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乃武和小白菜案,可以称为晚清第一奇案。最初,不过是一介县令为了报私仇制造的冤案。结果却导致慈禧大怒,九查九审之后,革职130多名官员......
清朝末年有四大案件引起了不小轰动,其中三个案件都是由慈禧太后昭雪的,还有一个朝廷要案和一件市民小案有着极大的关联。这起小案件前后长达3年,不仅让慈禧太后亲自过问,甚至导致了130名清朝要员被撤职。
当然了,这不是因为慈禧一天闲着没事做,而是因为这三个案件背后都与政治因素息息相关。尤其是杨乃武与小白菜案与刺马案密切关联,更是朝廷内部的权力之争。至于牵扯的大人物是谁呢?本文自会给大家解答。
那么,一件普普通通的杨乃武与小白菜案为何会引起慈禧太后的重视?最后竟然牵连上百名官员被革职呢?让我们一起来探寻下答案吧。
杨乃武与小白菜案、名伶杨月楼冤案、太原奇案和张汶祥刺马案,这四个案件被统称为“清末四大奇案”。
杨乃武与小白菜案曾被改编成各种影视剧,因此也算家喻户晓。不过,影视作品多有虚构,真实的案件更加复杂。
1840年在世界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一年爆发了鸦片战争,而杨乃武便出生于这个时期。
杨家算是小康富足之家,在杭州余杭也算小有名气,家中以种桑养蚕为主,反倒教育出一个举人,便是杨乃武。
杨乃武出生于1841年,20多岁便中了秀才,33岁成为了举人。这有文化的人就喜欢借着才气打抱不平,所以,杨乃武还有一个身份就是为民请愿的“状师”。当然了,这是杨乃武的个人行为,与官府无关,他不过就是仗义为平头老百姓写写状纸罢了。
有才气的人多半心高气傲,杨乃武便是这样的个性,虽然自己是举人,又不屑与那些官老爷为伍,所以在当地官场上就显得尤其格格不入。
有一次,杨乃武得知余杭知县刘锡彤贪赃枉法,便愤然地人家县衙墙壁上写下了一行字:“大清双王法,浙江两抚台”,分明就是调侃和讽刺刘锡彤。此时的杨乃武还没意识到,他也因此与官府结下私怨,更为日后那个惊天大案埋下了伏笔。
与此同时,余杭有位绝色佳人,因为平日里总喜欢穿一件白色上衣,一条水葱色的绿色裤子,所以人送外号“小白菜”。
小白菜本名叫毕秀姑,天生姿色过人,面色白皙,样貌清丽。她是豆腐店葛家的儿媳妇,17岁嫁给了葛品连。只可惜,小白菜命运不济,丈夫心眼极小,因为妻子容貌上佳,便常常对来往多看媳妇一眼的人怀恨在心。但是呢,这又是个没有大本事的男人,他没法将气撒在外人身上,便常常对妻子口出恶言。
当然了,葛家光靠卖豆腐自然没有多少家底,所以便租了杨乃武的房子,成为了杨乃武的房客。结果,绯闻就传出来了。
葛品连总是怀疑杨乃武对妻子不轨,又觉得妻子对杨乃武暗送秋波,所以时不时找茬。都说有其母必有其子,小白菜的婆婆也是个狠角色,凶狠泼辣的她经常对儿媳恶语相向。杨乃武本就深居简出,依照他的性情是不可能与小白菜有染的,可是却被小白菜的婆婆编的绘声绘色,仿佛亲眼见证了杨乃武与小白菜的私情一般。
不久,整条街便传出了“羊(杨)吃白菜”的闲话。
都说“人言可畏”,杨乃武爱惜名誉,更不想因此节外生枝,结果他就想了一个主意,以自己生活入不敷出为由,大幅度地提高了房租,以此想逼葛家搬走。葛品连虽然憎恨杨乃武,但是也知道这样同在一个屋檐下,只会让谣言越传越广,于是举家搬离了。
虽然杨、葛两家至此再无干系,但是麻烦还是来了。
搬家后不久,葛品连突然暴毙而亡。好端端的大活人就这么没了,葛母当即就崩溃了,于是她便臆想是小白菜为了与杨乃武在一起,而谋杀亲夫,干脆就将一纸诉状告到了衙门。
巧了不是,县太爷刘锡彤早就对杨乃武心生不满了,这回落到了他的手里,还能有杨乃武的活路吗?
话说刘锡彤早就对杨乃武怀恨在心,更是借机挟私报复。本来“羊吃白菜”就已将传得沸沸扬扬了,再加上自己对他有成见在先,所以干脆就诬指杨白二人是“夺妇谋夫”。为了坐实此案,刘锡彤更是不惜使用酷刑,试图屈打成招。
用烧红的铁丝刺双乳,用锡熔(即金属锡熔化以后滚热的锡水)浇脊背,小白菜乃一介女流,哪经得起这样的拷打,只好被迫承认了自己确实与杨乃武有奸情,同时编造了杨乃武给她砒霜,二人合议杀死葛品连的故事。
至此,这个故事的各个环节似乎也编得完美无缺了。最终,小白菜被判处凌迟之刑,而杨乃武则是斩立决。
当然,因为案情重大,余杭知县自己并不能决断,而是将此案件呈报给了浙江按察使,浙江巡抚只当是小事,未多加过问,便草率地给予按照原判执行的决定。
但是,杨乃武岂是甘心任人摆布的?他一再否认小白菜的口供,最终无奈之下,他在狱中写了亲笔辩状,请求姐姐杨氏代为进京告状。
也是多亏了杨乃武的举人身份,无形中给了他一个“保护伞”,依据大清律法,不能轻易治罪,也就给了他一个喘气的契机。
后来,此案历经三年,引起了当时上海最大的报刊——《申报》的关注,这才成功地吸引了慈禧太后的注意力。值得一提的是,杨月楼冤案也是借着《申报》的光,才能昭雪。
那么,葛品连到底因何而死呢?
其实,葛品连患的是痧症,是一种常见病,所以家里人也都没在意。不过因为耽误了治疗的时机,所以导致葛品连一命呜呼了。
但是,葛母之所以一口咬定儿子是被奸人所害,也并非毫无“证据”。就在葛品连死后的第二天,尸体面色铁青,嘴角还有血水流出。这个景象让葛母无论如何也不相信,儿子是死于普通病症,于是才牵扯出了后来的一系列案件。
从上述故事背景不难看出,无论是杨乃武还是小白菜,都不过是最普通的底层人民。纵观贪腐成风的晚清末年,屈打成招的案件不在少数,为何偏偏这个案件引起了慈禧太后的关注呢?这就要提一下“刺马案”了。
1870年,两江总督马新贻步行回官署的路上,被一个喊冤的人拿着匕首直刺心脏。生命垂危时,马新贻大喊了三个字“找着了”,不久不治身亡。但是,行凶者张汶祥也高喊了一句让人费解的“养军千日,用在一朝”......
或许上述两个人的名字您会感到陌生,然而就是这两个人酿成了“清末四大奇案”之一——刺马案。由刘德华和李连杰主演的电影《投名状》,便是以刺马案为原型进行改编的。
若非《投名状》,恐怕马新贻这个人就要淹没在历史长河中了。事实上,马新贻一案暗藏玄机。
清朝九位最高级的封疆大臣之一就是“两江总督”,主要负责江南和江西的政务。身为清朝重臣,当街被人刺杀,却迟迟查不出行凶的真正原因,这个案子有点意思,难道因为马新贻信奉伊斯兰教?
1868年,47岁的回民马新贻升任两江总督,而他的前任正是大名鼎鼎的湘军领袖曾国藩。
自从剿灭太平军,曾国藩和弟弟曾国荃在两江地区声望颇高,更是一呼百应的人物。所以,曾国藩哪次进京,慈禧的脸色都不好,聪明的曾国藩于是辞掉了两江总督的职务,慈禧给他升为直隶总督。虽然升了官,但是却没了实权。所以,马新贻这个继任者并不好干。
在接受朝廷诰命之后,马新贻忧心忡忡地拜别了慈禧,临行前,他向慈禧提出了一个请求。据《清史稿》记载,马新贻对于自己的高升有着些许顾虑,于是请求朝廷精选2500人,跟随他驻守江宁,他将会对其进行督促操练。
对于马新贻的要求,慈禧当然会答应,她希望马新贻借此培养出与曾国藩的湘军相抗衡的淮军。但是,马新贻无论如何也想不到,2年后,事业如日中天的他,就会在走出操练场之后,被人一刀毙命。
1870年7月26日这天,马新贻如往常一样去检阅操练,结束后徒步走回自己的办公室。但是,他刚走到门口,就有一个叫张汶祥的人突然毫无防备地向他冲来。
张汶祥匍匐跪倒在地,口里还喊着:“大人,我有冤情。”
马新贻甚至可能还没有听清张汶祥口中嘟囔的话语,张汶祥已经凑到了他的面前,猛然站了起来,将一把匕首狠狠地扎向了马新贻的腋下,导致马新贻失血过多而亡。
马新贻死的也是巧,因为他正巧要夺取长江水师兵权,就在慈禧点头同意马新贻整顿水师时,马新贻就被行刺了。而在此之前,他还带着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清查太平天国的国库。
当年,曾国荃带着湘军杀入天京城,最终还放了一把大火。不知怎么的,慈禧听闻太平天国有1800万两白银,而这银子去哪了呢?结果,银子没查出来,水师也没开始整顿,马新贻就被一个无名小卒给杀了。
那么,这个敢行刺封疆大吏的张汶祥是谁呢?说出来很多人都不信,就是个无名小卒。
经过审理,原来张汶祥的妻子被人掳走了,他向马新贻告状,忙着大事的马新贻没空搭理,后来,张汶祥做海盗,赶上马新贻整理海军,又将他们清理了。最后无奈开个当铺,又被马新贻给关停了,走投无路的他这才选择了报复。
当然,这些事不可能是马新贻亲自去做的,但是张汶祥把罪责都算到了他的头上。所以,这件惊动朝野的“刺马案”草草结案了。
事实上,刺马案看似简单,实际上却十分复杂。这个案子和杨乃武与小白菜案十分相像,远没有看起来那么简单。而马新贻和张汶祥身后所代表的的势力,很可能就是当时清朝最有权力的两大团体。说白了,这是慈禧和曾国藩之间的一场较量。
但是这个案子让慈禧特别憋屈,她知道自己不能深究,因为时机不到,还不能撕破脸皮。直到三年后的杨乃武和小白菜案,才让慈禧借机出了一口气。
刺马案至今没有真相,它也不需要真相,因为它只关乎政治。能够成为政治的牺牲品,被后世所铭记,也不知是马新贻的幸运还是不幸呢?
就在杨乃武的胞姐告状后,杨乃武又遭了一回罪。
作为举人,是不允许被滥用私刑的,只要他不认罪,这个案子就没法定案。当余杭知县刘锡彤将此案呈给杭州知府陈鲁后,因为二人同属湘军,又是故交好友,所以陈鲁想都没想就给杨乃武用了刑。但凡上堂审讯,必要用到夹棍,以至于杨乃武几次昏过去醒过来,受尽折磨。
最终,不堪受辱的杨乃武只好认罪。可是光认罪也不行,他还要提供买砒霜的药店和见证人。其实,杨乃武是信口编的到药店买了60钱砒霜。药店老板并没有经手过此事,却在刘锡彤和陈露的逼迫下,出了一份伪证,然后呈到了浙江巡抚处。
清朝对于死刑的判决执行很是严格,必须经过皇帝御笔红批。而且倘若罪犯是家中独子,家中有老父老母需要照顾,可以暂缓死刑。作为家中唯一的儿子,杨乃武这才得到了喘息的机会。
与此同时,杨氏到处为弟弟搜罗证据,这件事就闹到了一个大人物那里,此人正是赫赫有名的红顶商人——胡雪岩。
原来,胡雪岩的家庭教师与杨乃武交好,在听闻杨乃武的事情后,胡雪岩更是慷慨出自200两,以资助杨氏为弟弟打官司。有了这笔钱,聪明的杨氏又找到了《申报》,在《申报》对杨乃武进行了长达3年的跟踪报道后,光绪皇帝的老师翁同龢也得知了此事。
翁同龢通过《申报》的各种疑点整理,最终将此案转交给了分管浙江司刑狱的司官,此人正是林则徐的儿子林拱枢。在林拱枢的调查之下,也认为此案疑点重重,于是提出重审,获得了朝廷审批。
此时,垂帘听政的慈禧听闻此案出自浙江,当即下旨重审此案,而杨乃武和小白菜也同时翻供。
1876年12月9日,早已入土的葛品连的棺材被挖出,经过开棺验尸,发现其头骨呈黄白色,丝毫没有中毒症状。
此刻,囚禁于木笼中的杨乃武和小白菜,早已止不住委屈的泪水,就连一旁的《申报》的法国记者也忍不住用蹩脚的汉语大喊:“无毒!无毒!”
有趣的是,证据凿凿,但是对于判决结果依然分为两派。地方官员坚持认为葛连品死了三年,即便中毒了,毒气也消失了,因此该维持原判。但是,江浙派通过科举获得政治地位的官员却认为,此案必须改判。
当然,有权做出最终裁决的还是慈禧。慈禧的懿旨是:对于此案做出错误审判的官员,全部量刑定罪,绝不姑息。
可以说,慈禧太后此言一出,立刻引起了官场大地震。
我们来看下最终的处理结果:
年逾古稀的余杭知县刘锡彤被革职,发配黑龙江的宁古塔;
浙江巡抚杨昌浚、杭州知府陈鲁等人全部革职,永不录用;
验尸官兼仵作仗责后判刑2年;
葛品连之母仗责100,判刑4年......
最终,共有130名官员受此案牵连被革职查办,而这些人几乎无一例外的是湘军一派。至此,长达3年5个月的杨乃武与小白菜案终于落下帷幕,时隔6年,慈禧太后终于出了一口恶气。
作为晚清四大奇案之一,杨白案数次反转,最终也逐步成为了朝廷内部各派势力角逐的工具。
在政治面前,任何个人小利不过就是筹码。纵观杨白案,若非有刺马案在先,又因此事牵连着朝廷与湘军两股力量之争,恐怕就此便会成为一桩埋没于历史长河中的冤案了。
谁能想到,两个无名小辈竟能掀起惊涛骇浪呢?
此案中的两位主角,杨乃武回乡继续以种桑养蚕为生,并在73岁那年病故。而小白菜最终看破红尘,常伴青灯古佛。
在这场势力比拼中,以慈禧为首的爱新觉罗家终是战胜了以曾国藩为首的湘军,不仅摘掉了100多为要员的顶戴花翎,也狠狠打击了湘军的气焰,为后世留下了永远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