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魁星楼
今日魁星楼
秋高气爽,沃野披金,天下粮仓榆树一派丰收景象。幕色下的黑林镇太平村炊烟袅袅,宁静祥和,劳作了一天的村民进入晚餐时间。若不是慕名而来,很难想象,就是这样一个并不起眼的村落,一个于姓家族,在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年间,走出“叔侄五进士、兄弟两翰林”。而在清朝300年间,整个榆树考中进士者不过8人。
大干州,太平川,于(鱼)跃龙门亲眼见,一家大小都为官,条条鱼(于)儿上了天……当年的一段民谣,传唱着于家曾经的显赫。
历史的车轮滚滚而过,黑土地上的庄稼依然年复一年地丰收着,于家的昔日盛景却早已成为尘封的往事湮没在乡野间,只留下魁星楼静默守望,吸引着莘莘学子前去拜谒,期许像于家叔侄一样金榜题名。
魁星楼史今
金秋的榆树公园五彩斑斓,东南一隅,凛然伫立的魁星楼下,三三两两的老人悠闲地遛弯散步。一位长者告诉我们,每逢考试,来这里参拜魁星君的学生和家长络绎不绝,他们或循楼观望,或闭目许愿,希望能沾得一丝灵气,下笔如有神助。
魁星,中国古代二十八星宿之一,是传说中主管文运之神,在儒士学子心目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魁星塑像右手握一管大毛笔,称朱笔,意为用笔点定中试人的姓名,左手持一只墨斗,右脚金鸡独立,脚下踩着海中的一条大鳌鱼(一种大龟)的头部,意为“独占鳌头”。古时候,很多地方都有魁星楼,读书人在魁星楼拜魁星,祈求在科举中榜上有名。
据史料记载,榆树魁星楼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原址位于原榆树县城东南角的城壕内侧,现教师进修学校东北角边缘,是于家第三代子孙、道光年间甲辰科进士于凌辰倡议绅商捐款修筑,以祈愿古榆大地英才辈出。
坊间流传,当年所立魁星的笔就指着于家的方向。楼高20米,底基座对边距离为8.2米,楼体为六角三层,砖木结构。底层为清砖砌筑,南面开拱形门;中层檐下雕梁精美,12根朱红明柱,下围木饰栏杆,内俸红衣神像一尊;上层画梁别致,有6根朱红明柱,楼窗刻饰,内俸檀香木雕的彩绘魁星像,其姿式为左手提墨斗,右手执笔,探身曲一足作点状元之式。楼檐上望天兽栩栩如生,楼檐下有清翰林于钟霖亲笔题写的匾额;楼柱有候补知县贡生谭凤章及清光绪十五年仲秋翰林于荫霖题写的对联;楼顶歇山飞檐,檐角下各悬铜钟,微风吹拂,叮咚有声。此楼可谓造型雄伟,工艺精湛,登楼远眺,良田美景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后因年久失修,于1964年拆除。
2003年7月,榆树市委、市政府在榆树市新公园院内重新修建魁星楼,基本保持历史原貌,但比原魁星楼更高更大,总占地面积942.22平方米、建筑面积935.861平方米,楼高29.69米,底基座边长16.02米,平行边距离为28米,楼体仍为六角三层,石、砖、钢结构为主。底层六面墙壁上增加了几幅壁画,顶层供俸着魁星像。
落脚大干州
大干州,今天的长春榆树太平村。祖籍山东的于氏为什么会落脚在这里?大干州又为何改名太平川?
有关于家的来历,乡间有个“牛上房、车上树”的传说。太平川于氏,祖籍山东莱州府潍县小东庄,即今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东庄乡小东庄村。于氏家族的第一代于居安,是一位小有名气的江湖郎中,靠行医治病养家。乾隆五十年(1785年),潍县遭遇荒旱,为了躲避自然灾难,于居安便带着13岁的儿子于龙川离开了家乡闯关东谋求生计。
数日奔波,一路劳顿。正当于居安父子为前程烦忧时,遇见一位相士告诉父子俩,一直向北行,看到“牛上房、车上树”,便可扎下根来。于是,于居安带着儿子,一路北行。一天,父子俩走到了孤榆树附近,小龙川突然看到一头牛正在房顶上吃草。原来,孤榆树这个地方,当时盛行挖地窨子,老牛在平原上吃草,也仿若爬到了房顶。再一扭头,一台纺线的车子正好挂在一棵大树上。“这不就是车上树吗?”父子俩走了数月,终于落了脚。此处就是孤榆树大干州。于氏家族总觉得“大干州”对“于(鱼)”不利,显赫之后,便将“州”字中的水借给“大干”,更名为“太平川”,“太平”二字一直沿用至今。
一门五进士
话说于居安父子初到榆树太平川,因家境贫寒,其子于龙川未能读书,终日深受劳作之苦。生活稍有安定,于龙川决心让儿子读书求学。
于龙川有三子,长子于凌奎、次子于凌云、三子于凌辰。龙川三子尚幼,即教育其读书上进,至晚年又嘱其长子凌奎奋发图强,保证两个弟弟攻读学业。
长子于凌奎,颇具乃父理念,“出室耒耜,入操筹算”,尽心供其两个弟弟读书。据说两兄弟进京赶考时,年逾花甲的长兄于凌奎亲自驾车相送,待金榜题名回乡时,又出迎50余里,至今舒兰市法特镇头台村东大桥迎接。
功夫不负有心人,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凌云、凌辰兄弟同登乡榜,考中举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凌辰赴京殿试,高中二甲进士。
于氏门中,凌奎有七子,长子于若霖、次子于观霖、三子于荫霖、四子于衡霖、五子于钟霖、六子于藻霖、七子于蔚霖。其中,于荫霖考中咸丰年间己未科进士,于蘅霖考中甲戊科进士,于观霖和于钟霖同年考中,为光绪丁丑年进士,其余三个儿子也都是附贡生。值得称道的是,七子于钟霖还是翰林院学士,官至记名御史;三子于荫霖亦是翰林院编修,官至湖北荆宜施道,广东按察使,云南、安徽布政使,湖北、河南巡抚。按照清朝的吏治,各省巡抚皆是二品官员,于荫霖因其卓著的政绩,被皇上破格赏赐一品顶戴花翎。于荫霖为官清廉,刚正不阿,在民间素有“包青天”的美誉。《清史稿》对于荫霖的评价极高,称其不畏权贵,屡次弹劾与俄罗斯议和大臣崇厚,为大清争回“天山界地数百里”江山。
于氏首位进士于凌辰,嘉庆八年(1803年)生于黑林镇太平川。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42岁的于凌辰考中了进士(二甲82名),任工部都水司主事(正六品)。工部负责土木兴建、器物制作、水利工程等。都水司负责水利。主事相当于现在的科员。直到1878年致仕(退休),一直在京城任官。虽然是京官,但于凌辰仍然关心家乡的事,尽其所能为家乡办事。根据于荫霖日记的记载,主要有以下几项。
第一、加强吉林防务。当俄罗斯与伊犁分界之时,人们都在注意新疆。这时于凌辰奏言:“俄怀叵测,觊觎吉林疆土非一日。恐声东击西,令我以全力注新疆,伺吉林空虚乘之。新疆乃手足之疾,吉林为心腹之患。”力陈自咸丰以来俄之侵占情形,请朝廷选重臣,练东北三省兵,以加强防务。第二、增加学额(即文生录取名额)。经过于凌云的争取,伯都讷厅至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有学额5名。后于凌辰认为学额太少,遂致函吉林将军,请增加名额。于是同治十一年(1872年)又增加4名。第三、伯都讷厅首府由伯都讷城迁至孤榆树屯。清代伯都讷厅的疆域相当于现在的松原市宁江区、扶余市和榆树市。伯都讷厅首府原在伯都讷城。伯都讷城位于今宁江区伯都乡。当时因宁江区一带比榆树开发早,因而厅城就设在那里。后来,由于榆树农业的开发,人口的增长,经济较宁江区一带发展快得多。由于经济重心转移,因而也就要求政治中心转移。另一方面,伯都讷城又太偏。这时,于凌辰写奏折说道:“设官为民。厅治居一偏,不便,改设孤榆树。”于是,伯都讷厅首府于光绪八年(1882年)由伯都讷城迁至孤榆树屯。
于荫霖是太平川于氏家族官职最高的。他最后的职务是河南巡抚,官级是从一品。于荫霖理学功底深厚,为官清廉。他是《清史稿》及国史馆立传的唯一的吉林汉族人。
咸丰九年(1859年),22岁的于荫霖考中进士。因考试成绩好,加之年轻,在翰林院任庶吉士(相当现在的研究生),跟随大学士倭仁继续学习。学习3年期满之后,被派到武英殿任协修,后任编修。此后还在国史馆、实录馆、文渊阁任纂修等。光绪五年(1879年),于荫霖任文渊阁校理,京察一等(相当现在的考核),保加五品衔(以前为七品)。光绪六年(1880年)在詹事府左、右春坊任善赞、中允,辅佐太子生活及起草文章、奏折。这年八月,因其仲兄于观霖病重,请假回籍。直到光绪八年(1882年)九月,朝廷召他,才回京城。这年十一月,他被补授湖北荆宜施道,官升至正四品。3年后(1885年),升任广东按察使(正三品)。仅一年,就升任云南布政使(从二品)。光绪十三年(1887年)正月,于荫霖母亲去世。他回籍守制3年。官员守制期间,官职免去,待守制期满,重新安排。光绪十六年(1890年)四月守制期满。一直到1891年的四月,才补授福建台湾布政使。但到了这年的七月,因于荫霖和他的弟弟于钟霖在家乡时倡议低价卖粮救灾,得罪了一些奸商而被诬告,加之其弟弟有一些劣迹,于荫霖和弟弟同时被免职。为此,其弟于钟霖吞金自尽。于荫霖进行了申辩,皇上派了两位一品大员进行复查。虽然查出诬告内容,但并未为于荫霖复职。为此,于荫霖废居京师,研读学问。直到光绪十六年(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在张之洞、李秉衡的推荐下,于荫霖被派到辽宁依克唐阿军营,参加中日甲午战争。朝廷准许他招募万人,进行训练,并为依克唐阿写了大量奏折和电报。第二年,甲午战争结束,他回家探亲,于七月补授安徽布政使。1898年,又补授云南布政使。这年的十二月,补授湖北巡抚(从二品)。3年后的1900年,调补河南巡抚,而且赏加一品衔。到1901年又调补湖北巡抚。没等赴任,又调补广西巡抚。走到半路,就不让他去了,赏假3个月。以后又续假,一直假居南阳。这年九月,因八国联军侵略北京而逃到西安的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回京,在洛阳接见了于荫霖。为此,于荫霖写下了《召见谨记》。在南阳,于荫霖与人研究学问,写了《南阳商学偶存》。
于公荫霖墓志铭
光绪三十年(1904年)八月,因腹泻去世,终年67岁。于荫霖先葬于南阳,修有墓室,在墓室内壁上刻有墓志铭。1931年,于荫霖的灵柩迁回舒兰市天德乡邓家村于氏家族墓地。“文化大革命”时,于荫霖墓被破坏。
慈禧结拜“黑老太”
在中国历史上,兄弟同榜举人、同榜进士本已难得,“叔侄五进士,兄弟两翰林”的奇巧情景,在逾千年的科考史上,更是独一无二。当年为了表扬于家母亲(于氏家族第三代于凌奎的太太)育儿有方,慈禧太后还与于家母亲结拜干姐妹,一路八抬大轿将她抬进京城。
据说,慈禧太后听闻于家有一奇女子,脚大一尺三寸,满脸麻子如繁星当空,面色黝黑,可谓生得极丑,人称黑老太。然而,就是这位面相极丑的黑老太却养育了4名进士,成就了“叔侄五进士,兄弟两翰林”的传奇故事。于是,慈禧太后颁下懿旨,要见一见这位黑老太。相见之后,黑老太的仁厚和机智深得太后欢心,遂与其结拜为干姐妹。于家黑老太与慈禧太后结拜后,每逢进京参拜,沿途于家人从不吃别人家的饭。因为从京城到新星村的驿道上,到处都是老于家带有“天”字和“德”字的店铺,有“九天十二德”的传说,随处都能到自家的店内休息、吃饭。虽然此一说仅为稗官野史,但于氏家族昔日的荣耀也不言自明。
“月盈则亏,水满则溢。”于氏家族纵然辉煌显赫一时,但最终也没能逃过分崩离析的悲惨结局。光绪年间,太平川于氏家族的一些后人以及府中家丁护院仗着权势,开始横行乡里。这让落魄秀才汤文硕找到可乘之机,勾结吉林将军常顺,搜罗了十二条罪状,奔赴京城告御状。龙颜一怒,显赫的于氏家族轰然倒塌,于钟霖吞金自杀,于荫霖也因此“废居京城”,直到甲午中日战争时期,才被重新起用。一个鼎盛的官宦之家,就这样败落了!后来,老于家修整门楼,冒火扎天地画上龙,有欺君之罪。老佛爷慈禧下令追杀于家,灭九族。而为了保命,一夜间,于家人放了一把大火,把于家大院焚烧殆尽,于氏族人,有的外逃,隐姓埋名苟活于乡野之间,有的被官府逮捕,悉数流放。
抚今追昔,尽管如今的榆树市黑林镇太平村,已没有了于氏家族的后人,徒留一些传说故事世代传唱,但于家却给这片古榆大地留下了厚重的历史文化名片。除魁星楼外,还有种榆书院,位于榆树市榆树公园中,青瓦红楼,画栋雕梁,两扇朱漆大门铆饰铜钉,门楣上悬有“培英堂”匾额,清光绪年间状元曹洪勋所提“种榆书院”四字悬挂其上。书院始建于清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是吉林的第一所书院,由于凌辰、于凌云兄弟二人主议、倡导、募捐、赠助的,供当地富户人家的子弟读书所用,后来,吉林邵守正同意拨款办学,种榆书院也从私立学堂变成了官办学堂。在于凌云的建议之下,种榆书院在1857年终于设立了10间考棚(科举考试第一级考试的地方),榆树地方的考生再也不用到吉林参加童试。当时,种榆书院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人才。清朝年间,吉林将军衙门管辖范围内就出了34名进士,其中满族13名,汉族21名,汉族的21位进士之中,有8名都是由种榆书院培养出来的人才。如今,书院已经成了吉林书画院等一些文化机构的交流场所。
参考资料:《召见谨记》《清史稿》等。
专家简介:
陈春林,榆树市政协原副主席,参与编写《榆树市志》《榆树市乡镇志》《榆树年鉴》。
施立学,现为中国满学会副会长,省民俗学会理事长,省政府文史馆员,主要文学与学术著作有《故国神游》《关东故事学》《醉情山水》等10余部。
吉林日报社出品
策划:姜忠孝
编辑:马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