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建筑蔚然大观
类型众多
多民族的融合
多元的地域风情
独特的地理位置
造就与众不同的建筑风格
名人故居
它的主人
有文化巨匠
有战场名将
他们卓越的历史功绩
人们可以通过他们的故居去了解
让我们一起看看云南的名人故居吧!
昆明市朱德旧居
昆明朱德旧居有两处,相距不远,坐落于昆明市华山西路水晶宫红花巷四号和小梅园巷三号。红花巷四号为木结构硬山顶中式建筑的四合院,坐北向南,建筑面积为380平方米,正房为二层楼房,面阔五间,进深二间,厢房各三间,倒坐五间。小梅园巷三号系朱德亲自布局设计的带花园中西式砖木结构的两层楼房一院,坐北向南,建筑面积566平方米,正房面阔五间,进深二间,题名“洁园”,他在此潜心研读革命书籍,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
云南是朱德走向革命道路的起点。朱德从小学习刻苦,对时局的变化十分清醒,深受“富国强兵”思想的影响,1909年,由家乡徒步跋涉70余天,辗转来到昆明,考入“当时中国最进步最新式”的军事学校-云南陆军讲武堂。1911年,朱德以优异的成绩从云南陆军讲武堂毕业后,投身辛亥革命,参加了昆明“重九”起义。1915年,又参加了“护国运动”。在解放战争中,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他在长期的军事生涯特别是革命战争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军事经验,并逐步形成一整套适合人民军队建设和作战需要的关于带兵、练兵、养兵、用兵等重大军事问题的理性认识。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在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在第二、三、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连续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长。朱德一生英勇善战,功勋赫赫,深受人民爱戴和敬仰。
昆明聂耳故居
昆明聂耳故居就坐落在原云贵总督府前的官道、现在的甬道街上73、74号。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聂耳的父亲聂鸿仪去昆明行医,在昆明甬道街租用一间铺面开中药铺“成春堂”。当时,聂、杨(房东)两家合住一院,本属于用作商铺的清代官房,该房坐东朝西,临街有两层楼土木结构房三间。1912年2月15日,聂耳出生于此,他的童年也基本在这里度过。18岁时聂耳外出求学离开昆明,从此再也没有回来。
1927年,聂耳考进了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在这所进步学校里受到一些革命思想的影响,经常参加学校组织的文艺宣传活动。他不但搞音乐也演话剧。他的处女作《省附小校歌》,就是在这个时候问世的。18岁,聂耳离开云南去到上海,开始步入了他人生中最为辉煌的阶段。1935年,根据田汉歌词创作出的《义勇军进行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重要象征。虽然从此他再也没能踏上重返故乡的归途,但与昆明的回忆、昆明带给他对音乐的感知与才华,伴随了他的一生。
昆明冰心故居
“冰心默庐”原名“华氏墓庐”,为昆明市呈贡斗南村华氏家族于民国初年修建用于守坟和追祭先辈时歇息地。为三间六耳民居建筑,坐西向东,占地面积313.9平方米。抗日战争时期,祖国的半壁河山沦为敌手,为避日本飞机轰炸昆明,部分“西南联大”和省内外的一些院校(系)被迫移迁呈贡,著名女作家冰心和丈夫吴文藻携儿女1938年至1940年在此居住。“默庐”是一座土木结构的中式建筑,一楼一底。“默庐”楼上,当时正中是书房,左边为儿女们的住所,右边则是冰心夫妇的居室,正屋两侧各有三间耳房,构成了一个清幽别致的小院落。
默庐不仅是冰心在昆明的家,更是西南联大在昆明建校的重要历史见证。这里时有梅贻琦(西南联大校长)、罗常培、杨振声等名人学者也曾前来与在呈贡的费孝通、陈达、戴世光等人及冰心的学生们在此聚会;冰心应呈贡中学校长昌景光邀请义务任教,创作了《呈贡县立中学校歌》并题写了“谨信弘毅”的校训。作家取“墓 ”的谐音字“默”,于1940年2月28日在香港《大公报》上发表散文《默庐试笔》赞美呈贡的风光及景物,“默庐”雅号流传至今。
云大熊庆来、李广田旧居
熊庆来、李广田旧居坐落于云南大学会泽院东侧。建盖于1937年,座北朝南,是一座单檐悬山顶、面阔四间,进深两间外走廊的砖木结构的两层楼房。自建成至1968年间,此楼房先后是熊庆来、李广田两位校长的住宅。熊庆来,字迪之,云南弥勒人。中国近代数学的先驱、著名教育家。早年留学比利时、法国,获博士学位。其 “熊氏定理”,又称“熊氏无穷级”,为祖国赢得了荣誉。1937年至1948年任云南大学校长。新中国时期,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函数论研究室主任,全国政治委员。
李广田,山东邹平人。著名诗人、文学家,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后,在山东济南教书。创作了大量诗歌、散文。1941年秋至昆明,在西南联大任教。抗战胜利后,他先后在南开大学、清华大学任教。1948年加人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时期,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副教务长。1952年调任云南大学副校长、校长,并兼任中国科学院云南分院文学研究所所长,作协云南分会副主席、中国作协理事等。2003年,“熊庆来、李广田旧居”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举办了熊庆来、李广田生平事迹陈列展。
卢汉公馆
卢汉公馆位于云南省昆明市,是著名的抗日爱国将领、云南起义的领导者、原云南省政协主席卢汉的住宅。卢汉新公馆系两层,砖墙、木屋架,部分钢筋混凝土结构,其屋顶为陡坡影山平瓦,侧面皆为正三角形,具有明显哥特式的风格。墙体里面及窗体十分讲究几何构图的形式美,简洁明快而富有变化。起居室设壁炉,主次卧室及餐室皆有落地式门窗与阳台相通,东西侧为三面体里面凸窗。红瓦白墙,配之以灰色边框线条,和谐而美观,是一幢采用新技术来满足新功能和创新形式的近代优秀建筑。
卢汉,原名邦汉,字永衡,云南昭通人,彝族,著名抗日爱国将领。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卢汉的军队在昆明南郊巫家坝机场举行誓师大会,出征抗日。1949年12月9日,卢汉率部起义,向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发出《云南起义通电》,云南和平解放。卢汉在1929年冬至1930年4月,兼任云南省财政厅长,卢汉就任后,整顿财政,为云南解决了财政危机。1974年5月,病逝于北京,享年79岁。
腾冲艾思奇故居
艾思奇故居是艾思奇的父亲李曰垓于1918年建成的。整个建筑采用中西合璧式的风格,中式的大门,西式的窗户。墙体全部用青砖砌成,大门内屏风上“学者、战士、真诚的人”,是毛泽东主席对艾思奇一生的高度评价。这是一座四合院,走马串阁楼,木材全部用本地出产的上等楸木建成。院内最长的石条叫做走檐石,全长5.58米。西式阳台,中式的月亮门,石柱上还刻有中式对联,“花如解语还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隔树鸟声风细引,到簾花影月高留”“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这些对联充满了哲理和诗意,体现了主人的情操。
艾思奇1910年3月1日出生在和顺水碓村,两岁随母亲赴昆,在昆明启蒙。艾思奇的父亲李曰垓研究的是先秦哲学,其兄李生庄研究的是西洋哲学,艾思奇从小就受到其父兄思想的影响和熏陶,“九一八”事变后,艾思奇从日本回国,留在上海,到李公朴主持的《申报》流通图书馆主持“答读者问”栏目,后来参与创办《读书生活》杂志,任编辑。还创办“量才业余夜校”并任教员,此时,艾思奇已成长为一位马克思主义者。1935年,艾思奇的《大众哲学》出版,艾思奇因此以“大众哲学家”而名扬全国。一部《大众哲学》,将哲学通俗化,引导大众了解哲学、接近哲学。艾思奇到达延安以后,担任过抗日军政大学、马列学院、陕北公学的理论教员,还担任过“新哲学会”的负责人,中央文委秘书长,《解放日报》副总编和总编辑。
腾冲李根源故居
李根源故居位于腾冲市,扩建于民国元年,为四合院土木结构瓦屋顶单体建筑,正街边原有三开间面楼一幢,后由一屏照壁相隔为前花园。接着是一幢三开间厅楼,其右间为大门,余为书室、马房。继而是正方形中心大院,左右建三开间厢楼各一幢。中心院上五级台阶是三开间正房,设暖阁家堂,两次间为宿舍。整个建筑布局合理,前厅侧墙上镶嵌着青石横额,刻有李根源提写的横书隶体“岁寒松柏庐”。
李根源是中国近代史上是一位杰出的人物,他青年时期留学日本,为首批同盟会会员。归国后创办云南陆军讲武堂,培养革命骨干。他与蔡松坡等人发起了云南辛亥起义,推翻了清王朝在云南的封建统治;继而参加讨袁护法斗争和北伐战争;尤其是在滇西抗战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他担任过云南陆军讲武堂监督、总办,云南军政府军政总长兼参议院议长等职务。新中国成立后,他又荣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委员等职,一生自奉俭约,济厄解困,受人爱戴。
文山楚图南故居
楚图南故居位于文山市,建筑格局为两进式四合院,硬山顶、穿斗木构架辅以土坯围护,座北朝南。穿斗式木构架即沿着房屋进深方向立柱,柱直接承受檩的重量,不用架空的抬梁,而以数层“穿”贯通各柱,组成一组组的构架。院内房屋平面布局方正规矩,木构架稳重敦实、构件尺寸科学合理,雀替、板壁、门窗装修图案简洁、线条流畅,建筑用色为土、木、瓦、石灰之本色,除此之外无一丝杂色。由此彰显主人含蓄内敛、质朴的风格。
楚图南,文山人。1923年毕业于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史地系,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在吉林省立第六中学帮助学生创立了“灿星文艺社”,出版《灿星》进步文艺周刊,开展革命活动,后在暨南大学任教,参加文化界的反帝爱国斗争,1937年在昆明受聘为云南大学文史系主任、教授。1943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是民盟云南省支部负责人之一,为团结广大知识分子做了大量工作。其著作主要有《楚图南文集》(上、下),诗词集《蕊草集》等等 ,译作有惠特曼的诗集《草叶集选》、威尔布的《希腊的神话和传说》等等。此外他还精于书法,许多园林名胜、纪念地多有他的墨宝悬挂。
祥云王复生、王德三故居
王复生,1896年9月生,云南省祥云人,1917年考入北京大学文科。受五四运动和新文化思想的熏陶,王复生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1920年3月,在李大钊的指导下,王复生与邓中夏等19人发起成立了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研究团体-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在北京等地积极宣传介绍马克思主义,开展工人运动和学生运动。九一八事变后,王复生遵照党组织的安排,在齐齐哈尔、讷河、黑河一带,开展抗日统一战线工作,组织抗日活动,帮助解决抗日义勇军马占山部的粮食和武器供应问题。1936年8月15日,王复生在齐齐哈尔北门外江坝被日军杀害,时年40岁。
王复生的弟弟王德三生于1898年7月。1921年考入北京大学,不久加入中国第一个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1922年,经邓中夏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秋受中共北方区委委派,到陕北建立党组织,是陕北地区共产党组织的创建者和重要领导人之一。1927年2月,党组织派王德三回云南工作,历任中共云南省特委书记、临委书记、第一届省委书记。在3年多时间里,以他为首的中共云南地方组织运用马列主义基本理论并结合云南的革命形势,在三迤大地领导开展了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产生了广泛和深远的影响。1930年12月31日,王德三在昆明从容就义。
石屏袁嘉谷故居
袁嘉谷故居位于石屏古城。袁嘉谷故居建于清光绪十一年,为其父袁德洋所建,是一幢清代木结构二层四合院楼房,典雅清幽、古朴庄重。袁德洋是生意人,原住石屏乡下,长期运百货到普洱、西双版纳的茶山贩卖,又将茶叶、食盐运回销售,赚得钱后,在石屏城卖米巷兴建了这幢青砖、灰瓦、白墙、椿木雕花门窗的具有石屏民居风格的正三间两耳楼房。大门坐西朝东,院子坐北朝南,院子西边还建了二层楼房。
1903年清政府特开经济特科,广罗天下经邦济世人才。远在云南石屏边地小城的袁嘉谷得尚书魏光焘推荐,赴京城应考。经过会试、殿试后,被取为“经济特科”第一名,成为云南唯一的状元。袁嘉谷先生生前曾经担任过翰林院编修、学部编译图书局局长、浙江布政使和提学使、国会参议员、省参议及高级顾问等职务。虽历经清朝、民国不同的时代,但他为官清廉、励精图治、勤政为民的高尚品德及其经典传世佳作皆为后人称颂。
丽江方国瑜故居
方国瑜故居位于丽江古城五一街文治巷32号,始建于清嘉庆年间,经修缮后建成方国瑜故居,展示方国瑜先生生平事迹。方国瑜故居占地1.98亩,门窗上有“四季博古”和简洁雅致的窗花,前檐柱下柱石大多为扁圆鼓形,表面雕以花、草、桔瓣等,前后院旁的空留处又自成三房一照壁格局,每个院东西主楼后边都建有小花园。园中种植许多茶花、兰花、杜鹃、松柏、常绿植物等,将整个大院点缀的清新而文雅。方国瑜故居既保留了徽式建筑的细致严谨,又体现了纳西族建筑恢弘气派的风格。由中国著名哲史学家任继愈题写 “方国瑜故居”匾额。
方国瑜,中国著名历史学家,云南丽江人,纳西族。1936年任云南大学教授。建国后,历任云南大学历史系主任、文法学院院长、国家民委委员、云南省文联副主席等等。方国瑜对研究地方史、民族史、东巴文等方面有突出贡献,逝世后被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主要著作有《云南史料目录概说》《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彝族史稿》《纳西象形文字谱》等著作,并主持编纂《云南史料丛刊》。
盈江刀安仁故居
刀安仁故居位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新城乡,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为土木建筑结构,分四堂三进。刀安仁故居于2011年修复完成,最大程度地复原了故居的容貌。刀安仁故居是一个坐东朝西的建筑群落,大堂在前,作为审判厅使用;二堂是土司议事厅;三堂是土司贵族及元老的办公地;正堂居后,是土司的办公及住所。每进中间是天井,两边是厢房。
刀安仁,傣族,字沛生,云南省盈江县新城人,为干崖(今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第21任宣抚使司,中国同盟会员,著名傣族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先驱。光绪十七年,刀安仁承袭干崖宣抚使司职。英国侵略军从缅甸屡次进犯干崖铁壁关地区,在八年的抗英作战中,英军每次入侵,均遭重创而溃退。为寻求一条富国强兵之路,刀安仁曾多次到东南亚各国游历考察,从马来西亚引进8000株橡胶苗种植于干崖凤凰山,为我国引种橡胶树之始。刀安仁与张文光、刘辅国在干崖司署举兵发动滇西起义响应武昌起义,推翻清政府统治。刀安仁一生有力地促进了干崖的繁荣和发展。
会泽唐继尧故居
唐继尧故居整座宅院坐南朝北,分前后两院,大门迎东,是一座小型的封闭式的四合院建筑群落,属会泽典型的清代中晚期民居建筑风格,前院有正堂三间、对厅、书房及马房,后院有仓房可装谷物,还有厨房,院中有一口井,井中的泉水清澈见底。前后两院共有房屋十四间,整座故居的院落保存基本完好。
唐继尧,又名荣昌,字蓂赓,云南曲靖市会泽县人。1915年12月25日,唐继尧、蔡锷、李烈钧等联名宣布云南独立,发布讨袁檄文,组成护国军政府,以唐继尧为都督。随即组织讨袁护国军,分三路向四川、贵州、广西进军,护国战争全面爆发。唐继尧支持下,1915年至1921年历时7年建成个碧石铁路,它连通了滇越铁路。唐继尧十分重视文化建设,在云南创建了第一所大学——东陆大学(现云南大学)。1914年8月,唐继尧倡导并拨款万元,聘请以赵藩为总纂的一批云南知名学者编纂了大型丛书《云南丛书》1212卷。这对云南地方文献的系统整理、保存与传播具有深远意义和巨大影响。
名人一生
风起云涌
名人故居里
积累下来的文化气息
是人文精神的传承
是历史馈赠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