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八佰》和《金刚川》的观众应该不难发现,同样是中国军人,在两部电影里的形象是不一样的。
《八佰》里的国民革命军,龙蛇混杂,千人千面,良莠不齐,有人赤心报国,就有人心怀鬼胎,有人舍生取义,就有人临阵退缩;到了《金刚川》的志愿军,就变成了令行禁止,万众一心,同仇敌忾,就像电影里那句台词——“俺们这些人,真的没有一个怕死的!”
面对这一区别,有人会说,后者得益于党的领导,得益于更先进的组织形式,自然无往而不利。这个答案过于简略,就像在一道代数题里只填最后的数字,而没有中间的论证过程,即便结果是对的,依然有“抄答案”的嫌疑。
《八佰》和《金刚川》不是故意做对比,它展现的是两代中国军人,前者从一盘散沙变成一股绳,后者从一开始就拧成一股绳。
我们不能简单地捧后者踩前者,而是应当认识到两者的转变存在一个承继关系:没有一盘散沙落下的苦,就不会收获众志成城的决绝,“先天团结”是不存在的,它更多是经验、教训与知识的产物。
一
要说散兵游勇,《八佰》开场的湖北保安团就体现得淋漓尽致,他们被县长忽悠来抬死人,结果一上来没有交接,直接遇到了凶残的敌人,原本不多的士气尽数松懈,难以组织抵抗,完全一派引颈受戮的景象。
在电影的删减片段,行尸走肉的溃兵到了仓库,仍不忘互相攻击。浙江兵老算盘称东北军老铁“你个满洲二鬼子”,老铁边踹老算盘边说,“中国就让你们这些南方小人琢磨没了”。
《八佰》群像在《金刚川》面前,自然充满缺憾。
有趣的是,恰是在建制混乱、插科打诨、满口脏话的前者身上,观众能看到更多与常人相近的一面,看到人性中时隐时现的贪生怕死、暴躁易怒、欺软怕硬与自私自利,这批人有多不完美,就有多真实,真实到让人难以苛责。当他们最终完成蜕变,这份意料之外的震撼对人也就更具昭示作用。
如同影评人杨时旸的观察:
“那些兵里有痞子、混子、油子,但最终他们都成了战士。那群人守护的是一种普遍的人类精神,有关于尊严和意义,其实这早就超越了政治派别,在这样普遍的精神感召之下,守护旗帜的颜色和图案根本就不应该成为讨论的重点,如果说非要讨论旗帜,那他们护的就是人性尊严的旗帜。”
与之相对,在大银幕上塑造一以贯之的英雄,才是真正的技术难题。一方面,不能再重复“十七年电影”那种高大全的英模形象,会使观众觉得虚假,起到反效果;另一方面,伟光正、脸谱化的人物本身就容易让人产生距离感,即便不怀疑其动机,也会敬而远之。
二
不过,《金刚川》的人物塑造依然是成功的,和《八佰》一样,它也试图在传统符号上贴合国人的感性认知。《八佰》聚拢溃兵靠的是一张手绘的中国地图和一段皮影戏,《金刚川》凸显角色靠的是集体主义之侧的嬉笑怒骂与袍泽深情。
或许对今天的大多数观众来说,戏文是拿不上台面的东西,它早已在功能性上失去了一批又一批年轻受众,但在一些特殊场合,这个古老元素又是极具辨识度的,在民族认同与市场价值上,它始终呈现着奇异的反比。
《八佰》里出现了三段戏,两明一暗,明是山东兵的《长坂坡》与老铁的《定军山》,暗是戏班师兄弟言语中的《挑滑车》,三段陷阵之勇都在讲“不服”——赵云不服输,黄忠不服老,高宠不服软。这般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正是四百孤军的最佳写照。
其中点题者,是从逃兵变成死士的端午,在堂弟小湖北的想象中,他化身长坂坡前白马银枪的赵子龙,向蜂拥而至的敌军冲锋而去。这个跳脱而写意的片段,是影片叙事的小画面,却是全民记忆的名场面,即便有人不喜欢这个处理,也都一定看得懂这个处理。
《金刚川》里只有一段戏,是张飞的《当阳桥》——“长坂坡前救赵云,喝退曹操百万军。姓张名飞字翼德,万古流芳莽撞人。”
高炮班的张飞与关磊,其兄弟情深与复仇情节,暗合话本里的关羽与张飞,山坡上趴着的刘浩,满口“老子要去帮他们”,那股义无反顾,恰似与之结义的刘备?
三
从《八佰》到《金刚川》,编剧的点找得非常准:横亘在旧军队和新军队之间的关键词,就是“兄弟”,就是“刘关张”。想要体现两代军人的连接感,就不能从混沌懵懂直接跳到旗帜鲜明,而是应该用同个标识串一串。
旧军队并非只有军阀习气,也有同袍义气,袍泽之情在国军那里非常明显,到后面逐渐暗淡,不再提倡“兄弟同心,其利断金”,而是变成了红旗不倒,主义至上。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尚未完成“军队国家化”,直到抗战结束才生出国家军队的自觉,从“家军部曲”到“一国之师”,这个转变通过抗日战争才告完成,而到《金刚川》前,早已完成多时。
历史学家黄仁宇说,抗战就是一个现代化的军队(日军)和一个前现代化的军队(国军)在打,后者既欠缺统一领导,武备支援又严重不足,打仗全靠亲兄弟、父子兵,大哥死了小弟报仇,既是如此,冲锋时还能一鼓作气,撤退时一下子就散了。
二战中阵亡将军最多的国家之所以是中国,道理其实就在这儿,不全是军力导致的。抗日名将张自忠经常感叹,仗打到这份上,我们的高级将领死得还不够多(夸张之语)!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他非常清楚,以国军当时的装备水平、组织水平、训练水平和思想水平,想把阵地守住,只有靠士兵跟你一起冲,只剩这一个下下策。指挥官如果不身先士卒,底下便更没道理勇敢,故而将军在枣宜会战殉国前,就早有求死之志。
从这个意义上看,《八佰》片尾谢团长带队冲桥,反倒是十分契合史实脉络。
本文由#树木计划#作者鲁舒天创作,在今日头条独家发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