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8月18日),“星星·予茶”中国纯文学期刊作品品读会——第五期《诗刊》·龙小龙诗歌品读会开启,本期做客嘉宾是当代诗人龙小龙。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星星》诗刊主编龚学敏,乐山市文联主席罗国雄等诗歌编辑、诗歌爱好者们相聚一堂,共同品味龙小龙连续四年发表在《诗刊》上的新工业题材诗歌。
龙小龙(左)龚学敏(中)罗国雄(右)
“前几日,我看到中国诗歌学会召开工作会议,发出了自觉担当起新时代赋予诗人的责任与使命的倡议。我觉得非常好,应当积极响应。”针对自己发表在《诗刊》中《追光者的名义》组诗,龙小龙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他认为目前中国适逢一个亘古未有的伟大新时代百年大变局、百年大机遇,给中国诗歌高度繁荣和发展创造了全新的环境,给中国诗人提供了施展才华的空间。诗人要自觉将诗歌写作者个人的生命体验和感知投向国家。
供职于多晶硅生产企业的龙小龙,深刻感受到科技创新、信息技术带来的巨大变化,认为诗人在工业领域,需要深怀一颗感恩之心,需要有担当意识,用行动表达践行对诗歌的热爱与敬畏。
活动现场
“能源革命是人类必然的趋势,特别从去年开始,我国的在光伏领域的前景变得广阔了起来,所以我用‘追光者’来书写诗歌。”龙小龙说,我国在光伏行业通过20年发展,用自己的实力走上了全球领跑地位,成为了一张靓丽的名片。“曾经我们在光伏这个行业是没有话语权的,技术、市场等全部都掌握在欧美手中。我了解这一发展史之后,亲身感受到我国在这一领域崛起,觉得特别骄傲。”龙小龙说,高纯度多晶硅是光伏产业的“上游”,我国通过技术突破,打破了欧美的技术封锁,所以他写道:“高纯晶硅,中国智造”。
在今天的品读会现场,龙小龙提到,中国纯文学期刊作品品读会从发起至今,已经连续开办了五期,“从爱上诗歌时起,圆梦《星星》就是一种最美好的追求。由《星星》诗刊发起这项纯公益的分享活动,很有意义,不但极大地鼓励了当事诗人,通过交流分享,思维碰撞、探讨,对诗歌创作本身乃至创作发展方向都有积极的促进意义,同时也为更多诗人提供了一种可能,只要你愿意努力,星星为你掌灯。”
活动现场
“我的诗歌创作风格,其实有过明显的变化。”龙小龙说,2010年以前,他的诗歌主要是小情绪表达,题材比较杂,基调低沉;2010年~2014年,他主要以在天南地北行走,抒写大自然风景、个人生活体验为主,基调明丽,先后出版了《诗意的行走》和《自然的倾诉》;2015年以来,结合工作,他对所处的工业行业发展、新时代变化有了比较深入的认知,加上生活阅历积淀,有了更新更有意思的理解。写了不少新工业诗歌,格调阳光,积极向上。连续四年,在《诗刊》发表作品,如《写意:中国工业园》《诗刊》《新工业叙事》《光芒与火焰的激荡》以及今年第七期——建党百年专号上的《以追光者的名义》。这些新时代工业题材受到全国诗人、诗歌评论家、诗歌爱好者关注。
在龙小龙看来,诗歌创作一定是有知性的、智慧的预谋,而这个预谋是创作者内心自然而然的一种驱使。能够客观而诗意地记录工作经历中这些视听细微点滴,抒写新时代下的工业状态,他认为这是一种正能量。
龙小龙诗歌品读:
《追光者》
历史,苍穹一样,深邃浩渺
漂浮的炽烈星球,不过是沧海一粟
但它赐予人类的光芒
能量之大,超乎想象的极限
从它出现开始,人类对能量的追求
就从未停止。1964年
群山苍茫之间,矗立的厂房群落
肩负微电子信息技术自主攻关的追光者
——代号“七三九”
硅,大自然存量最多的元素之一
每一颗砂,都像一枚刚毅而方正的中国文字
都在沉寂中呐喊
亿万光电粒子在多相态的流速中转型
异邦的私欲与偏见,封锁了技术通道
中国科研的舟舰在探索中行进
比起北半球
我们的黎明被黑夜整整延迟了十年
十年不晚。之后的十年、二十年、五十年
我们始终在以追光者的名义
告诉所有热爱光明的生灵
世界的格局正沿着一种笃定的信仰改变
红星新闻记者|乔雪阳 曾琦 摄影报道
编辑|段雪莹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