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清歌向暖
01
崇祯二年(1629年)十二月初二日,北京。
寒风呼啸,异常冰冷。
大内太监车天翔,在广渠门明军大营中,宣读了蓟辽督师袁崇焕的“罪状”:
“袁崇焕付托不效,专恃欺隐,以市米则资盗,以谋款则斩帅,纵敌长驱,顿兵不战,援兵四集,尽行遣散,及兵薄城下,又潜携喇嘛,坚请入城,种种罪恶。命刑部会官磔示,依律家属十六以上处斩,十五岁以下给功臣家为奴。今止流其妻妾,子女及同产兄弟于二千里外,余俱释不问。”
消息一出,关宁军将士随即大哗:
爷们儿来北京是勤王的,刚打了几仗,解了京城之围,现在领导却被“勤”进了诏狱;
答应好的粮饷也没了;
还背上了“卖国贼”的帽子。
干不了了!
不干了!
杨士聪《玉堂荟记》卷二:
“袁既被执,辽东兵溃数多,皆言:‘以督师之忠,尚不能自免,我辈在此何为?’”
随即,关宁将卒一万五千人,在祖大寿的带领下,当夜拔营北归。
(或许不该说是祖大寿带领他们,而是他们裹挟祖大寿)
十二月初三,关宁军经过通州城下。
此时,袁崇焕的老上级、兵部尚书孙承宗就在通州,得到守兵报告后,大惊失色。
他赶紧一边派人安抚,但关宁将卒根本不吊他。
一边派人到京城探听情况,才知道是因为袁崇焕被抓。
孙承宗随即派游击将军石柱国飞骑直追,试图拉其回头,继续防守北京。
毕竟此时大明朝廷的野战力量太薄弱。
能和皇太极过两招的,也只剩下这些丘八们了。
但由于关宁军行进速度太快,石国柱仅仅追到关宁的后卫军。
这些后卫部队还以为是朝廷派来捕杀他们的,纷纷结阵自卫......
石国柱无功而返。
孙承宗不死心,两天后,又派人去追。
不过结果是一样的。
因为关宁军的心已经凉透了:
“主将既戮,城上又将以大炮尽歼我军,故不得已至此。”
02
关宁军突然回撤,北京城里流言四起。
还流传说:祖大寿私通后金,即将反戈一击。
崇祯很是担心。
大学士成基命,就建议让袁崇焕写手书招抚祖大寿。
因为关宁军现在犹如一头受气的猛虎,随时可能咬人,只有袁崇焕能拿捏住他们。
崇祯瞬间僵化:
1、前几天刚逮捕,不能就此放了袁崇焕;
2、也不好意思亲自出马。
这脸打得不要太快了!
不过没关系,自然有臣下领会圣意。
阁部九卿等大小官员下了班之后齐聚诏狱,你一言我一语,纷纷劝袁崇焕写手书给祖大寿,让他回防。
面对众官的说辞,袁崇焕只用了一句话就把他们顶了回去:“皇上不发话, 我这样的罪臣哪敢参与国家大事?!”
袁崇焕心里自然有气。
这时候,兵部职方司郎中余大成站出来,说:“袁公你公忠体国,手上托着辽东生死,天下没有人不佩服你的大义!如果做的事对国家有利,咱们做臣子的不该在惜自己的声名。皇上虽然没有明旨,但意图已经很明显了。袁公你好好考虑一下!”
袁崇焕听罢,感觉遇到了知己,泪流满面,飞笔直书。
崇祯得书,立马命兵部差人传送。
同时,命孙承宗移镇山海关(以防关宁军兵变),并前往抚慰关宁军。
经过孙承宗多方安抚,加上袁崇焕亲笔的书信开导,以及朱由检既往不咎的圣谕,终于温暖了祖大寿和关宁将士的心,又奉命回京畿协防皇太极了。
然而这时候的局势却出现了极大的逆转......
03
自从十二月初一,暂时解除了对北京城的围困之后,皇太极开始了京郊徒步旅行——后金军从南海子往西走,先后攻克良乡、房山、固安,又大摇大摆派人往房山祭祀金太祖完颜阿骨打陵寝。
优哉悠哉了半个月之后,皇太极继续挥兵北上。
于十六日当晚,在卢沟桥歼灭明军15000人。
又从俘虏口中得知,永定门驻扎着满桂的部队四万余人。
这是当时京城最为依仗的防卫力量了。
但没了袁崇焕和关宁军,皇太极谁也不怵。
随即移师永定门外。
第二天黎明,数万八旗大军冲向满桂军。
令人不解的是——
面对明军此起彼伏的枪炮轰击,后金竟 “无一伤者”。
而明军这边,武经略满桂、副将孙祖寿战死,总兵麻登云、黑云龙被俘,四万人全军覆没。
注:
这里是按《满文老档》的记载:
“我兵不可惮劳,我等十旗行营兵列阵,呼喊齐进。阵斩明总兵官满桂、孙祖寿、副将、参将、游击三十馀人等,千总、把总无数。生擒总兵官黑云龙、麻登云及参将一人。明兵发枪炮如雨雪,我军进击无一死者,岂非天佑乎?”
明朝人的记录是满桂在良乡和后金军遭遇。
不过,明清双方的记载都一边倒,记录了后金没死一个人,而明军却全军覆没的情况。
《文文肃公日记》载:
“十八日。往朝中,犹以为胜负相当也,午后始知其确。满桂、孙祖寿皆被杀,未曾杀一虏,而我师歼焉,为之短气,为之心战。然而士大夫怡堂如故,即小民亦皆帖然,此不可解。”
04
明军主力被灭,永定门大战的胜利让后金上下兴奋异常。
皇太极耀武扬威,继续从城南顺时针绕北京城做二次郊区游,经广宁门、西便门进至德胜门,一路烧杀抢掠。
明军却龟缩城中,不敢对阵。
数日后,皇太极派遣阿巴泰、济尔哈朗等率兵三千,前往通州探路。
后金准备在关内分立几个办事处,方便以后经常到北京旅游。
同时也为了以后可以南北夹击山海关。
至于办事处的地点,皇太极在地图上画了几个圈:遵化、永平、迁安、滦州。
十二月二十七日,后金军在通州兵分两路:
南路军,由豪格、岳托率四千人,先攻占了香河,知县任光裕战死,继而又攻克玉田,大掠而去;
北路军由皇太极亲自率领,在蓟州遇到了从山海关赶来的五千援军,双方互有死伤。
随后,皇太极大军迅速东进,在榛子镇与南路军合兵,马不停蹄,直奔永平。
正月初四日,进抵永平城下。
后金一向不擅长攻城战,而且皇太极这次也没有往永平城里派奸细。
但永平城守军操作失误,引起了火药爆炸。
半天时间,永平城就被攻破了。
永平知府张凤奇、兵备道郑国昌、推官罗成功、千总牛星耀、仇耀光、张学闵、胡承柞和生员罗世杰等,全部战死!
自古有忠臣就有叛逆。
卢龙知县张养初、兵备道白养粹、副将孟乔芳、杨文魁等二十多人,全部投降!
皇太极很高兴。
为了在蓟东站稳脚跟,皇太极决定“以汉制汉”,任命白养粹为巡抚管理永平,孟乔芳杨文魁等仍为副将,以供军前驰驱。
一干人等,跪拜在皇太极脚下,山呼万岁。
05
拿下永平,让皇太极胃口大开,开始计划吃掉山海关,打通关外关内的联系。
崇祯三年(1630年)正月初七,皇太极留济尔哈朗等一万兵力守城,自率主力亲攻山海关。
但先后在抚宁和山海关两地,遭到了明军的痛击,后金军被迫回撤。
皇太极实在是太想在蓟东这块地上扎根了。
山海关不能攻克,其战略目标不能实现。
皇太极决定退而求其次,立足永平,同时招降纳叛。
先后招降建昌参将马光远,台头中军孙承业,迁安知县朱云台, 滦州革职守备李继全等多人。
山海关西北有石门、台头、建昌三城,西南有抚宁、昌黎、乐亭三城。
后金现已拿下两城(招降的建昌和台头)。
如果这六城都在皇太极手里,对山海关将构成严重的威胁。
皇太极于是大造云梯,猛攻抚宁和昌黎。
幸亏,昌黎有孙承宗之前派遣的援军防守,祖大寿也派兵游击于昌黎乐亭之间,皇太极才没有得逞。
皇太极派人招降乐亭城又没有结果,其主力只能北撤永平城。
06
明军决定反攻永平。
祖大寿部在永平与抚宁之间的双望设伏,以建宁参将刘应选,乐亭参将张存仁为左右两翼,以张弘漠等两千人接应,先命两百人往永平引诱其追击。
后金主力部队军果然上当,边打边撤,游弋于永平城以北,想出关。
此时,永平城内只剩下之前投降后金的明军部队。
(满人是不会守城,把骑兵撒出来机动作战。后来皇太极入塞,最远打到苏北,攻下城之后也不怎么守)
祖大寿想趁机一鼓作气攻下永平。
但没想到的是,这群二鬼子,此时却爆发了惊人的战力。
关宁军遭到了密集的枪炮袭击,被迫收兵。
东线受阻,明军将领马世龙意欲在西线打开局面——先从蓟州打通往遵化的道路,既而攻克三屯,与祖大寿南北相呼应。
但这时候,明军却犯了添油战术的错误。
山海关副将官惟贤和兵部右侍郎刘之纶全军败没。
明军又集中优势兵力,两次进攻,但都宣告失败。
至此,永平城里的守军和攻城的明军转入了战略相持的状态。
07
明军卷土重来,投降后金的一些官员们心眼儿又开始活泛了。
比如,台头中军孙承业又私下和明军取得了联系。
二月初七日,明军在孙承业的内应下,突然攻克建昌。
紧接着,之前投降皇太极的三屯营的杨肇基部,马兰峪守将也降而复叛。
对皇太极出关的所经之地构成严重威胁。
皇太极气坏了,发动全军攻击马兰峪,不能战胜明军,又转攻三屯营和建昌,还是打不打来。
战事的发展,对明军很有利。
但由于西路的兵力全部败没,无法围歼后金军,不能堵住皇太极出关之路,以至于功亏一篑。
08
二月,接连收复建昌、三屯营、台头城后,东阁大学士,兵部尚书,辽东督师孙承宗决定拿滦州开刀,依次往北推进。
但之后两个月,明军却毫无进展。
四月,在滦州城下中了叛贼高鸿中的诈降计,明军中伏,死战得脱,将士死伤数百。
明军的后勤系统也供应不畅,直到五月初还在催办粮草,旷日持久。
虽然,之后攻克了滦州、永平、迁安、遵化四城。
但这场战争让明朝损失了大批有经验的将领士兵。
皇太极也尝到了甜头,从此之后屡屡进关,攻城杀将,不可一世。
明廷的丧钟就此敲响......
而这一切,崇祯又怎么推得了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