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地面阳气上升↑
风从下往上吹,风力稳健,能托着风筝扶摇直上。
古书《淮南鸿烈解》里说,春天吹的风,从东方来的叫“明庶风”,从东南方来的叫“清明风”,此时都是一年之中阳气施惠、顺物布气的——最好的风了。
趁东风和煦,推荐一个古今同乐的清明玩法——
放风筝
古人特别推荐小朋友春天放风筝,
原因有两个
▼
1、春日放鸢,引线而上,
令小儿张口而视,可以泄内热。
——宋代《续博物志》
小孩子身体阳气旺盛,内热重,最容易:
吃多了积食化热、
穿多了肺热、
还有“常有余”的肝火、脾气大,
平时容易出汗、翻来覆去睡不踏实。
小儿得木性,木气易升,春末木火升发迅猛,
更加剧了小孩子内热过盛、“壅塞风火往上飘”,这段日子特别容易多发:上火、炎症、发烧,等等。
就像植物内热过盛,也会在这段时间形成“焦芽”——小芽长着长着突然就发黑、干掉了。。。
一定要多放他们出来遛遛、疯跑撒野
▼
春天郊外,高空豁喇喇风大,正宜放风筝、搏风而上。
让小孩子尽情奔跑、舒展筋骨,一边仰头追逐。宣泄一身阳热、火气,疏达肝气。
从春困、哈欠连连的肝郁脾虚状态,转换到顺应天地新生的生生之气。
野地里奔跑,地气的阴气还可以中和平衡小孩子的燥热、火气。令小儿少疾。好处不止一点两点。
提醒⚠:小孩子奔跑散热快,腠理开泄,容易出汗着凉,注意及时擦干。跑完之后可以喝一点补充津液的热汤水。
▼
2、儿童放之空中,最能清目。
——《燕京岁时记》
▲ 自古梨园行的人都要特别练眼神的,梅老板,就经常通过看风筝,练出了黑白明润、眼峰极足的眼神儿。
小孩子看电子屏幕多,最容易伤眼睛、伤肝、导致近视。
伤肝则损目,肝热则眼睛神水散,津液不能濡上,眼干、涩、眵泪痛痒昏暗……各种不适都来了。
眼科医生提醒:连续用眼20分钟,就要眺望窗外6米外30秒钟。因为眼睛,看远处的一些物体时,是最为放松和舒适的。
放风筝,手里长丝一松一拽,眼睛跟随着风筝,去到碧空极远。
这样一个小动作,就能够调节眼周肌肉,除肝热、清目、消除眼部疲劳。而且小孩子不用刻意坚持,只要眼睛盯着天际翱翔的风筝,就很有乐趣了。
古人“放鸢”的场面
在古代,只要春日晴好,倾城男女们就纷纷出门放风筝,那场面不是一般大:
“各携纸鸢线轴,祭扫毕,即于坟前施放较胜”。
“川原远近,擂曳百丝”。
天上飞的也各样各式:各种沙燕孔雀鹰隼飞虎、各种人物故事、昆虫蝴蝶大白菜……
有的大风筝身上背着风琴、绑着竹皮小哨子、小锣小鼓的,被风儿一吹响,带着音乐横过碧天,别提有多壮观了。这种才真叫风“筝”;
不带响的叫纸鸢,后来一起统称风筝。
老一辈们放的不是塑料风筝,放的是结合了传统绘画美感、艺术构思和流体力学的手工艺术品,所以一飞上天,就特别灵动、好看。而且特别容易上天,穿云凌空。
哎好想穿越,这样一个春天日子。古人真的,比今天什么妖魔鬼怪都放上天,有气质多了。
放风筝=放飞快乐,疏肝解郁好好生发。
这些年有很多风筝线伤人的事,
留心别割到自己、割到别人。