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高,国际地位大幅提升,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也大幅提高,对于优秀传统,其中包括服饰文化开始进行大力弘扬,复兴汉服运动如雨如春笋,蓬勃发展起来。
现在穿着汉服的人越来越多了,特别是传统节日到来之际,大街上、超市里、公园景区等,穿着雍容华贵、色彩艳丽的汉服的人,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由于文化水平的差异,人们身上的汉服质量参差不齐,甚至出现了衣领上的“左祍”错误,不仅不能弘扬传统文化,反而有对传统文化不尊重之感 。
其实,中国古代的服装有“右衽”、“左祍”之分。
衽,即衣襟。“右衽”,就是左边的衣襟掩住右边的衣襟,在身体右边结住,对面看起来,象英文字母“y”的形状。反之,就是“左祍”衣。
左衽先于右衽而生
在人类发展史上,狩猎是最早的生存方式,衣服相应是兽皮衣服。对一个狩猎者来说,如果他的兽皮衣服领口向右,系衣带倒是方便了,可是当他使用石块、投枪,或张弓搭箭射杀野兽的时候,右侧粗糙的兽皮领口就会影响投枪、射箭的准确性。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一点干扰就会导致猎杀野兽失败,其后果是非常严重的,机会稍纵即逝,打不到猎物,没有东西吃还是小事,甚至还有被野兽吃掉的可能。
所以,为了生命安全,那时的人类选择了穿衣领口向左。
黄帝时由左衽改为右衽
神农时,古华夏民族由狩猎时代进入农业种植时代,华夏民族由狩猎民族转型为农业民族。
历史记载,黄帝时期,华夏民族有服装由狩猎时代的兽皮衣服向农业时代的丝麻衣服过渡。
到了农业时代,因为人们不再狩猎而改为种地了,当然就不用领口向左了。领口向右就在右侧系衣带,想来除了极少数的左撇子,大多数人都习惯在右侧系衣带,于是很自然衣服由左衽变成了右衽。
右衽、左衽——华夷之别
现代人崇尚自由和个性,穿衣戴帽纯粹是由个人爱好,可是在古代中国,”右衽”、”左祍”事关华夷之别,是马虎不得的。
《左传·定公十年》注疏:“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注:此处的“中国”,指中原地区,和现在中国国家概念不同。)汉族的前身是华夏族,所谓华夏的“华”,即是指黄帝制作而流传下来的“交领右衽”的华服,有文明的含义。所谓华夷之别,是指文明和野蛮之别。
黄帝、尧、舜发展了农业文明,章服之美成为先进的农业文明的最显著象征,而作为农业文明服装与狩猎文明服装最不同的标志,领口向右的”右衽”就成了先进文明的标志,右衽和左衽,代表了文明与野蛮、先进与落后。所以”交领右衽”成为中原汉族人服装最重要的特征。
上图是汉族成年人的典型装束。交领右衽,束发。官员头上加冠,平民戴头巾。
古代的男子成年后都束发,只有在特殊场合散发,如《三国演义》中说诸葛亮五丈原禳星作法时,“披发仗剑,踏罡步斗”,说明平时是束发的。
可是在古典题材的影视剧中,不仅衣服右衽左衽乱用,就是发型也是错误百出。
2010年上演的由高希希导演新版《三国》电视剧中,剧中人物,如关羽、张飞、吕布、司马懿等都留起了”披肩长发”。
孔子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论语·宪问》),意思是说要是没有管仲,我们就得沦为异族的奴隶,披散着头发,穿着左衽的衣服。他还有一句名言:”吾不左衽。”就是说,我不穿左边开襟的衣服。为什么?因为当时只有少数民族,比如胡人之类,才穿左开襟的服装。所以,孔子(包括大多数中原人)认为,左衽是异族的服装,不屑着身。
《三国志·廖立传》载,蜀将廖立自谓才名宜为孔明之副,尝以职位闲散,不被重用而愤愤不平,怨谤不止。于是孔明废之为庶人,流放至汶山郡。及闻孔明亡,乃垂泣曰:”吾终为左衽矣!”意思是说诸葛亮死了,自己没有赦免的希望了,只能穿着左衽衣服,终生和野蛮人为伍了。
另外,汉族传统习俗,死者之服(寿衣)也用左衽,以示阴阳有别。这一点可以在在陪葬的壁画和绘画先人的画像中体现出来。
可是在日常生活、影视表演中,穿着左衽汉服的并不鲜见。
上图是著名作家贾平凹老师在一次祭祀中的服装。按说贾老师是一个著名的作家,平时以研究传统文化大家自居,不应该出现这种低等错误。关键是后面的那些普通人穿着右衽汉服,只有他一个人穿错了,就更奇怪了。
上图是一个小女孩穿汉服的家常照片,也存在左衽错误。
上图是一个商家的海报广告,同样存在左衽错误。
上图是影视中的左衽衣服的的剧照。
总之,左衽衣服是少数民族和死人才穿的服装式样。交领右衽是汉服的基本特征。所以,喜爱汉服的朋友,在穿着汉服时,一定要注意衣服的领式不要弄反,否则就会贻笑大方,闹笑话的。
注: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即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