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大的触手、独眼的海鸥、被诅咒的人鱼雕像、神秘的灯塔和暴风雨中岌岌可危的棚屋……这个充满了死亡气息的孤岛上,看守灯塔的两个人漫漫地走向了疯狂。
去年上映的电影《灯塔》是导演罗伯特·艾格斯的第二部电影。
艾格斯的处女长片是2015年上映的《女巫》,电影讲述 17 世纪美国缅因州一个虔诚的清教徒家庭在荒原白手起家的故事。他们遭遇了恶劣的天气,作物歉收,家庭关系紧张,一子失踪,一子精神崩溃,全家人的信仰崩塌了。
电影在圣丹斯、哥谭独立电影奖获得提名,也在美国独立精神奖上收获了最佳处女作和最佳处女作剧本两个奖项。这位颇具潜力的导演很快拿到了 A24 制片的新项目《灯塔》。
和《女巫》类似,《灯塔》也是发生在隐秘的与世隔绝的地方,带有超自然设定、致力于营造惊悚感的剧情长片。
《灯塔》被形容为“海滩上的噩梦”,探索了人类在经历极端体验后的神秘与疯狂。它发生在 1890 年代缅因州的海岸线上,老灯塔守护人托马斯和他的新同事温斯洛困守屡遭风暴的孤岛。恶劣的自然环境和令人绝望的孤独让他们失去了理智,在酒精的催化下渐渐滑向疯狂的深渊。
缅因州被称为“恐怖州”,因地处偏远,森林覆盖率很高,旧时居民多为印第安人,所以传说故事很多。缅因州著名恐怖小说作家斯蒂芬·金写过众多结合当地环境的恐怖作品,例如《缅因鬼镇》、《迷雾》、《1408幻影凶间》、《肖申克的救赎》等。
和《女巫》相比,《灯塔》抛弃了色彩,并采用了1.19:1画幅,老胶片质感的黑白画面成功渲染了诡异惊悚的氛围。电影在烂番茄上获得了91%的新鲜度,并提名奥斯卡最佳摄影奖。
灯塔建立一座孤岛之上,岛上遍布裸露的岩石。除了灯塔看守人的海鸥,这里没有其他生物。
脾气暴躁的灯塔看守人老托马斯,领来了他的新助手温斯洛。温斯洛性格内向,不爱说话。两个人的相处并不融洽,寡言少语的温斯洛并不愿与话痨的托马斯多谈。
托马斯自认为自己是灯塔的主人,白天他支配着温斯洛去烧锅炉、修煤油灯、运煤炭、擦洗地板,而到了晚上他又独占灯塔。
温斯洛默默忍受,挨过四个星期,他就可以拿到薪水离开。
刚到岛上的第一晚,老托马斯为温斯洛准备了晚餐,并给他倒了酒。温斯洛拒绝了,因为他是一个滴酒不沾的人。托马斯对他说不把杯子里的酒喝完,会倒霉的,这是海上的规矩。
温斯洛犹豫了。灯塔管理员手册上规定了员工不可以饮酒。于是他将酒倒掉,接了杯水干了,也算没让托马斯太丢面子。
温斯洛提出想要看一下灯塔,听到灯塔两个字托马斯脸色大变,他语气激动的强调灯塔是他的,温斯洛绝对不可以上去。
温斯洛将托马斯安排的工作一一处理完毕,夜晚来临,巨大的空虚和寂寞向他袭来。
他在前任管理员的床垫中找到一个美人鱼雕像,于是在午夜梦呓中,这个美人鱼便成了降临孤岛的神秘来客。
与此同时,在灯塔的灯房里,托马斯脱光了衣服,迷醉的看着旋转的灯光,像在看一个绝色的美人。
第二天,温斯洛将煤运到仓库,一直独眼海鸥拦住了他,还嚣张地向温斯洛大喊大叫。温斯洛有些烦躁,扔出一块煤块将海鸥赶走。
这一切被灯塔上的托马斯看在眼里,晚上吃饭的时候,他提醒温斯洛不要伤害海鸥,因为海鸥是死去的水手的灵魂。
失去时间概念的温斯洛以为只在岛上呆了两天,但托马斯告诉他已经过去两周的时间。一旦失去了对时间的感知,人的精神状态将变得不再稳定。
又到了吃晚饭的时间了,温斯洛的心情不错,话也比平时要多。他告诉托马斯自己以前是个伐木工人,一望无际的森林是他的海洋。云杉,白松,落叶松,什么树都有。直到有一天,他受够了那些树。
托马斯回应道,那种生活我听说过,难啊。
托马斯之前也是个有家有室的人,在海上漂泊了十几年。后来因为瘸了腿,才不得不找了个看守灯塔的工作。
托马斯对温斯洛来到这里的原因表示怀疑,温斯洛耐心解释说,他在报纸上了解到做灯塔管理员可以赚不少钱,如果愿意去更远、更偏僻的灯塔,一年甚至能赚1000美元。赚了钱,他就可以在乡下买块地,买个房子。
又是一个老套又无聊的故事。托马斯总结了今晚的聊天,他们没喝酒,倒是抽了很多烟。
日常的工作还是这样枯燥磨人,此时温斯洛对当前的工作已经轻车熟路了。最难熬的还是一个个辗转反侧的夜晚。一到晚上,托马斯就钻进灯塔锁上门,他到底在里面做什么?
两个人长期在封闭的环境中待着,对方有什么小秘密都想知道,不然就抓心挠肺的难受。
于是某天晚上,他蹑手蹑脚地走到灯塔下,想偷窥托马斯在灯塔上干什么。
恶心的粘液从灯塔上滴落,巨大的章鱼触手在灯塔中挥舞着。
四周的时间马上过去了,明天温斯洛就可以坐船离开。当夜灯塔外狂风暴雨大作,托马斯倒酒为温斯洛送行。
马上就走了,喝点酒也没关系吧。
他们一杯接着一杯,两个人开始疯狂的跳舞、交谈、唱歌,之前铺垫好的混乱和冲突,在这一夜渐渐爆发……
第二天本该来接文斯洛的供给船却没来,食物和淡水却被海水泡坏了。
两人日日夜夜以酒精和故事作伴,酒喝光了就开始喝灯油加蜂蜜,以此来麻醉自己。因为他们不知道供给船和死亡,哪一个会率先来临。
自从酒成了主角,他们的话真真假假,连他们自己都没办法分辨。真与假,梦与现实的界限已经模糊。
虽然这些描述都是相互矛盾、破绽百出,但我们依然能了解到两个人的过去。
在温斯洛的故事里,他是一个年轻有力、隐忍坚强但总是受到压迫的伐木工人,一次意外,他看见欺压自己的上司被倒下的木头砸死.......他受够了那些树,于是选择了离开。
究竟是不是温斯洛杀掉了一直骂自己是狗的上司,沦为一个逃犯,来灯塔上躲避天日,我们不得而知。
在托马斯的故事里,他是一个忠于海洋的水手船长,离开自己的妻儿投身于大海,他曾经有一个和温斯洛一样的助手,可是对方却因为阴沉的天气和与世隔绝的生活而失去理智自杀。
而温斯洛却在捕龙虾的笼子里发现了独眼守塔人的头颅。他相信一定是托马斯杀死了自己的助手。
当温斯洛拖着救生船准备逃离灯塔时,被举着斧头喊着“不要离开我”的托马斯劈坏了救生船,气急败坏的温斯洛举起斧头要劈死托马斯之时,托马斯意味深长的来了一句:
“我们被困在这里多久了?两天、三天还是五个星期?刚刚劈船的是你自己,你一直都疯了。说不定一切都是你的幻想,我也是你的幻想。”
这就一下又将两个人先前说的故事的可能性全都打破,龙虾笼里的人头、礁石上诡异的人鱼、死在了蓄水池里的海鸥、床上破碎的人鱼雕像、灯塔上拂过的触角……都是温斯洛的幻想吗?
这些可能使得《灯塔》的故事有了更多的解读。
在《灯塔》中,有两个意象不能忽视:狗和独眼海鸥。
而在温斯洛的故事中,他在做伐木工人时也总是被上司呵斥甚至被叫作“狗”,因此当托马斯骂他是条狗时,他才会暴跳如雷。
在温斯洛与托马斯矛盾的最高点,温斯洛反客为主,不仅将老头驯服成一条狗,还将他活埋,拿到钥匙顺利进入他梦寐以求的灯塔。
在本片中,海鸥是独眼,被捞上来的前看守人的头是独眼,结尾温斯洛的尸体也是独眼。
抛开神话或梦的解释,可以简单理解为前看守人的灵魂成为了海鸥,警示温斯洛不要重蹈覆辙,而温斯洛最终仍成为了新的受害者。
滚下楼梯的温斯洛,正如托马斯诅咒的那样,身体支离破碎,啄食尸体的海鸥像是海王波塞冬的女妖,尖叫着刺穿他的食道。他像盗火的普罗米修斯,爬上了灯塔的顶端,看到了令人着迷的光芒。
这个高高矗立,发射出永恒光芒的灯塔成为了无数人的疑问:
“灯塔里到底有什么?”
也许灯塔里什么都没有,只有灯,只有人类在孤独与绝望中幻想的自我拯救;也许灯塔里真的隐藏着一只长着巨大触手的克苏鲁怪兽。
真相如何我们无法确定,不过有一点是确定的,那就是孤独是人类社会的流行病,它不断蚕食我们的灵魂。
1950年,麦吉尔大学(McGill University)进行的一项实验,想知道人类能够独自生活多长时间。原本计划在小房间里呆了几天的志愿者在几个小时后就开始出现幻觉,他们感到非常沮丧,以至于研究提前终止。
“人类是社会生物,我们渴望与他人相伴,”研究者罗宾逊说。“我们知道,社会孤立确实对身心健康都有害。”
《灯塔》的部分灵感来自名为Smalls Lighthouse Tragedy的真实事件。1801年,托马斯·格里菲斯(Thomas Griffith)和托马斯·豪威尔(Thomas Howell),他们一起在威尔士担任灯塔管理员。当豪厄尔在一次事故中死亡时,格里菲斯继续与尸体同住,在往后的日子中,格里菲斯逐渐失去了理智。事件发生后,英国规定灯塔必须由至少三人管理。
“灯塔”这个意象,在本片是孤立的象征。“光之所以神秘,是因为它引领了道路。它充满了各种烦恼的含义,对不同的人意味着不同的意思。”炫目的灯光加上机械的轰鸣,使灯塔具备了身临其境的催眠效果。
想知道灯塔里到底有什么,自己去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