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个干饭人而言,最痛苦的事情不是没饭可干,或者饭凉了,而是当你终于完成了每日任务和支线任务,拖着疲惫的身躯点好了外卖准备就着某热播剧开始干饭时,才发现你点的麻婆豆腐套餐,手滑成了——
“新品!麻婆豆腐套餐(草莓风味酱汁)”
哈?那么大一个括号为啥我点的时候没看见来着?
草莓味麻婆豆腐,江湖人称“莓婆豆腐”。
(来源,TBS news)
这一所谓“改良”菜肴今年四月份在日本横空出世后,迅速收到了国内网友的diss风暴。
非要在我热辣滚烫的麻婆豆腐里加点甜?呵呵,拳头硬了。
为啥我好好吃了好几千年的东西突然被“改良”成了这个德行?
意大利人:这个问题我也想问。你们祸害比萨我早就忍不了了。
意大利人与比萨毁灭者的血海深仇
说到魔改料理,意大利必须拥有姓名。作为美食的国度,意大利物产丰美,菜式经典,独具特色,是欧洲各菜系的鼻祖。不过如果需要pick一个意大利菜中的顶流,那应当是比萨没跑了。
由于“饼+配料”这一简单开放的结构,比萨有了多元的可能性,同时也不幸成了魔改料理中,中枪次数最多的一个……
什么,喜欢甜口?要您想,主食也能变甜点。
如果棉花糖巧克力的组合对你来说甜腻有余而刺激不足,那么你绝对不能错过这款同时满足中餐西餐需求的辣党之选——麻辣小龙虾比萨。
小龙虾还不够过瘾的话,大可以试试香菜皮蛋猪血糕的黄金男团组合,只需一小口,大大的满足——真正的重口,真正的实惠!
就比萨的饼底也在劫难逃,所有圆形的水果,甭管你圆得规则不规则,都成了受害者。
绵软湿润的西瓜饼底比萨
颇有韧性的菠萝比萨
(来源,哔哩哔哩@拜托了Daisyxm)
甚至还存在寿司饼底的骚操作,堪称日式料理和意大利美食的高颜值混血儿。
(来源,哔哩哔哩,Chefclub官方频道)
最让意大利人恨之入骨的操作,是我们相当熟悉的比萨加水果——
这些你也许觉得还想尝试一波,甚至内心觉得“哎哟不错哦”。但在意大利人看来,这些魔改比萨都是百世不可翻身、万世不得称义的亵渎行为——乱改我们的比萨,你礼貌吗?
于是,意大利人针对魔改比萨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比萨“圣战”。
我们的口号是:坚决反对菠萝比萨的邪教组合!
打击“异端”从娃娃抓起。在见面会上被小迷弟提问“菠萝应不应该出现在比萨上”的F1车手赛恩斯表示,小小年纪就考虑如此邪恶的问题,实在堪忧。
(来源,哔哩哔哩Formula1搬运工)
战场甚至蔓延到了足球赛场——意大利球迷在欧洲杯比赛期间直呼,不要再迫害比萨了!
(来源,instagram@_auto1986)
谁管你是不是超级英雄,爱上菠萝比萨一律大嘴巴子伺候。
软硬要兼施,也有意大利小哥抱着吉他用温暖歌喉“祝福”黑暗料理王们背上十字架——“知道《神曲》里的地狱场景给谁写的吗,没错就是你。”
(来源,哔哩哔哩,拜托了Daisyxm)
语言暴力固然不可取,但是随着魔改美食界势力的膨胀,我们好像也越来越能理解意大利人的心情了——
先不急,我给您来,炭烤葵花盘、螺蛳粉粽子、巧克力油饼,黑蒜蛋糕.......冰激凌里加香菜,包子皮里塞葡萄。
(来源,哔哩哔哩,YouTube精彩视频-)
(来源,哔哩哔哩,比比老师)
奶茶汤底火锅——毛肚配珍珠,劲脆配黏糯,是不是别有一番风味?
麻婆豆腐的大仇未报,竟然又出现了小……小笼包汤???不愧是你,日本。
呸!祖安(英雄联盟游戏中的一个区域名,该区域玩家大多脾气暴躁,口吐芬芳)意大利人竟是我自己!
仅仅是“魔改”本身,并不足以造成我们的厌恶,不少美食博主甚至专业厨师,就是通过所谓的“魔改”和混搭来进行菜式创新。
如果要进行区分,其实存在两种不同的“魔改料理”:
一种是食材或口味过于非人类、除非身陷险境否则绝不可能考虑入口的现象级魔鬼料理,它们当中诡异食材——比如虫虫——出现的比例通常比较高。
不主动尝试这类东西,大概是人类进化到现在必需的智慧。
亲,清炒毛毛虫要放多少油呢?
而另一种魔改料理则是恐怖指数相对来讲低一些的魔改,通常基于已有的菜谱进行改动,对于这部分魔改菜肴,不同人有着不同的评价。
就像菠萝比萨,对于意大利人来讲是铁定的邪教,对于许多其他文化的人而言,比萨上烤过的水果简直就是灵魂啊!
所以究竟什么决定了我们不适感的边界?
事实上,我们讨厌一个食物,未必是我们的味觉厌恶它,而是我们的认知结构就厌恶它。
如果用格式塔心理学解释,我们看到的所有图像都依存于脑中已经存在的认知结构,我们识别出一个事物,可能仅仅需要注意到事物的某些特征,就能脑补出事物的全貌。
例如我们见到某一团很像自家狗子的云,云的形状和狗原本的形状实际上相差甚远,但仅仅依靠几个突出特征我们就能联想起狗的全貌来。
我们厌恶“莓婆豆腐”,是因为传统麻婆豆腐对我们而言已经刻入DNA,了解它的口感、气味,对麻婆豆腐有相当完整的认识,并且已经在我们脑中形成了标签性的印象和概念。
这个似像不像的“草莓版”具备各种麻婆豆腐的特征,让人马上想到麻婆豆腐,但又不完全相似,脑中两个相反的意见开始打架——你看到了麻婆豆腐,但是没完全看到。
尽管我们不能排除人类大脑在味觉感受上可能的个体化差异——也就是说,我们可能的确觉得草莓味麻婆豆腐味觉上来讲不好吃——但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恶心感并不依赖于实际的知觉,较为抽象的想象和比较,就已经能让人产生不适。
魔改爱好者们脑袋上挨锅铲的原因也不只是因为食物本身。
食物之所以能够被卷入风暴的中心,是因为食物不仅仅是你填饱肚子的东西,更象征着它背后大几百年几千年的地域文化——你毁灭一个人挚爱的家乡菜,也许就会被认为是在“问候”他的父老乡亲他的十八辈祖宗......
因此,菜谱间的“正统”之争,也很容易被愤怒的小伙伴上升到地域文化层面的大战。
以比萨为例,起源于意大利的那不勒斯的比萨拥有长达几千年的历史——著名的考古遗址庞贝古城里就已经有比萨的制作工具,可以说是美食界名副其实的老前辈了。为了传播和保护传统饮食文化,意大利在2017年还将那不勒斯的传统比萨文化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所以,意大利人绝不愿意接受,那些人随便魔改自己老祖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还在网络上招摇过市。是可忍孰不可忍!
而食物本身在不同饮食文化当中的功能角色不同,也会影响着一个人对于一个菜品的印象。
例如在香蕉主要作为“水果”而非“主食”出现的文化当中,煮香蕉或者炸香蕉作为主食,就会成为一种难以接受的魔鬼行为。但事实上,世界上亿人依赖香蕉作为主要的碳水化合物来源,对于这些文化的人们来说,那就是——香蕉当饭,司空见惯。
虽然本质上来讲,一个菜怎么做才是“正统”,完全是人为规定的,并没有客观的对错和严格的边界。但任何对现有认知的冲击,都意味着不同认知概念的battle。
耐受力满格的小伙伴也许不难接受混搭款的菜谱,甚至觉得大家所谓的黑暗料理别有一番风味,但更多时候我们需要尊重不同的饮食文化,尊重每个人对食物不同的认知模式。
最后,重点是:为了生命安全,不要试图在意大利人面前推销菠萝比萨。
(来源,哔哩哔哩,LucaCh)
参考文献:
<1>张一兵.波兰尼:场境格式塔与科学直觉背后的意会认知
<2>意大利披萨申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