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一座正在飞速发展的现代化城市。横跨全城的高架桥、鳞次栉比的街边建筑,是这座城市给外人的第一印象。然而,在其现代化的外表下,有着3600年历史的商都文化才是这座城市的底色。但不知为何,很多人都遗忘了这点,甚至认为郑州是“文化沙漠”。
在硬件方面,郑州已逐渐媲美国际大都市,但在人文方面,却仍然有深深的差距,生活在郑州的文艺青年一度无处可去。我不禁开始怀疑,郑州真的是“文化沙漠”吗?
中二 | 文
郑州是否是文化沙漠?
九月初秋的一个下午,豫记小伙伴们受邀参观一家正在试营业的书店。在此之前,我也一直被“郑州是否是文化沙漠”这个问题所困惑,然而,在此之后,我想,也许我找到了答案。
书店位于“中大门”保税直购体验中心的二楼,一进门,我便被门口的“翅膀”所吸引。几本书被翻开,零落地被透明的丝线固定在空中。书籍从中间翻开,由书脊支撑,两侧如鸽子翅膀做自由下垂状。好巧的心思!我不由心中赞道。
店内的光线明暗有序,一方水池静静地安于中央,凝聚着周围的气息。若非仔细观察了一番,我几乎察觉不到它的流动。
同事被店门口的一面“老版书墙”所吸引。大门左方,一面墙堆满了解放前后的老版书籍,有的被撕去了封面,有的没有。同事如寻宝一般,在这面墙前翻来找去,然后招呼我看。
听闻同事低声招唤,我忙转身望去。然而,转身瞬间,我却看到了这里店员身穿的工作围裙,不禁心头一震。只见,围裙上印着一首小诗:
周梦蝶,一个遥远又亲切的名字。没想到,在郑州这么一个被称为“文化沙漠”的地方,居然可以看见这位河南籍台湾诗人的身影。
那一时刻,我仿佛冲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穿越到了台北。只见武昌街明星咖啡馆门口,一位身形消瘦的老人身着一身青衣,在其书摊前闭目静坐。而这位老人,便是台湾“国家文艺奖”的首位获得者,被称誉为“孤独国国王”的传奇诗人,周梦蝶。
文化沙漠必将导致文艺复兴
1921年,周梦蝶出生于河南淅川;1948年,去武汉求学。没曾想求学不成竟参了军,后随军退到台湾,开始了一生孤苦的异乡生活。
参军时,周梦蝶就有一个梦想:一间竹屋,两个书架。退役后,竹屋虽没有,周梦蝶却有了一个书摊。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这方位于台北武昌街的书摊堪为台北最负盛名的人文风景,在无数文艺爱好者心中,它便是台北的文学地标。
周梦蝶曾说,每天只要净赚三十元就可以支撑书摊。和别的书摊不同,他的书摊全是纯度极高的文学、哲学类书籍,十分小众。每日,除了无数文艺爱好者前往,李敖、痖弦、余光中也常在其书摊前驻足。直到1980年,周梦蝶因患胃疾,这才结束了近20年的书摊生涯。
如今,虽书摊已不在,但武昌街这道最美街景早已刻画在每个台湾人的心中。林清玄曾在《午读:武昌街小调》中写道:当时我们的年纪尚小,文学的道路迢遥幽渺,但是就在步行过武昌街的时候,所谓文学就成了一种有琉璃色泽的东西,带引着我们走。
这种“琉璃色泽的东西”,我想,就是郑州这个所谓的“文化沙漠”所缺失的那一抹色彩吧。那这“琉璃色泽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呢?我想,也许就是周梦蝶这样的人吧,这种以书摊作为城市人文的承载,坚守自己内心对文学的探求以及对城市精神的塑造。
木心曾说,文化沙漠必将导致文艺复兴。近些年,郑州似乎悄悄的发生了变化。
2006年,“城市之光”书店出现在了郑州桃源路上;2008年,“书是生活”从农业路开始了征途;2014年,“松社”在金水路文化路交叉口也找到了自己的位置;2014年,“纸的时代”入驻郑州大摩西元……随后,我在、西西弗等各大独立书店品牌也相继来到郑州。
这些书店犹如沙漠中的绿洲,带给这座城市生机与活力,也使得文艺青年有了更多的去处。一时间,文艺在郑州复苏。
书店的存在,就是提醒我们回归
然而,就在文艺在郑州复苏之际,我仍隐约感到郑州的“那抹琉璃色”并未真正回归。人们的生活还是不够多样性,艺术性,生活形态还是比较乏味。
在台湾,能够追寻周梦蝶书摊的便是诚品书店,而在内地,能够跟诚品抗衡的便是方所了。
1989年,第一家诚品书店在台北仁爱路圆环创办。诚品以文化创意为核心,将人文、艺术、生活融入在一起,进行复合经营。如今,成为台湾首屈一指的文化品牌。
而方所,则是由例外创始人毛继鸿一手打造的文化空间。2011年,第一家方所书店在广州开业。2015年,成都方所将藏经阁的概念融入店面设计,将书店、美学生活、咖啡、服装展览等众多主题融在同一空间。
在业界,很多人会拿方所和诚品进行比较。认为两者都是将文化精致包装,为大家营造一个愉悦心灵的空间,使看书和消费这件事成为一种追求生活美学的情景体验。
但在艺术性方面,方所显然更大胆。剧场、哥特式大立柱、藏经阁、时光穿梭方舟……这种种大胆跳跃的元素,全被方所和谐的设计利用起来,而“方庭”正是其子品牌。
如今,方庭带着方所的使命和理念来到郑州,它带给我们的也不仅仅是一个阅读的空间。在书店的功能性划分上,方庭将书店分为四个区域:美学区、阅读区、小方庭、咖啡区。
小方庭是专为孩子们准备的,里面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绘本和益智玩具,帮助小朋友在这里认识世界;美学区则陈列着来自日本的锡器、台湾的瓷器、意大利的笔记本以及造型朴素归真的木质茶器,传达着方庭的生活态度;咖啡区则独占了方庭最美的一段景色,坐在清爽透明的落地窗前,便可与窗外的秋高气爽相伴。
但我最感兴趣的,还是阅读区。和很多书店不同,方庭在书籍的选购方面十分小众,且题材偏文学。历史文学类书籍占总数的50%以上,还专门开辟了艺术设计板块、台版书籍和外版书籍区域。
这里每本书的摆放也很具心思。据书店的店员讲,每本书的位置都是独一无二的,随意一本书均可在电脑中查出书籍所在的位置以及它左面或是右面的书籍。
“我希望有个如你一般的人
从清晨到夜晚 从山野到书房”
这是印在方庭门口海报上的文字,也许,书店的存在,就是提醒我们回归。
方庭活动
9月26日——10月8日,为庆双节,方庭将举办“秋日生活修习术”书展和“万物静默如谜”诗歌展活动;届时还推出金秋伴手礼盒。有兴趣的小伙伴,不妨趁着各地人从众,去方庭感受一把人在草木间,万物静观皆自得的自在生活。
豫记版权作品,转载请微信80276821,或者微博私信“豫记”,投稿请发邮件至yujimedia@163.com
豫记,全球河南人的精神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