会”的团体,它的英文名称为“Shanghai Literary and Scientific Society”,词面意义就是上海文学与科学学会,著名的美国传教士禆治文(Elijah Coleman Bridgman,1801-1861)被推选为会长。第二年发行期刊《Journal of the Shanghai Literary and Scientific Cociety》,不过仅印了一期就终止了。这个机构引起了英国皇家学会的注意,并愿意吸收为会员,而当时香港已经有一个“英国皇家学会亚洲分会中国支会”,于是上海的机构取名“英国皇家学会亚洲文会北中国支会”,英文名North China Branch of the Royal Asictic Society,禆治文仍为会长,由于上海独此一家,上海就称该会为“亚洲文会”。1861年由于禆治文逝世的原因而一度停止活动,一直到1864年才逐渐恢复正常活动。
亚洲文会的会员们分别对中国的历史、文化、现状及自然、地理、矿产资源作调查,并撰写发表了许多论文,同样也从各地收罗了许多中国文物、文献、矿产和生物标本。苦于没有一个合适的场地进行整理、收藏,很容易散失,工作难以进一步深入开展。阿利国(Rutherford Alcock,1809-1897,今沪东的安国路旧名“爱尔考克路”,即以其名字命名),在1846-1855年曾任英国驻上海领事,1865年起任驻华公使,他认为亚洲文会的工作有利于英国对华事业,于是由他出面向英国政府申请一块面积足够大的土地来建造亚洲文会的博物馆和图书馆,1868年就得到英国政府的批准。 1846年英国驻上海领事巴富尔(George Balfour)未经英国政府批准就私下买进了外滩北端的126亩土地建造英国领事馆,他也为此被调离。对一个领事馆来讲,这块土地也太大了,经协商后,英国政府同意将上海领事馆西南角的空地无偿提供给亚洲文会使用,并限定亚洲文会必须在三年之内将博物院建成,否则,这块土地仍由英国政府收回。而亚洲文会根本就没有钱,当时一家叫“文友辅仁会”(Literary Debating Society)的文学爱好者学会以会员募捐方式捐资2 500两,一位叫汉璧礼的英国商人个人捐资500两,在上海建筑界颇有名望的英国建筑师金思密(Thomas William Kingsmill,1837-1910)愿意义务承担设计。1871年亚洲文会博物院落成。1874年2月13日,亚洲文会召开全体会议,推选原工部局副总董未契(Alex Michle),汉学家葛罗(Groom)、费慈拉格尔特(Fitzgerald)、扑懿(W. B. Pryer)四人组成“上海博物院委员会”(Shanghai Museum Commitee)。这一天,上海博物院正式挂牌。也就在这一天,经工部局批准,将亚洲文会博物院门前的那条“下圆明园路”(Upper Yuen Ming Yuen Road)重新命名为“博物院路”,一直到1943年才改名虎丘路。
在博物院开张的同时,也在这里设立亚洲文会图书馆。 博物院下设多个理事部,分组征集和研究中国的历史、文化、文物及矿产和动植物标本。该会集中了许多自然科学家和人文学家,但动物、植物必须制作成标本后才能收藏,而文会中没有这样的人才。后来经过讨论,决定雇用一位在法国神父手下工作多年的王姓中国人,他也成了亚洲文会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中国会员。 亚洲文会博物院对社会全面开放,参观者络绎不绝。清末上海环球社出版的《图画日报》对这个博物院有较详细介绍,抄录如下: 英界北京路北首,博物院路五号博物院,乃旅沪西商集资建设。院屋高敞,陈列繁多。楼上为物品室,共两间,右间所贮者悉为兽类,如獐、猫、狼、豹、猴、野猪、刺猬等。此外以贝介为一类,蛇一类,鱼一类,矿石一类。左间所贮者统系禽类,大半为中国产。
其余如蛾、蝶为一类,鸟卵与鸟巢为一类,矿苗为一类。有一怪兽,自首至尾长约三尺八九寸,高约二尺五六寸,体如小牛,毛作黄灰色,鹿头无角,足蹄如鸟,尾尖芃松,略如狮尾,据云此兽来自北京,洋文名“大门鹿”,中国人名之“四不像”。又有一鱼无名,体甚扁,长尺有半,浑身兽毛,作黑灰色,前后四足如鸭掌,嘴亦如鸭喙,短尾,黑灰色,宛如狸尾。又有一鸟,名“华丽鸟”,亦曰“风鸟”,西人称为“天堂鸟”,高不及五寸,头如平常之鸟,喙甚尖,作黑色,睛亦黑,遍体毛羽全黑,胸前有翠毛一撮,两翼紧阖,而背上另有一翼,翡翠色,尾似孔雀,此鸟得诸南洋爪哇。余物名目繁多,不及备载。该院不收游资,诚开通知识之一助也。
这个博物院不收门票,参观者很多,当然对市民开阔眼界,增长知识起了积极的作用。 亚洲文会初建时就面临资金不足的困惑,所以建筑很普通,质量也较差,亚洲文会不得不定期维修。1930年亚洲文会获得英国皇家学会的16万两的特别补助费,再加上历年会员和社会的捐款,有了一笔足够的资金,遂决定将旧建筑拆除后在原址重建,委托英商公和洋行设计,1933年11月15日重新开幕,工部局总董贝尔(A. D. Bell)主持开幕式。 重建的亚洲文会建筑效果图 亚洲文会新楼为七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坐东朝西,以朝西立面为主立面,立面处理比较简洁,建筑的两侧对称,底层为基础层,全部以平整的石材作贴面,中间设计三拱门,有台阶相通,二层以上的外墙改为红砖墙,中间为通层的玻璃窗,建筑总体为竖线条,在二层与三层之间嵌有石条,上镌中文“亚洲文会”,而顶层屋檐又改为石板装饰,在中轴线屋檐的石板上镌“R.A.S”,这是“亚洲文会”的英文缩写,其他的檐口镌以中国青铜器中常见的兽面纹饰以及中国石狮,并设计有八角形窗洞,配以中国的八卦图案。原底层用于会议厅,二层和三层用于图书馆,四层和五层为博物院,六层以上为办公用房。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该大楼被日军强占,部分文物和图书被偷运至日本,抗战胜利后仍由亚洲文会收回。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部分文物和图书被运出中国,被截留的物品中,原博物院的文物调拨给上海博物馆,矿产和动植物标本等划给上海自然博物馆,原图书馆藏书划归上海图书馆,大楼则归图书馆使用。现在则划入新开发的“外滩源”内,有定期和临时的展览,可入内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