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文章发文任务#一条河流淌了黎阳千年岁月,一座桥承载了浚县五百春秋。从浚县西关云溪路进古城,要经过一条古老的护城河,一座青红石铺面的五孔石拱桥。
浚县古城的护城河不是一条普通的河,而是具有1400多年历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隋唐大运河浚县卫河段。运河上的桥有个非常诗意的名字叫云溪桥,云溪桥也不是一座寻常的桥,它是修建于明代,距今500余年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隋唐大运河浚县卫河段的历史悠长,卫河的前身是东汉末年曹操开凿的白沟。在曹操得势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前,曾经在浚县城西北30余里处的顿丘县(今浚县屯子镇蒋村一带)当过县令,他为了便于百姓灌溉农田和水上运输,在今天的浚县新镇镇枋城村西淇河口下大枋木,将淇河水向东引入白沟。隋大业元年至六年(公元605年至610年),隋炀帝为了疏通南北漕运,征调上百万百姓,疏浚白沟故道开挖永济渠,永济渠北达涿郡(北京东南),南接黄河,又与通济渠相连,由春秋时吴王夫差开凿的邗沟直达杭州,成为沟通中国南北的主要水上运输线。隋代永济渠流经黎阳县(今浚县)全境,与黎阳城东的古黄河分道北流,黎阳成为一处水陆交汇、漕运发达的军事要地。隋炀帝三次征伐高丽途径黎阳,他的龙舟就停靠在这里的码头,当时为前线将士运输粮草的船队在这条河中排成几十里的长队,浩浩荡荡连绵不绝。
隋代永济渠到了宋代改称御河,明代称作卫漕,到了清朝,由于这条河发源于周朝卫国的领地,北流千里到天津卫入海河,所以又取两端“卫”字称之为卫河,卫河之名一直沿用至今。
古时的卫河一直是贯通南北的漕运要道,卫河浚县段银鱼翻波,帆樯林立,码头纤夫呼号之声不绝于耳。自东汉末年至上世纪70年代初停航,卫河漕运延续了近1800年。在这上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无论是古黎阳时期还是明代后的浚县,这条河都是运输漕粮和官盐的重要水上交通要道,造就了古时黎阳和明清浚县的千年繁华。
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分布在我国6个省、两个直辖市,涉及27座城市31个遗产区,仅浚县就占了两个,隋唐大运河浚县段和浚县城东大伾山北麓的黎阳仓遗址位列其中。
浚县古城护城河上的这座五孔石桥叫云溪桥,云溪桥始建于明正德三年(1508年),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但要跟桥下的大运河比起来,它可是年轻了一千多岁!
云溪桥又名廉川桥,是纪念建桥50多年后重修石桥的浚县知县魏沣而命名。桥畔原有一通篆刻于明嘉靖年间的《卫河廉川桥碑》,现在保存在浮丘山碧霞宫院内,碑上铭文记载了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浚县知县魏沣组织官差和百姓重修加固石桥造福于民,仅用了百天时间就完成了这项浩大工程的过程。因知县魏沣字廉川,人们便把这座桥称作“廉川桥”。
云溪桥长60米,宽12米,高10米,五个桥孔中间最大,两边逐次缩小。相邻桥空间突出的三角形分水石,状似船头般分开水面,减轻了河水的冲击。
这座造型古朴、雕工精良的五孔石桥全部由条石堆砌,桥身坚固无比。石桥两侧雕花石栏上雕刻着翘首的石狮,栏杆四角华表庄严,桥洞券额上的石刻花纹典雅大方,桥下四角活灵活现的卧姿水兽栩栩如生,整座桥就像一件古老而精美的大型石雕艺术品呈现在世人面前。
云溪桥的桥面由一米多长的青、红条石铺成。这些坚硬的条石久经岁月的洗礼和磨砺已经磨去了棱角,一块块光滑如玉的石面上,留下了历代先人们勤奋不息的足迹。桥面两侧的几块青石被历史的年轮轧出一道道深深的沟痕,桥面上的红石却依然平整如砥,说明云溪桥面原为青石铺就,后来修补时才换成了质地坚硬耐磨的红石。
浚县云溪桥是目前隋唐大运河上保存最完整,仍然可以正常通行的一座古老的石桥,这座古石桥所采用的五孔券顶及桥下三角形分水石的修建手法,不但为当今建桥技术提供了可靠的借鉴之处,而且也为研究我国古代石质桥梁建造技艺,更为研究大运河的历史、发展和变迁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2013年5月,这座珍贵的明代云溪桥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世界文化遗产隋唐大运河浚县卫河段和国保明代云溪桥交相辉映,组成了一幅天然优美的画卷。由于卫河水清澈如溪,被古时文人雅士称作卫溪,站在卫河之畔远望,岸边杨柳翠绿倒映在烟波浩淼的水面,看上去好似生出烟雨一般,到此一游的文人墨客盛赞其景象为“卫溪烟雨”,元代诗人马德华还激情写下了一首流传后世脍炙人口的《卫溪烟雨》诗:
淇流窈而曲,绿竹何森森。
阴舍烟雨重,影落溪潭深。
斐然武公德,卫风有遗音。
相期砺孤操,勿移岁寒心。
早在元代,因卫溪烟雨景色优美意境深远,被誉为浚州八大胜景之首。
明代云溪桥建成以后,人们看到春时桥下常有成群的燕子栖息,它们成双成对轻声呢喃,好似情人低语吟唱互诉衷肠,百姓又把这个动人的景象称为“云溪燕语”。站在云溪桥上,看扁舟游弋水中,听桥下紫燕呢喃,“云溪燕语卫水舟”的美景成了美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