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3月29日,陕西省临潼县西杨村,几位村民在地里挖井时,忽然挖出了当地人称“瓦神爷”的陶片、俑人。
时任临潼文化馆馆长的赵康民听闻后赶赴现场,只见新出土的俑人立于麦田,戴一顶草帽吓退麻雀;一旁的柿树上架着俑头,红烧土上立着残俑,俑前残烛燃烧。
骊山脚下、京畿之地,秦始皇兵马俑在两千多年后重见天日,随之一同被唤醒的,是潜藏在民族肌理中的秦文化记忆。
45年过去,黄土深处的秦皇军阵,正前所未有地被当代年轻人所“懂得”——以一种极尽“现代”的方式。
兵马俑如何在当代复活?先看几个例子:
古有跪射俑身着铠甲、脚登方口齐头翘尖履,左腿蹲曲、持弓弩作握弓状,今则脱胎为餐桌上的食侍兵——飞矢变牙签。
秦时御手俑驾车飒沓如流星、览遍世间好风景,如今下凡为托笔君——放上一支笔,深藏功与名。
在酷似寻常纸钞的纪念券中,秦俑借助AR技术翻身而出、爬上指尖,顺便复原当年的彩绘真身。
在俑乐绘里,俊俏的陶制面孔被覆以青铜、丝绸、剪纸、皮影,东方视觉、俨然天成。
在秦时服饰形制、秦风秦韵包裹下的秦风卡通身上,当代“小将”借助人工智能、语音交互,将秦代历史娓娓道来,兴起时还能吼几句华阴老腔。
而兵马俑VR虚拟现实体验中心内,秦俑们复活为当年的虎狼之师,步兵、骑兵、长矛方阵、战车队于战鼓中集结;画面一转,青铜水禽幻化成真、贩夫走卒络绎不绝、茶肆酒馆幡旗挂起……
与四十多年前考古学者临坑“惊为天人”不同,到了如今,兵马俑已融入了不少人的起居日常。
但秦俑们的再生可不是分分钟的事儿。
一个世纪前,波士顿美术馆的吉尔曼首提“博物馆疲劳”(Museum Fatigue):在长时间观看文物后,游人普遍出现精力耗竭、注意力涣散等生理疲惫,如何进一步“以文化人”,成了文物、文化“自我变革”的核心痛点。
而本世纪初,博物馆界的鼻祖——大英博物馆开始向公众免费开放,没有了门票收入,针对藏品的经营意识应运而生。
2013年,台北故宫“朕知道了”纸胶带销量超过18万卷;近乎同步,故宫淘宝以颠覆性的“萌态”开启超级IP之旅。
据2019年《新文创消费趋势报告》,目前已有24家博物馆集体“触网”电商平台,线上逛馆人次首度超过线下;仅淘宝天猫博物馆平台一处,即有累计访客逾16亿,其中,约1亿90后在线网购“文化厚礼”。
一夜之间,“文创”火了,还火遍了大江南北。
单看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含有秦俑元素的文创产品于2010年首度落地;近十年间,单一的“文物复仿体系”摇身变作“联合开发、合作经营”;现存文创产品中,软萌硬核款款周到。
而在兵马俑的老家,“每6.2万人即拥有一座博物馆”的西安,近年来先后火爆的“王的士兵”“皇后之玺”“唐妞”系列,也实实在在地为这方土地的文物盖上了“维新”大印。
“科技+文物”、“动漫+文物”、“一带一路”周边……从“符号直译”的表皮式到“功能转换”的骨架式,再到“意境诠释”的整合式,文物物质层面的活化渐次扩展为精神、行为层面的回暖。
“酒香也怕巷子深”,这届文创“收拾精神,自作主张”的方向,还真不只一个“萌”字这么简单。
文创产业的发展与工业化以及随之而来的个性解放密切关联。工业化既成,服务业、高端制造业陆续跟进;而在思想文化领域,社会思潮风起云涌,文化、创意与工业结合势所必然。
于是四羊方罍做了茶具,罗塞塔石碑被印上围裙,自“轴心时代”延续而来的古老文明在世界各处卸下呆板与抽象、化身鲜活和灵动——在丰富人们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在相当程度上重塑着文化。
而大概没有谁比处于复兴之路上的中国,更懂得“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的意义。
2017年,故宫单年度文创收入突破15亿,600岁的“老人”首度以接地气的姿态一展皇家文化风采;“年岁更长”的兵马俑们则重述由弱至强的民族历史线索,“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血不流干,死不休战”。
文物提供问题,文化提供背景;科学提供解释,想象与创意则提供复杂的历史经纬中,考古学、人类学、材料学等现代学科集合之上的“文化力道”。
2017年1月,《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正式落地,传统文化复兴被推上中国复兴“破局”的前台。
既要从传统文化中提取民族复兴的“精神之钙”、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又需“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
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
就像往水中投下一块石头,透物见事、见人、见精神:古老厚重的文化记忆的复苏,指涉的恰恰是一个民族的未来。
搭载后现代理念的文创产品要做的事因而就不难理解:把文化带回家——让昔日“雅正”还俗于民间。
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文化产业部主任张锦涛看来,其中秘诀无非两处:一重文化的本性品格,二重观者日常所需。
传统文化题材类文创不应浅尝辄止,而要把对文化本质的回归贯穿于文创研发、制作、营销的每一步,让文创产品从“含有传统文化概念的产品”发展为“自带故事光环的智者”。
好的文创设计亦须体现国人日常,清代朝珠化身耳机、秦俑鹖冠系于夜灯: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在“传统文化+现代消费”间得以活化,人文情怀、艺术造诣、时代精神一一可被直接“触摸”。
如今,在互联网助力之下,文化更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走近公众:秦俑外围,扫描照片、实物即可察看藏品细节;敦煌研究院中,“数字供养人”以线上形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文化保护;一网之内,“人工智能博物馆计划”“国风计划”相继横跨次元壁垒……
一批年轻的“数码原住民”跑上了“文化接力赛”,原本可能存在的知识垄断与“文明断裂”忧思也在新兴场域下全然失了效。
目前,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正筹划创立文创研发孵化中心,通过“高校-博物院-企业”共建的形式,为全国博物馆文创探索提供“秦俑经验”。
而随着各家博物馆馆藏资源向社会进一步开放,“社会众创、社会众筹”也将使传统文化生路持续瞄准“顶流”。
博物圈之外,图书馆、出版社等行业也陆续摸索起文创之路;今年8月,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2019上半年全国文化消费数据报告》, 51.78%的受访者认为“文化消费能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比衣食住行更重要”。
身披“创意马甲”之后,文化复兴的根本,仍在于凝聚人心。
“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201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如是强调。
好的文物保护,正是“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让文物活起来,“活”得有影有踪、根脉相系,“火”得新旧两利、深入人心。
这是八千秦俑的“回归途”,也是文化新生的“启示录”。
文/点苍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