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魏立功 ○编辑:艾宗升
<编者按:在十年的边境自卫还击作战中,云南边关儿女纷纷加入民兵队伍保家卫国。他们与边防军人一样,舍生忘死,无私奉献甚至流血牺牲。以高万清为代表的民兵英雄,在边防前哨立下不朽功勋,用生命确保边疆安全。请记住:民兵,是我国的武装力量之一,在八一建军节之节,将民兵英雄高万清的事迹推介给广大读者>
高万清,男,哈尼族,1966年10月3日生,中共党员,云南省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金水河镇金水河村委会八家村人。
1983年4月到半坡民兵哨所,先后担任民兵战士、副班长、班长、排长和哨长。6年时间里,高万清先后参战7次,与战友们一起英勇作战,共毙敌12名、伤敌14名,缴获冲锋枪3支、信号枪1支、子弹214发,我方无一伤亡。高万清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受到嘉奖4次。为表彰他的英勇事迹,1988年12月,云南省人民政府、云南省军区授予他“民兵战斗英雄”荣誉称号;1989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评定他为“全国民兵预备役先进工作者”。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战争的阴霾一直笼罩在云南边境,边境武装冲突不断加剧。1983年4月,年仅16岁的共青团员高万清向当时的金水河乡武装部递交申请,要求参加基干民兵并要求到半坡民兵哨所常驻执勤,履行边防民兵保家卫国的责任。当申请得到批准后,高万清兴奋得几个晚上没有睡好觉。他说:“我虽然没有当成兵,但照样能够扛枪保家卫国,我要为祖国杀敌立功!”乡武装部部长对他说:“你有种!我们就看你的了!”
上民兵哨所后,他一面积极参加开挖战壕、搬运物资、站岗执勤,一面在军事训练中苦练杀敌本领,不到半年时间就熟练掌握了步枪、冲锋枪、轻机枪、重机枪、高射机枪射击和手榴弹投掷的操作本领,并学习掌握了站岗、放哨、巡逻、观察、设伏、堵卡等勤务知识,又在后来的训练实践中熟练掌握了单兵攻防战术的操作要领。
一年以后,高万清先后担任了副班长、班长,在工作和执勤中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又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使自己的全面素质得到很大提升。1986年,高万清被金平县人武部任命为半坡边防民兵哨所所长。他时时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以党员和哨长的身份履行职责,带领全哨民兵圆满完成在边境地区巡逻设伏、武装掩护群众生产的任务,还带领民兵多次完成边境遭遇、追击作战以及向邻国边民发送宣传品等艰巨任务。
1987年6月29日,高万清带领哨所5名民兵在边境一线巡逻,当小分队行进至一个高地山脚时,发现两名全副武装的敌军侵入我境内300多米,并在林中小道上不断拨弄手中武器,不时向左右张望,企图继续向我境内纵深渗透,妄图在我境内抓捕人员、刺探情报。
一看这情景,高万清打了一下手势,把大家凑在一起,小声下达战斗命令,指挥5名民兵分成两个战斗小组,一名班长带领两人正面监视敌人动向,自己带领两人迅速迂回到敌人右侧,两个组对敌形成夹击态势。待敌行进到距离我方约100米时,高万清一声令下:“打!”民兵们两面一齐开火,两名敌军还没有反应过来,就被打得鲜血直流。敌人捂着伤口,紧急躲避,拼命往回逃窜,并边跑边向我民兵举枪射击。高万清又果断命令一组占领制高点火力掩护,他带第二组对逃窜之敌穷追猛打,终于将敌击毙在离国境线仅5米的地方,两名敌人倒在草丛中,并缴获了敌人携带的枪支弹药和军用物资。后经查证,被击毙的两名敌人中一名是敌军中尉军官、一名是通信兵。战后,上级给高万清记了二等功。
1988年2月23日,半坡哨所得知有3名敌军潜入我隔界村抢劫耕牛并实施武装袭扰。高万清立即带领6名民兵赶到隔界村,迅速找到现场,命令民兵们迅速形成战斗队形,以最快的速度占领射击位置,配合隔界村民兵一阵猛打,击毙敌军1名、伤敌2名,夺回敌军抢劫的20多头耕牛,并掩护群众安全撤退。1988年5月22日,4名敌军窜入我境内老寨地区枪杀群众的耕牛,高万清闻讯后,立即率领一个民兵小分队围歼敌军,取得毙敌1名、伤敌3名的战果,保护了边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经过战火考验的民兵哨长高万清受到了党组织的提拔和重用,1990年2月县人武部任命他为者米乡武装部干事,2004年从者米乡调任金水河乡武装部干事。
高万清在武装干事的岗位上忠于职守、尽职尽责、无私奉献,圆满完成上级赋予的民兵训练、边境管理、扶贫帮困等艰巨任务,先后被上级评为“乡机关优秀共产党员”“红河州学法用法先进个人”“红河州见义勇为勇士”。2008年至2011年,高万清受乡党委、政府、武装部委派在南科村委会龙凤村驻村工作,负责龙凤村20多户布朗族群众的扶贫帮困工作。由于长期积劳成疾,身患高血压而没有顾得上及时治疗的高万清同志,于2011年7月30日倒在了扶贫帮困的工作岗位上,永远地离开了他亲爱的家人和父老乡亲……
高万清去世后,人们为失去这位保卫边疆的英雄、扶贫路上的好干部而悲痛万分!潺潺流淌的金水河、火红火红的木棉花,永远记住这位哈尼族人民的好儿子,永远歌颂这位金水河畔的民兵英雄!他“爱祖国、爱边疆、爱家乡、爱武装”的情怀和精神永远激励着边疆地区的广大民兵和各族干部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